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普洱革命遗址散记(十六)

老梦涂视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六)召存信民族团结展示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一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的展示馆,我以为他应该是全天候对民众开放的。然而2022年10月5日这一天,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吊在树上和铺在地面上的阳光把树叶也烘烤得有气无力地爬在树上。当我把自己置身于勐桑洛广场,并找到位于广场一侧的召存信民族团结展示馆时,展示馆大门紧闭,门旁墙上有告知提示,展馆只星期二、三、四、五开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召存信积极投身革命,献身民族事业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前夕,云南省民族代表团1950年9月27日进京,他作为代表团成员,见到毛主席的情景。9月30日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举行盛大宴会欢庆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李济深、宋庆龄、张澜及中央政府各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宴会。召存信与800余名各族各界代表应邀出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召存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曾担任勐捧抗日中队中队长、勐捧土司、车里宣慰司议事庭庭长等职,很早的时候就把傣族谚语“有百姓支持,树梢上站得稳;失去百姓支持,大山顶上坐不住”的话牢牢地记在心上,心里深深种下了爱民、亲民的思想之花。1951年元旦,在普洱民族团结剽牛盟誓大会上,第一个在誓词簿上签名,立誓团结各族群众一心一意跟共产党走。解放以后,召存信同志历任西双版纳州车里县副县长、县长,西南军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普洱地区第一副专员,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州长、州政协主席,州委常委、州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至七届代表,全国政协第八、九届委员会常委等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0年2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37师副师长吴效闵、38师114团政委赵培宪率600余名指战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第九支队政治部主任唐登岷所率九支队机动营300余人组成的南下追歼部队到达勐罕橄榄坝,驻扎在傣族村寨曼团。召存信胸怀民族大义,坚定跟党走。他说:“我在党旗下宣过誓:永不叛党!这辈子我也只跟着共产党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人大》杂志2014年09月有一篇《寻访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召存信》的文章,里面写道:“半个多世纪来,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他都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人民幸福做了大量的工作。他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向省及中央反映情况,争取内地先进地区的干部、工程技术、文学艺术人才进入西双版纳,支援边疆建设;他主持创办热带作物研究所、植物园等六个省属、中央直属的科研单位,并创办了十大国营农场,在西双版纳成功栽植了橡胶树,使版纳成为中国第二大天然橡胶基地;他主持修建了两座澜沧江大桥,续修了昆络公路;他主持制定了西双版纳旅游发展战略,争取版纳州府所在地景洪县改市,修建了西双版纳飞机场,建立了多个国家级、省级口岸,开辟了连接中缅老泰的澜沧江至湄公河航道,为今日西双版纳成为文化旅游强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召存信一身清廉,不搞特殊,他对那些利用自己职务之便搞特殊化、索贿要物、贪污腐化、仗势欺人的人是深恶痛绝的。在他当了40年州长后,仍然是两袖清风。1992年5月,召存信从州长位置上退了下来,担任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府和州政府的顾问,享受省部级待遇。州里和省里的领导曾多次为他调整住房,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50多年过去了,他依然住在50年代初建的那幢老房子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者在他家里,看到没有什么奢侈品。只有他与最为崇敬的领袖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等人的合影的照片被镶在镜框中挂在客厅的墙上,每每带给他许多幸福的回忆。还有他从一届到七届全国人大的代表证被保存完好地珍藏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5年12月31日,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向召存信同志学习的决定。向召存信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一生爱党信党,对党无限忠诚的政治品质。向召存信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一生坚守誓言,献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崇高精神。向召存信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一生忠诚职责使命,殚精竭虑谋发展的公仆情怀。向召存信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一生亲民爱民,始终与群众心连心的优良作风。向召存信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一生严以律己,廉洁从政的共产党员清廉本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签字简单,难在一生践行。召存信说:“在我们少数民族看来,喝过咒水,发过誓,剽过牛就是一种盟誓,意味着永远不反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