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inherit;">郑大一附院院史办</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inherit;">巴丹弱水</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inherit;">陈明望</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inherit;">2024年2月14日</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阎仲彝先生是著名医学教育家,我国现代外科的开拓者之一。1928年4月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29年8月任河南中山大学教授兼医科主任。1930年夏医科被裁撤,在他和师生奔走呼吁力争下,医科才得以保留。撤科建院后出任河南大学医学院首任院长,使河南省的現代医学教育得以薪火相传延续至今,并发展壮大为今天的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阎仲彝先生是河南近现代医学教育事业的先驱,河南大学医学院的主要缔造者之一。</span></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郑大一附院功勋人物证书(2023.09.26)</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阎彝铭,字仲彝,后以字行。1895年1月25日,出生在河南淅川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阎澍生(字伯康,号雨苍,1868.03~1932.03)是晚清廪生(官府发给粮米的秀才),阎仲彝受其家风的影响自幼在原籍读私塾,1909年在淅川县高级小学读书,1911年高小毕业。</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12年秋,阎父任职开封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师后,即带儿仲彝、早年丧父的侄儿鼎銘(字叔鼎,1902.03~1980.11)、大哥的孙女毓馥(字郁婷,1902.09.29~1984.06.10)等进汴求学。</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13年冬,阎仲彝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以下简称留欧美预校)第二期德文科。本届招收新生90人,按年龄大小分为丙丁两个班(甲乙两班是1912年第一期英文科)。15岁以上分配到丙班,15岁以下分配到丁班,阎分在丙班,学制5年。</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12年,在清代河南贡院的旧址上创办了留欧美预校,这是清末废除科举后开封第一所官办大学堂。该校第二期德文科学生、河南医学院教授宋玉五说:“当时河南能有被派到东西各国直接上大学的学生很少,因此河南省议会议决创办这个学校,以便能够培养出于毕业后可以到欧美去直接升入大学的学生的学校。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即是适应这个需求而创立的。”</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该校被誉为河南的“黄埔军校”,培养卓越人才的摇篮。河南大学医学院的陈雨亭(医科主任)、阎仲彝(院长)、张静吾(院长)、郭鑫斋(代院长)、鲁章甫(代院长)、宋玉五(代院长)、李瑜如(解剖主任)、单德广(儿科主任)、李宏斋(化学主任)等知名教授,全部毕业于该校。他们是河大医学院创业时期的元勋,国立时期的功臣。他们就像蜡烛,一生奉献自己,燃烧自己,照亮别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18年冬,阎仲彝留欧美预校毕业。该届毕业72人,“因欧战发生,留学欧美,势不能行,乃以省费,考送上海同济医工学校肄业生30名。”(李敬斋《19年来河南之教育》)</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本应选派20人赴德国留学,因德国是战败国,中德断交而未能成行。于是经省考录改选30人送到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学习。1919年春阎通过考录,被选上同济医科(上海同济医学院前身)。</span></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阎仲彝1925年留学德国留影</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阎仲彝他学习勤奋,经过五年寒窗苦读,成绩优良,于1924年同济医科毕业。国家破败,救国兴国,许多有志青年踏上了科学救国之路。1925年阎考取河南官费留学生,远渡重洋到德国哥廷根大学攻读外科,终于实现了他依旧追寻的留学梦。</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德国声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1925)</h3>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左起:阎仲彝、德人、孙炳文、××、张静吾、德人、德人、程其英、××、武剑西、房师亮</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远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的部分中国留学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向警方提出游行并散发传单的申请。一些德国共产党学生党员,也加入了散发传单的活动,号召海外同胞支持国内革命斗争,声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span></h1> <ul class="ql-block"><li><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孙炳文(1885~1927.04.20),字浚明,早期革命家,烈士。</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武剑西(1899.04.15~1973.01.16),原名武兆镐,河南省巩县人,1923年冬由朱德、孙炳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总编辑,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1956年被评为二级教授、二级编审。后兼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 ( 行政8级 ) 、副总编辑。</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房师亮(1903~1984.09.02),安徽省枞阳县人,1923年,经朱德和孙炳文介绍,房师亮加入中国共产党。留德医学博士,历任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等职</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18px;">程其英(程远,1904~1968),四川省万县人,1925年与革命家谢唯进短婚,留德时因反对法西斯被驱逐出境,文革中在北京大学被迫害致死。</span></li></ul>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留念</h3>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左起:××、郭鑫斋、××、阎仲彝、张静吾</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照片中郭鑫斋、阎仲彝、张静吾三位先生,他们同是留欧美预校和上海同济医科的同学,又同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一同走过的上学路,命运将他们三人捆绑糅合在一起。在过去的岁月中,即有快乐和欢欣,也有苦恼与愤怒。日后这三位河大医学院的创始人,都成为河大医学院建院初期先后三位院长。</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阎仲彝德文版博士论文封面(1927.01.21)</h3>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28年4月,阎仲彝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归国效力。5月回国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病医院上校医官,11月转任杭州市立医院外科主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29年2月,时任首都(南京)第二陆军医院院长的宋玉五,邀请曾经在留欧美预校和同济大学医科的老同学阎仲彝博士,来南京辅助其工作,聘请阎任首都第二陆军医院医务长。</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留欧美预校第二期德文科同学,后来又上同济医科的陈雨亭(志喜)、梁之彦(灿英)、阎仲彝(彝铭)、张静吾(张凝)、郭鑫斋(郭垚)、鲁章甫(裴然)、宋玉五(琯生)、李瑜如(相琳)、单德广(单誉)、刘茂寅(春浓)、许怀星(象文)、张宇戍(文樵)12位同学,他们这些人同济医科肄业或毕业后不是出国留学,就是到其他地方高就,唯独陈雨亭一人在上海宝隆医院住院外科医士实习完毕业后,于1927年夏返回了母校。</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再就是留欧美预校第二期德文科学生周靖邦(振先),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1928年8月返回母校后当了中山大学的校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关于河南中山大学医科的诞生,在以往的文章中从未提及。其实早在1922年10月25日,河南督军冯玉祥、省长张风台即向教育部呈文(字第588号)“医科关系重要,希望中州大学内设置医科。”</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教育部令(字第1151号)</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电河南省教育厅:</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开办中州大学时务设置医科由</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河南省教育厅:顷准河南督军、省长漾电内称:‘开办中州大学,并将查存赵氏遗产留作该校固定基金,已饬教育厅速拟简章’等因,查医科关系重大,该大学内必须设置此科,该厅拟具简章时将医科计划在内。除电复外,合亟电令该厅长照办。</span></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教育部感印</span></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1922年10月27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也许是鉴于当时本省缺乏设立医科的相应人才或条件,总之陈雨亭的到来,推动了设立医科之进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28年6月,邓萃英(字芝园,1885~1972,福建省闽侯县人)任河南中山大学校长,其夫人何健民女士由开封平民医院主任职随夫来校,协助陈雨亭筹建医科。</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28年9月设立医科,陈雨亭理所当然地当上了首任医科主任,何健民女士任日语讲师。</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28年,留德博士郭鑫斋满载荣光学成归国,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后方重伤医院任上校医官。1928年9月,郭也回到了河南中山大学医科,被聘为教授。他是当时医科唯一的医学博士和教授(鲁章甫博士1929年3月到校)。是年9月从广州回到开封的老同学李瑜如加盟医科,被聘为医科讲师。</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医科教职员名单:</span></h1><ol class="ql-block"><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陈雨亭,字志喜,1894~1941,河南省内黄县人。留欧美预校、上海同济医科毕业。</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郭垚,字鑫斋,后以字行。1897~1972.02,河南省孟津县人。留欧美预校、上海同济医科前期毕业,留德博士。</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阎彝铭,字仲彝,后以字行。1895.01.19~1973.08.17,河南省淅川县人。留欧美预校、上海同济医科毕业,留德博士。</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何健民,女,1896~不详,福建人,日本东京女医专门学校毕业。曾任东京帝国大学医科研究员,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教员。</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李相琳,字瑜如,后以字行。1901.01.12~1989.12.27,河南省洛宁县人。留欧美预校、上海同济医科毕业。</span></li></ol><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医科由陈雨亭、郭鑫斋实主其事。喝过洋墨水自然就觉得高人一等,洋博士看不起同济土学士。郭倡言医科主任不是留洋博士,难以抬高医科地位为由,1929年夏煽动豫西籍学生杨诚(医科第一届,鲁山县人)等人,掀起驱陈拥郭学潮。</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陈雨亭是豫北内黄县人,自然受到豫北籍学生孙国桢(医科第一届,安阳县人)、殷玉符(医科第一届,滑县人)等人的拥护。驱陈拥郭学潮最后以豫西派的胜利而告终,豫北派孙国桢反郭失败后遭受郭排斥,败走麦城,迫使孙转学到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翌年夏(1929年8月)陈(雨亭)因学潮辞去医科主任,河大校长黄际遇(字任初,1885~1945.10.21,广东省澄海县人)因留美学生赵新吾(名维汉, 1898~1945河南省遂平县人,留美硕士,时任理科主任)、郝象吾(1899.8.16~1952.4.14,河南省武陟县人,留美博士,时任农科主任)的力荐,邀请留美学生(该三人同年留美)孙祥正(名润晨,1897~1968.05.01,河南省汲县人,1923年获留美医学博士学位,后任河大理学院院长)继任。孙在学制及课程内容方面均与河大医科教授郭鑫斋的意见不合,难于共处。适奉卫生部派赴美国考察卫生,乃辞去。河大因郭(鑫斋)、孙(祥正)等推荐,邀我(阎仲彝)回汴任教授兼医科主任。”(摘自《河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1965年7月阎仲彝著《旧河大内及教育界党棍倾轧派系斗争的片段回忆》P148页)</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张仲鲁校长在1964年7月29日《回忆我在河南大学时期的派系斗争》一文中说:“医学院向为留(欧)美学校出身的德文班学生所控制……旧中国医学界向分德日派和英美派,准此而谈,医学院当然属于德日派,而且属于德日派中的德国派。因此,留美学医回国的即不大可能进入医学院,即使勉强进入,亦不能久。孙祥正是留(欧)美学校出身,但因他是英文班(1912年第一期英文科),后来留美而没留德,他虽一度在医学院教书,而却不能在医学院掌权,以致他甘愿长期在理学院当教授、任院长,而与医学院渐渐形成格势禁。”</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解放前的河南大学,各个阶层掌权者为了争权夺利,巩固自己的地位,发展自己的势力,派系斗争复杂而激烈。上层有复兴社和CC派争斗,中层有英美派和德日派争斗,下层有豫西派和豫北派争斗。一不小心踏错门槛,拜错了佛爷,这辈子在本院系就混不下去了。</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陈(雨亭)主持医科一年,因不孚众望,校部欲以留美学医的孙祥正接替之。孙时在南京卫生部,正遇赴美考察机会,不忍放弃(1930年再获留美公共卫生博士学位),而对于医科主任职位亦颇羡慕,遂往商时在南京任(首都)陆军医院院长之宋玉五(后任河大医学院代院长),欲其回汴替其代理医科主任,待其由美回后再接此职,如此可一举两得,然宋未允。适阎仲彝在宋处工作(医务长),南京的留欧美预校德文班毕业同学即促使阎回汴主持医科。而在汴的德文班毕业同学闻大学欲以孙接陈当医科主任,因派系关系(英美派与德日派斗争),心中颇不赞成,即函张静吾(后任河大医学院院长)回汴。时张静吾在北京德国医院工作,乘暑期返汴省亲机会,在同学(李瑜如河大医学院教授)所办之(开封私立)三民医院(文庙街东口路北)中召集同学商讨此事。一则张静吾无意回省工作,二则开封教育界情况复杂,不易应付,以阎多有社会经验,与南京诸同学意见不谋而合,亦属意于阎,即函阎设法活动以取斯职。1929年暑后阎即回汴。”(摘自《河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1964年6月20日宋玉五、李瑜如、张静吾著《解放前的河南大学医学院》P135页)</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医科主任陈雨亭</h3>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29年8月,陈雨亭因学潮遭遇“滑铁卢”,逼迫退位医科主任。之后他潜心复习卧薪尝胆,备战官费留学考试。1931年5月报名,参加由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1931年河南省公费留学考试。6月20日经过考试,第一试得分64分,第二试得分81分,第三试得分85分。参加考试32人,10人通过留学考试,陈雨亭榜上有名,留学德国获医学博士学位。</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壮志未酬泪满襟,怎奈误入绝境中,残阳能否再东升,峰回路转名鹊起。</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29年8月,郭鑫斋搬倒了陈雨亭医科主任后,原打算如愿以偿能得到医科主任权位。谁承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出乎意外地让远在南京谋职的阎仲彝当上了医科主任,结果是鸠占鹊巢,让郭白忙活一场,因而迁怒于黄际遇校长。</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阎因初来乍到对驱陈拥郭学潮不知详情,1929年春批准反郭失败后被逼迫转学到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的孙国桢,转回医科原班上课,此事引发郭甚为不满,使郭阎十多年的老同学情谊由此破裂。</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0年6月,阎仲彝创办《中山大学医学院季刊》。指导委员:阎仲彝博士、郭鑫斋博士、王世辅博士、鲁章甫博士、周靖邦医学士,常委杨诚。</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0年6月,张仲鲁(字广舆,1895.11.09~1968.10.13,河南省巩义人)走马上任河南大学校长(任期1930.06~1930.10)。新官上任信心百倍,他在1964年7月29日《回忆我在河南大学时期的派系斗争》一文中这样写到:“我在露天对教职员学生讲话中,宣布了预先拟出的河南大学五年发展计划。按照这个计划,五年以后,可以摘掉‘土大学’帽子,师生一致表示欢迎。</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到校后,首先改河南中山大学为河南大学。继以每年经费二十万元,一时无望增加,办理文、理、法、农四科、已感十分拮据,图仪设备不能大量增购,科学研究即无凭进行,教授待遇不能提高,名师亦请不来,于是有停办医科之议(因医科系新成立,没有经费,教师、设备均有问题),省府和各厅一致赞同,做出决议,令校执行。”</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师生们满怀着希望憧憬未来的期盼中,张竭力兴创,锐意革兴,开始大刀阔斧地教育体制改革。首先裁撤医科,9月将河南中山大学改称河南大学,并改文、理、法、农四科为四个学院。</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阎仲彝上任医科主任板凳还没坐热,迎头泼来一盆停办医科的冷水,让他猝不及防,从头凉到脚。</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河大医学院首任院长阎仲彝(1930)</h3>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医科系初成立,经费未有确定,应支付拙,倍感困难。计有预科两班,学生80余人。”(《18年的河南大学教育概况》,王昭旭,河南教育第二卷第10期,1929年12月31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29年夏,清华嫡派张广舆(张仲鲁)代冯友兰(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来长河大,以清华大学无医学人才,把持医科有困难,遂串通河南省政府停办医科。我们师生共同呼吁并控诉,使张以附逆免职,医科得以恢复。”(摘自《河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1965年7月阎仲彝著《旧河大内及教育界党棍倾轧派系斗争的片段回忆》P149页)</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0年张仲鲁首次长河大时,可能因经费关系,主张撤科并系。医科在裁撤之列。而医科师生竭力反对之。经过反复的明争暗斗,卒因政局之变动,以张伯英之力(阎仲彝说)医科又恢复。阎与张仲鲁的不合即从此始。”(摘自《河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1964年6月20日宋玉五、李瑜如、张静吾著《解放前的河南大学医学院》P135,136页)</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0年9月6日,忽闻裁撤医科省府亦已批准。霹雳一声震乾坤,医科师生欲断魂。不日河南省府裁撤医科命令下达:“设立医学院,医学为专门科目,书籍仪器试验药品,实习医院,种种设备,费颇不赀,该大学初经改组,经费正虞竭蹶,应将该医学院,暂缓设立。”师生闻之,莫不惊恐万分。于是同学们召开全体大会,决议如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 请学校继续进行恢复医学院</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二、 如遇不得已时,采取最后转学、转科办法</span></h1><ol class="ql-block"><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转学者由学校当局派专员,携同学生代表,赴国内各大学医科接洽免试保送事宜。</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转科者得在本校内无条件的自由入各科。</span></li></ol><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学校派校部秘书张桃龄,携医科第一届学生代表舒永康(湖南省淑蒲县人)于9月17日由汴启程北上东进,接洽转学事宜。联系北平大学医学院、保定河北大学医学院、上海同济医学院、中央医学院、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转学交涉均告失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旧部张钫(字伯英,号友石,1886~1966)倒戈,叛冯投蒋。10月6日,中央军攻占兰封、开封、郑州。蒋介石委任的河南省临时政府代理主席张钫回汴主持政务。此时已经到任山东省建设厅厅长的原河南省教育厅厅长兼河大校长张鸿烈(字幼山,1886~1962.06.10,河南省固始县人)闻之来汴,迫使张钫免去张仲鲁河大校长职务,改任省府参议(未到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正当陷入困境的医科师生无助绝望,进退维谷之时,传闻10月11日张仲鲁校长被免职。医科全体师生欢欣鼓舞,随即派出学生代表孙国桢等,呈文省府要求恢复医科。10月14日,河南省政府批示如下:</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 “原具呈人河南大学医学院学生代表孙国桢等</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呈为沥陈医学院不应缓办理由,仰祈鉴核,准予续办,以重教育而救失学由呈悉,已令该校照旧上课矣,仰即知照此批。”</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批示译文:呈文陈述医学院不应缓办的理由,已审查并核定,准予续办,以重教育而救失学的理由已知,已令该校照旧上课了,照此批办。</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遭遇裁撤,结局意外反转,医科总算是保住了,阎仲彝也如释重负,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并出任医科改医学院后首任院长。他与张仲鲁的不合即从此始,也为今后他的仕途埋下了祸根。谁无虎落平阳日,待我东山再起时。</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阎仲彝和夫人陈去非(1932)</h3>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0年5月,奉省府令将河南省民政厅产科学校,划归河南中山大学医科办理,原有经费15180元,指由教育专款项下拨发。阎仲彝接管产科学校后易名为河南中山大学医科附设产科学校,由何健民女士负责。1930年11月,何随夫邓萃英调离河南。改由郭鑫斋教授兼任助产学校校务主任,阎夫人陈去非女士任助产学校专任教员。</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阎仲彝踌躇满志,大展鸿图。他大兴基建,扩展校舍,购置医学图书,添置教学设备和教具,成立河南大学医学院研究会。在产校的基础上兴建附设产妇科医院,建筑平房19间,设病床20张。聘请陈志如女医师为住院医生,以便孕妇随时到院坐产或诊疗妊娠期内一切病症。</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1年医学院经费52178元,阎仲彝首先扩充原有教学实验室,生理实验室2间,解剖实验室7间,组织学及胎生实验室6间,拥有显微镜21台,细菌实验室3间。阎又申请经费16000元,计划建筑大房8间,小房10间,招聘留法博士陈宗蓥,成立细菌血清研究馆。又新建解剖室一座,计有12间实验室。原有之生理学、微生物学、组织学各实习室,亦均加以相当之充实。</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为了配套河大医学院大学生临床实习,在阎仲彝的努力下,1931年9月建立了河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建筑平房68间,其中:</span></h1><ul class="ql-block"><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头等病床:男床10张</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二等病床:男床10张</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三等病床:男床25张,女床5张</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内科医师:单德广</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外科医师:阎仲彝</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眼科、耳鼻喉科医师:郭鑫斋</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皮肤花柳科医师:刘蔚同</span></li></ul><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另外,产妇科分设在产妇科医院,神经病科暂附于内科,设有药局部。规划未来三年宏伟发展蓝图。</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计划第一年投资2万余元,新建容纳病房20间的新式楼房一座。建手术室4间并添置手术床一台。添置外科手术器械、内科检查器械、妇产科设备、花柳皮肤科器械、电疗机、病床被褥等。</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二年计划投资23100余元,建筑传染病隔离室12间,建筑独院的女病房和外科病房各10间,共40张病床。建筑药品仓库和临床试验室各3间。添置看护生住室和教室、耳鼻喉科器械、内科、外科器械。</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三年计划投资22700元,购置X光机一台,建造X光用房4间。添置显微镜2架,建筑浴室4间,建肺痨养病室和扩充花柳皮肤科。</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门诊简章、住院简章、药局简章、护士管理规则、产妇科医院简章等。</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建院初期人才匮乏、设备简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阎仲彝招贤纳士,广延名师,唯才是举,健全学科。待我羽翼丰满,必定展翅高飞。截止到1930年底,已有李赋京、王世辅、单德广等教授加盟。</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阎仲彝中年时期</h3>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河大医学院1930年人员名单如下:</span></h1><ol class="ql-block"><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阎仲彝,院长兼外科学教授,到职日期1929年8月。</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郭鑫斋,解剖学教授兼产科学校校务主任,眼科教授,到职日期1928年9月。</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鲁章甫,胎生及病理学教授,到职日期1929 年3月。</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世辅,组织学及生理卫生教授,1928年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到职日期1930年。</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李赋京,解剖组织学教授,留德博士,解剖学教授,到职日期1930年夏。</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李瑜如,解剖学讲师,到职日期1928年9月。</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单德广,1896.11.15~1978.09.18,河南省南阳市人。留欧美预校、上海同济医科毕业,内科学教授,到职日期1930年10月。</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陈作纪,字理蘖,1896~1981,山东省潍县人,上海同济医科毕业,留德博士,生理学教授。</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斯达克女士,德文讲师,德国国籍。文学院、医学院兼任,到职日期1930年9月。</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梁祖惠,德文教员。</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李式白(字雅轩),德文讲师,河南省焦作人,留欧美预校,上海同济机械科毕业,陆军部巩县兵工厂炮弹长主任,到职日期1930年。</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刘同,字蔚同,1905.05.19~1982.01.07,上海同济医科毕业,住院医师兼德文教员,到职日期1930年9月。</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陈去非,1905~1992,江苏省吴江县人,1929年毕业于上海同德医学院,到职日期1930年。</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刘伯安,1905~不详,河南省淇县人,绘图员。河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到职日期1929年5月。</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高襈瑛,山东人,1922年柏林大学博士,生理学,到职日期1930年。</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张兰轩,耳鼻喉科医师。</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于雪庄,眼科医师。</span></li></ol>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阎仲彝想方设法筑巢引凤,邀请亲朋好友前来鼎力相助。1932年8月通过夫人邀请到镇江江苏省立医院妇产科她的闺蜜倪桐岡(1904.08.23~1978.04.28,上海松江县人)医师和丈夫、时任镇江江苏省立医院任内科主任的朱德明(1900.11.18~1993.05.10,浙江省嘉兴人)博士,以及江苏省立医院医师丘涵芬(1909.05.07~2000.12.06,广东省大埔县人)来汴大力相助。</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闺蜜在河大七号楼钟楼前留影(1932)</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左起:丘涵芬、倪桐岡、陈去非</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阎仲彝和朱德明他们两位的夫人陈去非和倪桐岡,即是苏州女子师范学校时的同桌同学,又一起在上海同德医学院毕业。在同德医学院上学时,陈去非、倪桐岡和丘涵芬三个女生即是同学又是闺蜜。</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29年她们姐妹三人同德医学院毕业后,又一同从上海到镇江,在江苏省立医院工作。这期间倪桐岡中途1931年6月去了日本留学,翌年6月回国后再返镇江江苏省立医院工作。朱德明1925年获得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转辗后也去了镇江江苏省立医院工作。</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拾起远去的记忆,留下昔日的身影</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32年秋)</h3>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左起:丘涵芬、倪桐岡、朱德明、保姆、阎仲彝、陈去非</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陈去非和倪桐岡这两个眉清目秀的江南女子,从此在河南这块贫瘠和缺医少药的土地上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她们彼此照顾,相互搀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两家契结为乾亲。阎家的长女阎育苏,拜认朱家为乾女儿。朱家的儿子朱中兴,拜认阎家为乾儿子。</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开封南关农场秋游(1932)</h3>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左起:阎仲彝、陈去非、朱德明、倪桐岡、丘涵芬</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阎仲彝不但请来了留德同学朱德明博士,连阎夫人的闺蜜倪桐岡和丘涵芬也悉数入囊,此举一箭双雕,吾有幸得汝甚幸。到汴后,朱德明任河大医学院内科主任,流亡宝鸡时期的医学院代理院长,新中国成立后的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等职。倪桐岡任河大医学院助产学校专任教员,妇产科副教授,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丘涵芬是附属医院早期的化验师。</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家开封铁塔合影(1934)</h3>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左起:阎仲彝、朱德明、××、阎郁婷、保姆、倪桐岡、保姆、××、陈去非、丘涵芬</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转眼间,阎澍生老先生托孤抚养的侄儿阎鼎銘已经长大。阎鼎銘1928年上海同德医学院毕业,并成家立业。1932年由崇明县医院辞职回到开封后,先在河南省立医院供职。堂嫂陈去非在寺后街开办的私立中大医院开张后,他在中大医院任医务主任。后又协助堂兄阎仲彝在河大医学院任内科学教授,还曾兼任助产学校教员。</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阎老先生抚养的侄孙女阎郁婷,也已经在河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她做过几年省教育厅职员和小学教师后,也来辅佐伯父阎仲彝,在河大医学院助产学校当了训育员、训育主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2年,随着学校规模逐渐扩大,教学体制逐步完善,原生理实验室,解剖实验室等,改称生理学馆、解剖学馆。1936年添置细菌学馆和病理学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2年,留德博士韩明炬教授回国后,聘为助产学校校务主任和产科医院院务主任。</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0年10月,刘峙被任命为河南省主席兼开封缓靖分署主任。刘峙1912年在北京附近清河镇的陆军军官预备学校(又名陆军第一中学)时,曾与上官悟尘(1892.10.03~1989.09.10,河北省保定府人,留日)是同学。刘峙主政河南后目睹省会医疗落后,1932年夏邀请上官悟尘来汴,任河大医学院药理学教授兼附属医院院长。翌年筹建河南省立医院,并任院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刘峙又力荐陈宗蓥(字器先,江西省永新县人,毕业于北洋军医学校,留法博士)来汴,任河大医学院细菌学教授。 </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3年,阎仲彝主持盖产妇科医院半地下室三层楼一座。施工期间,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现场他亲自爬到楼顶,检查木结构房顶的质量。他喜欢这种地上两层,带半地下室结构的设计形式。所谓“半地下室”,就是地下室房间的窗户在地面上,下半层在地下。1934年在寺后街中大医院后院新建的阎宅,也是这种半地下室的结构,据说有冬暖夏凉之功效。</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寺后街中大医院后院阎宅(1934.10.10)</h3>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左起:长女阎育苏、长子阎育嵩、次女阎育丹、陈去非、阎仲彝</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阎仲彝夫妇和孩子们在寺后街阎宅门前留影。照片中仍然能显示出台阶两侧露出地面的两个半地下室窗户。30年代照相机是件贵重且奢侈的物件,在那个胶卷贵如金的年代,拥有者非富即贵。可惜摄影者朱德明是位精医术去顽疾,对摄影技术略知皮毛的爱好者,没能给后人留下一张半地下室楼房的全景照片。</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3年8月,阎仲彝聘请了德国哥廷根大学校友,1927年8月获化学博士学位的邢文嵘(1904~1971,上海人,1956年国家首批一级教授)来汴,任药理学教授。</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3年9月,阎仲彝在首都(南京)第二陆军医院同僚宋玉五,愿回家乡谋职,即聘为解剖学教授。1933年聘请的还有邢子治、陈理芬教授。</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4年1月,阎仲彝为改善附属医院患者生活需求,申请拨款750元,打自流水井一口。附属医院原有二等病房7间,全系老式旧平房,光线昏暗空气不流通,易造成患者压抑感,室内异味难散发及细菌滋生。2月,将二等病房重新翻新改造,使得房间通透明亮。</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3年11月,阎仲彝闻之新乡鄘南医院新购德国西门子X光机,进价11000元,尚未安装竣工。因故拟价8000余元转让出售。21日阎即将购置申请报告提交河大行政会议拟议。翌年2月,业经省府议决,拨款承购,附属医院郭鑫斋院长前往新乡办理提货运输。河大医学院首台先进的检查设备落户开封,为汴京百姓患者带来福音。</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4年2月助产学校职员王瑞生积劳病故,为安抚家属给于抚恤金薪金一月。体现出早在民国中期,河大医学院规章制度已日趋完善。</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几年来阎仲彝招兵买马,大兴土木,添置设备,使河大医学院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然而,几年前埋下的裁撤医科恩怨,注定了他今生躲不过的劫。</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3年8月,张仲鲁再度执掌河大校长,阎仲彝夫人陈去非识趣辞别了助产学校,另起炉灶在寺后街路南开了一家私立中大医院并自任院长,闺蜜倪桐岡任妇产科主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是年闺蜜丘涵芬也别了开封,去日本东京泉桥病院专修小儿、妇产科。1936年留日回国后在广州博爱医院工作。1938年秋广州沦陷后返回家乡大埔县,在湖寮街开办“温芬诊所”,1948年迁居汕头。</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新中国成立后,她于1950年在汕头市立第一人民医院参加工作,任小儿科主任。1953年调至汕头妇幼保健院,曾任医务主任及业务院长。1969年调至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工作,1976年退休。</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大医院广告(1936)</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大医院广告(1936.0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大医院平产优待劵(1936)</h3>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4年8月,张仲鲁校长(CC系)免去了阎仲彝(复兴社)院长职务。在派系倾轧,复兴社跟CC系相互斗法的河大,谁进错了庙,拜错了神,就没有了立足之地。阎只能忍痛割爱去了夫人开设的中大医院,并在中大医院增设了外科。又拉上官悟尘教授入伙增设了内科。初期的中大医院其实就是一个产科小诊所,只管接生。现在已由过去单一的产科,发展成产科、妇科、内外科和病房的综合医院。阎和上官受聘为名誉院长。</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去非著《胎前一产后》(1936)</h3>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民国时期开封贫穷落后,看病多求神问卜,烧香拜佛,生孩子还普遍沿用旧式接生婆。产妇分娩就是走鬼门关,导致婴儿和产妇的死亡率很高。陈去非潜心修学,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宣传推广新法接生。为了普及产科和儿科卫生常识,她1936年1月出版了《胎前一产后》这本有30幅插图约4万字的科普图书。</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人民奋起抵抗,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河大医学院附属医院奉命改编为军政部第十一重伤医院,河大医学院代理院长兼附属医院院长郭鑫斋被委任为该院上校院长,带领十一重伤医院赴湖南辰溪参加抗战。</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华北各地相继沦陷,开封岌岌可危。河南大学何去何从,成为摆在面前最棘手的问题。迁往大后方,还是留在省内,一时间众说纷纭。医学院院长把附属医院改编后参加抗战了,留下的教职工和低年级学生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就如同失去驾辕的马车,秩序乱成一锅粥。混乱中阎仲彝临危受命,1937年8月再度出任医学院院长。</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7年12月,为躲避日寇,医学院迁院镇平县。1939年5月,日军逼近新野、唐河,镇平危急又迁往嵩县。嵩县地处山区虽然条件艰苦,阎仲彝经过积极筹备,是年秋复课。</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学生实习必须要有实习医院,附属医院改编上前线了,阎仲彝就把附属医院剩余的人员和物资与附设妇产科医院合并,利用妇产科医院现有的设备和器械,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搭盖草房,因陋就简利用祠堂庙宇,使附属医院得以重建(院长宋玉五)。又恢复了高级助产职业学校(校长王毓琛)、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校长刘蔚同)的招生。</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抗战时期,一些高校因战事停办,在沦陷区的高校勉力维持,内迁的高校也是饱尝艰辛,困难重重。河大医学院阎仲彝呕心沥血,坚持办学,扩大招生。在经费严重不足的状况下精打细算惨淡经营,1940年3月招生第一届春季班。阎任期内共招生三届春季班,1944年春季班停止招生。</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阎仲彝任职期内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浓厚向学的氛围。据河大医学院第十五届学生李广溥回忆:“在嵩县学生们还自编自演了许多精彩的文艺节目,以歌咏、讲演、话剧、街头戏、活报剧、山歌、曲艺等形式,宣传抗日救国。当时医学院里既有国民党的组织,也有中共地下党组织,但未发生过明显的斗争,更无抓捕进步师生的情况。”</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阎仲彝著《骨折及脱位学总论》(1940.0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阎仲彝著《骨折及脱位学总论》自序(1940.0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阎仲彝著《骨折及脱位学总论》自序(1940.03)</h3>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阎仲彝在抗战艰苦环境下,仍不放弃追求进取。煤油灯下他挑灯夜读(当时嵩县没有电),著书立说,根据自己十余年的教学及临床实践经验,1940年3月写出了《骨折及脱位学总论》,并油印成教材。</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阎仲彝著《骨折及脱位学》(1947.01)</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6年9月,《骨折及脱位学总论》初稿经夫人陈去非校对勘误,河大医学院第9届毕业生、附属医院外科医师高念祖(1917.03.19~1984.10.25),程步方先生校对及制图帮助下,易名《骨折及脱位学》完成终稿。1947年1月出版发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8年6月6日,开封沦陷。为了躲避战火,河南省政府西迁镇平县,次年10月再迁至洛阳后转至鲁山县。一时间鲁山县城云集了河南省的党政、银行、司法、报社、中小学校等众多机构和家属,偏僻的山乡成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鲁山县原有医疗条件落后,人口剧增导致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看病难问题凸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河南省卫生处亟需在鲁山县建立一所医院,试图扭转鲁山缺医少药的局面。恰巧阎仲彝到鲁山公干,于是“1942年夏我应省府令赴鲁山参加高考出题,适逢卫生处(相当今日省卫生厅)拟办省立临时医院,史国藩处长就约我筹办,因此未再返嵩县,秋季筹备就绪应诊。”(阎仲彝女婿陈义初著《阎仲彝先生与省立第二医院》,2022年6月22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2年3月19日,省立河南大学升格为国立河南大学,升国立后原校长王广庆能否继续连任校长都是未知数。按照教育部要求升国立后要进行院系撤并整合,管理机构重新组建整合改组,河大设教务长、训导长、总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升国立后普通教师薪金有了保障,学生们的学费全免,食宿无忧,自然是兴高采烈,欢天喜地。而官场人则心神不宁,人心惶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升国立后阎仲彝与老同学解剖学教授李瑜如,附属医院院长兼附属高级护校校长刘蔚同教授,生物化学讲师粱之军(留德博士)的矛盾日益激化,这也是促使阎离开医学院的诸种原因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2年6月,阎仲彝和夫人带着不舍和遗憾,离开了他鞠躬尽瘁办教育,呕心沥血育桃李的河大医学院,去了鲁山县组建河南省立第二医院,并任院长兼外科主任,彝夫人主持妇产科。又叫回来了1940年离开河大医学院到陕西省立医专当内科教授,后任陕西省立医院内科主任的堂弟阎鼎銘,来鲁山县帮助他筹建省立二院,并任内科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尽管当时房屋紧缺,药品不足,人员匮乏,建院维艰,阎仲彝带领省立二院克服重重困难,筹备选址,因陋就简于年底开业。省立二院的成立,缓解了抗战中河南临时省会鲁山百姓的就医困难。阎仲彝悬壶济世救人无数,一时间在鲁山声名鹊起,远近称颂。</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阎仲彝(1955)</h3>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4年秋,鲁山战事吃紧,阎仲彝带领省立二院及家眷先期撤往西峡县丹水镇,几经辗转又迁到了淅川县荆子关镇一座大庙里。庙前面开门诊,庙后面住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5年春,日军发动豫西鄂北战役,淅川危在旦夕,省立二院又迁移到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的西坪镇。阎鼎铭主持院务和大部分人员留守西坪,阎仲彝携家眷和小部分医院人员绕道湖北,撤往西安。</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省立二院于同年10月回迁开封自由路东段路北。阎仲彝由西安返汴后仍任省立二院院长。是年年底省立二院迁郑县(现郑州)建院,阎仲彝随院迁郑。堂弟阎鼎銘返汴后调离省立二院,先后担任河南省卫生处技正科长,河南省卫生实验所所长。</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7年,开封城内国民党军队拆除民房修筑城防工事,汴梁城内到处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深深地感受到战争恐惧的人们,为避战火纷纷被迫逃离家园。逃亡的机票一票难求,阎千方百计弄到的两张飞上海的机票,让夫人陈去非怀抱着1岁的小女儿阎育明,手牵着11岁的乾儿子朱中兴(朱德明教授儿子)先期离开了开封。阎仲彝和剩下的4个儿女则分批陆续抵达上海,然后夫妻俩在上海开业行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9年2月15日,在苏州解放前夕(河大医学院南迁苏州),阎仲彝大伯父家的曾孙女阎瑞六(1921~不详,1947年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第十四届毕业生,毕业留校任教)停职,和医学院同班同学王庭桢(1921~不详,河南省安阳县人)等人去了台湾。</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9年5月27日,“大上海解放了”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在上海天空回响,这座旧中国最繁华的大都市上海迎来了解放。是年8月,阎仲彝一家由沪返汴。</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中国的旧知识分子,大都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与封建地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大多有着留学欧美的教育背景,并长期生活和工作在旧社会,他们的意识形态里不可避免地带着一些对新中国、新政权持怀疑、等待、观望的心态。但是他们的心中,都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带着仍处于迟疑观望心态的阎仲彝和堂弟阎鼎銘,还是按照河大规定的报名日期,9月2日毅然去了河大研究班报道,自觉接受共产党对旧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与阎氏兄弟同时参加河大旧职员学习班的,还有他们堂哥家的侄女阎郁婷,她是从苏州返汴的国立河大医学院助产学校训育主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共产党对旧知识分子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通过政治学习和实践教育,改变了他们的观念和认识。目睹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古城开封,到处都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使他们相信共产党具有治国安邦的能力。</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50年2月12日,河大研究班结业。阎仲彝分配在和平一分院任外科教授,阎鼎銘分配在和平一分院任内科副教授,阎郁婷下放到舞阳县某乡小学工作。</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阎仲彝和卢长山院长在河南医学院大门留影</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5)</h3>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左起:阎育嵩、××、阎仲彝、卢长山院长、××、××</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时的医疗资源分配模式是:和平一分院以内科为主,和平二分院以外科为主,和平三分院是妇产科医院。和平一分院要新增设外科,到1950年9月外科才配齐45张病床开诊,10月手术室交工。1952年医学院科系改革前,阎是和平一分院外科负责人,医学院研究课副主任,讲授四肢外科学课程。</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出版《外科学》(1954.07)</h3>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54年7月,阎仲彝合著编译了《外科学》一书,分上中下三册,由上海医学出版社出版,1955年5月第二次印刷。1957年再版,分上下两册。</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55年5月25日,先生任新成立的外科学总论教研组主任。</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57年“反右”、“大跃进”、“反右倾”等一系列政治运动接踵而来,躲也躲不掉的政治运动,从而改变了一些人的人生轨迹。先生也离开了他一生所挚爱的教育岗位,1958年后从事学报编辑的工作。1966年先生因中风偏瘫,回开封休养。</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阎仲彝(1895.01.19~1973.08.17)</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一支粉笔半生缘,三尺讲台四十年;</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力挽狂澜保医科,河医血脉得续延;</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此生不悔做良医,不负韶华心安然;</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笑对功名似云烟,知足淡泊为圣贤;</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青丝已去白发染,无怨无悔度晚年;</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2px;">桃李芬芳满天下,后世学人美名传。</span></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阎仲彝塑像(2012)</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河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部苍翠的竹园中,屹立着由河医七七级全体同学毕业30年回母校敬立的阎仲彝先生的塑像。先生身穿布衣蓝衫,目光炯炯,气宇轩昂,守望着这片医学净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塑像坐落在先生生前工作的地方原大礼堂旧址旁,塑像对面是承载几代河医人青春记忆,无数卓越医师成长的摇篮——原西学生楼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先生年复一年守望着他的学生们清晨迎着朝阳步出西学生楼,听闻书声琅琅;每晚踏着晚霞走进西学生楼,回看灯火通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先生以行立教,以德立身,彰显天地神圣,生命至上。先生树万世之师表,铸不朽之师魂!</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