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晋城高平开化寺里赏古建

杨柳岸

<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28日,随洛阳大树户外俱乐部去山西一日游。本次行程的第三站是位于晋城高平市的开化寺。</p><p class="ql-block"> 开化寺坐落在陈区镇中部的舍利山腰,距高平市区约17公里,创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名清凉寺,北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宋仁宗下诏,赐原"清凉寺"改名为"开化禅院"。</p><p class="ql-block"> 寺院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寺前为两层楼阁式的山门(大悲阁),山门两侧为钟鼓二楼,入山门正中为大雄宝殿,两侧为廊房,后院主殿为演法堂,东侧为三大士殿,西侧为地藏殿,整个建筑规整对称,与山势相融,形成一幅美丽画卷。寺内最早建筑为大雄宝殿,创建于北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其建筑规制和建造艺术,代表了宋代建筑的最高水准;特别是殿内壁画,更是绝无仅有的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 开化寺在2001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开化寺内的建筑有:大悲阁(即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演法堂、延宾舍、维摩净室、观音阁、东西配殿及两庑等。寺东是禅堂偏院,为僧人生活区。开化寺建筑完备,功能齐全,是一座正宗的完备的佛教寺院。开化寺是一座集宋、金、元、明、清各代的古建筑群,大雄宝殿为宋代建筑,是我国现存宋金八百年以前的早期古建筑之一,被誉为我国古建筑中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p> <p class="ql-block">山门大悲阁</p> <p class="ql-block">大悲阁重檐</p> <p class="ql-block">  一提起山西古建筑,第一想到的就是磅礴大气、富丽堂皇。细细欣赏,便会发现她的美更多地体现在一处处的细节中,匠心独运,浑然天成。</p><p class="ql-block"> 梁思成说过“中国人对于屋顶的态度不但不遮掩,而且特别地标榜,骄傲地,直率地将它全部托起,使之成为建筑中最堂皇、最惹人注目之一部。琉璃瓦之施用,遂成为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华丽的琉璃屋顶</p> <p class="ql-block">屋脊上的鸱吻和脊饰,上有子龙</p> <p class="ql-block">鸱吻和垂兽</p> <p class="ql-block">垂兽</p> <p class="ql-block">大悲阁和钟楼</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居院内中央,建筑在高一米多的砂岩石台基上。殿身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正方形,单檐九脊顶,筒板布瓦盖顶,上施琉璃脊饰和吻兽,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前檐的檐柱上刻有施主姓名和年月题记,为该殿提供了确凿的记载。大殿创建于宋熙宁六年,即公元1073年,距今已有939年的悠久历史。殿前檐明间开隔扇门,后面开板门一道,两次间设破子棂窗。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昂为批竹式,重拱计心造。补间斗拱后尾于华拱之上施硕大的沓头,垫在昂尾之下,这种作法开后世华楔之先例。六椽栿梁架,彻上露明造,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大雄宝殿是我国古建筑中抬梁式的建筑,宋代建筑的特点相当明显。用材合理规格,整个建筑充分显示了精巧秀丽的建筑风格,疏朗简洁,风采无限。北宋名臣韩琦,曾经游历开化寺,写下了壮丽的诗句。其诗曰:“蒙山崦里藏神宫,朝苍暮翠岚光浓。枯松老柏竞丑怪,危峦峻岭相弥缝。”</p> <p class="ql-block">一米左右高的大雄宝殿条石基础,经过近千年仍然平整坚固。</p> <p class="ql-block">  开化寺大雄宝殿有三大特色,一是建筑,二是壁画,三是彩绘,堪称三绝。</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雄宝殿内的壁画,光线很暗,拍不清楚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雄宝殿内的壁画,光线很暗,拍不清楚了。</p> <p class="ql-block">以下这几幅是东西配殿内的根据原件复制的壁画,壁画原件在大雄宝殿内,我们去的时候大雄宝殿封闭,不能近距离观看了,只能透过门口的栅栏向内观看。</p> <p class="ql-block">大悲阁屋顶的角神</p> <p class="ql-block">脊兽</p> <p class="ql-block">大悲阁和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仰视鼓楼</p> <p class="ql-block">仰视鼓楼</p> <p class="ql-block">查资料了解这应该是是墀头(chí tóu)。</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墀头中</span>国古代传统建筑构建之一。山墙伸出至檐柱之外的部分,突出在两边山墙边檐,用以支撑前后出檐。本来承担着屋顶排水和边墙挡水的双重作用,但由于它特殊的位置,远远看去,像房屋昂扬的颈部,于是含蓄的屋主用尽心思来装饰。墀头筑于一栋房屋的两边墙上,俗称“腿子”,或“马头”。</p> <p class="ql-block">这是挂落还是雀替?分不清楚。</p> <p class="ql-block">据文保人介绍此为大雄宝殿的题记碑,是国内较少见得到的行书碑。</p> <p class="ql-block">北宋大雄宝殿的斗拱</p> <p class="ql-block">夕阳照耀下的开化寺山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