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开篇语】我俩口坐着火车从南阳来到了信阳,这座城市是河南省的“南大门”,它的地理位置独特,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与湖北、安徽两省接壤,让它自然而然地承载了南方城市的特征;这里依山傍水,地处长江淮河分水岭,背靠大别山、梧桐山,地势陡峭,多为梯田。从气候到地形,从植被到水系,信阳拥有着与河南其他城市截然不同的地理独特性和明显的文化差异;信阳就像其他南方城市一样种植水稻,曾是袁隆平在全国最大的示范田。所以,信阳的饮食文化也与河南省大部城市不同,热衷于米饭和湖北的热干面,而不是河南烩面(或叫郑州烩面),这座城市一直享有着“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称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打卡地之一:鸡公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鸡公山是大别山的支脉,在信阳市境内,从火车站南广场就有去鸡公山的公交车。主峰鸡公头又名报晓峰,像一只引颈高啼的雄鸡,因而名之鸡公山;主峰海拔814米,山势奇伟,泉清林翠,云海霞光,层峦叠嶂,沟壑纵横,风景秀丽!山间夏季清畅凉爽,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与初冬,鸡公山与庐山、莫干山、北戴河并称为我国四大避暑胜地而闻名中外,也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路口处的石质百鸡坊</p><p class="ql-block">公交车大概行走了一小时左右到达终点站,路斜对面T字口处有座石牌坊,走近跟前观看:牌坊上上下下还雕刻着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公鸡;我站在牌坊下,前后左右连看数遍,究竟有多少只鸡?一位当地人恰巧路过,经询问:此牌坊称作百鸡坊,上刻有一百只鸡!河南人真有创意,竟然为普普通通的公鸡立下牌坊,其实我也知道,这是鸡公山管理机关打出的公而告之的起宣传而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宝剑山口</p><p class="ql-block">鸡公山与祖国其他一些名山不同,这座山是上世纪初才发展起来的!该山有两个大门,一个是山脚下有异国情调的门洞门,另个是山顶上的宝剑山口为鸡公山进山检票口,这里设置了景区进山车停车场,上下山都需在这里乘换;上下山的路线有两条,一是乘坐景区公交车沿盘公路上下山,另一个当然是徒步走了,由登山磴上下山。60岁以上老人进山费用只出在交通费上:30元/人(上下山公交车费)+15元/人(观光车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报晓峰景区</p><p class="ql-block">观光车直接把我们送到鸡公山顶上的报晓峰牌坊跟前,这是登山观看的重点,是一座山峰很像活脱脱的公鸡!鸡公山就是因为这座峰而得名的,此峰亦名鸡公头、鸡头石,海拔768米,登上峰顶,全山风貌一览无余;一九三四年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在峰顶题刻“报晓峰”三个大字,报晓峰从此得名。远眺群山环抱,山峰突兀拔起,酷似昂首向天、正伸颈长鸣的一只大公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然造化成如此神奇,真是令人赞不绝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报晓峰享有“青分楚豫,气压嵩衡”之称</p><p class="ql-block">鸡公山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偏南点,也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有“青分楚豫,气压嵩衡”之美誉,意思是:鸡公山是中原与江汉平原的自然分界山,其气势不亚于中岳嵩山和南岳衡山,“楚豫”、“嵩衡”是指地理意义上的南方和北方;我在游览此峰时听到这样的调侃:此“鸡”头朝河南,屁股撅向湖北武汉,吃的河南的粮!下蛋却下给了外省!后两句不知其意?难道这“鸡山”还有什么特异功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鸡公山近代建筑群</p><p class="ql-block">看罢“鸡公石”,接下来就是下山沿途观看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耸立在鸡公山顶上的几百幢洋房和别墅,从而形成“云中公园”风景区,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它早在上世纪初就已驰名中外了;有位美国传教士来登山探奇时发现了这块宝地,引来24个国家的传教士、外交官和富商们蜂拥而至,在山上建房造屋,成为当今鸡公山最具特色的景观之一,几乎每一栋都有一段风情别致,充满了韵味隽永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法国巡捕房别墅</p><p class="ql-block">从报晓峰下来,路过一个十字路口,四周皆是洋房和别墅:左侧台阶上是美龄舞厅,正下方是活佛寺牌坊,斜下角有条小路通往花旗楼景点,右侧山坡上建有法国巡捕房别墅;过去的鸡公山曾是洋人们在中华腹地内建立的变相“公共租界”!这些留在山中众多异国的小洋楼,2013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不同风格的建筑,反映出当时中国所处的半殖民地的地位,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各国的建筑艺术,吸引着众人前去探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活佛寺</p><p class="ql-block">我们认知的济公,是通过影视剧知道的,给人一副破衣破帽破扇,疯疯癫癫的形象;其实他是一位学问高深的南宋高僧,名叫李修缘,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他只是罗汉加身,并不规守禁忌、但他却行善积德,得道于佛界,深受世人爱戴。济公游遍四方最后来到鸡公山,看到如此美景后,便决定死后坐化于此;当地人给他在鸡公山顶峰处修建了寺庙,取名“活佛寺”,也是全国唯一供奉济公的寺庙。照此推理的话,济公应是最先推崇鸡公山是避暑胜地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美龄舞厅</p><p class="ql-block">原是英国华昌银行旧址,建于1918年,建筑为偏欧式,四周有回廊,上边镶嵌五彩玻璃,室内宽敞明亮;1937年和1938年蒋介石同宋美龄两次来鸡公山避暑,期间经常在此与外国人举行联谊聚会,故称美龄舞厅。在这里不仅能寻找到老照片上宋美龄动人的倩影,还能看到有关蒋介石的军事活动:蒋介石会见史迪威将军和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就是宋美龄特意在此安排的;还将空军14队队长徐焕生和副队长佟彦博接到美龄舞厅,接受蒋介石的召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宋美龄其人</p><p class="ql-block">在美龄舞厅里,展示了宋美龄生前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和资料,通过照片和解说词,就能了解她的一生。舞厅走廊中有一张她的照片并配文写到:永远的公主,评价确实到位!揭露她灰色的一面,我是看艾跃进教授的视频知道滴!宋美龄担任国民党空军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去美国购买飞机,携巨款应该购买1300架,结果只买回来300架;蒋介石急眼了!跟他的黄埔学生空军司令周芷柔说:怎么才300架?还有1000架呢?周芷柔不说话!蒋介石问急了,周把一个本子给他看,宋把那1000架飞机购买款存到美国花旗银行账户上了!她的格局永远定在女公主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花旗楼(蒋介石行营)</p><p class="ql-block">原为英国汇丰银行老板所建的别墅,共建有8幢楼,135号为其中的一幢,后转卖给美国花旗银行而得名花旗楼;抗战期间的1937年,民国中央政府国防部征用这8幢别墅,并就近建造了防空洞,设置为蒋介石行营。135号花旗楼分上下两层,一层为会客厅,与防空洞相通;二楼是会议室,即中原会议会场的复原展示,现在已成为商家招揽游客的拍摄地。可惜的是该楼毁于“文革”后期,1985年是在原址上重建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正防空洞</p><p class="ql-block">全部是钢筋混凝土构成,洞分两层,外层有走廊、天窗、前后门,内层有会议室、书房、卫生间,总洞共长63.3米,另加暗道,设有多个出口以防不测;张贴着孙中山画像为洞中的一间房中房,墙上左右书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座右铭,1938年8月,蒋介石就是在此指挥了武汉外围抗日战。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 “武汉会战”的指挥中心,主要是因这里四周地势险要,背靠狼牙山,前是悬崖,后有峭壁,是易守难攻之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万国广场最高处的丹麦楼</p><p class="ql-block">沿来时路往回走,来到了万国广场,筑立在山岗之上有座楼宇,被斑驳的树木遮挡,却依稀可见一些轮廓,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登上台阶走近观看:荷花池旁边有一个房顶如皇冠形状的建筑物,名叫丹麦楼,它比一般的二层小洋楼更为精致,属于拜占庭式建筑,它采用古西亚砖石拱券,古罗马的宏大建筑规模,古希腊的古典柱式结构,三者精华合而为一, 最为突出的是房顶为大半圆形穹隆,形似王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马歇尔楼</p><p class="ql-block">位于万国广场东端130米的小山岗上,有座楼型袖珍的俄式建筑小楼,该楼山林环绕,楼的一头是圆型,从圆侧旁延伸出去的几间房子就像一把圆柄钥匙,钥匙柄是客厅,钥匙舌是卧室和办公室。马歇尔是美国著名的五星上将,1946年1月,作为美国总统特使参加了国共两党的调停谈判;这座小楼就是为马歇尔将军准备的,所以取名叫马歇尔楼,但马歇尔将军并未来到鸡公山,就离开了中国,只有马歇尔楼这一名字留在了鸡公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菠萝馆</p><p class="ql-block">还是在荷花池畔,只不过位置不同,它在丹麦楼的东边,万国广场的西北角,原为英国人的公共建筑,是昔日的洋商俱乐部,由英国人在1908年建成,称为菠萝馆( POLO );有些莫名其妙的是,不知因何得名菠萝馆?这幢很不起眼的平房,坐西北朝东南,月亮门,原为石、木、铁皮结构,后改为灰瓦灰墙,建筑面积90.80平方米,则是当年显赫一时的洋商俱乐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风景如画的月湖和星湖</p><p class="ql-block">我俩选择绕道去南街看看,中途路过一幽静碧绿的深潭,因湖面酷似一轮弯月而得名月湖,它是经人工修筑成湖的,于1983年12月建成,是为了解决山上用水和美化环境,如今湖两岸的柳杉林、松林一年四季郁郁葱葱,茁壮茂密,生机勃勃,绿树成荫。景区还有一潭湖水名叫星湖,位临宝剑山口处,一汪清水显得十分灵动,一眼望去给人以朦胧美;层层大坝、木质栈桥、幽静的湖面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建在红娘寨中的姊妹楼</p><p class="ql-block">沿着月湖大坝所形成的桥向西行,可登上李自成之义女红娘子安营扎寨的红娘寨;寨中一座山岗上建有结构相同的南北两栋楼房,因楼体和外形相同形似姐妹,故称姊妹楼。北楼称“袁家大楼”,为新编第十二师师长袁英所建;南楼又名“吴家大楼”,为南阳镇守使吴庆桐在信阳武胜关驻守时营造,袁家大楼先建,南楼依照北楼的图纸仿造。这两座保存完好的别墅距离报晓峰不远,经过修葺已作为独栋酒店整套出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街和北街</p><p class="ql-block">“天街”在鸡公山登山古道的千万级台阶之上,是南街和北街的总称,形成于清末,处于月湖脚下,依山而建,蜿蜒起伏,石墙泥瓦,古色古香;随着时代的进步,景区的发展,南街已成为颇具欧洲建筑风韵,更有信阳特色、山珍特色、旅游特色的餐饮住宿一条街。南街尽头拐弯要经过北街,北街较于南街显得荒凉,几乎就没有人;从北街穿出去就到了星湖大坝下面了,沿台阶登上去就到宝剑山口,坐上景区公交下山结束了鸡公山之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打卡地之二:南湾湖</p><p class="ql-block">又称南湖,位于信阳市西南五公里处,火车站有公交车直达景区,交通便利;景区由南湾湖和南湾国家森林公园组成,素有“豫南明珠”、“中原第一湖”之美称,是著名的国家4A级风景区;湖内水域广阔,岛屿众多有茶岛、鸟岛、猴岛等61座岛屿错落分布,是杭州西湖的12倍,风景十分秀丽。岛上绿树葱翠,湖中波光泛金,水天相接,烟波浩淼,波光泛金,乘船其上心旷神怡,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渡口码头</p><p class="ql-block">从景区大门口到渡口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当然是乘坐观光车又快又省劲,票价:往返20元/人,这次乘坐观光车给人一种惊喜的是,只等了十来分钟,车上仅有四人就开车了!很快就来到了渡口码头,很是惬意;旅游线路就是乘坐游艇船到达三个主要岛屿茶岛、猴岛、鸟岛,船票价为40元/人,购完票后在码头上干等着上船真让人受不了!足足等了有一个来小时,才凑够一船人,坐上船大概开了20分钟就来到了第一个岛屿茶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湾湖最大的岛----茶岛</p><p class="ql-block">也是南湾湖的主岛,面积很大种有很多茶树,是以中国茶文化为引线,以信阳茶文化为载体。环湖皆山,湖光潋滟,山色葱翠,苍翠欲滴,分外妖娆;岛上绿树成林,风光旖旎多姿。通过游客亲身参与茶文化体验、茶文化展示、茶文化观赏互动,使游客入茶岛后可以亲自然、亲山水、品文化 、怡心情;岛上景点很多,有古法茶坊、樱花园、画眉衔籽、茗翠苑、茶字溪、龙壶戏金蟾、浉源阁、百壶迎客门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法茶坊</p><p class="ql-block">下船后沿着崎岖的岗坡小道,来到了岛上第一个景点:古法茶坊。这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院内有茶叶采摘、炒制、品尝过程的介绍,感受浓厚的茶文化;我绕着院子转了一圈,其中有一排房是炒茶制作车间,炒茶可是个技术活,专业的炒茶师傅教你如何炒茶才不会破坏茶叶的结构,以免影响口感。总之,在古法茶坊院里,充分满足了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知觉享受,信阳茶文化沁入心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竹壶蕴毛尖</p><p class="ql-block">茶岛上步步奇观,处处佳境,诗情画意,美不胜收;爱喝茶的朋友们都会知道我国有一种名茶叫“信阳毛尖”,但很多人肯定不知道它的产地,就在南湾湖。柔嫩细腻的信阳毛尖为绿茶中的极品,条形娟秀、条索细圆挺直有峰尖,白毫满披而得名,口感清香溢人,以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是极好的解暑降温饮品。信庭游步走到一处用竹子堆砌成壶状、竹节做成杯子的景点,好似壶里吐露毛尖茶,招待四方来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画眉衔籽</p><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来到了一座画眉衔籽台上,一只画眉鸟口中衔着一枚茶籽,讲述的是信阳一个古老而美丽的神话传说;古时候,有个名叫春姑的女孩,向西南方向翻了99座大山,跃过99条江河,寻找一种能够治病的宝树;期间春姑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疫,倒在一条小溪边,这时候水中飘来一片树叶,春姑含在嘴里一叶,顿时有了力量,立刻悟道这就是要找的那棵宝树,春姑就变成了一只画眉鸟,含着种子飞回了家乡,后来满山长满了茶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茗翠苑</p><p class="ql-block">建立在两山坡岗夹一狭小的溪谷湖面上,建筑外形和设计均别出心裁,像一面展开的折扇,尤其是屋顶建成了扇子的波皱状,曲折的人行道宛如洒脱的飘丝带漂浮在水面上。取名“茗翠苑”只是个演出大厅而已,真正的“茗翠”二字是青岩茗翠条型炒青绿茶之一,是借以妙名宣传信阳茶之功力的手段罢了!茗翠苑内厅分表演区、观众区、茶叶展示和销售,是个非常人性化的休息之处,布置了空调和舒服的座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战国编钟演奏</p><p class="ql-block">南湾湖茶岛之旅,有一场别有韵味的“文化游”,来到茗萃苑聆听一场跨越千年的编钟表演,是信阳的十大名片之一,更是千年国宝的天籁之音,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时空,伴随“东方红”响彻太空,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楚人生活的那份优雅与从容,感受到现代与历史的碰撞,放松身心!悠悠乐声将大家带入了忘我境界。随后进行了一段茶艺表演,演出结束后,现场尽情各位品尝信阳毛尖,当然!免不了兜售毛尖茶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陆羽亭</p><p class="ql-block">前临茶水相生的“茶字溪”,背靠假山茶瀑,景区为茶圣陆羽雕塑了立像;陆羽(公元733年~804年),字鸿渐,汉族,今湖北省天门市人,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他在光州的紫阳洞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光州,今信阳市光山县的古称,光州茶,也就是现在的信阳毛尖。当地民众为了纪念他对光州茶的贡献,在紫阳洞中增设了他的神位,他也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龙壶戏金蟾</p><p class="ql-block">从假山茶瀑低处慢慢爬到高端,有一戏水池叫龙壶戏金蟾,池中有龙壶,雕有六个龙头吐水,洒向对应的六个金蟾;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金蟾是茶的宠物,简称茶宠,也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招财之物;金蟾是金钱的谐音,金蟾身背上是一串串的“钱串子”,就是金钱一串一串地进家门的意思;金蟾吐珠就是嘴巴上的铜钱是可以转动的,金蟾在水池中你用手去摸铜钱是不可能的,见大伙们围绕水池转三圈,我也加入其中,求个祝福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浉源阁</p><p class="ql-block">为茶岛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茶岛中心位置,也矗立在茶岛上最高处;浉源阁高达38米,是最佳的观景地点。爬走到阁内最高层,几乎可以看到南湾湖风景区全貌。大半个湖面,湖光烟雨,如同仙境;遥望远处,烟波浩渺、青山翠绿,与修葺一新的浉源阁连成一片。尤其看到正下方湖面上的茗翠苑,像一把展开的折扇浮在水面!两条人行道就像柔美的飘丝带洒洒脱脱漂移到河面上,给人一种和谐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百壶迎客门</p><p class="ql-block">从浉源阁下来,顺坡踏台阶而下,来到一处门洞巨大、门身涂红色、两扇门中间衔着绿色茶叶的巨型大门,整个建筑由中国传统书法“门”字与传统建筑门相结合,给人最为惊喜的是:金色门钉转化为一百个金壶,故此门叫百壶迎客门;更为奇妙的是:壶壶吐水,水从最上边的壶滴入下边的壶,细水长流,壶壶相连,一直流到最底部的盖碗,寓意“茶为国饮,源远流长”;还有另一层含义:向来到茶岛上的每一位客人敬茶之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茶岛迎宾门:神农井坊</p><p class="ql-block">在百壶迎客门拍照打卡后,穿过湖边百米长廊,来到了离岛登船渡口;这里有座神农像,像座上刻有“发于神农,誉之国饮”,八字的意思是: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神农氏时代,兴于唐朝,始于宋代,我国的茶被誉为国饮,也被世界人民誉为“东方恩物”;我国的茶文化集宗教、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体,并独成一体,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登临第二座岛屿:猴岛</p><p class="ql-block">岛上的面积不大,但植被茂盛,因有猴群分布在岛上而得名;这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岛屿,岛上猴的种类和数量不多,仅野生放养着60余只太行猕猴,可以观猴,逗猴,与猴同乐等趣味互动项目,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猴王争霸表演赛是猴岛的一大亮点,要想观看需出点小费,这船登岛的人不懂这里面有猫腻!只是围着岛上转了一圈,也未见到几只猴子就下了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坐游艇回程</p><p class="ql-block">南湾湖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坐游艇要认号,不能坐错游艇船,上错船是要重新购船票的!离开猴岛船主与游客商量,说鸟岛没啥看头,不如腾出时间去看一下南湾湖大坝?游客不知如何应对!只能顺着船主的意思。游船只是按原路返回,只不过是路过南湾湖大坝而已,船主的说词是:大坝被封锁不能靠近,只能远观瞭望一下,大坝只能在模糊视线下张望,我们一船人又被船主忽悠了!总之是,掏的是全价票,最后少转一个岛屿鸟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品尝南湾鱼</p><p class="ql-block">游船回到渡口码头离船登岸,不见有观光车等待,找到停车场工作人员询问,经他们联系后一会儿观光车就过来了,把我俩拉到了景区大门口,此时天空下起瓢泼大雨来,我俩正好躲进门口处的一家饭馆,品尝了南湾湖盛产的南湾鱼;此鱼富含有抗癌元素之称的“硒”含量,是普通鱼类的3至5倍,尤其是南湾花鲢,不仅肉质细嫩,肥美可口,而且头部肥大富含DHA,是备受欢迎的保健珍品,有“花鲢美在腹,味在头”之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打卡地之三:郝堂景区</p><p class="ql-block">位于信阳市东南18公里的郝堂村,归平桥区五里店街道办事处管辖,是信阳的最美村庄,是以建设“茶乡风情小镇、豫南民居古村、环保教育建设、美丽乡村典范”为目标,而成为新农村建设形成的一颗明珠,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这一景区的形成主要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结果,信阳市开通了到此村的公交车,我就是在信阳火车站直接换乘公交车到此村一游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刊出:画家画出的小村</p><p class="ql-block">在郝堂村临村公路边的一块巨石上,有篇复制的《人民日报》报刊晒出,赞美了郝堂古村建设成一颗新农村的明珠,也点赞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典范;除此之外,郝堂村先后被住建部授予第一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称号、被农业部授予第一批“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称号和“全国最美休闲乡村~特色民俗村”奖牌,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郝堂村还是信阳毛尖的主产区</p><p class="ql-block">村头的田埂边竖立着一座石块垒砌的四方石柱,石柱正面上醒目地刻着“郝堂村”三个黑色大字,这个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建筑风格,许多古老的民居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不仅有清代时期的古建筑群,还是信阳毛尖茶的主产区。顺着村边的山间小道可以来到茶农种植的茶园,也可以参观农舍茶厂;通过登山野趣可以了解茶叶的生长过程和采摘制作过程,还可以在村中品尝到正宗的毛尖茶,实实在在体验一把田园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网红打卡处“方言墙”</p><p class="ql-block">沿着村边七龙溪旁的小街路向村里走去,这条路是粗糙的砂石路不宽也不长,一路走一路看走走停停;当走到丁字路口一商店时,看到山墙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字色很扎眼,走近一看原来是郝堂的“方言墙”,驻足观瞻说实在话!有的能看懂,如:看人下菜碟、打马胡言、半吊子、侃大山、信球、咋咧、烧包、邪伙,有的确实不懂,如:京个恩还肥赖不、点把点子、赵老马子、打渣子、材料子、列个、桨人、秧底、捉假、核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郝堂村在网上颇有名气</p><p class="ql-block">村中被几条路切割,紧临街路的两旁几乎都是客栈、商店、农家乐、农家茶庄等,这些农家房舍大都根据各自特点,重新进行了装饰,少见水泥瓷砖的楼房,虽觉得人为雕塑的味道浓厚些,但也不失别具一格的秀色;客栈外表不错,比农家乐实际装饰的要好许多,各自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多的是古朴的狗头门楼、马头墙、清水墙、坡屋顶的四合院建筑。“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各有各的消费层去乘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壮美如画</p><p class="ql-block">村旁的小河在依山处顺势拐了一弯道,村里为了聚水在河床里垒筑起一水坝,形成一个存水量不大的库湖,并在水坝上摆放了方形石块,方便行人来回穿梭,溪水长流充满了许多灵动;也许是更方便行人过河,村里在坝边建有一石砌拱桥,拱桥弯弯,石杆挺立,石阶高升,小桥流水,为阡陌村落增色不少;尤其是在桥中部竖立八根水泥杆形成的套框,好像是为青藤而准备的,便于青藤顺杆爬上去搭成凉亭,到那时仿佛一副恬淡怡人的山水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打卡地之四:瞻仰许世友将军故里</p><p class="ql-block">信阳新县位于河南省最南端的大别山腹地,是中国著名的将军县。上将许世友就是新县田铺乡许家洼村人,这个村原属湖北黄冈麻城县乘马岗乡,建国后行政区调整时,这个村脱离了湖北管辖,划归给信阳新县田铺乡所辖;难怪有关许将军的叙事中,有说他是湖北人的,缘于徐家洼村的行政管理调整。前往许将军故里颇费周折,先从信阳到新县坐专线车费时将近三小时,又转到县城里坐村村通公交才到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步入忠孝园</p><p class="ql-block">当地人为许世友将军建起了忠孝园,沿着溪边的徽派建筑向前走去,跨越精忠桥,穿过两边长满荷叶的池塘,来到了孝母亭,再往上走就可以看到许将军故里和墓地了。聊一聊周恩来与许世友的趣闻:1955年,许世友得知自己授衔上将,当然要开怀畅饮了;酒酣时电话响起,便不耐烦地拿起电话,略带醉意地说:“喂,我是大将军许世友,你是谁呀?”话筒那边说:“小兵恩来”!这句话让许世友顿时语塞,最后笑了起来,这就是秀才与兵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许将军墓地</p><p class="ql-block">坐落在徐家洼万紫山来龙岭的半山坡上,北距故里住宅50多米远,南离许母李氏墓不足30米之近,墓地四周古木奇松参天,山花烂漫遍地;墓地由南京军区修建,约有90平方米,墓出地面部分呈圆穹形,高2米,直径4.2米,由91块扇形花岗岩覆盖砌成;喻意许将军生于1905年农历正月初九,逝于1985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按当地人的解释说,将军生时有“九”,逝时也有“九”,“九九归一”是还原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许世友嗜爱喝酒</p><p class="ql-block">许世友将军是我国倡导火化以来唯一的被特许土葬的国家领导人,“生为国尽忠,死为母尽孝”,这是许将军生前所恪守的人生信条。墓前耸立着一块高3.12米、宽0.8米、厚0.25米的灰色花岗岩石墓碑,碑文由书画家范曾题写的七个大字“许世友同志之墓”,背面是纵行书写的行楷小字,铭刻着许将军的生平介绍。墓前及台阶下茅台空酒瓶子堆积如山,传闻墓穴中埋着茅台琼浆玉液,墓穴内部构造为棺套棺、棺摞棺,水泥棺里面套着将军灵柩的楠木棺,其内存放茅台酒和手枪等物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许世友将军纪念广场</p><p class="ql-block">在广场中间塑立着许世友将军半身塑像,像高2米,由浅灰色花岗岩石雕琢而成,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服,佩带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喻意着从“大别山里走出的将军又回归大山”。许将军故居是由两个展室组成,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有土木结构房五间,正门上方悬挂着“许世友将军故居”的匾额,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题写;故居西边屋是许将军生前珍藏的万枚毛主席像章,展示了将军生前收藏的10295枚毛主席像章,反映出将军与领袖不同寻常的关系,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故居里的展品</p><p class="ql-block">由正门进入第一间为堂屋,屋内摆放着织布机、纺车、草鞋母、风车等老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再往里面分别为将军生前住室、将军父母住室和厨房。厨房前墙有一洞口,那是战争年代,许世友回家探母,遭反动民团100多人围捕时用手掌打开的一洞口,并用轻功窜上房顶逃出险境,此洞口就称为避匪洞。紧临正房的西屋是生平事迹展,以图片、文字、史料、遗物等,着重体现了许将军忠党爱国,英勇无畏,侠肝义胆,孝母懿德的四大特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故居里的文字展品</p><p class="ql-block">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老年两大坎,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1979年10月22日刚过73岁的许世友,写信让大儿子徐光为自己准备一口棺材,时隔六年后的同月同日,即1985年10月22日许将军便因长期饮酒导致肝癌而与世长辞!说一段许将军与茅台酒结缘的故事。解放后,每逢发工资,许将军便在第一时间购买珍藏于心的茅台酒;在1967年正值文革时期,他回到南京家中,却发现酒柜中珍藏的十来瓶茅台酒竟不翼而飞;这让他愤怒不已,为心爱之物的失去而向周总理哭诉!周总理幽默地表示“你的茅台被偷了,难道让我去给你抓贼呀?我这里还有些茅台给你送去”,化解了将军的不满。</p> <p class="ql-block">打卡地之五:游览两座鄂豫皖革命博览馆</p><p class="ql-block">大别山,是国人无人不知的红色热土,而新县则是处在大别山的腹地,曾是鄂豫皖苏维埃政权的首府,在这里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信阳市建有两座红色教育基地,一座是“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建在市里面;一座是“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我俩从徐家洼返回新县就路过博物馆,顺趟就此探访。博物馆由英雄广场、“红旗飘飘”主题雕塑、兵器园、将帅馆四部分组成,馆名是由前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主馆是将帅馆</p><p class="ql-block">根据1955年至1966年授勋将军的籍贯,按照人数排序一共排出了十个将军县,其中的湖北红安县以223位将军授勋,被称为中国第一将军县,而河南新县则有36名将军授勋排名第七位。“新县”的取名还跟刘伯承、邓小平有关!原来的县名以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的字号“经扶”为名;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后,改“经扶县”为“新县”,意为人民获得新生,过上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将星璀璨大型铜雕</p><p class="ql-block">将帅馆分为序厅、元帅厅、大将厅、上将厅、中将厅及少将厅等;进入序厅,就被一幅弧长30米、高10米,共计349位开国将帅的大型铜雕群给震住:第一排中间两位是刘伯承和徐向前元帅,其两边分别是徐海东、陈赓、王树声三位大将,以及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21位上将;后面几排是43位中将和280位少将。整幅雕塑威武庄严,气势宏伟,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挺拔的身姿喻示着将星璀璨,战绩赫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p><p class="ql-block">刘邓大军的基础是129师,当时的兵力只有一万多人,但仅过了一年时间之后,就从初建时的4个兵团发展到了13个兵团,人数达到42万大军;1947年挺进千里之外的大别山只带了12万人,都是轻装南下,把重型装备全部留给根据地的部队,突破横穿国统区的层层围剿和天堑,仅用21天就抵达了大别山。在瞻仰挺进大别山图文中,发现了一个神秘人物:赵紫阳,他在刘邓大军指挥系统表里的职务是第十纵队副政委。</p> <p class="ql-block">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新县有条淮河潢河水系从县城内流过,博物馆对面隔着河对岸就是烈士陵园,建于1957年,占地330亩,由大门、《燎原》浮離墙、烈土纪念碑、烈士纪念堂、革命斗争史陈列室、吴焕先半身塑像、烈士纪念亭、烈土墓地八大部分组成;园内陈列和珍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题词及珍贵的烈士遗物4500余件,安葬着近百位革命烈士、老红军和红军将领,纪念着鄂豫皖苏区13万多名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在那个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年代,新县全县人口不足10万人,就有5.5万人献出了宝贵生命,也就是“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的红色县城。</p> <p class="ql-block">鄂豫皖革命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我们回到信阳的第二天就坐着公交车前往纪念馆,它坐落在信阳市浉河区北京路和107国道交汇处,占地3万平方米,2007年4月28日建成开馆;纪念馆按时代顺序陈列展览,以上千幅文字图片和数百件实物对应的方式,全面展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发展和不断壮大的过程,着重介绍了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各个历史阶段发生在鄂豫皖大地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馆名是由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鲜红的大字昭示着其红色基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退役停留在馆外广场上的坦克和大炮</p><p class="ql-block">介绍一款59式57毫米高射炮:该炮采用单筒式身管、纵动旋转闭锁式炮闩、液压节制杆式制退机、弹簧式复进机、冲击式炮口制退机;火炮开闩、抽筒、压弹、关闩等动作均利用炮身后坐能量自动完成;炮车由变截面矩形断面十字梁,前后车体,行军战斗转换器和手/气刹车装置组成。十字梁各端部装有螺杆式手摇杠起千斤顶,用于火炮放列时调平。该炮口径57毫米,最大射程12000米,炮班人数8人,配用6型指挥仪和瞄9型雷达,另配有自动E-18型向量瞄准具,可用于对空和对地瞄准;火炮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有自动、半自动、手摇对针、手动四种瞄准方式。该炮被广泛运用于防空作战,曾参加过1965年抗美援越战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雕塑</p><p class="ql-block">巍巍大别山是一座镌刻业绩的革命丰碑,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的光辉足迹,进入纪念馆内部,首先展现在面前的是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和战斗过的十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雕像,从右至左分别是:贺龙、叶剑英、陈潭秋、董必武、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李先念、王震,他们坚毅从容地望向前方,仿佛已经看到了革命的胜利和日益强大的中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红四方面军军长授衔情况</p><p class="ql-block">徐向前:红4军军长,授元帅;徐海东:红25军军长,授大将;王树声:红31军军长,授大将;许世友:红4军军长,授上将;陈再道:红4军军长,授上将;王宏坤:红4军军长,授上将;萧 克:红31军军长,授上将;程世才:红30军军长,授中将;王维舟:红33军军长,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何 畏:红9军军长,下落不详。还有其他军长先后牺牲如红9军军长孙玉清;红25军军长吴焕先;红27军军长刘士奇;红28军军长廖荣坤;红30军军长余天云。还要提及的是,红4军的主要领导人曾中生、红25军军长旷继勋二人,因反对张国焘的极端错误的肃反路线,先后在西征途中被张国焘下令秘密杀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雀园肃反</p><p class="ql-block">河南光山县白雀园镇坐落在大别山北麓的降龙山,素为连接光山、新县、商城、潢川四县商贸的重镇。1931年9月13日,陈昌浩到麻埠 bu接任红四军政委后,一边奉张国焘之命即刻捕杀了数十名所谓的“反革命”,一边调动红四军部队聚集于光山县东南的白雀园及其周围一带,红四军部队刚刚移驻到这里,张国焘便骑马从鄂豫皖苏区首府新县匆匆赶至白雀园,杀气腾腾地主持了大肃反,整顿红四军的千古奇冤由此开始;就连徐向前的第一位夫人程训宜也被错杀。</p> <p class="ql-block">打卡地之六:信阳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是信阳市委、市政府倾力建设的大型文化惠民工程,坐落在羊山新区,东与百花园相邻,一听这地址就知道信阳博物馆没在主路上,需倒一次公交车才能到。该馆分为上下三层,常设七个基本陈列厅,以“淮上故园----信阳历史文化之旅”为主题,以豫南历史发展的脉络为序,通过远古家园、淮上诸侯、楚地王风、天下根亲、茶韵天香、豫风楚韵等六大板块,全面、多维空间地展现和诠释文化信阳的厚重历史文化气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商代独木舟</p><p class="ql-block">进博物馆内,我俩从左侧门进入开始游览,一件珍贵而不同寻常的文物占据了整个展厅,这件令人叹为观止的古老交通工具取名商代独木舟,于2009年出土于息县淮河河滩,制作年代定在商代早期晚段,是由一整棵木头精巧制作而成,使用的树种来自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岛一带;舟长达9.28米,舟宽仅0.78米,内部分为四舱,船尾微微翘起,上面刻有一个舵孔,留下了古代刳 ku木为舟的证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鼎、卣、角、壶、樽</p><p class="ql-block">这七件宝物是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和礼器,被推为信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单说一下居中的夔 kuí纹提梁卣 yǒu,于1979年4月出土罗山县莽张乡后李商代墓地,造型端庄、纹饰细腻,虽历经三千多年,铜卤表面毫无锈迹,提梁部分仍可灵活转动。虽卤盖和卤身连为一体无法打开,但晃动起来,仍可听到里面液体流动的声音。经北京大学化学系测定:卤内液体含有微量的甲酸乙酯(酒类芳香分子成分);证实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古酒,1990年,它以“最陈的酒”载入《吉尼斯世界之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编钟</p><p class="ql-block">1957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信阳市北30公里处的长台关古镇,发掘出当时墓葬形制最大、藏品数量最多的楚国古墓葬,出土编钟由大至小,骈列为一架;编钟为长方形钮,两铣下垂,尺寸及重量13件依次递减,最大的通高30.2厘米,重4.36公斤;最小的通高12.93厘米,重0.4公斤。编钟出土时保存完好,每只钟上有薄薄的一层黑色氧化层,在最大的一枚编钟上发现了12字铭文,这让墓主人的身份得以揭晓。这套长台关楚墓编钟已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现如今在信阳博物馆看到的是按照“长台关编钟”发声原理复制的新编钟。</p> <p class="ql-block">最精美的古代木漆器:凤鸟虎座鼓架</p><p class="ql-block">1957年同样出土于信阳长台关楚墓,该鼓架通高162厘米,长140厘米,宽26厘米,全器先木雕成型,再施彩漆;座为两只相背的老虎,张口,齿外露,椭圆眼,尾上举,四肢前屈,作蹲伏状,形神兼备。两虎身上分别站立着一只凤鸟,两凤相背而立,昂首,振翅,喙内衔一颗椭圆形珠,凤鸟衔珠,犹如冲天欲飞的雄鹰,雍容华贵,伟岸英武。这鼓架集雕刻、染漆工艺于一身,从中可以领略到楚文化的独特光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信阳新地标:百花园</p><p class="ql-block">出博物馆向东顺便游览了布局为“一核、两轴、四相、十二园”的百花园,居中心的世界之窗是由四个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红色巨形琉璃象形窗口组成,以次推进,逐渐放大,气势磅礴,寓意深刻,特色鲜明,可称为信阳的城市地标;园区占地面积八百亩,共种植50余万株花苗,牡丹、郁金香、茶花等268种观赏植物,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最具规模的以花卉为主题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展现魅力信阳形象的重要窗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后记】百花园里的花吸引着我们,每一处的不同花色都要凑到跟前拍照,花美!景美!人更美!游完百花园就回到信阳火车站等待夜车回邯郸!来信阳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去新县游玩,新县是大别山腹地,是国人无人不知的红色热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就是从邯郸的武安、涉县,告别太行山而转入大别山的;再一个是在许世友将军故里体会了许将军的孝道,他身居要职无空闲,却安排已是北海舰队副队长的长子徐光退伍留家赡养老母亲;“生为国尽忠,死为母尽孝”,这是许将军生前所恪守的人生信条,他死后不火化非要埋入祖坟,是在为母尽孝,是他的孝道之理!还有一个遗憾是没有去成武胜关!每每想起心里总是泛起莫名其妙的悔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