赶年集

先生,一得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又到了腊月二十七。</p><p class="ql-block"> 老家二、七逢集。于是,腊月二十七这一天便成了特殊的日子——最后一个年集!这一天的大集往往要从早上开始一直到傍晚才会结束。附近的人们来来往往,买过年的香火、供品,买过年待客的肉、菜,买大红的春联,买烟花爆竹……老家的人们戏称之为“买年”!</p><p class="ql-block"> 和老妈一样,沿街的商铺也会抓住这难得的商机,把自家的商品纷纷搬到路旁,供来往的人们选购。每每这时,我总会站在路旁的摊点前招呼,她则在屋子里负责收款找零,有时忙得一天吃不上一顿饭,她却也高兴得合不拢嘴!</p><p class="ql-block"> 我对于年集的印象是不完整的,因为我大多数时间要负责卖东西,是没有时间去逛逛的。</p><p class="ql-block"> 很小的时候,我大多牵着奶奶的手,一大早就去年集上逛去了!只恍恍惚惚的记得,集市上人特别多,自行车都没办法骑进去。很多远点来的人,一进南北两边的集头就得把车子寄放在一边,走着去选购。</p><p class="ql-block"> 集市的布置在如今看来,是有规律可循的。北边集头上是卖鸡鸭的,准确来说,是卖大红公鸡的,老家人家家户户上供都少不了它。由于买完鸡,还有杀鸡、褪毛、别鸡这一系列工序,后来,就有人专门在路旁烧一炉水,负责买完鸡后的一系列工作,也成了一门职业。</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是卖布匹、鞋袜的区域,摊位从这里开始就变成了东西中三列,渐渐有了规律。</p><p class="ql-block"> 转过一个花坛,锅碗瓢盆、干果调料过后,就是瓜果蔬菜和各种肉食点心、小吃零食了,这些才是“买年”的主流,是操持做饭的家庭主妇们常常驻足的主战场,在集市上占了好长一段路。走过了它们,春联、福字、挂画才映入眼帘,集市这才算是到了头。<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人们往往顺着人流从这头到那头,再拐过弯来,从那头到这头,在各式摊位前逛着、挑着、讲着价、付着钱……好不热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妈也会在中午前后去赶一趟集,匆匆忙忙的买些蔬菜、鱼、肉回来。而我也会在两三点钟甚至再晚些才被“放行”,欢呼着呼朋引伴的朝集市上奔去。虽然此刻已是残灯末庙,集市上已经不复原来的热闹景象,但仍是让我们逛得不亦乐乎!至于到底买了些什么,似乎并没有人在意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如今,又到腊月二十七!不知道老家还成不成年集,即使是有,它也一定不再是原来的样子!可是,它又好像一直都是这个样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