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生易老天难老”,衰老是每个人都难以逃避的自然定律。</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对于“奔七”路上的细D们,更是从皮肤的松弛到器官的老化;从骨量的流失到黑发的斑白,身体不经意间逐渐透露出“岁月是把杀猪刀”的印记……。今日,作为中老年人最重要的愿望之一,就是希望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养生之道来延缓这一不可避免的过程,来获得生命质和量的提高,尽量地享受生命剩下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然而,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我们一些生活上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不知不觉间地成为了生命加速衰老的推进器,如:熬夜、吸烟、情绪不稳定、缺乏运动与不良饮食习惯……等等,这些习惯看似微不足道,却在不知不觉中为这个推进器助力、加油,细D认为,在诸多的生活习惯中,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加快人体衰老的祸首。</p> <p class="ql-block"> “民以食为天”,“贵五谷而贱金玉”。这是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的中国格言。吃是人的本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也有一句堪称真理的俗语叫做:“病从口入”。所以,细D的养生之道,当然也离不开饮食二字。</p> <p class="ql-block">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物中不仅有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各种营养物质,同时还含有许多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学成分,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民族兴衰命运决定于吃什么和怎么吃,也就是说,膳食结构与营养质量的好坏,不仅对人体生长发育、体质强弱、工作效率以及延年益寿等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细D养生之道在饮食方面主要关注的是:吃什么?和怎样吃?从世界范围来看,在21世纪,生活方式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引起现代富贵病的重要原因。例如,高热量摄入、脂肪过剩、烟酒过量等等,导致多种富裕病的广泛发生,如心脑血管病、肥胖症、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这些疾病也是目前我们养生道路上的拦路虎,是阻碍我们长寿的主要障碍物。</p> <p class="ql-block"> 然而,在解决吃什么和怎么吃之前,细D认为,对于经历了“艰难苦恨繁霜鬓”的50后们来说,重要的是要先解决一些观念上的问题。因为,我们这一代人,艰苦朴素、勤俭持家这些中华民族的美德早已深入骨髓。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这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细D现在也经常会与一些老同学、老朋友到酒楼聚餐,但有些朋友到酒楼消费,他们的目的不是品尝美味隹肴,他们舍不得花钱,要的是便宜、实惠,吃顿饭最高的宗旨不是“享受美食”,而是“绝不浪费!”他们的观念仍停留他们曾经经历过的那个年代。当然,吃不完的东西带回家无可厚非,但带不走的食物呢,他们宁愿撑死自己也舍不得浪费,刚吃完饭,就去药店买药帮助消化也在所不惜,何苦呢?要知道,我们现在早已不是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国家给我们的退休金也足够我们大多数人过上小康生活,我们何必难为自己?要知道,现在到医院看病的人,大多数是营养过剩造成的病,“病从口入”说得一点也不错,很多老人的病是吃出来的,如果我们这种观念不改变,谈何养生呢?另有一些朋友,特别是女同胞,致力减肥使自己苗条,他们听信网上的所谓养生大师的宣传,崇尚素食可以益寿延年,不要说那些高糖、高盐、高热量的美食绝不敢碰,甚至连晚饭也不敢吃主食,只食水果,自己对自己的饮食设防,把自己“养”成真正的“营养不良”,真可悲!细D虽算不上是一个美食家,但也善烹饪,喜美食,是一个十足的“吃货”,我绝不会为了延长几年寿命(仿且未必是真的)而放弃自己喜爱的美食!还有,近年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什么转基因的东西、抗生素、各种化工原料、各种食品添加剂……等等,都上了我们的餐桌,也迫使我们要具备“金睛火眼”的辨别能力,这也是造成部分人不愿或不敢在外边吃东西的原因,细D有些朋友,被电视新闻、网上的自媒体、微信上的传言吓怕了,觉得现在的食品都是假冒伪劣的,酒不是用粮食酿造的,辣椒酱里也没有辣椒,味精和鸡精,以及各种的调味品就更不用说了,这些东西都是化工原料造的,因为担心食品的安全,所以他们几乎从不在外就餐,就算简单、常食的面包和馒头都在家自己做,还美其名为: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呢,为了食品的安全他们处处设防,真的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凡此种种的旧观念每时每刻影响着我们的健康长寿,所以,只有观念更新,才能使我们的养生之道更顺畅!</p> <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先生早就过:“世界潮流滔滔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教导我们,人的思想和观念,要与时俱进,顺应潮流,才能走向胜利,否则就只能走向反面。我觉得孙中山先生的这段话特别适合我们这些50后,对于很多我们这些中老年朋友的养生之道来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活着就是胜利!为了胜利,是时候观念更新了。</p> <p class="ql-block"> 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旧的观念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并非无法憾动,主要有决心和恒心,就可以做得到。近年来,细D周围有几位好朋友,他们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把已养成几十年的不良奢好烟瘾、酒瘾、赌瘾都能彻底戒掉。其实,细D年轻时是很喜欢吃狗肉的,并且烹饪狗肉的绝活得到很多朋友的认可,但自从目睹了好朋友因为吃狗肉吃出了祸之后,便不敢吃了,三十多年过去了,至今未沾过狗肉。但也有朋友问细D:“现在像你这样的老烟民,在‘文明人’面前已成为‘过街老鼠’了,为什么还不戒烟?”我无活可说。但细D不是人云亦云的蠢人,我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我是学过辩证法的,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吸烟危害健康这个道理不用我讲了,大家都知道。但尼古丁也有有用的功效:包括放松心情、缓痛止痛、减肥等,适量还可以缓解焦虑、可用来治疗帕金森、还可以抗衰老,而细D的烟龄已超四十年,身体的各个器官、甚至每个细胞都已适应了尼古丁,突然戒烟,我怕会引其他不良的后果,(我是见过突然戒烟的朋友戒烟戒出了祸的)所以,在我未察觉到吸烟对自己有不适的情况下,暂不戒烟,本来人生乐趣不多,戒烟等于又少了一样乐趣了。但无论如何,在健康面前,在生死攸关的选择上,人还是有理智的。</p> <p class="ql-block"> 至于吃什么和怎么吃?细D的想法很简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合的就是好的。在吃什么的问题上,我当然首选自然界天然生长的食物,尽量避开人工制造的食品,但现在几乎很难找到纯天然的食物了,那就尽量选择经检测过的合格产品,或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锻炼出来的“金睛火眼”来选择食物了。我始终相信人体本身是有自我调节功能的,你想吃什么,就是说明你的身体缺什么,需要什么,但我们需要注意掌握“度”,物极必反的道理大家都懂,勿暴饮暴食就是了。而怎么吃?细D比较认同日本人的饮食模式,普遍不爱运动的日本人为何是全球最长寿?这与他们的饮食模式有很大的关系:1、热量低、搭配多。日本料理有一条原则,即其美味不能掩盖原有食材的滋味。所以,他们在日常烹饪中,油腻和辛辣的调味品也用得非常少。2、碗碟小,八分饱。日本人崇尚“吃饭八分饱”。吃饭时不会狼吞虎咽,吃到八分饱时,则会停止进食。3、重早餐,外食少。三餐中早餐不仅对健康最重要,而且还是最不易发胖的一餐。4、烹饪讲究“水料理”。在日本,几乎看不到炒菜的油烟,烹饪方式主要是生食或蒸煮,他们的饮食中普遍少油、少盐、少调味品。5、爱吃海产品,吃鱼比吃米多。海鲜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牛磺酸,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减少中性脂肪。日本饮食模式中的清蒸、凉拌、水煮的烹调方法可最大程度地提供丰富的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活性物质,减少致癌物质的产生,对健康长寿意义重大。</p> <p class="ql-block"> 细D不是崇洋媚外的精日分子,对日本料理中的如寿司、剌身、相朴餐等食物也不感兴趣。记得以前我出差到日本,日本朋友带我到位于京都西郊的著名风景区——岚山游览,说有一道驰名世界的美食叫岚山豆腐非常出名,一定要品尝,也确实有很多游客慕名在排队购买,我当时是很期待的,端上来才发现每人一小碟,约腐乳般大小的豆腐七至八块,我一口就吃了一块,结果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一点味道也试不出来,还叫人家拿酱油来,日本朋友笑了,说品尝这岚山豆腐不能放酱油,要细细、慢慢地才能品尝出豆腐的原汁原味,这就是所谓驰名世界的日本美食了,哈哈……笑死人啦!不过,我对日本饮食模式是比较认可的,它特别适合我们中老年人群,细D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而对洋食品中的糟粕(洋垃圾)我是从不沾的,细D家半径50米的范围内就有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洋快餐店,三十年了,我只在儿子小时带他吃过一次肯德基,吃过一个麦当劳的汉堡包(还是外卖的),而且,从不饮饮料,偶尔会喝杯咖啡,细D始终还是钟情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p> <p class="ql-block"> 龙年春节马上到了,近日各种聚餐又开始多起来了,面对这些应酬,真情实意也好,逢场作戏也罢,细D都会积极去参与,不吃白不吃,只要控制好“度”就是了。但有些朋友就不一样了,他们总是说忙,帮助儿子,带好孙子好像是他们的天职,他们不明白,只有自己的身体健康,才是对下一代最大的贡献。昨天有个同学的小聚,我负责通知同学参加,有一个同学复我:“要接送孙子放学,没时间参加,下次吧,来日方长……”我想:我们还有资格说来日方长吗?都奔七了,你的“来日”还有多少天?也许他说得对,还有下一次,也许他说得不对,因为机会次次不同,也许已没有了也许……。</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人生之路已经进入下半场,但养生之道才刚开始,名利、权力对我们来说,俱往矣!但还有生命更值得我们去珍惜,余下的日子,细D会且行且珍惜,开心、快乐地去面对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 细D随笔</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