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 国 山 河 万 里 行(32)_河北河间府署

邹宁

<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5日下午游览完单桥,战友们带着我到献县县城看望了我们汽教队的一位老班长卢学忠(74年入伍,78年退伍)。在道路旁我们合影留念,就此别过,因为我还要去河间府署看看,晚上任丘市的战友们还得相聚。</p> <p class="ql-block">  战友合影留念。从左至右:邹宁、李章存、卢学忠、顾俊卿、孙国强(除邹宁外,其余四人都是74年从河北任丘、献县入伍的)。</p> <p class="ql-block">  与卢学忠老班长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河间府署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府衙,始建于北宋大观二年,气势雄伟,远近闻名,素有“京南第一府”的美誉,昔日与保定、济南、开封齐名的京南四大名府之一。 河间府署坐北朝南,气势雄伟恢弘,衙署的主要建筑均分成东中西三路轴线。其中,中轴线依次为照壁、大门、仪门、大堂、穿堂、二堂、三堂、内宅。东轴线依次为土地祠、清军衙、清军厅、理刑厅、马权衙、河间驿(因时间关糸,东轴线未看)。西轴线依次为司狱司、狱神庙、同知署,现为廉政教育基地。府署内部主要有河间历史沿革展、河间文物展、四大衙门展、官制文化展、知府生活习俗展、古代刑罚展、庙宇文化展、非物质文化展等30多个展室。大门两侧楹联:"濒沧海襟太行京南第一府;理繁难剸紧要冀北无双衙。"</p> <p class="ql-block">  河间府署大门前左右有两个古代建筑,左边一个叫旌善亭,右边一个叫申明亭。 旌善亭的功能主要是用于表彰那些在社会上做出良好行为和贡献的人(如义夫节妇、孝子顺孙、修桥铺路、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从而达到教化乡民之目的。旌善亭也是明朝时期的一种司法辅助机构,负责解决自治乡里的纠纷,同时起到普及法律知识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申明亭:是明清时期在各地方用以张贴榜文、朝廷文告,公布本地罪犯或犯错人员姓名及其罪错内容的地方。而且推举德高望重之人在,在申明亭主持调解民间轻微纠纷。它在明清两代被广泛设立,随着亭子角色逐渐扩展,成为了当时调解矛盾的中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平稳。</p> <p class="ql-block">  "府署"大门左边立有两块石碑,"越讼杖五十"、"诬告加三等",意思是:在明代,如果有人越级告状,那么告状人需要被杖五十大板,如果告状内容属实,那么就不需要受罚。如果有人想诬告别人,那么他需要承担比被诬告的人更严重的惩罚,即诬告加三等。</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张河间府管辖范围图:东至山东济南府海丰县三百里,南至山东济南府德州界二百九十二里,西至保定府蠡县界六十里,北至保定府雄县界一百三十里。统领州二、县十六的领地。</p> <p class="ql-block">  府衙石狮:这对石狮为原河间府衙大门前旧物,根据其风格推断为明朝雕塑。</p> <p class="ql-block">  白玉石马槽:乾隆南巡六过河间,于河间府境内修建行宫五座。此汉白玉石马槽即太平庄行宫旧物。</p> <p class="ql-block">  走进河间府署,心情豁然开朗,偌大的府衙,却只有零星可见的游客,与其他热闹拥挤的景区相比,这里更显清净别致。入大门回头望,两侧楹联"一路通天熙熙近甸昔雄镇;九河行地荡荡辽原此巨枢。"道出了当肘河间府热闹繁华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大门后,便是仪门。仪门_礼仪之门,是迎接皇帝圣旨或者接待贵宾时所走之正门。仪门内为广庭甬道,两旁古柏参天。仪门是县衙的礼仪之门,取孔子三十二代孙孔颖达《周易正义》中“有仪可象”之句而得名,是坐轿、骑马的起止点。仪门在古代称为桓门,汉代府县治所两旁各筑一桓,后二桓之间加木为门,日桓门。宋避钦讳,改为仪门,即礼仪之门。明清衙署第二重门通称仪门,是主事官员迎送宾客的地方。两侧楹联:"五百里地接郊圻恩光沐浴;二千年邦称文献诗礼传延正堂一。"</p> <p class="ql-block">  穿过仪门,正中甬道上,矗立着一座“公生明”戒石坊,气势磅礴,让人不觉驻足。公生明取自《官箴》中的公生明,廉生威,意为公正使人显得光明磊落,廉洁则使人显得不怒自威。官者坐大堂,抬头可见警戒旗,要秉公办案,若徇私枉法,天理不容。</p> <p class="ql-block">  牌坊背面刻的是“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大字的官箴。意思是说:做官的吃喝穿用等所有花费都是来自于老百姓,老百姓才是为官者的衣食父母,当官者心里一定要有老百姓,要有报恩思想。不要以为老百姓处于弱势就可以随便欺负,假如你仗权仗势欺压百姓,上天是不会饶恕你的,最终必会遭到报应。</p> <p class="ql-block">  河间府署大堂正中“畿辅南屏”,是说河间属京畿要地,也是北京南下的第一道屏障。"畿辅南屏"匾额下方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匆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p> <p class="ql-block">  “我司燕南”为纪晓岚所书(纪晓岚是河间人),河间位于京城之南,燕山之南。"我思燕南"匾额下方楹联:"恤众忧民情糸二州十六县;安居乐业颜笄广厦万千间"。 </p> <p class="ql-block">  “保厘堂”的含义在于提醒官员在职期间应致力于维护民众的安全褔祉。这三个字据说为明代严嵩所书。"保厘堂"匾额下方楹联:"气渐皆春远野近郭咸沐雨;心常似水买牛卖剑已成风。"</p> <p class="ql-block">  大堂:为审理案件之场所。凡大堂审理的一般民事案件,允许民众旁听,借以显露"清官大老爷"的明断。大堂正中悬有匾额"明镜高悬",意为告诉百姓,知府办公廉明公正。 匾额前柱上楹联:"秉公理政是非闻谈一任知我罪我;悟入比定罚赏急稳在于信民亲民。"</p><p class="ql-block"> 明镜高悬匾额下方两侧楹联:"此地是七省通衢冠盖往来工役纷繁漫说一官能尽职;自古称九河故道田多斥卤岁苦灾歉评将何属为斯民。"</p> <p class="ql-block">  大堂又称"公廉堂",是知府发布政令、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大堂立有万民伞(图右侧),旧时绅民为颂扬地方官的德政而赠送的伞。伞上留有赠送人之名氏。万民伞在清代,地方官离任的时候,这个地方的绅商都得表示一点挽留的意思,比较通行的方式是送"万民伞",意思是这个父母官,像伞一样遮蔽着一方的老百姓。</p> <p class="ql-block">  " 明镜高悬"牌匾下的图为"山水朝日图",喻为:山正、水清、日明,象征清正廉明,与匾额"明镜高悬"相吻合。图中有一仙鹤(在明清时期为四品官员的标志),在此办案的官员为四品。两侧则是红底黑字的“清正"“肃静”等匾牌,恍惚间似听到官员拍案、士兵“威武”的回声。</p> <p class="ql-block">  大堂内两侧摆放着古代官员出行的交通工具一一轿子、马车、锣鼓等。</p> <p class="ql-block">  古代判官大堂上掷的令牌。判官掷下有"亲民"二字的令牌,表示官员将参与此案的调查了解,通过了解来确定案件的处理。</p> <p class="ql-block">  如判官掷下的令牌是黑牌,上面的字为"四十笞",表示对该犯抽四十鞭或打四十大板。</p> <p class="ql-block">  此图名为:"瀛洲行乐图",为明进士陶君懋作《行乐图》,画河间城内湖泊菡萏,河间府判官马文奎坐磐石瞰清流而得其乐。明礼部右侍郎、河间人程敏政曾为此图做《瀛洲行乐图记》。</p> <p class="ql-block">  穿过大堂到达穿堂,河间府署是故宫以外唯一设有穿堂的地方衙署。穿堂是府署身份的象征,因为康熙、乾隆二帝南巡第一站就要经过河间。穿堂的主要功能是在大堂审理案件的前后或中间在此临时休息,遇有案情变化在此商议策略的一个场所。穿堂的设计,巧妙绝伦,仿佛在告诉世人,这里曾是古代官员们澡思熟虑、决断千里的地方。穿堂匾额两侧楹联:榆枌其乐升平日;禾麦当歌大有年。</p> <p class="ql-block">  穿堂的屋内靠着墙排满的桌椅,更像是一个会客厅。看着好像不起眼,可正是这,彰显了河间府署的地位,河间府署是除北京故宫之外,唯一建有穿堂的衙署建筑。在前方大堂审理案件累了或者需要决策,就来穿堂休息商议,相当于现在法院的合议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围栏围着的是明清时期庭院旧基。2010年复建时,清理出来的河间府署庭院部分旧基,按原样原址保护未动。</p> <p class="ql-block">  "勤事乐群",两侧楹联:"重门尽启迎朱履;甲第常开萃好音。"此联据说是纪哓岚所题。</p> <p class="ql-block">  颜堂(二堂):旧时知府多在此召集下属议事,接见外地官员和本地乡老文俊;复审案件,举行一般礼仪活动的场所。颜堂匾额下方两侧楹联:谁能行李一肩琴书而已;我愿瀛台小坐风月无边。</p> <p class="ql-block">  刑名房:刑名房展室内主要通过图片文字的形式,展示了不同时期著名的幕友手册及三则警示故事。刑名房两侧楹联"苦心未必天终负;辣手须防人不堪"。</p> <p class="ql-block">  钱谷房:目前钱谷房展室内主要通过图片文字的形式展示了幕僚的由来及清朝时期曾在河间府任职的著名四位幕友。钱谷房两侧楹联"开源节流裕充国课;量入为出利达乡黎"。</p> <p class="ql-block">  堂内的一组蜡像,还原了包拯在河间住瀛知州的场景,他在河间府任职的一年中,河间正直洪灾,老百姓流离失所,可宋朝跟金兵正在对峙,河间府地处边关要冲,各地往来官员迎来送往,公费支出开销甚大,包拯给皇上上书,文《论瀛洲公用》就是在此地写的。 包拯(包公、包青天),字希仁,安徽合肥人,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七月,出任第三十二任瀛洲知州兼高阳关路安抚司(河间帅府)安抚使。任上曾上书《论瀛州公用》、《请放高阳一路负欠》、《请选雄州并高阳关官吏》三道重大奏章。</p> <p class="ql-block">  蒋之奇,江苏宜兴人,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九月出任北宋第六十任瀛洲知州。 苏迈,苏东坡长子,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十月出任瀛洲治下的河间县知县。 蒋之奇与苏迈之父苏东坡、第五十九任瀛洲知州钱勰、以及王仲关系密切,合称"元祐四友",著名的"春娘换马"故事,即发生在苏东坡与蒋之奇之间。</p> <p class="ql-block">  三堂:三堂是知府日常办公的地方。审案时间一般在上午,有案则在大堂或者二堂审理,下午在三堂办公、批阅各种文件。三堂又称"鉴押房"。三堂两侧楹联"明日休歌任前志即眼前事;诸君试想去后声乃身后评"。</p> <p class="ql-block">  三堂内的物品摆放布局。</p> <p class="ql-block">  三堂墙正中是一幅古老的"松鹤延年图",两侧楹联为:青松不老立雄风;瑞鹤鸣祥舒壮志。意为在此办公的是一位老者。</p> <p class="ql-block">  德风殿两侧楹联"世风常伴政风变;人品应随官品升。"</p> <p class="ql-block">  雅韵殿两侧楹联"经留前汉毛公传;馆刻当年君子名。"</p> <p class="ql-block">  勤慎堂(内宅):知府及其家眷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内宅所悬匾额为"勤慎堂",两侧楹联:室内青天常照顶;堂前赤子总萦怀。提醒知府虽然回到内宅,但依旧要想到随处有青天,不可欺心而为,并且要随时牵挂前来求事的百姓。</p> <p class="ql-block">  内宅中的堂屋,迎客之地,屋中上方匾牌"山水含情",以此说明宅主"两袖清风写春秋,峥嵘岁月任去留,满腹经纶无人问,一腔热血乐悠游。"</p> <p class="ql-block">  卧室</p> <p class="ql-block">  养正书院:书院之名出自《易经.蒙》,原文为"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从童年时代开始就施之以正确教育,培养正派刚直的品行,这是培养"圣人"的基本功夫。从中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对官员个人修养的重视,意在提醒官员,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自省不断。两侧楹联:"养智培仁日新其德;正心诚意三省吾身。"道出了为官之道。</p> <p class="ql-block">  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  管粮衙:内部展品为武将铠甲。管粮衙两侧楹联"耕九余三荒可救;储南运北急能调"。</p> <p class="ql-block">  养正书院旁_南亭,亭上楹联:月移竹影侵棋局;风透花香入酒樽。</p> <p class="ql-block">  河间府署的正大光明殿,是根据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复制的部分建筑。这座建筑不仅是朝会听政之地,还是举举重大庆典之场所。正大光明殿两侧楹联"民情虽有顺逆,从修齐治平可造盛世;官品本无高下,能廉明公正才是青天"。</p> <p class="ql-block">  "助理"在殿中过足了照像瘾(左拍、右拍、前拍),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棵生长在正大光明殿前的古树,树枝交叉为一个心,"心怀坦荡,行为正派,正大光明也。"</p> <p class="ql-block">  在仪门的背面有一副楹联引起了我的注意,楹联是"仪路礼门唯生唯死率由唯谨;青天白日唯人唯鬼请托不行"。意思就不用我去解释了。</p> <p class="ql-block">  同知署:同知署是同知办公的场所。同知为明清时期官名,是知府的副职。为四品官员,负责分管地方盐、粮、捕盗等日常事务。 同知署大门南侧楹联"门清且廉,凡诸事无讼莫入;衙肃且凛,越百家尽冤可出。"此联上联是表示衙门"清正廉洁,肃穆公正",凡无讼状者不可进来;下联是劝百姓少打官司,打官司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说百姓进来后冤情诉完就可以出去了。</p> <p class="ql-block">  同知署大门北侧楹联"携清风进门心念黎民百姓;留正气出衙情糸国泰民康。"此处的"清风" 指"两袖清风",喻为官要清廉。"正气"即"浩然正气"。此联悬挂门前,警励出入的官员为官要清廉,品行要端正,为人要正直不阿。</p> <p class="ql-block">  仪门出口,两侧楹联"门户光明,一代循良无捷径;江山秀美,万家灯火乐丰年。"</p> <p class="ql-block">  "鬼门"是专门用于定罪后的囚徒押往"司狱司"的通道,过了"鬼门"就是"司狱司"的"鬼门关"。战友们带着我绕道而行也不从"鬼门"过,他们特别讲究这些。</p> <p class="ql-block">  狱神庙:祭祀狱神的庙堂,庙堂内供奉的是皋陶,囚犯被关押入狱后或起解赴刑前都要来此跪拜狱神。</p> <p class="ql-block">  司狱司:明清时期河间府署收审罪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通往司狱司(也就是监狱)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  狱神庙:两侧楹联"别笑我竹骨泥身,许个愿试试;莫管你锦衣玉食,烧柱香瞧瞧。"此联句语言别具情趣,虽以衙神口吻写出,诙谐幽默,我想当是知府的夫子自道,言下之意,既不要看我官微位卑,你若违反法纪,以身试法,我定然会要你伏法的。不管你是皇亲国戚,锦衣玉食,只要在我的属地,欺虐黎民,我也要你身陷囹圄,不然你就试试!</p> <p class="ql-block">  警示教育展室:瀛郡循吏,崇廉尚德。</p> <p class="ql-block">  囚车</p> <p class="ql-block">  牢房</p> <p class="ql-block">  司狱司的墙上:刑罚无嬉, 罪恶莫瞒。告诉犯罪之人,里面的刑罚不是儿嬉,犯了什么罪从实招来!</p> <p class="ql-block">  "斩历育新"室,两侧楹联"春风化雨脱胎换骨;冬日融冰弃旧图新。"</p> <p class="ql-block">  有着近千年历史的河间府衙,是一座优秀历史文化的展览馆,也是一座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警示馆。府衙的众多建筑,如戒石坊、大堂、养正书院等,包含了大量的廉政元素,府衙内的一系列匾额楹联,也包含着警示官员勤政清廉的内容。可以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游览的过程中,触"景"生"廉",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为营造清正廉洁、健康向上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  河间府署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承载了河北乃至全国的历史与文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认识这座古老的府衙,一同感受它的魅力和价值。</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河北,不妨来河间府署走一走、看一看。相信在这里,你能找到那份属于历史的宁静与美丽。而那些古老的故事和传说,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河间市的冯国璋故居、国葬墓因时间关系未去,可惜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