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雕刻艺术瑰宝——石闕,画像石和画像砖

王波(南搏)

<p class="ql-block">  汉代的中国,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制度,思想领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仁爱”,“孝忠”道德,渗透于社会各界的儒家封建道德观,引导社会文明向迷信思想的政治目的发展。达官贤人为了迎合时代需要,积极支持绘画和雕塑等艺术的发展,用以装饰宅庙,提倡厚葬,显赫财富,宣扬威德,劝奉贤愚,达到“恶以戒世,善以示后”的政治目的。思想精神引导文化艺术的发展,其作品深刻地反映着这一时代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据中国美术史记载, 形成于西汉(公元前202-8),盛行于东汉(公元25-220)时期的石闕,画像石和画像砖艺术,就是当时社会稳定,经济富庶的象征,更是厚葬之风盛行的典型代表,对后汉艺术,乃至现代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 笔者结合重庆三峡博物馆展出的四川石闕、画像石和汉砖精品,简述其创作的历史背景和艺术。</p> <p class="ql-block">一,汉朝巴蜀地区石闕,画像石和画像砖的艺术欣赏</p><p class="ql-block"> 后汉时代的巴蜀地区,沃野千里,农畜牧、冶铁、丝织和盐业等经济较为发达,加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庶。当地的官宦达人几乎“竭家所有”,竞相修建孝廉庙堂,建立豪华石闕扬名天下;用画像石和画像砖装扮奢华陵墓,以此笃实孝道,崇尚来世生活,捞取孝子贤孙的名声,迎合“察举孝廉”的政治制度,达到步入宦途,升官发财的目的,厚葬陋习愈演愈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乌杨石闕——中国汉闕艺术的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 《释名》中日:闕在“在门两旁,中央闕然为道也”。石闕形状像塔楼,是建筑在城门、宫殿、庙堂和陵墓等建筑前的仿木石头建筑物,大都是左右对称成对,增加建筑物的威严和庄重感。石闕由台基、闕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闕身有雕刻图画,是石闕的主要部分,屋顶有装束和瞭望作用,两闕的中间形成缺口通道,通向神灵,天人合一。我国现遗存三十余个汉闕,显示地方豪族势力,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闕大都精雕细刻,堪称“国宝级文物”,是中华古建筑的“活化石”,凝固的史诗。 </p><p class="ql-block"> 巴蜀地区是汉闕遗存最丰富的地方,展示在重庆三峡博物馆大厅正中央的乌杨石闕,是东汉时期大型石闕的典型代表,是该馆的一件镇官之宝。乌杨石闕为重檐庑顶的双子母石闕,由石英砂石雕刻而成。主闕(母闕)高5.4米,厚1.7米,闕身上刻有青龙、白虎图像,象征四方星宿守门,护卫墓主人安宁,同时表达对神兽的崇拜。子闕高2.6米,重达十吨,闕身刻有凤鸟、飞禽走兽等纹饰,风格简洁平实。该闕属于墓前陵道的装饰建筑,主闕上的浅浮雕图像艺术,雕刻精细凝重,形象生动,神态鲜活,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乌杨石闕2001年出土于重庆忠县乌杨镇的将军村,据说该村是当时蜀汉名将严颜的故居。据专家考证,该闕是我国唯一通过抢救,考古发掘复原的汉闕,是四川汉闕艺术的集中表现,也是全国唯一作为博物馆宝藏的大型石闕文物,无愧于重庆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的首位。</p><p class="ql-block"> 陵墓石闕,盛行于东汉时期。作为一种雄壮威严的墓前装饰建筑,闕身表面大都刻画有花鸟动物或神话故事人物,体现死者生前的权势,财富和奢侈生活。其图像雕刻手法古拙,风格独特,颇具气势和时代特征。乌杨石闕是汉代古建筑珍贵的艺术杰作,充分展现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是研究我国古建筑难得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2.画像石(以下简称“汉画石”) </p><p class="ql-block"> 画像石是汉代装饰地下墓室、祠堂、墓闕或庙闕等建筑物,雕刻有画像的建筑构石,大都属于丧葬礼制或祭祀性质的艺术品。汉画石艺术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时期,陕北、晋西北、四川和重庆地区尤为集中。巴蜀地区的汉画像石艺术始现于东汉,晚于中原地区,延续到蜀汉时期。汉画石是当时社会风俗和厚葬之风的体现,是古典美术的高峰,对后代美术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 当代美术家潘天寿在《中国美术史》中指出,画像石又称石刻画,是在沙岩细砂石磨平的石面上,用浅浮雕和阴线阳刻制作的石刻装饰艺术,是帛画和壁画之前的“汉画”,其雕刻精美,内容丰富,充分展示了汉代工匠的艺术不拘细微,深沉雄大,豪放古朴的汉画风格。 在重庆三峡博物馆的《巴蜀汉朝雕塑艺术展厅》里,我们可尽情参观珍贵的雕刻艺术作品,其中画像石、画像砖尤为典型珍贵。笔者仅以四件精品,浅析其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1.第一幅画像石杰作——《荆轲刺秦王》</p><p class="ql-block"> 欣赏汉代画像石艺术,我们应以作品的构图,线条等表现形式,品味其主题内容和艺术意境,了解图像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并与之共情交流,获得愉悦的思想和艺术感受,提高艺术鉴赏能力。</p><p class="ql-block"> 三峡博物馆展出的《荆轲刺秦王》的汉画石图像,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中的故事。画面中,古代工匠巧用青铜立柱平分图像,左图的荆轲扑向右边,用匕首怒刺秦王,被卫兵紧紧抱住,匕首穿透铜柱。右边的秦王躲闪及时,落慌而逃,又向左回望现场,怒斥荆轲;左图的御医夏祖手拿药囊,准备出击;右图边有一个正在增援的卫兵,荆轲的助手秦舞阳吓得跪倒在地。。。。。。。。工匠抓住匕首掷出,插入柱子这一瞬间构图,场面紧张,扣人心弦,人物鲜活。读者从这一“收”又一“放”的人物群像动作,妙悟形散而神不散,深“藏”与巧“露”的绘画含义,主题鲜明突出。这种构图手法沿袭了战国时期的帛画,体现了我国装饰画风的传统特点。</p> <p class="ql-block">2.第二幅画像石精品——《车骑出行宴饮歌舞图》</p><p class="ql-block"> 这条汉画石,1954年出土于成都阳子山东汉墓,共计8件文物,每一件长约98-230厘米不等,总长11.6米,宽为45厘米。前部分描绘墓主人生前车马出行的场面,前有导骑兵开道,中间有骑马吹乐手和护卫簇拥,主人乘坐的驷马高车一路奔驰,画面宏大壮观。后部分展现墓主人生前观看杂技表演,家居宴乐的奢靡生活,图像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实属罕见的古代中国石刻装饰艺术杰作,也是巴蜀汉画石中典型的东汉画像石珍品。</p> <p class="ql-block">  艺术源于对生活的提炼和表达,古代工匠用自己的奇思妙想,传神鲜活地再现了墓主人的生前生活场景。如果我们对其作品构图拆解分析,会被作品的艺术理趣折服:</p><p class="ql-block">1.《车骑出行图》 </p><p class="ql-block"> (1)马群:古代工匠用侧面的马群来展现其高大雄壮,飞奔跳跃的活力和蓬勃专注的神态。即使是静态的马群形象,也能使人感觉其内在的力量和气势,感知汉代艺术的古拙和奔放的魅力。从图中的浅浮雕画面,每根阴线的描绘中,观众会强烈地感受到艺术的冲撞力。而不像唐宋艺人刻画的士大夫的坐骑,虽然充满闲情逸致,却感受到慵懒无力。</p><p class="ql-block"> 2)轺车:是当时天子、诸侯或官僚出行的交通工具,它沿袭了战国时期边防战车结构。画面中,古代工匠画师刻画的十二辆轺车,车轮滚滚,声势浩大,华盖庄严,极具动感。整个画面描绘生动细致,形象地展示了当时达官贵人出行的壮观场面和显赫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3)兔子:画面虽然没有表现惊恐的行人和郊外背景,工匠画师却用一只奔跑的小兔子,增强了车马出行的动感。给人以画外有画,画外有声的想象空间,展现了古代工匠简洁的艺术表现手法。</p> <p class="ql-block">  3.《宴饮图》</p><p class="ql-block"> 画面采用对称构图的描画手法,细致刻画了厨房、宴饮小室和歌舞宴饮大厅的现实场景。艺术工匠在有限的空间里,生动再现了墓主人生 前的奢靡生活。构图巧妙逼真,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生活气息浓厚。汉画石的题材内容,大都取材于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内容丰富,场面宏大,表现手法简洁古朴,展现了古代工匠丰富的艺术才能,更体现了古代画像艺术的高超水平。以上汉画石作品,以生动的人物形象,巧妙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展现了鲜明的汉代时代特征和浪漫的生活情调,传承了战国“屈骚传统”的艺术风格,摈弃了殷商青铜器艺术形象的神圣和威严。汉朝的画像石艺术既有理性思维的张扬,又有温柔敦厚的儒家精神情调,充分展示了当时强大的国风,更表现了人们强烈追求人世欢乐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二,汉代画像砖(简称“汉画砖”)艺术</p><p class="ql-block"> 汉画砖是装饰墓室内壁的主要建筑构件,源于秦朝的瓦当。工匠艺人用雕刻制作成形的磨具,在坯土上压印出图画,再烧制而成。其形状以方形、长方形和三角为主。东汉后期还出现了彩绘汉砖,更加丰富了厚葬墓室的艺术效果。汉画砖图画取材广泛,主要有神话传说,墓主人生前的享乐生活,民风民俗和花鸟动物。汉画砖是阴刻或阴刻于阳刻相结合的浅浮雕艺术内容丰富,构图均称,形象逼真,画面极为生动而富于变幻。后汉的巴蜀地区,稳定的社会和富庶的生活,丰富了工匠们的思想情怀,激发出工匠们的艺术创作激情,促进了汉画砖艺术的空前繁荣和发展。中国现遗存的大量汉画砖中,四川地区的方形汉画砖,内容丰富,数量最多,创作手法洗练和艺术成就显著,在中国古典雕刻艺术中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  笔者试用重庆三峡博物馆的以下两件汉画砖作品,浅析其艺术欣赏价值:以成都地区为主的川派画像砖图画,题材多样,想象丰富,艺术表现力高超。艺术工匠用遒劲的多线条手法,在砖面上刻画浅浮雕画像,画面匀称简洁,主题鲜明突出,风格生动古朴。</p><p class="ql-block"> 1.《弋射收获图》出土于四川成都扬子山,长45.8厘米,高40厘米,厚度5.2厘米,由上下两部分构图组成。上图表现的是两个达官贵人在郊外弋射享乐的场景,一个人在树林边,正席地仰身拉弓射燕;另一个在池塘旁席地直身,正弯弓瞄射惊飞的野鸭。天空中,群鸟向左边惊飞而逃,仿佛要冲出画面。池塘里,受到惊吓的野鸭和鱼群,向右面仓皇游弋逃离。工匠抓住这一紧张的瞬间创意构图,扣人心弦,意境优美,极具韵律感。我们如细心地观查会发现,人物的手臂加长,增强了人的力量;近景夸大的鱼群,增加了画面的动感,给观众留下愉悦的审美情趣。</p><p class="ql-block"> 下图描绘的是田间丰收的劳动场景。右边的两个农夫正挥舞长把镰刀收割稻谷,左边的四个女人正在弯腰除草。身后有个老农正挑担提笼,将送饭送到田坎。左边的一人正转身迎接,右边的一个农夫同时转身招呼。这幅图对称平衡,收放自如,不仅表现了人物间的亲密关系,也同时展现了民间劳动生活的诗情画意。 上下两幅图像结构均称,创意非常巧妙:上一幅图里,惊恐的大雁向左高飞,受惊的鱼群向右逃离;下一幅图中,人群面对头部朝向画面内。上下两幅画图,对称协调,收放自然,主题突出,情景交融。显示了古代工匠超凡的艺术功力和艺术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  2.《盐场画像砖》</p><p class="ql-block"> 这块画像砖质灰陶,成都阳子山的东汉陵墓中出土,近四方形,长46.5厘米,宽39.8厘米,厚6.7厘米。古代工匠用独特构图方式和写实的手法,描绘当时巴蜀地区制作井盐的场景,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工匠采用斜线分割的结构画面,左下角是盐井,井上搭有高架,架上装置有滑轮,缆绳上挂着汲取卤水用的吊桶,高架为两层,每一层对立站着两人,配合提取盐水,左边的人用力往上提,右边的人用力往下拉。高架旁有一储放卤水的器具,用一个竹枧将卤水引向右下角灶上的釜内。长方形的炉灶旁一个人正在灶口拔火煮盐。中间两人好像正在背送盐包。其上方山峦重叠起伏,各种动物穿行其间,右上方可见两人正张弓射猎。该画像砖的图像层次分明,形象鲜活,主题突出。画工在方寸之间,生动地展现了汉代巴蜀地区制作井盐的劳动场景,为研究汉代当地的井盐生产甚至社会经济生活,提供</p> <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馆藏于重庆三峡博物馆的石闕、汉画石和汉画砖,展示了后汉时期四川雕刻艺术的斐然成就,为后代的山水画艺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古代工匠在丧葬艺术中,还原墓主人和宦官贵族的奢侈生活,表达视死为生的乐观精神,褒义大汉社会的开明和繁荣,用古拙豪放的艺术手法表现人们的乐观精神。汉代画工们取材广泛,艺术想象丰富,以平面的散点和平面分隔方式构图,用形影观察描绘和浅浮雕的艺术手法,开创了汉朝帛画和雕塑之前的中国古典艺术发展的先河,对研究汉代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具有极高的价值。作为雕刻艺术表现形式,后汉时期四川地区的石闕、汉画石和画像砖绘画,在中国美术绘画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稿于 1991年岁末 </p><p class="ql-block"> 改稿于2023年隆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