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纪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父 亲(03)</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文/大 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引 子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人生有三大不幸:幼年丧父(母);中年丧妻(夫);老年丧子(女)。逢其一者,命苦!遇其二者,命真苦!!惨遭其三者,命极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中 篇</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村里的一帮放羊娃中,有一个羊倌王,年龄比父亲大得多。他心黑叶子麻,动辄对年幼体弱的放羊娃拳脚相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放羊娃联帮后,将羊赶到喇嘛山顶的大坡场上,一切行动都要听羊倌王的指挥安排。他发布的谁去看羊、谁去干其他杂活、谁留下伺候他并陪他一起玩等等命令,跟皇上的圣旨一样,稍有不从,就要受皮肉之苦。夏天,他坐在阴凉干燥处,冬天,他坐在向阳避风处,从不干活,专想馊主意坑人害人,十足的山大王嘴脸!</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啥季节有啥好吃的野果子什么的,他想吃了就派人去采摘。比如莓子、山杏、毛桃、酸梨等等。采摘回来后,他先拣好的吃、多的拿,剩余的高兴时给大家每人分一点,不高兴时全撒在坡上,你要吃就在草丛中自己慢慢去捡。像可以直接生吃的豌豆角、萝卜、胡萝卜以及在野外能够直接烧烤的番麦、洋芋、黄豆等等这些人工种植的有人管理的农作物,他想吃了就派人去偷。若偷东西的人顺顺当当地偷回来他就高兴,若偷不回来或偷得少了他就会推搡训斥。更可恶的是,当派去偷东西的人如果被主人抓住后,他不但不承担责任,而是反咬一口。主人打骂时,他帮着打骂,而且比主人还要狠。有时主人不打不骂时,他首先出口就骂,动手就打,并千方百计地挑唆主人出手打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羊倌王放牧着自家的一二十只绵羊。他家里也比较穷,经常没有干粮。上山后他先拣谁的馍馍好吃就吃谁的,等吃饱后就拉孽开了。他看到谁不顺眼或心想找岔子打谁,便将谁叫到跟前,故意双目紧闭,双手平摊着向前伸出,口里喃喃有词:“给点你的馍馍我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放羊娃都被他打怕了,恭恭敬敬地双手将自己的馍馍递到人家手上。等你把手移开后,他便故意将手倾斜,让馍馍掉到地上去。这时,他便瞪着双眼吼叫着:“你哄狗哩吗?”然后将你扑倒在地,拳打脚踢。父亲放羊期间,这样的遭遇每年不下一二十次。</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羊倌王的远房兄弟,由于家道较好,天天有白面馍馍进贡,并且嘴特别甜,时时跟在其屁股后面“哥哥!哥哥!”地叫着来巴结。因此,在这帮放羊娃中他是挨打最少的一个。</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那时候狼特别多,放羊娃几乎天天要和狼打交道。不管是谁家的羊,若被狼咬死或叼走,回家后必定少不了要挨揍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有一次,一只狼撺到羊群里追捕羊只,父亲和另一个放羊娃挥着鞭子紧跟其后追赶。山坡上羊的速度快,狼的速度更快,人根本是追不上的。等他俩追着翻过一道山峁时,恶狼已将一只羊开膛破肚了。他俩挥动鞭子驱赶,恶狼只是回过头来呲牙咧嘴“呼——呼——呼——”地进行威胁,没有一点逃离的迹象。也可能是饿极了,它贪婪地一个劲地只顾大吃大喝、猛吞猛咽,根本没有把两个娃娃放到眼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父亲凑近一看,认出是自己东家的一只叫做“老成羊”的快要产羔的黑眼核大母羊。父亲害怕东家打骂,不顾一切冲上去,伸手一把攥住了狼尾巴狠命地往后扯。这时,恶狼先是左右摇晃着身子,不停地回头龇牙咧嘴发威唬人。当感到威慑无效后便立即改变了应对方式。它后爪挺直向后蹬地,前爪狠命地在地上乱抓乱挖,脖颈向前伸得很长,下巴几乎贴在地面上,俯伏着身子,拼尽全身力量,只想尽快摆脱父亲的牵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由于父亲年龄小没有力量,双方相持了不到一分钟,恶狼便挣脱父亲的双手,丢下猎物,头也没有回,迅速逃窜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平时人害怕狼,紧要关头豁出去时,其实狼还是挺害怕人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五</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942年春,父亲虚岁十二,已给东家放羊整五年,经双方协商,由放羊娃转为长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父亲做放羊娃时东家只管吃喝不开工资,转为长工后就要跟大人一样干农活,但东家除管吃喝外还要付工资。父亲是童工,有些特别繁重的体力活由于力量太小干不了,按照惯例,其工资只能是大人的一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当时长工最高年薪是杂粮两石(dān)。粮食主要是玉米和糜谷,其次还有少量荞麦或和田(青稞、豌豆、槟豆搀和种植)。每石十斗,每斗约重八十斤左右。两石粮食大约一千六百斤,即八百公斤左右。折半后,父亲的年薪约四百公斤粮食。按现在的粮价计算,父亲全年的工资还不到一千元人民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父亲在村里给东家做长工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土地改革时才结束。其中做放羊娃五年,做长工十年,前后总共十五年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949年8月天水解放后至1951年冬土地改革时的两年多时间里,是父亲做长工的黄金阶段。人民政府推行减租减息、剿匪反霸的惠民政策,长工年薪已涨至杂粮两石四,有时东家还会主动付一小部分主粮(小麦)。并且东家还每年送一件麻布衫(农民自己用亚麻手工织造的劳动服)和两双生鞋(农民自己用生牛皮或生猪皮做成的雨鞋。天冷了穿用时先用水浸湿泡软后再在里面垫些干草,既柔软又暖和,就是不把滑)。这种待遇是有史以来财主对长工最高级别的优厚待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父亲给东家干活的十五年中,后一阶段还算基本顺利,原因有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其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确是这样,由于祖父去世太早,祖母和父亲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受尽艰辛苦难,这使父亲早熟早慧,虚岁七岁就给人家放羊,十二岁就陪大人一起干农活当长工。迫于生活压力,被逼无奈,十四五岁时已跟大人干完全相同的特别繁重的各种农活。这时的父亲已成长为一个标准的庄农把式,做长工的行家里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其二,东家掌柜也是穷人出身,小时候经常饿着肚子上学。他们一家对待长工相对来说算是较好的。外加父亲为人忠厚老实,干活从不偷懒耍滑,成年后身高体大,农活干得又快又好。所以,东家这时对父亲能够比较优待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其三,后头院二伯母家的大女婿,也就是我的堂大姐夫,他是东家的农头(长工组长)。他辈份比父亲低,但年龄比父亲大。由于这层亲戚关系,父亲刚开始做长工时,大姐夫尽量安排让父亲干一些较轻巧的不太出大力的农活。有时父亲干不完的,大姐夫便经常协助帮忙。</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不过,父亲在为东家放羊的五年当中,的确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挨打挨饿那是家常便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六</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农历十月初二,父亲和母亲结婚。当时父亲虚岁十八,母亲虚岁十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母亲出生于1935年农历乙亥十一月初五日,比父亲小四岁,结婚时距十三周岁还差一个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母亲姓张,是邻村斜坡人。据说母亲的曾祖父是当地有名的画匠师傅,方圆百十里所有塑爷画像的工匠都出自其门下,家境殷实小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小时候过年随母亲去舅舅家,见到过一张只有过年时才展挂三天的图画——“先人堂”,实际是一张家谱图,就是母亲的曾祖父亲手绘制的。院子里还有一棵瓦盆口粗的老梅树,主干部分约七八尺高,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年代栽种的。可惜这张家谱图在文革破四旧时被烧毁了,老梅树也被舅父砍掉做了柴火。</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到母亲的祖父这一辈,家道衰落。母亲出生时家里仅剩三间出檐瓦房,几件老式家具,还有不多的几埫土地,勉强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计。</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母亲是家里老大,姐弟四人,下有三个弟弟。我的这三位舅舅其实命运都不大好。大舅年轻时没能娶上媳妇,四十多岁时才和村里丧夫的一位妇女拉扯到一块生活;二舅于1962年因患肺结核,还不到二十岁就去世了;三舅比我年龄还小,舅祖父母去世后入赘牡丹大柳树村刘家为婿,后因家庭琐事,年轻轻地便上吊自杀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舅祖父家和父亲的三位义父中的两家是亲戚。父亲十多岁时,便由这两位义父出面好说歹说,才促成了这门亲事,给父亲定了娃娃亲。要不然,按我家当时的条件,父亲是不可能成亲结婚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父亲自1948年和母亲结婚至1952年、54年、56年我们兄妹三人分别出生,再到1959年反右倾运动开始前的这十年当中,是他苦难人生中的黄金阶段。这段时期,父亲他上有耳聪目明、身体硬朗的老母亲可以侍奉;下有幼稚可爱、纯真无邪的三个儿女缠绕膝前;夫妻恩爱,相敬如宾。虽然生活上并不宽裕,洋芋酸菜番麦面,起码能吃饱肚子了。那种孤儿寡母、无依无靠、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艰苦岁月已经完全度过去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