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山10小时耐力赛

小石头

<p class="ql-block">昨天,和珠海三个小伙伴,春老大、番薯姐、甘爷一起参加了耐力学社在香港青山组织的10小时耐力赛。路线和爬升如下图一。</p> <p class="ql-block">规则:10小时内根据自己体能多次登顶(不能使用登山杖),6次打底(完成6次算完赛)。我完成了11次,共34.63公里,总爬升5047,完成时间9小时23分。</p> <p class="ql-block">第一圈,我跟经验丰富的春老大配速,在跑错一段路的情况下还能在1小时内完成。第二圈,我继续跟老大配速,发现春姐的爬坡速度对我来说太快了,果然是拉练了东坑几个月的人,付出看到了回报。</p> <p class="ql-block">第三圈,我跟不住了,而且,我发现不能再跟下去,再跟的话我估计第四圈就会抽筋。按目前的速度,10小时内,我和春姐能完成12圈。”</p> <p class="ql-block">跟春姐打了招呼后,我开始按自己的速度爬坡。按自己的节奏后,感觉轻松了很多,没那么喘了。春姐爬坡爬得很轻松,像是饭后散步似的,而且春姐长距离耐力练得也很多,这都是我比不上的。我日常拉练,时间都在4小时内,爬升不会超过2500。所以,这次10小时耐力,超强爬升的路况,对我来说是大挑战。</p> <p class="ql-block">我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为了坚持到最后,我开始有意识的给大腿肌肉减负,极大程度减少大腿肌肉的发力。在有栏杆的地方,我都会借力,通过拉和推,用手部发力把自己拉上去或者借力送上坡,还经常借助栏杆的支撑,把身体重心压在上面。</p><p class="ql-block">所以,我的上坡姿势是很奇怪的,给人一种我已经累到极致的感觉,其实我只是纯粹的想给大腿省力。</p> <p class="ql-block">但是…昨天的路况有一半的路是没有栏杆可以依赖的,而且身边也没有可以借力的树,这段路还是最大爬升的部分,一直到山顶,800米左右的里程,爬升有250。这段路亦是登顶前最难的一段,全是不规则的硬台阶,台阶挺高,上坡要抬很高的腿,跑下坡冲力很大。</p><p class="ql-block">这对我缺练的腿和心肺来说是很大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我用心控制速度,上坡不能太喘,下坡不能太快,全程控制在有氧状态。时刻关注身体状况,特别是下坡跑要注意增加身体各部位的缓冲,例如前脚掌、足弓、脚踝、膝盖、髋关节等部分,减少下坡对膝盖带来的冲击力,不能让膝盖有不舒服的感觉,关注身体不要出现伤痛。</p><p class="ql-block">长距离耐力赛一是拼体能,二是拼肠胃,三是不出现伤痛,这任何一项出问题都无法坚持到最后。</p> <p class="ql-block">除了控制速度,我还刻意控制补给的时间,尽量2-3分钟完成补给,继续前进。因为,我知道自己爬坡很慢,在补给省下3-5分钟时间用在爬坡上,爬坡的时间会更充裕,感觉会更舒适。</p><p class="ql-block">在我完成第六圈的时候,用时才4小时40分(大概)。</p> <p class="ql-block">按这个完成时间估算,10小时内我和春姐都可以完成12圈(春姐一直跑在我前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玩了6圈,时间还没到一半,有个令人沮丧的感觉就是:还要搞5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虽然我在补给站花的时间很少,但是我补给做得很好。如上所说,长距离耐力赛呵护肠胃也是非常关键的,一定不能饿。补给不到位、饥饿会引发很多问题,例如:抽筋、头晕虚弱、呕吐等等。</p><p class="ql-block">每一圈我都补充不同的食物,注意补给多样化,更均衡的补充能量,而且注意摄入饱腹的食物和补盐。宝矿力、可乐、矿泉水,橙子、苹果、提子,第三圈和第六圈都吃了一罐八宝粥,每一圈都会吃1-2件寿司(寿司一定要添加酱油,补盐)。每隔一圈吃点榨菜补盐。</p> <p class="ql-block">补给做得好,昨天肠胃没有不适、能量也充足,就是天气估计错误(中午有5小时出大太阳),衣服穿得太多,出汗太大,要喝更多的饮料和水补充,导致肚子里面气体多,老想放屁😅😝</p> <p class="ql-block">第5圈上坡的时候,遇到两位选手迎面下坡,他俩一边下坡一边聊天,其中一位说:“这种路况下坡,比上坡还累。”当时正在喘着气爬坡的我表示反对:“谁说的?”</p><p class="ql-block">直到第7圈的时候,我才有他的体会:这么高的硬台阶下坡,膝盖附近的肌肉真的很累。🤣🤣</p> <p class="ql-block">上坡怕抽筋,下坡怕伤膝盖,我一直小心控制。在第八圈下坡的时候,我感觉到脚踝也累了,有酸痛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熬到第九圈,时间来到7小时多,爬升也达到4000了,尽管万般控制,但是日常拉练不足的问题还是无可避免地呈现了出来,大腿有要抽筋的感觉了。上坡前侧想抽,跑下坡时后侧想抽。</p> <p class="ql-block">有点被打击到,但是我清楚认识到一个事实:目前的速度支撑不了我坚持到最后。唯一的办法是降低速度。于是我开始调整计划,如果我只完成11圈,不去完成12圈,那我就能坚持到最后了。</p> <p class="ql-block">调整计划后,我又有了信心和动力。</p><p class="ql-block">我继续攀爬,爬升的时间总是过得那么慢。你知道手表里面的爬升数值在狂跳,里程却像静止了一样是啥感觉吗?刚开始我只看里程,但是爬了很久很久之后,发现这个数字一直停止,我以为手表不小心被按了暂停,直到我看到爬升值在狂跳。忍不住苦笑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比起令人绝望的爬坡,下坡总能令人精神一振,因为从山顶慢跑下坡到起点,只需15分钟,而且是有氧休息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最终,虽然比较累,但是在速度还算悠闲的情况下完成了11圈,34.63公里,5047爬升,用时9小时23分。</p><p class="ql-block">男子选手方面,据说男一和男二完成了14圈,男三和男四完成了12圈。女子选手方面,女一和女二完成11圈。</p><p class="ql-block">最优秀的女子选手春姐完成了11圈,8小时50分完成的,快我半个多小时。给春姐来个正面美照。</p> <p class="ql-block">在此,特别感谢耐力学社举办这么有意义的活动,感谢给我们提供的丰盛补给,感谢补给站志愿者们出色的表演和各种忽悠。每次进补给站,几台手机对着拍,还用异常惊讶和夸张的表情、神态、口吻下药:“太厉害了……你真快……这么快又见到你了……感觉你刚刚才上去,这么快又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Run Slow To Run Fast。期待下次活动再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