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是早慧的民族,从很早以前就十分注重历史并专门设置的史官专门记录历史。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很早开始就知道以史鉴今,因此为今天的我们留下的丰富的历史记录。所以中国人最重历史,是世界上历史记录最完备、最系统、最久远的民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常读常新,人的经历不同心境不同,再读同一段历史竟有完全不同的感悟。小学五年级(当时老家农村小学只有五年,不是六年)才接触历史,知道了有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古代。历史课本上说秦法暴虐,老百姓受不了大秦帝国的苛政,陈胜吴广首义,天下响集,纷纷揭竿而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的农村,信息相当闭塞,除了课本意外极少有其他的渠道了解历史。历史书上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如此暴秦竟然未被推翻,幼小的心中十分郁闷。就像电视剧放到一半,突然断更了,心中自然十分苦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胜吴广未能推翻暴虐的秦朝,我的心中十分苦闷。当时的我无法理解,大秦王朝早已在历史的河流中灰飞烟灭;不理解秦人就是我们的先祖,我们的今天就是秦人历史发展的结果;不知道历史就是过去的现实,现实就是将来的历史。眼睁睁地看着历史课本上代表正义的陈胜吴广起义的失败,未尝不痛恨于秦人矣,想不通为什么代表正义的农民起义会失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还在继续,但五年级的历史课本戛然而止,大秦帝国的命运何去何从尚是一个谜题。再后来上了初中,终于知道陈胜吴广之后,刘邦项羽相继而起,终于诛灭暴秦,方才解了小学五年级的心头之恨,心中顿觉十分舒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大后,又读了很多书,经历了很多事,对历史的理解自然不再非黑即白。知道现实社会绝非简单的黑与白,也没有标准答案,不仅有白色黑色还有很多灰色地带。再读历史不再简单粗暴地给历史人物贴上好人与坏人的标签,因为人是复杂的、多面的。历史事件更是如此,很多时候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历史人物局限于知晓的信息,无法打开上帝视角,只能做出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最合适的选择而非最佳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别说当年汉高祖不知道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优劣,即便经过大汉王朝四百多年实践之后,西晋王朝仍然坚定地选择的分封制。可见分封制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与吸引力,西晋王朝的司马家族应该看到了分封制的弊端。但是为了制衡世家大族,西晋朝廷两害相权取其轻最终仍然忐忑地选择了分封诸王,至少在他们心里即使天下有变,江山社稷仍在司马家族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后续的历史现实给司马家族当头一棒,根本不需要像西周王朝那样经历数代百年,司马炎死后不久手握重兵的诸王为争夺朝廷控制权,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了惨绝人寰的八王之乱。随后发生了五胡乱华,以人为食重归野蛮时代,彻底摧毁了一个表面繁华、实质从根子上已腐朽的西晋王朝。司马家族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的罪人,把汉民族带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非常精辟地总结了人性的弱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然后,一代代的学生从课本上学习《阿房宫赋》,熟背这句话,就能不撞南墙了么?不,人类就是这样,不停地撞在同一堵南墙上,后人视而不见撞了又撞,因为生命的体验别无法替代只能在自己头破血流之后才能觉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般王朝的开国之君大多能牢记教训,因而开国初期大多政治清明,官僚系统廉洁高效。拉胯的西晋王朝不说也罢,开国皇帝司马炎本人正是穷奢极欲,于是上行下效,开国之初就极度奢靡,社会风气迅速进入了高度腐化的时代,因此西晋王朝毫不意外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数大一统但短命的王朝。可见腐败侵蚀不仅是一个官员个体的政治生命与物理生命,也会摧毁一个强大的政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上有作为的开国皇帝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与江山永固,都会考虑一个问题到底是分封制还是郡县制?刘邦果然不是一般人,一方面迫于当时异姓诸侯王强大的势力,另一方面几乎凭借本能选择的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连号称六边形战士、皇帝中的战斗机的唐太宗,也不免在分封制与郡县制之间摇摆不定。唐太宗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最伟大、接近完美的的帝王,就在于他能广泛听取臣下的建议。他还希望从理论上解决终极问题:到底是分封制还是郡县制才能保证大唐统治才能长治久安、江山永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此,唐太宗主持了大唐帝国最高规格的学术会议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主持人唐太宗,与会专家是宰相萧瑀、礼部待郎李百药、最敢说的魏微。萧瑀建议实行分封制,他说“看疗效,秦朝行郡县不过十五年二世而亡,大汉朝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享国四百年。魏晋以后废封建,享国皆不长久。”唐太宗以为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太宗作为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成熟政治家,当然不可能因为萧瑀两句话就被忽悠了。他知道分封制固然会分散中央的权威,但是同样可以避免权力集中的脆弱性,分封制固然有弊端,但是相当于做了数据备份可以防止中央崩溃之后天下即刻分崩离析的后果;前者相当于数据集中到一个服务器,后者相当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更安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位专家礼部待郎李百药、最敢说的魏徵表示,不赞同宰相萧瑀的建议,理由有三:第一、血亲不可靠,几代之后甚至第二代,血亲关系就远了,原本中央依靠的藩王反倒成了觊觎中央政权的野心勃勃的不按成分。春秋战国诸侯国之间的互相攻伐就是最好的否定,再往后穿越看看造反的燕王朱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李百药认为,世袭的诸侯王是一蟹不如一蟹,反正这块封地是他的,他们不需要讨好中央与老百姓。官员就不同了,他们是中央任命的,干得不好就滚蛋。到底是世袭的诸侯王好使还是中央任命的官员好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陛下的英明“生民以来,一人而已”大唐有陛下在,移风易俗,感化天下,何愁江山不永固?想必这第三条理由,唐太宗一定很认同与受用。最终唐太宗没有采纳封建制。有趣的是,他后来又试图实行刺史世袭制,用亲王和功臣做刺史,然后“子孙世世承袭”。当然最终也因遭到反对没有搞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回头再看汉高祖刘邦选择郡县制与封国并行,就不再苛责刘邦的短视,反而愈发敬佩刘邦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敢于妥协、也擅于妥协的政治家。在分封制与郡县制优劣不明的情况下,选择了并行,有点类似于后世的试点,最大程度上减少制度实验的成本。今天,我们占有足够的资料与历史教训,可以打开上帝视角笃定地说项羽选择的分封制是开历史的倒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是因为刘邦的胜利,才让秦帝国奋六世余烈、花费的无数人生命铸成的郡县制得意实施并最终战胜分封制,确是历史的选择,而成功避免了项羽给中国历史开倒车。后续又在汉武帝的努力下,努力地补好大秦帝国操作系统的bug,郡县制才成了百代不易之法。毛泽东主席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有云:“百代都行秦政治。”</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BTNFPncQEG9CI8K_2CBMI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