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1937年2月鲁迅师范在延安成立了,谨以此文纪念鲁迅师范成立八十七周年,向革命前辈们致敬!</h1> <h1>在路遥的眼中,杜鹏程是一位勇士,敢于踏入文学的“无人区”,在文学的荒原上树立起自己的标志。</h1> <h1></h1> <h1>大家都知道杜鹏程是我国著名作家,长篇小说《保卫延安》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作品,它在当代文学史上被誉为“英雄史诗”;他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写下诸多新闻作品,留下200多万字的《战争日记》,被称为“英雄记者”。有专家评价他是“屈指可数的横跨新闻和文学两界的明星人物,中国新闻史和文学史,都有他的一席之地”。 </h1><h1>杜鹏程于1938年8月至1939年2月,在陕甘宁边区鲁迅师范学校师范3班读书多半年。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他在鲁迅师范的学习生活——</h1> 韩城杜鹏程故居纪念碑 <h1>杜鹏程1921年5月出生于陕西韩城县苏村一户贫苦农家,1938年6月,在韩城党组织的介绍下,他告别孤苦的母亲,拿着母亲四处凑的盘缠,与同学在一位老乡的带领下从韩城经黄龙,来到了洛川,随后暂留在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韦国清、政治委员陈明,驻扎洛川后亦称抗大第六大队)随队训练,虽说没有到延安,但能在这里进入抗大分校,也是参加革命了。但由于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上级随决定将他及一些同学介绍到陕甘宁边区鲁迅师范学校学习。</h1> 延安鲁艺东山杜鹏程展馆 祖屋 <h1>在《我的小传》中杜鹏程写到当时赴延安的心情:成千上万的青年到延安去,咸阳古道和大大小小通往陕北延安的路上,穿长袍、穿西装、穿工农服装的形形色色的人流,向祖国的北方涌去,我也是这千千万万青年中的一个。</h1> 1937年担任教育部长的徐特立 <h1>陕甘宁边区鲁迅师范学校,是在毛泽东主席亲自关怀下,由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创办的,边区唯一的一所旨在培养小学师资和乡村教育干部的师范学校。1937年2月成立于延安,4月迁至延长办学,1938年3月又迁往关中分区今咸阳市旬邑县马家堡。鲁迅师范适应抗战需要,办学机制灵活,学生遂来随考,文化程度高点的编入师范班,稍差的编入预备班。</h1> <h1>1938年7月,杜鹏程与几个同学又踏上赴旬邑马家堡的征程,经过一周的艰难跋涉,终于来到了鲁迅师范,韩城乡党高步林、孙福仙把他引荐给校长林迪生(编者注:时任鲁迅师范学校校长,建国后曾任兰州大学校长),林校长说:“同学们说他政治上可靠,就让他在这儿上学”,杜鹏程被编入师范三班,班主任是卢勤良老师。</h1> 鲁迅师范关中时期校长林迪生 <h1>鲁迅师范前后有韩城籍学生有270多人,许多人戏称为“韩城师范”。进入鲁迅师范学习,杜鹏程漫漫人生之旅就转入了一个新的里程。<br></h1><h1>来到鲁迅师范,杜鹏程与焦志石、延泽民、刘朱梁、柳林兴、薛剑华、张越等几十名同学编入师范三班(编者注:杜鹏程、延泽民未来成为了享誉文坛的著名作家;刘朱梁成为著名军旅书法家;还有好些同学建国后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开始了为期半年艰苦紧张严肃活泼的军事化学习生活。</h1> 杜鹏程在写作中 <h1>鲁迅师范的校歌是由著名作家成仿吾作词、音乐家吕骥作曲,它集中体现了鲁师的培养目标和使命担当:救救孩子的呼声/喊在二十年前/教育孩子的责任落在我们的双肩/我们,我们/我们鲁迅师范的青年/敌人的炮火响在黄河边/战士们战斗在前线/我们要艰苦学习,艰苦锻炼/才能有丰富的奶汁去哺育孩子们/他们是我们民族的明天。</h1><h1>杜鹏程和同学们每天高唱着这首慷慨激昂的校歌,开始一天紧张忙碌的生活。</h1> 从马家堡鲁迅师范寄出去的信件 <h1>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实行的是免费教育,但鲁师的办学条件却是艰苦的,1957年1月杜鹏程在《致一位青年朋友的信》中回忆到:开学第一天,每人发一个粗糙的笔记本和一支蘸水笔,学校“没有正式宿舍,没教室,更别谈什么食堂了。说艰苦也算艰苦,比如开饭时,炊事员把饭抬到村子的大巷道里,我们就挤到巷道里吃饭。常常是正在吃饭,老乡的大车或牛群羊群过来了,我们连忙把菜盆和饭碗端起来,一阵灰尘扬过后,又蹲下来吃饭,下雨的时候我们就站在老乡屋檐下吃饭”。</h1><h1>庙宇戏台大树下就是教室,十来个人挤一孔土窑洞,几个人用一盏昏暗的煤油灯。鲁师学生的生活很艰苦,学习很紧张,但人人都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物质生活的贫乏阻挡不住这群怀揣理想信念青少年的革命热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住处师生自己动手一同挖窑洞,缺少食物师生自力更生开荒种地,饮水、洗澡不方便就到几里外的山沟挑水,冬天取暖就到大山烧木炭,修门窗轮流进山砍伐运送木料……</h1> 《新中华报》表扬鲁迅师范节省运动好榜样 <h1>杜鹏程进校时期,关中分区周边环境想对还比较和平,他的中心任务当然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他与同学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如饥似渴的吮吸着知识的养分,浸润着共产主义理想树立远大目标。鲁迅师范师范班共开设15门课程,半年就要都学完,他们白天学抗日政治、社会历史、国文、数学、游击战术、军事体育、音乐以及其他课程,借阅各种报刊、小说仔细阅读,晚上“大家围在豆油灯上自习、讨论学习中的疑难,消化着老师们给予我们的知识”。尤其是政治历史课对杜鹏程树立抗战必胜中国必胜信念及形成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至关重要;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是他成为一名优秀乡村小学教师必备的方法论和法宝。</h1><h1>与此同时,鲁迅师范还创办了附属小学,由陕北公学毕业的张腾霄(编者注: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同志任校长,为杜鹏程他们进行教学实习提供了实践场所。</h1> 鲁迅师范附小校长张腾霄编写的课本 <h1>每到周末杜鹏程和同学们,在学生会与俱乐部的组织下,积极到周边村里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张贴抗日壁报和漫画、办扫盲班、表演节目,教唱抗战歌曲、慰问抗日军人家属,并替她们耕田种地、担水、砍柴。林迪生校长认为:鲁师下乡学生就要做一个政府与民众沟通意见之桥梁,把政府一切措施,向民众亲切解释;把民众一切要求及时地反映于政府。只有这样,才能密切人民政府与群众的鱼水关系,发挥人民教育之新功效。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每周末的联欢、壁报墙报展、各种体育比赛、卫生评比、演讲比赛等,在这里生活是艰苦但却朝气蓬勃,学习条件很差却生动活泼,杜鹏程的一个同学说:“我到了鲁师,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像小鸟飞出了牢笼,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吸吮着甜蜜的乳汁,心儿在蓝天中自由翱翔,有着一股使不完的劲儿,实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h1> <h1>改善教员质量是办好学校的一个决定条件。杜鹏程是幸运的,从韩城私塾来到陕甘宁边区鲁迅师范,遇到了一群怀揣革命理想、有坚定信念而又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好老师。鲁迅师范在边区政府的支持下,在关中分区习仲勋、霍维德等党政领导的关怀下,汇集了一批具有政治远见,有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有献身精神的教师。杜鹏程最敬佩的林迪生校长这样评价他的同事:这批老师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在生活上,艰苦朴素,能和学生同甘共苦,以苦为荣。</h1> 鲁迅师范训导主任刘端棻 鲁迅师范教务主任马小云 <h1>杜鹏程在《鲁师教育我走上革命道路》一文中回忆鲁师的老师:马小云老师(编者注:建国后任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讲社会科学,使我们知道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还讲授马列主义初步知识。刘端棻老师(编者注;建国后任西北大学党委书记)讲教育学、教学法、心理学,使我感到很新颖,闻所未闻。我对这些课程兴趣很大,学习很用心。还讲授国文、算术、音乐、美术……等课,这对小学教师十分必要。如果忽视了这些,对以后小学的教育影响很大,对我也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h1><h1>当然还有给杜鹏程上过课的林迪生、卢勤良、刘若曾、孙桐、李一纯、季达、毕凯等一批优秀教师,这是鲁师能够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边区急需教师的一个主要原因。</h1> <h1>同时学校经常邀请关中分区领导习仲勋、霍维德、郭炳坤等作时事政策报告、分区当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邀请陕北公学知名学者成仿吾、邵式平、何干之、何定华等同志来校讲学,作学术报告、时事报告、政治报告,使杜鹏程和同学们大开了眼界,增长了不少理论和实际知识,认真笔记热烈讨论,对他们的学习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h1> 路遥对杜鹏程的敬仰 杜鹏程手稿 <h1>1982年杜鹏程深情地说到:“我们那时可塑性很大,在鲁师奠定了我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在鲁师受了系统的革命教育,为以后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从我们的成长,各个人在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都说明鲁师的教育是成功的。经过几十年过后来看成果,特别令人深思。为什么我们对林老(迪生)、刘老(端棻)特有感情,因为我们在青年时代,是他们引导、教育我们走上革命的正确道路”。</h1><h1>他的另一名同学也说“作为一个学生,我体会到在鲁师最大的成果,就是坚定了我对共产主义的信念,确立了革命的人生观,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为我尔后几十年里坚定不移地走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h1> <h1>通过半年紧张艰苦的学习生活,1939年2月杜鹏程及100多名同学结束了在鲁迅师范的学习生活,顺利毕业。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带着鲁师的作风精神,以及满满的知识储备,他又打起背包,与同学们步行几百里来到革命圣地延安,经过短暂的培训后,边区教育厅将他与刘朱梁等同学分配到距离延安160余里的延川县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从此,杜鹏程开始了他全新的教师生活。</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