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从这里起航 五

爱在旅途

<p class="ql-block">三十多年前,我们的师范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参观新旅陈列馆,了解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去河下电影院观影,为周末增添了许多乐趣;春季运动会,尽情的挥洒青春,释放自我;元旦文艺演出,师生同台竞技,丝竹之声不绝于耳,余音绕梁;观看书画展,书法的潇洒飘逸、沉稳遒劲,国画的清新简约、意境幽远,西洋画的厚重朦胧、色彩浓郁,都给人满满的艺术享受;游览勺湖公园,攀爬文通塔,饱览家乡的旖旎风光;实习带领学生春游萧湖,韩侯钓台给我们讲述胯下英雄叱咤风云的雄才伟略,再现一段波诡云谲的壮阔历史……</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难忘的当数去大运河畔游览野炊了。</p><p class="ql-block">每年春夏之交,选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日全班出动,备好食材炊具,大家手提肩扛,一路上有说有笑。走过东长街,沿着镇淮楼路一直向西,经过古朴雄伟的镇淮楼,它的对面是部院漕运总督衙门,那高大的门楼,恢弘的建筑仿佛在告诉人们它悠久而辉煌的过往。浩浩荡荡的队伍,街上的行人不时投来异样的目光,那是羡慕吧,羡慕我们的朝气,羡慕我们的自由,我们则自鸣得意旁若无人地大步迈进,从西门大桥上穿过里运河,再走一二里,略显疲惫之时就来到了西门外的大运河畔。</p> <p class="ql-block">堤岸下边的坡地远远望去一片彩云,像极夏日西天的晚霞。走近了,原来是一片桃林,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此时已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在花间流连,不时地用挂在脖子上的相机拍照留影。女同学们迅速地扔下手里的东西,你搀我拽欢呼着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一头扎进桃林之中,闻闻这朵,摸摸那支。一时间落英与笑声齐飞,笑脸共桃花一色。男生有的驻足观望着眼前的美景佳人,有的已迫不及待地爬上了河堤,要饱览一下心仪已久的运河母亲那美丽的容颜。</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来到运河边,与她零距离接触,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在阳光的照耀下,微波粼粼的水面上,不时地驶过一队队运输的大船,或三五条,或七八条,有铁驳的,有水泥的,机器的轰鸣声由远而近,由近渐远,平稳得如履平地,船两边挂满了巨大的轮胎。有一两位妇女拎一只吊桶从驾驶舱出来,把桶甩进河里提了大半桶水又返回舱里去了,大概是预备做中饭了。船队经过,水波一浪接一浪的涌向岸边,轻轻拍打着岸边的芦苇,它们就跳起了婆娑的舞蹈。藏在芦苇中野鸭、水鸟扑棱起翅膀直窜进蓝天里了。</p> <p class="ql-block">疯玩了一阵,太阳已经接近头顶,班长赶紧招呼大家做饭。于是若干个小组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捡柴火的捡柴火,打水的打水,在空地上支好锅灶,生起火来……大运河畔一时间炊烟袅袅,人声鼎沸,青春在这里燃烧,激情在这里澎湃。饭菜做好,锅碗瓢盆交响曲奏出华美的乐章。不管做的滋味如何,咸淡轻重,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大快朵颐,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了。收拾完残羹剩饭,用水把余火浇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畔夜晚的景色是最美的。夕阳渐渐收敛起金色的光芒,把黑暗留给大地,月亮也偷起懒来,不肯露出她娇羞的面容。静静地坐在河畔,对岸的人家透出星星点点的灯光,点缀着黑色的夜幕。远处闪烁的灯光在河水中摇曳,船队渐行渐近,灯光的倒影在河面上颤动、扩散,终于游龙似的逶迤而去,留下长长的汽笛声惊醒了沉睡的运河。岸边的芦苇已有一人多高,在夜色的笼罩下都成了黑色的剪影,仿佛在忠实地护卫着脚下的运河。听,随着一阵微风拂过,哗啦啦,哗啦啦……那是芦苇欢快的歌声吗?是在赞美运河的悠久历史,还是在歌唱运河今天的活力呢?恍若运河里的一条鱼儿穿越千年,见证了吴王夫差的刀枪剑戟,见证了隋炀帝的扬州琼花,见证了漕运纤夫们的晶莹汗滴……不知何时,一弯新月悄悄地探出头来凝视着运河,也凝视着运河边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故事。</p>

运河

大运河

芦苇

见证

岸边

羡慕

青春

桃林

灯光

饱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