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三人都曾经是知青;我们三人一九七七年都参加了高考;我们三人同一天来到了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我们三人有缘住在了同一间宿舍。</p><p class="ql-block"> 同窗三年,我们像亲姐妹一样朝夕相处,同吃、同住、同学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果说此生什么最难忘,那就是我们的同窗缘、姐妹情。</p><p class="ql-block"> 记得1978年3月,我们都是从农村来到沈阳重新上学,那时候我们的学校非常简陋,只有一个教学楼,一个学生宿舍楼,一个操场还不能使用,只因操场的下面都是一些未挖成的防空洞,为此,刚开学的半个月,我们除了入学教育外就是参加劳动,填平那些坑坑洼洼的操场。</p><p class="ql-block"> 劳动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关键是同学之间的相识、相知。也不知为什么我和媛媛很有眼缘,没两天我俩就混熟了,她比我大一岁很有大姐姐的范儿,一会儿给我拿吃的一会儿让我喝点水,十分的照顾我,让我觉得很暖心,也愿意与她交朋友。</p><p class="ql-block"> 小洁是班干部我也是班干部,我们经常一起开会,她原则性组织能力都很强,说话也能说在点子上,我很敬佩她。那时候班里的同学都很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自律性很好,不用老师和班委会怎么管理,同学们基本上都是遵循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轨迹。</p><p class="ql-block"> 媛媛住在我的邻床,小洁住在我的上床,我们成了上下床的好姐妹。</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媛媛的温暖,喜欢小洁的大气,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时候,我们都是20多岁的女孩子,很容易遇到个人的感情问题。媛媛心思细腻,多愁善感,有点优柔寡断;小洁则性情豪爽,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我觉得我的性格则处于她们俩人之间,所以,我们经常在一起相互倾诉、释放个人的快乐与烦恼,那时真的感觉有个朋友说说心里话是一件愉快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医学生,学的第一堂课就是《解剖学》,刚开始上课时老师讲理论我们会认真听讲、记笔记,后来老师上课就搬来一个尸体放在案板上,按尸体的肌肉、神经部位给我们逐步讲解,说实在话我刚开始看到尸体很紧张害怕,躲到同学的身后偷偷的观看,看着尸体的标本,闻着福尔马林药水的气味,每次上午下课后中午连饭都吃不下去。</p><p class="ql-block"> 媛媛胆子好像比我大,见我饭吃得少就劝我多吃点,“有什么可怕的,咱不就是学这个的吗”,上晚自习的时候还带着我到解剖室去翻认人骨标本,渐渐的我胆子也大起来,再不去想什么死人不死人的,只是把这些当作教具。</p><p class="ql-block"> 学生时期最紧张的日子莫过于期末考试前的复习阶段,在那段时间里我们不再顾及其他事情,全心全意的准备考试。教室里人多嘈杂,容易分心,我们就自己找清静的地方复习,我们三个人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沈阳的北陵公园,那儿离学校不远,走十几分钟就到。于是,我们在北陵公园的湖边找一个阴凉的地方坐下来,面朝湖水打开书本静静的阅读、默默的背题,背累了我们还会互相提问、互相探讨,完完全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每当想起那时的情景我至今还无比的留恋,学生时代真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毕业了,工作、生活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再后来我们结婚生子、工作变动、居住迁移…直到退休,彼此之间联系较少,忙忙碌碌、不知不觉四十多年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这次回国,我再一次见到媛媛,她非常高兴,马上给小洁打电话让她到沈阳来,小洁二话没说第二天早上就坐长途汽车赶来,我们三个再次相聚在一起,那个高兴劲儿啊!仿佛又回到了我们那个学生时代,当年的小姑娘如今不再年轻,可脾气、秉性、心情、语气依然,我们仍是心灵相通的好同学、好姐妹。</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我觉得同学情谊却愈发珍贵。感谢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让我们拥有了共同的回忆和笑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陈秀儿</p><p class="ql-block">图片:陈秀儿</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