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江——宁波文化符号之~天一阁(1)

<p class="ql-block">天气晴暖,有一种想出去走走的冲动,于是网上定票,预约酒店,拉起行李箱出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随心而行,犹如小年青哈,还真成行了,为自己点赞👍👍👍</p> <p class="ql-block">宁波“天一阁”心心念念好久,今天如愿以偿,近距离接触,有点似梦…😜😜</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名称由来:范钦刚建之初,曾建一水池于下,后得到吴道士龙虎山天一池石刻,范钦认为与是建池不谋而合,于是便就以“天一阁”为此阁之名。</p><p class="ql-block">另一说法:既然是藏书楼,书纸最怕的就是火,受汉代学者郑玄注解《易经》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启发,于是把书楼题名为“天一阁”,是为“以水制火”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南国书城”这4个字苍劲有力,是著名的国画大师潘天寿所题。</p> <p class="ql-block">进入天一阁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范钦铜像。范钦(1506年—1585年),字尧卿,号东明。浙江宁波府鄞县(今宁波鄞州区)人。明代著名藏书家,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的主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历任湖广随州知府,工部员外郎,袁州知府,广西参政,福建按察使,云南右布政使,陕西左布政使、副都御史等职。后晋兵部右侍郎,未赴任而去职返乡。一生喜好藏书,官迹所到之处悉心搜集公私刻本,对无法购置的书就雇人抄录,经史百家之书,兼收并蓄。他把各地搜集到的书籍,寄回原籍宁波月湖之滨的故宅。“东明草堂”为他的藏书处。嘉靖四十年(1561年)前后,范钦建造天一阁藏书楼。</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年),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为古老的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藏书楼是一排六开间的两层楼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前后开窗。楼上贯通为一大间,与“天一”相吻,正中有明隆庆五年郡守王原相立的“宝书楼”匾额;楼下分为六间,与“地六”结合,正中三间品连在一起,作为中厅,两旁悬挂着文人学士们题写的楹联。楼前凿池,急时汲水以保庋藏无恙。</p> <p class="ql-block">范氏故居</p> <p class="ql-block">原系范宅东厅,后为范氏后裔居住之处,处于高墙环绕的天一阁藏书楼之外,做到了生活区与藏书区相互隔离,是范钦为保护藏书而精心安排的。现存建筑为清道光九年(1829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范氏故居对联:</p><p class="ql-block">养十年豪气,</p><p class="ql-block">读万卷诗书。</p> <p class="ql-block">东明草堂,为天一阁建成前范钦的藏书楼,正门前有獬豸浮雕。范钦号称东明,故题其书室为“东明草堂”,又称“一吾庐”,东明草堂于1980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从右边洞门“春随人意”中进去,在照壁上有似麒麟的怪兽,有一个龙角,一张牛嘴,它叫“獬豸”。它可是古代传说中的异兽,据说它能辩是非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专顶坏人,是正义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晒书场景铜像:藏书一怕火二怕潮,书籍一旦潮湿,容易发霉滋生蛀虫,所以自古以来,就有每年六七月份晾晒书籍的传统。</p> <p class="ql-block">两座院落高墙形成的长长弄堂是范宅生活区与藏书区域的分界线,所以🔥种不得进入藏书区。天一阁也创下了从开始到现在没有发生火灾的一个记录👍👍</p> <p class="ql-block">尊经阁原先位于宁波府学内,建于光绪年间,1935年天一阁重建时迁入天一阁内。建筑格局为重檐歇山顶。内藏御赐书籍和儒家经典。气势磅礴肃穆。</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司马第,为范钦住所,由范钦官职得名,藏有范钦官服复制品和范家世系表。1996年完成整修恢复司马第台门、耳房。</p> <p class="ql-block">明州碑林,共有碑173方。年代最早的为宋碑,共8方,占8.7%,一具中又以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的《众乐亭诗刻》为最早。该碑原在月湖秘监祠,解放后迀入。碑上刻有钱公辅、王安石、司马光等15人诗20首。碑林大多为明清时期的碑,各占36%和40%,成为明州碑林主体。</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园林与其他江南园林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以“书香”为特色,建造东园以辅助天一阁为宗旨,淡雅为主,与书香匹配,将书香寄情于园林。並设计了东园明州碑林的护廊,形成了“环园皆廊也”的清雅景象,一方面使碑林廊蔽日档水得以保护,另一方面以增园林出入,提供游人鉴赏驻足之处,一举多得。</p> <p class="ql-block">千晋斋,民国时期,甬上学人马廉藏有晋砖千余枚,言其藏室曰“千晋斋”。在天一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重修之后,其将自己收集的晋砖全部捐赠给天一阁。</p><p class="ql-block">天一阁在尊经阁西边特辟一室予以储存陈列,仍名“千晋斋”。1959年,天一阁扩建,将征购的天一阁东首的5间民房修葺一新,辟为陈列室,“千晋斋”迁于此。</p> <p class="ql-block">从千晋斋的竹林小道往南走,跨过一个月洞门,就来到了东园。</p> <p class="ql-block">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百鹅亭,明代万历年间遗物,系墓前祭亭,原在宁波南郊祖关山,1959年移建于此。此亭结构精巧,雍容华丽,枋额等处雕有“鱼跃龙门”、“双狮戏球”、“海马跃浪”、“麒麟招宝”等图样。</p> <p class="ql-block">八狮亭,八只神态各异石狮分布在亭角四面,整座石亭缠滿藤科植物,藤枝高垂,绿叶阴阴。</p> <p class="ql-block">这是天一阁中最有名的景点——天一池,小小水池旁的假山就是著名的“九狮一象”这座大假山,是用海边礁石修建的。“九狮一象”是被誉为古代私家花园园林经典,是有福禄寿等吉祥的九狮一象构成。</p> <p class="ql-block">假山的东西两侧还点缀的两座亭台,隐映于茂林修竹之间。从“鲒埼亭”沿着铺满青苔和蔓藤的石阶迂回而下即可到达明池处,连接处是低于石岸的小石板桥。</p> <p class="ql-block">“四明亭”与“鲒埼亭”遥相呼应,错落有致。</p><p class="ql-block">一池玲珑之水,使整座假山亭台生机盎然,所谓“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大抵就是这般的意境吧。</p> <p class="ql-block">来过东园的人,想必都会对东园那成片的香樟树念念不忘。天一阁东园中广植的樟树,一如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皆是一园之盛。</p><p class="ql-block">樟树是宁波的市树,形体松秀,株干古拙。与天一阁的书香文化极为契合。</p> <p class="ql-block">凝晖堂,位于“天一阁”景区内,在百鹅亭对面,为砖木、石柱结构的清代建筑,主要用于保存古老碑刻,也是游客参观天一阁收藏碑贴的好地方,其中最有名的是神龙版的《兰亭序集》碑贴,很值得看看。</p> <p class="ql-block">廊连廊,园林游廊为园林中的脉络,也是其中的一大特色所在。</p><p class="ql-block">东园四周环廊,逶丽相续,廊中的碑是刻在石头上的“地方史书”。</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博物馆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还会看到古装小姐姐在园子里拍照游玩,真的很有氛围感哦!</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内假山叠砌,长廊曲折,亭台错落,草木蓊郁,池水碧绿,园林中有着浓浓的江南风情。</p><p class="ql-block">在天一阁东园,看山,看石,听风,听水…细细品味陈从周先生的巧思与心血所在,您心动了吗…?</p> <p class="ql-block">归来亭</p> <p class="ql-block">南园占地3400平方米,是天一阁扩建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6年动工,历时二年。园以水为主,水岸聚而不分,池岸迭石玲珑。池畔为临水的主体建筑“北水阁”,池南面建“抱经厅”。整个园林简洁、清晰,给人以闲适、雅逸和平静之感。</p> <p class="ql-block">此建筑叫水北阁,因为在水池的北面而得名,现已改建成了中国现存地方志阵列馆。</p> <p class="ql-block">麻将起源地陈列馆,又称“德和堂”。馆中悬挂的横匾“德和堂”这三字很有讲究,“德”字心字上缺一横,而和字又读作“hu”音,导游讲法是“沒有心机的人就容易和牌”。</p><p class="ql-block">本以为是什么书香之地,但万万沒想到,里面竟全是不同时期的索子牌(麻将),看着一块块麻将,不禁感叹古人的雕刻技术之强大!</p> <p class="ql-block">待访亭</p> <p class="ql-block">书画馆</p> <p class="ql-block">秦氏支祠的戏台,戏台汇雕刻、金饰、油漆于一体,流光溢彩,熠熠生辉。顶部有干百块经过雕刻的榫卯结构构成穹窿形藻井,十六层如意斗拱,丝丝相扣,为宁波小木工艺之精品。</p> <p class="ql-block">花轿厅,这个轿子叫万工轿,非常富丽堂皇的花轿,这是宁波花轿的典型代表,当时造这么一个轿子,要花一万个左右的工人来做,所以取名为万工轿。</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隐藏在月湖西侧连片的古建筑群中。</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毗邻风光秀美的月湖,阁内古木参天,是个优雅宁静的藏书圣地。当年著名园林专家、大风堂弟子陈从周教授为天一阁设计园林时,就以上百棵自然生长了几百年的香樟木为中心,疏池叠石,因地制宜,未损乔木,宛如天成。天一阁是历经岁月风雨的藏书楼,不仅是一座建于明代的藏书阁,它代表的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文化、对文明的渴求,代代相传,也是展示宁波历史文化的窗口。</p><p class="ql-block">到宁波一定要去“天一阁”走走看看哦!</p> <p class="ql-block">手机摄于2024年1月14日</p><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到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