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龙江书院探秘

海西举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闽清龙江书院探秘</span></p><p class="ql-block">□黄友平、陈世萍</p><p class="ql-block">一、创建龙江书院之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一)五代十国时期闽地相对落后之文化教育五代十国时期,闽地虽为华夏一隅,然,却因武夷高耸,山川阻隔,交通不便,闽地经济文化之发展十分缓慢。虽然十八姓中原姓氏随闽王入闽,加强了中原文化之影响,但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之中原主流文化,尚未在闽地得到普及,梅邑自然亦无例外。故,五代十国时期梅邑之教育设施多为家塾、私塾与庙学。至于书院文化,此时之梅邑并无传播之记载。即便如此亦不可否认,十八姓随王入闽之北方大姓,还是在私学文化教育方面坚持了中原文化之本源。梅邑之内姓氏家塾并不少见。其中颍川陈氏之“龙岗植梅读书”处,正是家族私塾之代表。这些私塾按中原传统学制,培养出了一批以儒家主流文化为核心思想之德才兼备之仕子,为即将来到之两宋文化浪潮,储备了邑梅之文化有生力量。(二)北宋之文化大潮推动了梅邑教育文化之崛起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北宋鼎盛时期,梅邑各大姓氏族人子弟,合于中华文化之千年跃进大潮,勠力进取,获得了令人骄人之成就。诸如北宋嘉祐八年(1063)之状元许将,英宗治平四年(1067)之大宋礼学大家,秘书省正字陈祥道,绍圣元年(1094)礼乐双修后世称之为乐圣者陈旸等。这些大儒学者除了取得个人成就之外,对促进梅邑教育与文化之演化,起了不可替代之作用。时值北宋进入大兴书院文化之盛世。梅邑龙江书院之应运而生,亦为情理中之事。(三)大清乾隆版《闽清县志》之启示古传梅邑或于北宋时期即有名曰“龙江书院”之庠序存在。但长久之计并无确凿文献予以考证。对此,业内众说纷纭,无一定论。然,考史必究史证,其之要务必就人、时、地、事之经纬交汇。即便查有古籍所云,还应谨慎辨其真伪,合其时势,理顺逻辑,方敢言试论。论史,首推时间脉络点线之连。假借龙江书院始建于北宋,则应将所获信息接连宋、元、明、清排列。然,因古今史逾千载,愈是古老史迹愈为稀见。故,不妨先易后难,从清至明再追宋朝也许较为可取。阅览民国版《闽清县志.卷四学校》和华东师范大学,馆藏清乾隆版《闽清县人物志》,获得了如下有关闽清龙江书院之论述:其一,民国版《闽清县志·卷四学校》110页载有如下信息:【原文】龙岗书院在县南今圮(明进士詹洪基诗)家传礼乐擅风骚,手挽银河卷怒涛。隔代人应称弟子,登堂我欲荐溪毛。 岚光入户青围坐,草色缘阶绿映袍。 千古龙冈垂俎豆,漫劳仰止斗山高。(清邑令姚循义诗)《龙岡秋月》龙岡何崔嵬,散步得秋月。俯视城郭闲,炊烟荡林樾。(按龙岗书院系陈祥道、陈旸兄弟读书处。)龙江书院系旧之文昌阁,清康熙十年建系仙源道观故址。从中可得“龙岗书院”与“龙江书院”乃两个不同之庠序。而且“龙江书院”非宋朝遗庠,乃大清康熙十年所建。民国版《闽清县志.卷四学校》则认可龙岗书院与宋朝太学士陈祥道、陈旸两兄弟有关,亦认可了北宋时期闽清已经创办了书院。其二,癸卯年冬月(2023年12月)笔者,在阅读华东师范大学馆藏乾隆版《闽清县志》第14册(十卷)人物志时有了新发现。该版之第380页赫然记载“国朝(清朝)雍正</p> <p class="ql-block">1</p> <p class="ql-block">2</p> <p class="ql-block">3</p> <p class="ql-block">4</p> <p class="ql-block">5</p> <p class="ql-block">6</p> <p class="ql-block">7</p> <p class="ql-block">8</p> <p class="ql-block">9</p> <p class="ql-block">10</p> <p class="ql-block">11</p> <p class="ql-block">12</p> <p class="ql-block">13</p> <p class="ql-block">14</p> <p class="ql-block">15</p> <p class="ql-block">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