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道教史话</p>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 “道教”,渊源于古代的巫术,创建于东汉末年,先有“道士”后有“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己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的“始祖“是“黄帝”、“道祖”是“老子”、“教祖”是“张道陵”,“张道陵”是“道教”的创始人。</p><p class="ql-block"> “道教”信奉“黄帝”、“老子”的思想,“道德经”是道教的第一部经典。</p><p class="ql-block"> “道教”提倡通过“内丹术”和自我修行修炼,长生不老、得道升仙;通过“符箓”和“咒语”为民降妖镇魔、治病除灾。阴阳五行、太极八卦、占卜测字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內容,“道教”对中医中药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 “道教”对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过深刻的影响,是古代统治阶级的三大精神支柱之一,中国许多名山古迹、神仙传说、民间故事和风俗习惯、传统节庆假日都与道教相关。</p><p class="ql-block"> 四川的“青城山”、江西的“龙虎山”是“道教”的两大祖庭,江苏的“茅山”在“道教”的发展史中作出过重要贡献,是“道教”名山之一、“上清派”的祖庭。</p> <p class="ql-block">道教的二大教派</p>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 “道教”主要有二大教派:“全真道”(又称“丹鼎派”)、“正一道”(又称“符箓派”):</p><p class="ql-block"> “全真道”的创派人为“王重阳”,修行方法以“内丹修炼、修身养性”为正道,道士必需住宫观,不得蓄妻室,有严格的清规戒律,全国的道观大部分都属于“全真道”。</p><p class="ql-block"> “正一道”是元代形成的道教宗派,主要流行于江南和台湾省,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道士可以有家室,可以不出家、不住宫观,清规戒律不如“全真道”严格。</p><p class="ql-block"> “茅山”道教属于“正一道”。</p> <p class="ql-block"> “正一道”的祖庭在江西“龙虎山”,主领“三山符箓”。</p><p class="ql-block"> “符箓”是道教的一种宗教仪式,通过一种神秘的图文和咒语役使鬼神,达到降妖镇魔、除病消灾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三山符箓”是指“正一道”有三大宗派分支,即:江西“龙虎山”的“正一派”、江西“閤皂山”的“灵宝派”、江苏“茅山”的“上清派”。这三大宗派分支的清规戒历比较宽松,道士可结婚生子,不住道观、匀通过“符箓”施道。三大宗派归属江西龙虎山的“天师府”管理。</p> <p class="ql-block">茅山道教</p> <p class="ql-block"> “茅山道术”(又称“茅山术”)是一种神秘的道术,为世人尊祟,使“茅山道士”名扬天下。施法者通过符咒和法器,呼风喚雨、布道作法,借助神灵、驱鬼降魔,为民消灾祈福,既有唯心主义神奇色彩,又有超自然的奧秘,据说很“灵”,信奉道教的百姓对它非常敬畏。</p> <p class="ql-block">茅山旅游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茅山” 自古就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美景,“茅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茅山地区又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根据地,是我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p><p class="ql-block"> “茅山风景区”是指以茅山的“大茅峰”为中心、以“茅山道教”为主要看点的旅游风景区。</p><p class="ql-block"> 由于行政区域划分的原因,茅山“一山二主”,分属常州和镇江两市管理,因此“茅山风景区”也被人为地分为两个以“茅山”为名、与“茅山”历史相关、但游览內容完全不同的园区:“金坛茅山风景区”和“句容茅山风景区”(景区1/3面积在金坛,2/3在句容),两个园区各自独立运营,相互不能“串联”,否则要买二次门票、支付两次景区交通费。</p><p class="ql-block"> “句容茅山风景区”以“茅山道院”的“三宫”(“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祟禧万寿宫”)“仙人洞”、“华阳洞”、“新四军纪念馆”为主要看点的名胜古迹风景区。</p><p class="ql-block"> “金坛茅山风景区”是一个以“访古探幽、亲近大自然”为目的、以“元阳观”、“金牛洞”为主要看点的风景区,该景区在当地被称为“金牛洞风景区”,是“常州茅山旅游度假区”的一个景点,其上方就是“大茅峰”的山顶“九霄万福宫”。</p><p class="ql-block"> 由于“茅山道院”的核心(“三宫”)都在“句容风景区”内,外地人到“茅山”旅游,通常是指到“句容茅山风景区”游览。</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中的红线为“茅山”行政区域划分的分界线:以山头的顶峰为界,“东南山坡”归常州市金坛区管辖,“山顶”及“西北山坡”归镇江市句容县管辖,按“茅山风景区”面积概念来划分,金坛占三分之一,句容占三分之二。</p> <p class="ql-block">登山线路</p> <p class="ql-block"> 由于“茅山风景区”被分成两个园区,所以“茅山风景区”有二个入口:</p><p class="ql-block"> 句容景区的“入口”在句容的“茅山镇”,进入景区后可步行或乘景区观光车上山(门票70元、观光车35元);</p><p class="ql-block"> 金坛景区的“入口”在金坛薛埠镇的“金牛洞”,进入景区后可自由游览(门票30元),如需游览“茅山道院”,可乘“茅山索道”到“大茅峰”山顶(往返90元),但需购买“句容茅山风景区”门票进入“九霄万福宫”游览(70元)。如需继续游览““印宫”、“下宫”,还需购买“句容茅山风景区”的“观光车”车票(35元)才能乘车前行(间隔约有3-4公里山路)。</p><p class="ql-block"> 在“大茅峰”“九霄万福宫”入口附近,有醒目的两园区分界线,从句容入口登山的游客进入“金坛茅山风景区”,也需购买金坛的门票(30元)和索道票(往返90元)。</p><p class="ql-block"> “茅山风景区”曾被游客称为“最尴尬”、“最坑人”的景区,两个入口相距约4、5公里,有公路相通,但无交通车辆接驳。如果是以探访“茅山道教”、感悟“道教文化”为目的,最好还是从句容景区入口登山。</p> <p class="ql-block">九霄万福宫(俗称“顶宫”)</p> <p class="ql-block"> “九霄万福宫”座落在茅山的“大茅峰”,原来是当年“茅山三兄弟”中的老大“茅盈”修行的“道观”。</p> <p class="ql-block"> “茅山”是“正一道”中“上请派”的祖庭,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茅山道院”的“顶宫”主要是弘扬“道教”、举行“法事“的场所,其主宫“太元宝殿”供奉的不是“三清天尊”,而是“茅氏三兄弟”,这在道教界是独有的现象。</p><p class="ql-block"> 由于“顶宫”内部严格禁止拍照,故只能从“百度”中摘取一些资料来介绍“顶宫”的一些情况。</p> <p class="ql-block">太元宝殿</p> <p class="ql-block"> “太元宝殿”内金碧辉煌,气势非凡,非常“抢眼”。</p> <p class="ql-block"> 下图左边是“太元宝殿”,右边是“三天门”。</p> <p class="ql-block"> “三天门”后面是“二圣殿”,供奉的“茅氏三兄弟”的父母。</p> <p class="ql-block"> 按照传统“道观”格式修缮、重建的“顶宫”建筑群,青砖小瓦,古朴、庄重、亲民、非常接“地气”,内部陈设富丽堂皇,很“豪华”。</p> <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顶西侧的观光长廊俯望(句容)山下,高耸的抗战胜利纪念碑座落在绿树丛中,“下宫”、“印宫”一左一右,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 站在“顶宫”东侧的观景平台俯看“常州茅山旅游度假区”。</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顶宫”后,原路返回,乘观光摆渡车至“元符万宁宫”(俗称“印宫”)(从“茅山索道”登顶的游客,大多数人游完“九霄万福宫”后就“打道回府”,却不知道半山腰还有两座美仑美奐的宫院)。</p><p class="ql-block"> “顶宫一柱香,印宫一颗印”,“印宫”座落在“大茅峰”旁的“积金峰”,与“顶宫”遥遥相望,该宫原来是放置茅山镇山之宝“玉印”的地方,现在是供奉的是“道祖”“老子”、“王灵官”及各路神仙的宫院,以展示、传授“道教”为中心(“道教学院”设在此宫)。</p> <p class="ql-block"> “睹星门”是道家观察星相、占卜算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洞天”“福地”的概念源自茅山,泛指神仙居住、道士修炼的地方,修道者在此隐居修炼,可与神灵对话。</p><p class="ql-block"> 道教界有“七十二洞天”、“十大福地”之说,大多分布在全国名地的名山胜地。</p> <p class="ql-block"> “印宫”的主殿“灵官殿”内供奉的是道教的护法神“王灵官”。</p> <p class="ql-block">“万寿台”(“三天门”)古代帝王祭祀神仙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老子铜象”下面的大殿中供奉着道教中的群多神仙。</p> <p class="ql-block"> “老子”铜像背面的东走廊是“茅山历代名人碑铭录”,不知何故“吴中四大才子”中的“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技三)游茅山题写的铭文刻录时没采用古人常用的“篆、隶、楷、行、草”字体的字体,显得不仑不类。</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印宫”原路返回,走出“印宫”牌坊大门,可到“仙人洞”游玩。“仙人洞”入口在牌坊对面的农家民宅内,沿着螺旋楼梯进入洞内。</p> <p class="ql-block"> 走出“仙人洞”沿山涧小道前行,可到“华阳洞”游览。</p><p class="ql-block"> 茅山“第八洞天、第一福地”中的“第八洞天”就源于“华阳洞”,“洞天”的涵意其实是指修道者通过在洞中修炼,实现与神仙相通,与天界相通。</p><p class="ql-block"> 洞口上方的“华阳洞”三字,相传是苏东坡所书。</p> <p class="ql-block"> 离开“华阳洞”步行数百米就到达“崇禧万寿宫”(俗称“下宫),此宫原为“曲林馆”,后为“陶弘景”祖师的“华阳下宫”。原观舍己毁,现建筑为2011年开始异地重建。2023年9月“第五届世界道教论坛”在此召开,“世界道教联合会”也在此宣布成立。</p> <p class="ql-block"> 恢复重建的 “崇禧万寿宫”于2016年落成、神像开光,该宫主体建筑巍峨高大、雄伟壮观,以传播交流“茅山道教文化”为中心、形成“道士授箓、信众听道、游客观法”的景观,在大门内左侧有一个“茅山道观史料馆”,其中有一块展板详细介绍了“茅山道院惨案”的史料。</p> <p class="ql-block">茅山史料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抗战初期,陈毅率领的新四军在茅山地区“打游击”时,得到茅山地区人民和“茅山道观”众道士的支持和帮助,陈毅与茅山道院中的“乾元观”道长“以诗交友”的故事,留下佳话。</p><p class="ql-block"> 1938年下半年,侵华日军对茅山地区进行“扫汤”,多次烧毁茅山道观、残杀为新四军提供帮助的茅山道士,制造了“茅山道院惨案”。</p> <p class="ql-block"> 在“下宫”参观时又遇到一件令人不解之事:大门口的停车场旁,横卧着一块用太湖石刻制的石碑,上面刻录有中国的两位书法大家的墨迹,但其文字布局格式明显不合章法,写按古人书写题词的规矩,题词应“从右向左“书写,不知何故这里变成了“从左向右”书写,而题写人的落款一个在左下角、一个在右下角,又不合章法,让人观后感到“无语”,不知景区的文宣部门如何“解释”此事。</p> <p class="ql-block"> 2023年“茅山道院”举行了二次重大道教活动,一次是九月份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道教论坛”,另一次十二月是在金坛境内的“乾元观”(“茅山道院”的“五观”之一)举行了“茅山罗天大醮”祀奉盛典,其规模空前,场面壮观。</p><p class="ql-block"> “罗天”一一网罗天地神仙,“醮”一一祀祭,“罗天大醮”是中国道教界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种祭祀的活动,祭祀1200位神仙,通过“罗天大醮”,祈佑“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百业兴旺、幸福安康”,也是一场大型的道教文化宣传、推广活动。</p> <p class="ql-block"> “茅山道院”“五观”中的“德佑观”在“二茅峰”山顶,“仁佑观”在“三茅峰”山顶,现己修复、重建,“玉晨观”、“白元观”现况不明。</p> <p class="ql-block"> “茅山道院”拥有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是“茅山符箓”,另一项是“道教音乐”。</p> <p class="ql-block">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新四军纪念馆”在句容“茅山风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附近,从景区出来后步行百米左右即可到达。</p> <p class="ql-block">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距离“苏南抗战纪念碑”不远,步行2-300米即到,由于时间关系末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 到“茅山”旅游,最好从“句容茅山风景区”入口进入,游览“茅山道院”的“三宫”,约需3-4小时,参观“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和“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约需2个小时。在“九霄万福宫”内有“道斋”可供中午吃饭,其他“宫”只有“便利店”提供方便面、矿泉水、零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选自网络,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