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奇》第3集:新婚夜坐忘铁柱宫 格物理身遭重病疾

冰也

<p class="ql-block">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p><p class="ql-block">各位朋友:大家好!这里是草根说阳明。今天是《王阳明传奇》第3集:</p><p class="ql-block"> 新婚夜坐忘铁柱宫 </p><p class="ql-block"> 格物理身遭重病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5岁正是豪迈不羁的年龄,又在居庸关转了几个月,回来后的王阳明,更加不按常理出牌,有事没事就聚集一些差不多大的孩子排兵布阵、演兵法、玩打仗。这样的日子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两年。这一年,王阳明十七岁,已经长成为一个气宇轩昂的大小伙子,也到了该参加科举考试的年龄。按当时的规定,必须回原籍先参加乡试。所有男人都要面临的两大问题——成家和立业,已经摆在了王阳明的面前。王阳明的父亲准备打发王阳明先去江西南昌完婚,迎娶他的新婚妻子诸氏诸芸玉。然后再回余姚老家参加乡试。</p><p class="ql-block"> 说起王阳明的这门亲事,岳丈诸养和和父亲王华是至交好友,是余姚老乡。王阳明很小的时候,两家人就已经敲定了这门婚事。此时的岳丈任江西布政司参议,居住在南昌,至少是朝廷四品大员,搁到现在至少是厅级以上干部。虽然这个年龄的王阳明对结婚还一点不感兴趣,但父命不可违。于是,带着聘礼,从京城出发,直奔南昌而去。</p><p class="ql-block"> 话说这天,王阳明抵达南昌诸府岳丈大人家。诸家早已张灯结彩,灯红酒绿,一派喜庆气象。岳丈、岳母看到已经长得气宇轩昂的准姑爷更是喜不自禁。连忙换人端茶倒水,好生接待。宣布姑爷千里迢迢,旅途劳顿,稍事休息调整,择日后完婚。</p><p class="ql-block"> 一晃婚期已到,诸府上下忙得不可开交。只有王阳明一个人无所事事,初来咋到,摸不到锅灶,实在无聊,干脆出去溜达溜达,看看风景。</p><p class="ql-block"> 于是,王阳明独自一个人走出诸府大门,漫无目的的在街上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道观,大门上赫然写着“铁柱宫”三个大字。王阳明信步走进道观,发现一个道士鹤发童颜,道风仙骨,双目紧闭,屏气凝神,正在打坐。</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走上前去,深深鞠了一躬,说道:“道长你好,小生这厢有理了。”</p><p class="ql-block"> 道长说:“年轻人请坐。”</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于是与他相对而坐。</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说:“请问道长高寿。”</p><p class="ql-block"> 道长答道:“贫道刚满96岁,正值青春盛年。”</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惊讶万分。“请问道长如何称呼?”</p><p class="ql-block"> 道长答道:“贫道自幼云游四海,五湖为家。不再有名,不再有姓,不再有得,不再有失,不再有言,不再有功,你就叫我无为道人吧。”</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说:“自然之道本无为,无为而无不为。”</p><p class="ql-block"> 道长说道:“是呀!万化生于有,万有生于无。道法于自然,乐天以知命。老子安于清净,庄子乐于逍遥。都一个无字而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他们越谈越欢,越谈越深刻,越谈越投机。两颗投缘的灵魂如久旱逢甘霖,如春风化雨,如玉液琼浆,如空谷琼音,如饥似渴地碰撞着。南昌的夜空,两道金光扶摇直上,或盘旋,或交错,或骗舞,或跳动,消失在苍茫的夜空中。有诗曰:七月南昌夜正凉,两人坐忘趣无双。洞房花烛空落泪,一腔热血在道堂。</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天色大亮,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道长说道:“年轻人!我观你的相貌,你此生将成就三件大事。天色已亮,你的爱妻早已泪眼婆娑,还在等你回家呢。赶紧回去吧!二十年后我们再见。”王阳明这才想起来结婚的事情,于是赶紧告别道士返回诸府。</p><p class="ql-block"> 诸养和,王阳明的岳丈,时任南昌参议,至少是朝廷四品大员,那可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千金出嫁,各级官员纷纷前来道贺。然而,关键时刻,新郎官却掉了链子,不知去向。诸府上下一下子乱了方寸。于是安排各路人马四处寻找,几乎把南昌城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王阳明。这可如何是好。这可是要丢脸丢大发了。诸老爷子脸色发青,在中堂跺来跺去。时辰已到,只能暂且出此下策了。</p><p class="ql-block"> 正在宾客都满心狐疑之际,一对新人由佣人牵引着缓缓步入现场,与众不同的是两个人都盖着红头巾。这一下把宾客整得目瞪口呆。心想这是哪门子规矩,新郎也要盖盖头。诸家也不做解释,按流程让他们郑重地拜了天地,然后就送入了洞房。原来,诸老爷子为了不至于太丢份,临时安排了一个替补队员。这才暂时解了难看之围。</p><p class="ql-block"> 婚后,王阳明在南昌一呆就是一年多。每天无所事事,就在他老丈人的公馆里练字。书法大有长进。</p><p class="ql-block"> 为了参加乡试,到了年底,王阳明决定带着妻子返回余姚。这一天,他们的船只抵达广信地界,也就是今天的上饶。王阳明决定顺道去拜访一下著名理学家娄一斋娄谅。娄一斋是当时有名的大儒。性格怪异。据说他早年赴京城赶考,走到半路又折回来了。家人都问他为什么。他说:“会考的贡院会发生大火,此去非但不能中榜,还恐殃及生命。”果然,那年贡院失火,很多考生死于火中。他认为现在的天下学问都是举子学,不是真正的身心学。主张为学只在修心。他系统地给王阳明讲述了大学中格物致知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他说:“物者,事也,格物就是格事,就是把心中的善和恶分辨出来,把对与错分辨出来。然后把恶的、错的去除掉。但是,要分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必须得有一个标准。所以需要致知。这就是格物致知。现代人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是举子之学,不是真正地的身心之学,严重偏离了圣人之道。你要切记不要误入歧途呀!”</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说:“谢谢老师指点。请问圣人可学而至吗?”</p><p class="ql-block"> “圣人心包万物,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只要如切如蹉,如琢如磨,只在身心上用工发力,岂有不可学而至之理?”</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一生中必须要有几个导师。他可以指导你树立目标、明确方向、坚定信念、激扬斗志、指点迷津。王阳明五岁时遇到的道士助力他突破了语言障碍,十一岁时遇到的道士助力他确立了圣人之志。十七岁铁柱宫与他坐忘一夜的无为道人,二十年后与他重逢更是为他指点了迷津。今天的娄一斋老先生可以说也是王阳明人生历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导师,他进一步助力王阳明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念并激扬了斗志。从此,王阳明在追求圣贤的道路上意志愈加坚定,步伐愈加铿锵。</p><p class="ql-block"> 然而道路总是曲折的,世上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成功。告别娄一斋后,王阳明倍加用工,读遍了当时最牛掰的理学家,南宋大儒朱熹的所有书籍。朱熹说:“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格物致知即是格尽天下之物,致得天下之理。”循着这条路线,王阳明开始了先从儒家切入、追求圣贤的探索之路。因家中后院有很多竹子,于是与钱德洪相约一起先去格竹子中的道理。连续格了三天,啥道理夜没格出来,钱德洪却病倒了。王阳明自己又坚持了四天,依然没格出任何道理来。结果大病一场,从此落下了病根。王阳明百思不得其解,天下事物何其之多,一个竹子七天都格不出一个理来,还招来一场大病。人生何其短暂,又如何格尽天下万物之理?心中隐隐地开始对朱熹的穷理尽性学说产生了质疑。求圣的道路到底在哪里?王阳明似乎一下子失去了方向,第一次陷入了迷茫和彷徨。那正是:成功从来多坎艰,几度迷茫几盘旋,不经数番风吹雨,哪有百花娇艳鲜?</p><p class="ql-block">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集分解。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