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絮语

慧儿馨雨

<p class="ql-block">文字:慧儿馨雨</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网络(诚谢,侵删)</p> <p class="ql-block">昨天一开手机,网页就有关于小年的贴子。说“今天”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明天腊月二十四是南方的小年。果然,昨天朋友圈北方文友的动态晒的多是“小年快乐”,而今天家乡贵州的挚爱亲朋们多数都晒“小年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也不在二十四节气里,但在日子里还是引起人们注意的,我想可能是源于“灶王爷”吧?说小年这天,是民间祭灶王的日子。北方的民间传说是,每年二十三这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祭品,意为灶王爷吃了糖,就不会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所以有“二十三,糖瓜粘”的说法。而南方的小年祭灶王则是范成大《祭灶诗》中:“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的腊月二十四。所以才有“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之说吧。</p> <p class="ql-block">小年祭灶王,无论是“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还是“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都是源于古代农耕文化对灶神的祭祀,寓意祈求灶神保佑和除旧布新,这是中国人对生活最朴实的祈愿。也是,如今60岁的我,还依稀记得儿时未读书时,常住乡下外公家,看到外公家及邻居们家,在烧柴火的土灶旁边,一年四季都有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画像,牢牢的贴在墙壁上。一直到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这一天,家家户户才会揭掉原来的灶王像,然后贴上新买的。当然还会在灶头上摆上几盘祭品,上香磕头。印象深的还有,到了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家里的卫生,迎接新年的到来。所以小年这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灶王和大扫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时候,觉得小年就是过年的前奏,从小年祭灶神开始,家家户户都在热闹的准备年货,年味越来越浓。只是,后来到了父母这代,印象中好像没怎么祭灶神了。但年年小年大扫除打阳尘依然记忆犹新,就是一大早,父母就开始大扫除。吃过早饭,开始洗刷,进一步清理房屋,把房屋的各个角落打扫干净,收拾得整整洁洁,营造一个美好的环境来过年。其实,这个大扫除之所以记忆犹新,是我长大后,也接了父母的班——小年必须大扫除,清理房屋内的灰尘和垃圾,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干干净净迎春节。</p>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时至今日,虽然小年祭灶的内涵淡化,但作为开始过年标志性意义的“大扫除”依然传承下来。只是,到了我的这代,就如毕淑敏的《过年》中说的:“过年要有仪式感。这种仪式感,过去多集中在扫房祭祖和如何吃上面。现在,屋子虽然还要扫,因为双层玻璃密闭性能好,加上吸尘器功能强大,还有隔三差五不断装修,房屋焕然一新的洁净感,几乎变成常态,不再属于年的专利。祭祖这件事,日益的公众化。人们不再拘泥一家一户的祖先,每年公祭了黄帝炎帝和大禹们,怀念和祭奠的热情提前集体释放了。”所以,到了我的这代,特别是进入50至60岁的这些年下来,所有过年的程序已经越来越简化了,大扫除也不一定非要在小年这一天,随脏随扫,年货美食除腊肉香肠等时令食品外,其它的都是随吃随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到老年,细细想来,日子简单也是好的。真的,凡俗的日子里,简单的自由和快乐,才能唤醒心底最真挚的自由和快乐。正所谓人生在世,能打动人的都是日常里的平淡和琐碎。好光阴,就是平平淡淡中“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的岁月静好,平淡的人间烟火味,恰如一池秋水,在岁月的长河里缓缓流淌,亦如那些大自然中安静生长的植物,无论酷暑,还是严寒,都不动声色地展露着自己生命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宛若此刻,室外,冬雨飘洒,散发出冷冷的寒气;屋内,热气腾腾的佳肴,穿透出暖暖的香味。今天恰逢周末小年日,我家吃羊肉火锅过小年。在此小年之际,也祝愿大家小年快乐,吉祥如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于2024.2.3.小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