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

青青子衿

<p class="ql-block">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近来宝坻城区理发摊逐渐多了起来,从业者大多是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女都有,前来理发的顾客也多是中老年人,很少有年轻人光顾这些理发摊的;顾客大多是男的,偶尔也有个别上了点年纪的老大妈、老奶奶。在幸福路早市路边,有的时候会有三、四个理发摊,我也曾在此理过几次发,感觉师傅的手艺挺不错,不比那些门店里的差,况且这些户外理发摊价格也不贵,一般都是五元,相较于那些门店理一次发动辄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上百元的价格来说,简直太实惠了。</p> <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理发不叫理发,叫推头或剃头。过去,剃头匠作为一种职业,宝坻人居多,尤其是清朝时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就连郭荣启老先生在相声里都有“剃头的,宝坻人多”这样的包袱。那时也有理发店铺,有的店铺贴的对联十分经典,比如“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就起到了一语双关的效果。然而若比较起来,还是走街串巷的剃头匠居多,他们挑着担子,担子的一头是生着火的炉子、盛水的脸盆,旁边立个架子,架子上有毛巾;另一头是个小柜,柜子的抽屉里装着剃刀、推子、梳子等理发用具,剃头时还可以让顾客坐在上边,当凳子用。民间有句俗语叫作“剃头挑子一头热”,就是这个道理,意思是说当事双方一方热情,另一方十分冷淡。</p> <p class="ql-block">他们并不像其他行业那样吆喝,比如磨剪子的大概都是“磨剪子来——戗——菜——刀——”,用灶灰换火柴的则是“小灰换洋火——”等等,让人们一听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他们手里拿着一件工具,叫作“唤头”,很多年轻人没见过,甚至根本没听说过,现在已经不用了。我的印象中,它大约一尺多长,铁的,形状和我们使用的镊子差不多,但镊子的前端是敞开的,唤头的前端几乎是挨在一起的,稍微有点儿缝隙。用一个细铁棍从唤头的中间向前划过去,唤头的两根条铁便会发出连续的碰撞声,“嗡嗡”的,很响亮,即便是住在过道里边的人家也能听得见。人们听到唤头声,就知道是剃头的来了。如果你想理发,师傅就会叫你坐在他的小木柜上。给成年人理完发,还会顺带着给刮刮脸。如果你想剃个光头,他就用炉子上脸盆里的温水把头给你润湿后,便开始用剃头的给你一下一下仔细地剃,你的耳朵便会听到“嚓嚓”的声音。这时你的头不能乱动,不然会在你的头皮上拉出一道细缝,冒出一点点的血丝。那时候还没有电推子,人工机械推子有时不好使,会夹头发,遇上了,你会感到有一丝疼痛。</p> <p class="ql-block">那时常来我们村剃头的是一个姓郝的师傅,不知他的大名,因他头发稀少,大人们背地里习惯叫他郝秃子。他大约四十多岁,是河对岸那个村的,与我家东邻是近亲,有时赶上中午,就在他家吃午饭。我也在他那里理过发。那时理发不讲究,理短了或剃光了就行,但我不喜欢光头,直到现在也没剃过。</p> <p class="ql-block">渐渐地,郝师傅不来了。我的头发就交给了同一个过道里的同姓二叔和本家大哥来理。再后来,我考上了城里的高中,从那时起,我再理发就去理发店了。</p> <p class="ql-block">现如今,理发店不少,理发是越来越贵了,理一次发少的十几元,多的几十元、上百元,有的更是离谱到千元以上。人们的头发真有那么金贵么?师傅的手艺真有那么精湛么?理出的发型真有那么美好么?使用的这个水、那个液真有那么多营养么?就拿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以前我去的是普通理发店,理一次发十几元就够了。后来去了美某理发店,因是会员,价格打折后,理一次发用店长是80几元,总监是60几元,店员是40几元。虽然理发师傅不同,但用的东西是同样的。这几个人也都给我理过发,而店长理出来的,不论是家人还是同事都说不好看,我自己也觉得不好看,此后再没找过他,去时也大多是找店员理。天暖的时候,我也到街边理发摊去,而且我觉得其中有一位师傅理的发很不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街头理发摊的增多,说明人们消费观念在变化,尤其是中老年人,套用一句时髦的话说,“不是理发店进不起,而是街摊理发更有性价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