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该照片由汪老师提供</p> <p class="ql-block"> 季冬,时阴时睛,天空常出现雾霾。腊八日,突然气温反常飙升到20多度,这是2023年进入冬季以来最暖和的一天,天上不见白云飘浮,蓝蓝的天空格外宁静。</p><p class="ql-block"> 这么好的天气,今天要不要去哪玩?夫人问我。去双溪口,汪局安排我们到他学生家庭农场去观赏山油茶,听说那个农场在海拔1200米高山上有200多亩茶叶,还有100多亩红花山油茶,山油茶花马上就要开了。说,山上云雾缭绕,山峰迭浪,风光特别漂亮,拍照片那是没得说的好地方,还可以去吸吸大山里的负离子。 </p> <p class="ql-block"> 双溪口,上世纪80年代我就去过,一晃30多年过去了。之前去双溪口,路比较难走,全程都是砂石路。2001年,这条从定村到双溪口的公路,在建设白水坑水库时已经被淹没。现在去双溪口,是走401省道张柘线,从张村、小梅、白马淤,再进双溪口,全长约61公里。</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由汪老师提供</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由钱华拍摄</p> <p class="ql-block"> 401省道从导航上看,山路比羊肠还要弯。崎岖不平的山路,汽车轮毂不断的发出吱吱作响,有的路段像老人吃豆似的矮基蒙福特正常(江山方言),直打滑。自驾这条山路有些风险,一面是崇山峻岭,一面是深不可测的白水坑水库。白水坑库水清澈譬如蓝天,山峰倒影如画,沿路风光秀丽,美不胜收。同行者忍乃不住内心的冲动,不停的向车窗外窥探,爱好摄影的刘总,一双明亮的眼睛特别“贼”,车轮还没滚动几圈,他又要叫停车。61公里路程,整正颠簸了二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由汪老师提供</p> <p class="ql-block"> 车到农场,已经将近上午11点钟。农场主刘小军,知道老师要来,早早就在大门口等候。腊八日,城里人有喝腊八粥的时尚,非常热闹,而乡村却没有这种习俗,整个村落冷冷清清的,很少有人走动。农场门前几位留守耄耋老人在探头观望我们的到来,一双双会说话的眼睛一直注视着我们的行头,从他们的眼神中看,我们可能是“外星人”。还不要说,我知道这里确实有好多没有出过城里的人,记得10多年前,有位乡书记带着双溪口党员干部到须江公园活动,没想到电视台记者采访一位党员,问他这次活动有什么感想时,那位老党员激动的说出了他的心声,他活了80多岁了,从来没有到过江山城,今天看到江山,原来大城市这么美啊!乡里人的憨厚朴实,终将有美好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由汪老师提供</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由汪老师提供</p> <p class="ql-block"> 刘小军就是这样一位憨厚的山里人。他出生在双溪口上作马自然村海拔1000多米高的大山里,父母以农林为业,家境极其贫寒。小时候上学赤脚爬山过岭,上中学每天走读20多里山路,读职校走的路让人想都不敢想,下山之后,从双溪口坐汽车到江山城,再走20里地才能到学校。艰难的学习生涯,为他以后生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由汪老师提供</p> <p class="ql-block"> 刘小军在校学的是机械专业,但他非常聪明,学校毕业后,洞察到大山里山地资源特别丰厚,他看中了木材加工是条光明大道,于是,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营建了木材加工厂,这是他第一次成功打捞到人生第一桶金。日积月累,6年之后,脑袋瓜转的比发动机还快的刘小军,没有把汪老师教他的知识忘记,转行加入了运输行业,跑温州、跑长途。多年的社会阅历,让他更加坚信,大山才是他的根,在山吃山才是真理。40岁的他,又回到了老家跟着姐夫廖松柏做起了山地农业,种高山茶。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多年,他发现姐夫廖松柏除了种植著名曲毫高山茶外,还培育了在1000多米高山之上才能存活的红花山油茶品种,这让他大开眼界,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自立门户,于是挂出了江山市将军岩家庭农场的牌子。</p> <p class="ql-block"> 古人说,娜婗小,堂一样拜。承包山场、筹建厂房、添置设备等等,他将全部收入都投入到培育红花山油茶和种植茶叶上。</p><p class="ql-block"> 在厂区里,他一边介绍投资规模,一边给我们泡茶。手上拿着一罐2023年的绿茶,幽默风趣的说,这是今年从1000多米高山挑出来的最差的茶叶,你们品品味道怎么样?品茶我是门外汉,也说不出所以然。味道有点苦涩,一口,二口,到第三口下肚子,嘴巴里渐渐感觉变甜了,好茶!好茶!我班门弄斧的在舌尖上添了添,大家看我这个假行家在逗乐,个个泪水都笑出来了,真开心。</p> <p class="ql-block"> 午饭时间到了,刘小军开着2023年刚花了20多万元买来崭新的面包车,带大家去一家土菜馆。土菜馆的青菜是老板种的,猪是自家养的,酒是自己酿的,反正吃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好吃,真好吃!大家赞不绝口,一时把所有的认知都集中在舌尖味道上。片刻,刘小军却稍稍地从他车上拿来一瓶金黄色的食用油,并一一为大家倒了小半碗,然后,以专业人才的角度讲述,这是来自于1200米以上的阳光充足山岗上用红花山油茶籽酿出来的食用油,由于红花油茶树长年接受高山雾水雾化,营养成分特别高,而且它与任何食物都可以混合烧煮、拌着吃。现在我的100亩红花油茶树上已经结满花蕾,到3月份,这里满山遍野,将会是花红叶绿,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欢迎大家再次来观赏,那时候的红花油茶花长的特别喜人,花红的比玫瑰花还艳丽。</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由汪老师提供</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由钱华拍摄</p> <p class="ql-block"> 听到刘小军介绍,大家都动了真心,好不客气的自荐,要求饭后立马上山一睹为快。</p><p class="ql-block"> 从厂区到上作马,开车大约需要40分钟。不上不知道,上去吓一跳,好家伙,那路,差的不知道汽车教练能不能开上去,比我自驾去西藏的路还难开。山路陡峭的连汽车挂一档都力不从心,死死的弯道,路边块石松动的用脚就能跌走,有几段山路曾被雨水冲刷过后,已经成为沟沟壑壑,车技差的人,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p><p class="ql-block"> 车开到海拔大概800米左右的在盘山公路边,有个村庄,叫下作马,这个村庄现在已经没有住户,仅留存几幢破烂不堪的民房,路边有座夯土墙房子是下作马小学校旧址,刘小军说,他就是在这里读的小学,我下车粗粗观望了一眼,房屋面积估计只有约50平方米左右吧。真不敢相信,当年,这么小规模的学校,学生怎么上课呀?</p> <p class="ql-block"> 车再向上开15分钟,就到上作马刘小军出生地,自从刘小军父母亲走后,这里便成了杂基地。那块比足球场稍微大点的地方,刘小军始终不能释怀,那悲伤而又舍不得的心情,让人深深感觉到他的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强大的内心世界,让刘小军走出了与众不同的困境。勤劳,在他的内心已经打下深深的烙印,他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海拔1200米高山上,营建了临时用房,决心终身扎根在大山里。</p><p class="ql-block"> 他说,世上无难事,一个人只要努力了、尽力了,就可以了。每年的3、4月份,有二个月是采摘茶叶的高峰期,200多亩高山茶,必须在60天时间内采摘下山。他早上4点半起床,护送一批又一批民工上山,晚上12点后才能入睡。8月份,又是100多亩红花油茶采摘期,他以同样的工作效力,来做好他的事业。一个已经51岁的人还怎么拼,真佩服他。</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由刘士杰拍摄</p> <p class="ql-block"> 在1250米高的红花油茶基地上,他指着一望无际重重叠叠的山峰茶叶和红花油茶树告诉大家,2024年还准备在山顶上再扩大300亩红花山油茶,挖个水塘蓄水。可目前最困难的是雇用不到合适的民工。观摩过刘小军家庭农场之后,让我这个从不吃草的“牛”,改变了之前对高山茶品味的认知,这价格,值!特别是对红花山茶油,有了新的认识。在此,谢谢刘总送的红花山茶油,这油真好吃!3月份花开时,我和你的汪老师、刘总等人,还要去住几天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