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哈尔滨讲坛冰雪文化讲座</p><p class="ql-block">讲座时间:2024年2月2日(周五)</p><p class="ql-block">下午:13时30分。</p><p class="ql-block">讲座题目:《冰雪民俗文化的衍生与发展》主讲人:郑旭东</p><p class="ql-block">黑龙江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戏剧家协会会员,黑龙江记者协会理事。现任哈尔滨市呼兰区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和电视剧、广播剧编剧和电视艺术专题片撰稿工作。主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火浴》;中篇小说集《播种记》。散文集《东北风情》、《我的作家梦》等;短篇小说集《长辈》等;有多种体裁文学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词刊》《剧本》等国家级报刊杂志上。《绿在呼兰河》等三篇散文作品选入中小学教材。编辑的电视剧和广播剧《喇叭、棋招、预见性》、《村长的老婆》、《龙卷风》等多部剧本在省市广播电视台录制播出。多部剧本发表在国家及有关级刊物上,曾获黑龙江文学大奖赛大奖,为近百部电视艺术风光片、专题片撰稿,在多家电视台播出。多首歌词发表在《词刊》上并获有关奖项。</p><p class="ql-block">讲座内容:</p><p class="ql-block">一、冰雪生态欣赏文化的传说及民俗</p><p class="ql-block">二、冰雪体育娱乐文化中的民俗</p><p class="ql-block">三、冰雪交通文化与民俗</p><p class="ql-block">四、冰雪生产文化与民俗</p><p class="ql-block">五、冰雪饮食服饰文化与民俗讲座</p> <p class="ql-block">各位老师、文友、热爱冰雪的朋友们:大家小年好</p><p class="ql-block"> 大寒送卯兔,立春迎辰龙。踏着冰雪,迎着春寒,尊敬的各位作家、诗人、画家、书法家、朗诵家,厚爱愚翁,相会哈尔滨市图书馆,听我拙言废语,特别感动。谢谢大家,向你们致敬!</p><p class="ql-block">今年冬天,哈尔滨的冰雪旅游火出了圈儿,哈尔滨市图书馆舆情助力哈尔滨的旅游事业,约我在《哈尔滨讲坛》讲一下冰雪民俗文化。我不是冰雪研究专家,在冰雪旅游理论上很少研究,况且才疏学浅,只是把我近几年撰写的有关冰雪文化的民俗及传说归纳梳理一下,题目叫:《冰雪民俗文化的衍生与发展》,向各位作汇报,请大家批评指正。</p><p class="ql-block">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伟大领袖毛主席这首《沁园春.雪》的诗词,抒发祖国山河的热爱,赞冰雪之壮美,大气磅礴,气吞山河、旷达豪迈、千古绝唱。</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说:“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饱含了哲学智慧和辩证思维,化冰雪资源为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的思想,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p> <p class="ql-block">著名作家、旅游专家刘继祥出版的《冰雪辞典》等一系列冰雪文化的文章,全面系统地介绍阐述了冰雪经济和文化新理念,是一部冰雪文化研究的百科全书,为发展冰雪文化提供了理论支持。</p><p class="ql-block">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和习俗。</p><p class="ql-block">冰雪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苑中一朵艳丽的奇葩,也是世界各国人民文明交流借鉴与共同发展的重要桥梁。它包括冰雪生态欣赏文化、冰雪体育文化、冰雪交通文化、冰雪生产文化、冰雪饮食服饰文化等,这些文化的形成,都是来源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习惯性,是产生冰雪文化最原开始的胚胎,经过时代的发展,逐步去芜存菁(精),去伪存真,越来越光彩夺目。 </p><p class="ql-block">在古代,人们对冰雪猖獗又恶劣的生活环境,有着恐怖的心理,后来逐渐的从恐惧变成适应,并且利用冰雪为人类服务,形成了地域文化,民俗文化,有了很高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p> <p class="ql-block">我们黑龙江的广大人民在冰天雪地的特殊环境中生产与生活,创造了悠久灿烂文明的冰雪文化。同时,不断开辟世界文化交流交融的道路。</p><p class="ql-block">那么,冰雪文化与民俗是什么关系呢?可以肯定的回答:冰雪文化是在民俗文化中产生并一步步发展的。比如:现在的国际冬奥会有一个项目叫:“冬季两项”:越野滑雪和射击,就是鄂伦春等少数民族在过去的年代里,通过他们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的,后来,演变为国际比赛体育项目。</p><p class="ql-block">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是生活在山林中的狩猎民族,被誉为“兴安岭上的猎神”。他们生活在林区中,靠打猎生存。在北方冬季的中后期,森林里的积雪表面会形成一层硬壳,猎手们在打猎时,脚很容易陷进雪坑,增加了狩猎难度。聪明的鄂伦春族猎手就想到了滑雪狩猎的方法:猎手们取两块长条形木板,拴在底部包有狍子皮的皮靴子上,将人的重力分散到滑雪板上,背着猎枪在山里滑雪行进。猎物是四条腿落地,踏上表面硬壳雪立刻就陷进去了,艰难逃窜,猎手们则踏着雪板而来,避免陷进雪中,轻松追赶上猎物,把猎物归为己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分五个部分,讲一下冰雪民俗文化的衍生与发展问题。</p><p class="ql-block">一、冰雪生态欣赏的民俗文化</p><p class="ql-block">在说正题之前,我想摘出来标题的“欣赏”两个字来说一下。欣赏的意思,大家都懂,是指领略与观赏,出自陶渊明的诗《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意思是遇到非常优秀的文章大家共同阅读思考,品味出其中的奇妙与含义,遇到不同的观点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后来,欣赏两个字的外延更加广泛,指对一切事物的领略与观赏。</p><p class="ql-block">欣赏大海,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宽容;欣赏青山,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坚强;欣赏绿树,可以让我们变得更挺拔。欣赏冰雪,使我们心灵更通透,清澈、晶莹。</p><p class="ql-block">我们黑龙江人得天独厚,每年都能够欣赏冰雪,所以心胸博大,无私无畏,有共和国长子的风范。</p><p class="ql-block">欣赏冰雪生态,我们就要用美学的眼光去观看,去思考,享受美的快感,陶冶情操。</p><p class="ql-block">冰雪自然形成的生态景观,自古以来就引起文人墨客豪情顷(青)注,诗仙李白《清平乐.画堂晨起》写到:“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著名诗人柳宗元就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名句。辛弃疾有诗曰:“唤起一天明月,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生动地描绘出冰雪的壮丽的自然生态画卷。</p> <p class="ql-block">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不满足于欣赏生态的自然景观,通过化学和色素,将无色冰和白色雪改造成彩色冰雪,制作出冰灯、冰雕、雪塑等人为景观,成为人们观赏的对象。特别是近些年,发展成为了冰雪经济,在jdp有了一定的百分比。</p><p class="ql-block">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就是由民间最原始冻冰灯、堆雪人开始,一步步发展壮大,丰富多彩,成为了新兴产业。</p><p class="ql-block">先说冰灯,它是由“穷棒子灯”的传说演变而来。</p><p class="ql-block">咱们这地方,以前荒无人烟,人基本上是闯关东过来的。有个叫张三的人,他的脑袋长的比较特殊,比别人大一圈,有点像长方形酱块子状,大家都叫他张大脑袋。他不是正经庄稼人,种庄稼不如本地人,年年收成不好。小孩子给他编了一个儿歌:“张大脑袋,张大头,人家买马,他买牛,人家高粱打八担,他的高粱打半葫芦头,不够做顿饭,扔到地上喂老牛…..”</p><p class="ql-block">张大脑袋见小孩子嘲笑他,气得直跺脚,非要混出个人模狗样来。他不愿意种地,买牛养马。</p><p class="ql-block">马无夜草不肥,这是农民多年总结的经验。马喜欢吃夜草,晚上喂,马才上膘。冬天喂马的人最遭罪的,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手拿喂大罗,粘上点水就冻在铁皮上,手使劲往下拽,就会拽下一层皮。马圈里点的是豆油灯,风一吹,东倒西歪,鬼火一样,风大一点就灭。张大脑袋为这可真没少遭罪。</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他拎着装水的喂大罗去喂马,来了尿急,把喂大罗忘到外面了。他躺在热炕头睡的正香,忽然想起来了装水的喂大罗,急忙到外面去找。一看,喂大罗的水全冻成冰,差一点冻实心了。张大脑袋在冰的上面砸个眼,扣过来,里面没有冻的水全淌出来。可是,喂大罗周围的冰还是和铁皮粘在一起。他把喂大罗放在屋里化了化,不一会,冰砣子就和喂大罗分开了家。一个亮灵灵的大冰砣子扣在地上,冰晶莹透明,里面还是空的,很是好看。张大脑袋好像得到了宝贝,左看看,右瞧瞧,突然,他自言自语:“有了……”。他把冰砣子拿到外面,把豆油灯放在冰砣子里面的空壳处。刚才煤油灯的火苗还被风吹得奄奄一息,火光暗淡,现在顿时火苗立了起来,亮亮堂堂的。</p><p class="ql-block">张大脑袋乐得直蹦高,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自夸地:“俺这酱块脑袋没有白长吧”。</p><p class="ql-block">不几天的时间,张大脑袋发明的冰灯,马上传遍十里八村,很多人开始照样子学。有的人家不但喂马的时候用,在江边打鱼也用。</p><p class="ql-block">正月里,家家户户挂红灯。有钱的人家,在大门外挂上大红灯笼,穷的人家买不起灯笼,也想图个吉利。张大脑袋把家里的瓶瓶罐罐装上水,拿外面去冻,然后把腊烛放在里面,摆在大门的墙垛子上。很多富人瞧不起,撇嘴给这个灯起名字叫“穷棒子灯”。意思是富人家挂红灯,穷人点的是冰灯。</p> <p class="ql-block">“穷棒子灯”,从此在东北这地方传了下来,祖祖辈辈没有间断过。</p><p class="ql-block">穷棒子制作使用的冰灯,由于难登大雅之堂,故此缺乏文字记载。但冰灯作为艺术品观赏,最早的记录见于五代王仁裕所著的《开元天宝遗事》。</p><p class="ql-block">冰灯的诗歌,最早见到的是唐顺之写的《元夕咏冰灯》:“正怜火树斗春妍,忽见清辉映夜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清代学者西清在《黑龙江外纪》记载了嘉庆年间,齐齐哈尔冰灯的展出情况:“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p><p class="ql-block">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代人,张大脑袋后人搬到了哈尔滨,过上城市人的生活。他的后人把“穷棒子灯”也带到这个城市,每年的正月十五,他们就在自己家的门口,凉台上点亮“穷棒子灯”,欢欢喜喜过春节和元宵节。</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一个元宵节前几天,张家人正在张罗着冻“穷棒子灯”。门外进来了几个人,向他们问这问那,好像来偷艺。原来这是几位大人物,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当家人。一位就是当时的哈尔滨市委书记任仲夷,一位是市长吕其恩。</p><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两位当家人从“穷棒子灯”上得到了启发,回到单位立即召开会议,在哈尔滨搞一个冰灯游园会。</p><p class="ql-block">一九六三年的正月十五,哈尔滨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在兆麟公园开幕。过去冷清清的公园,第一个晚上就涌进近五万人,大人门票五分钱,小孩三分钱,人人买票着急入园先睹为快。后来几天,潮水般的人群险些把兆麟公园的大门挤破,守门人员根本无法收门票,只好打开大门,让人涌入。原定展期3天,游人太多,又延期三天,六天里共接待游人25万之多,占当时哈尔滨总人口的十分之一。</p><p class="ql-block">哈尔滨人民震惊,欢呼,高兴,奔走相告。从此,哈尔滨冰灯游园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张大脑袋发明的“穷棒子灯”,为哈尔滨的冰雪文化拉开了序幕,搅热了哈尔滨的每一个冬天。</p><p class="ql-block">今年的哈尔滨的冰雪节盛况空前。无论在规模、艺术效果,旅游人数,创造的价值都创历史之最。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咱们哈尔滨青年老作家于同的《冰雪节赋》比我描述的好,摘录三小段,供大家欣赏:</p> <p class="ql-block">“有青女洒梨花,妆海天而成素裹。多神工执鬼斧,琢冷玉而化玲珑。灯流光而冲霄汉,人鼎沸而震鸿蒙。</p><p class="ql-block">这里写的冰雪大世界之美!</p><p class="ql-block">“时具四美,托衡阳之雁而传素柬。早并二难,扫陈蕃之榻以待高朋。无苍狼之啸月,张索伦之弯弓。曳(业)驯鹿以迎宾,八方云涌。”</p><p class="ql-block">这里用了四个历史典故写中央大街各少数民族欢度冰雪节的情景。</p><p class="ql-block">“携妖狐而魅客,四海蜚声。冰雪质洁,关山易渡。北人情热,沧海可平。岂曰无衣,户外执裘之媪(袄)。岂曰无食,街前炙(志)薯之翁。”</p><p class="ql-block">写哈尔滨人热情好客的服务,有吃有喝,一派祥和。</p><p class="ql-block"> 今天不是文学方面的讲课,仅点到为止。</p><p class="ql-block">关于哈尔滨冰雪发展的历史有关文章,由哈尔滨作协副主席谢幕主编,我和孙文任副主编《传奇与传承》一书,有详细记载,感兴趣朋友可以去读一读。</p><p class="ql-block">雪雕也是冰雪生态的欣赏文化,是以雪当做塑形的材料,把雪先制成大小不一的固定形状,结合图纸进行雕刻、塑形、打磨、修整而成。</p><p class="ql-block">雪雕来自最原始是“堆雪人”,而堆雪人是从古代堆“雪狮子”演变而来的。</p> <p class="ql-block">北宋的书《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冬季腊月,北宋都城东京汴梁城里的富裕人家,遇到下大雪的日子,就会举行酒宴招待亲朋故旧,同时要堆雪狮子,装雪灯。</p><p class="ql-block">到了南宋的书《梦粱录》记载,在南宋都城临安的富豪士绅们,除了堆雪狮,还增加了堆雪山的项目。</p><p class="ql-block">同样是南宋的书《武林旧事》中,详细记载了南宋皇宫赏雪的基本流程:每到下雪时,宫里要堆大小雪狮子,并在雪狮子身上装点各种金玲彩线,还要搭配雪花、雪灯、雪山等等。</p><p class="ql-block">通过这些文献记载,可以推断出,在两宋时代,上至皇帝,下至商贾(古)富人,都已经普遍有在下雪天堆狮子的习俗了。</p><p class="ql-block">到了清代,堆雪狮子活动依旧存在。我们后世更熟悉的堆雪人游戏,终于在堆雪狮子的基础上出现了。</p><p class="ql-block">我国古人为何喜欢堆雪狮子?因为在那个时代,达官显贵乃至皇宫贵人的宅门口都有两个石头狮子把大门。下雪的时候,这些达官富人,看见狮子,有了参照物,就模仿门口的石狮子来堆砌雪狮子。狮子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中,有祈福、平安、吉祥的寓意。另外,还有一个客观的技术性原因,狮子体态庞大,比较稳固,这在堆雪狮子时尤为重要,用松软的雪来堆砌,若是造型不稳,堆出来的作品就容易垮塌。</p><p class="ql-block">堆雪狮子从城市的达官贵人传到农村乡下。北方人们冬季猫冬时间长,雪又大,晚上下大雪,第二天早上,家家户户的房门都推不开。大人清扫雪,孩子们好奇心大,开始堆雪人,先堆个上身底座,然后,安个圆雪球做脑袋,捡两个青柿子做眼睛,用柳条棍折成三角形安鼻子,高粮杆当嘴,雪人就堆成了,农村孩子多,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有一个个大小雪人。</p> <p class="ql-block">受老一辈人堆雪人的启发,哈尔滨开始了制作雪雕的尝试。1963年哈尔滨市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哈尔滨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的四名学生运用雕塑的方法,塑成了一个大象,长4米,高2米,其身上分别写着“万象更新”和“五谷丰登”的字。那时不叫雪雕而是叫“雪塑”,也不是主角,只是个点缀而以。</p><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18日,哈市教育局在哈尔滨冰雪节组委会办公室的支持下,在斯大林公园组织了有80名学生参加的哈尔滨市首届小学生雪塑比赛,塑造出了《米老鼠》、《唐老鸭》等一些形象。人们的雪塑实践活动,连同哈尔滨市举办的冰灯游园会,国际性的冰雕比赛所积累的经验,为冰城雪雕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以后,连续多年太阳岛都举行雪博会,成为哈尔滨旅游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呼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女作家王丽娟在《黑龙江冰雪》一书中写过《雪雕.北方冰雪民俗》的文章,推荐大家阅读。</p><p class="ql-block">随着冰雪欣赏文化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哈尔滨诞生了两个节日,一个是每年的12月7号(大雪)的采冰节,再一个就是每年1月5号的哈尔滨冰雪节。</p><p class="ql-block">这些年哈尔滨举办的采冰节非常热闹火爆,成为冬天里的第一个节日。</p><p class="ql-block">采冰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早在三千年前,古人就在寒冷的冬季将冰块从江河湖泊里采集起来,收储于地下冰窖中。《诗经·国风·》中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通俗地说就是:“十二月凿冰,正月里搬进冰窖中”。</p><p class="ql-block">在商代,人们已经会使用冰来把食品保鲜和防暑降温。周代设立有专门的采冰机构,叫“冰政”。到了唐代,民间开始有藏冰售卖的商人,而且,发现硝石遇水吸热,使水降温结冰,从此人们夏日也可制冰。宋朝出现冷饮商铺,有“冰雪冷元子”“冰雪甘草汤”“雪泡梅花酒”等美食。元代将牛奶做成了“奶冰”,再加上果汁、果脯之类的东西,制成了“冰酪(烙)”。传说“冰酪”传到意大利,成为了如今冰淇淋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每年大雪季节,哈尔滨市采冰节开始了,标志着哈尔滨正式进入隆冬时节。</p><p class="ql-block">那么这个采冰节是怎么来的呢?</p><p class="ql-block">在东北居民早期的自然崇拜中,对冰雪的崇拜情结是十分强烈和突出。祭祖祭天中的神偶、神龛(砍)”以白色居多。崇尚白色的价值观,促进了以冰雪文化为代表的自然文化形态的形成。</p><p class="ql-block">东北先民很早就发明了用冰雪储藏食物的办法。他们在辞旧迎新之际,用猎来的禽兽举行大祭,避灾迎祥,后成习俗,为腊祭。当时所有用来祭祀的食物都是用冰雪掩埋或浇冰储藏的。</p><p class="ql-block">后来随着贮藏食物增多,采冰量增大,人员增多,采冰危险性也越来越大,有的采冰人不小心掉进冰窟窿里,常有死人的现象发生。为了安全,当时都是祈祷上天保佑,就产生了采冰祭祀仪式,祈祷平安。最初,也是很简单,在祭祀司仪主持下,探冰人手持探杆现场测绘探冰图,并将探冰图献给冰把头,冰把头看过探冰图,大声朗读祈福词,然后,冰把头带领冰汉子们将斟好的酒水一饮而尽,然后,采冰汉子们纷纷拿起冰镐、锯子等传统的采冰工具开始采冰。</p> <p class="ql-block">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近些年来,冰雪大世界的日益火红,采冰量增大,采冰人也多,每年民间也搞一些简单的采冰仪式。随着老百姓参与程度增大,仪式也越来越火爆。因此,这个活动被官方认可,从2019年开始每年都举行仪式采冰节,一直延续到今年。</p><p class="ql-block">现代的采冰仪式更加完美和规范,去掉了一些迷信色彩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步骤:迎风旗、震天鼓、祈福词、出征酒、采头冰、系鸿运等传统采冰仪式。由30多人组成的祭旗队伍,伴随着猎猎招展的迎风旗,围绕采冰区转跑六圈,然后,鼓手敲响韵律古朴的开冰鼓,鼓声稍息,探冰人献上探冰图,冰把头看过探冰图,宣读祈福辞。</p><p class="ql-block">祈福辞是:</p><p class="ql-block">“冬月大雪,福临吾江,冰冻三尺,水凝呈祥。</p><p class="ql-block">取之晶莹,耀之光芒,万千变化,共赋华章。</p><p class="ql-block">感自然之伟力,谢江河之浩荡,承祖先之技艺。</p><p class="ql-block">釆造化之冰,遵百年之礼仪,集万古之精华,点冰雪成金银,燃光彩耀四方。</p><p class="ql-block">以此文拜求福祉,佑华夏国富民康!”</p><p class="ql-block">伴随着韵律古朴的开冰鼓,在冰把头的召唤下,身着传统服饰的采冰汉子齐饮出征酒,有头有脸人物(省、市领导)宣布:出发。</p><p class="ql-block">釆冰汉子,手拿冰镩,喊着镩冰号子,奋力砸冰。</p><p class="ql-block">《采冰号子》里唱到:" 一镩砸它个冰花飞啊,二镩砸它个龙出水呀,三镩砸出个风雨顺呀,四镩砸出个好运来呀,五镩求它个福临门呀,六镩求它个吉星照呀,七镩求它个人长久呀,八镩砸出个路路顺呀,九镩求它个国平安呀。”</p> <p class="ql-block">在《采冰号子》的歌声中,采冰的人们采出象征着幸运与福气的松花江第一冰。</p><p class="ql-block">头冰出水,有头有脸人物给头冰扎上红绸子,摆上鸿运台,供游客欣赏、共享吉祥。</p><p class="ql-block">这些年,围绕采冰祭祀仪式,还开展了热闹非凡的互动活动,冰水煮饺子,几十口大锅,热气腾腾,原汁原味的松花江水煮饺子,韭菜鸡蛋馅、芹菜猪肉馅… 蕴含着吉祥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p><p class="ql-block">饺子酒,越喝越有,敬天敬地丶敬神明,人们喝着酒、吃着饺子,嗨起来……</p><p class="ql-block">还有江水炖江鱼,百人泼水成冰,发放幸运“首日冰”封等精彩活动,让游客大呼过瘾,松花江畔成了欢乐的海洋。</p><p class="ql-block">采冰节即是东北地区民俗文化,传承上百年的水与冰,冰与人亲密关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即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p> <p class="ql-block">冰雪体育娱乐文化中的民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冰雪体育文化产生在最早的古时代的“冰嬉(西)”。所谓的冰嬉:就是冰上活动的泛称,通俗说就是“冰上的游戏”。</p><p class="ql-block">唐代《新唐书》中记载中说:“俗乘木马驰冰上,以板藉足,屈木支腋,蹴(促)辄(泽)百步,势迅激。”就是对人脚踏木板、手持冰杖在冰面上飞驰的情景描写。这是滑冰运动的最早史料记载。</p><p class="ql-block">宋朝和元朝时期,马端临编撰的《文献通考》中记述的“骑木而行”,指的是生活在大兴安岭一代的古代室韦人(即指生活在今大兴安岭、嫩江一带的鄂温克族)为了适应在雪地里生产,发明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p><p class="ql-block">宋朝时期,冰上活动更为盛行,有了“冰嬉”的明确记载。据《宋史·礼志》记载,当时的皇帝就喜欢冰上的娱乐活动,在后苑里“观花,作冰嬉”。</p><p class="ql-block">明朝以前的冰上活动多以生产与生活为前提,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进入明代,冰上运动形式更为专业化,“冰嬉”被列为宫廷体育活动。除此之外,冰嬉演变为独特的军队训练项目,还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冰鞋处。162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依靠滑冰技术战胜了巴尔虎特部,其使用的工具叫作“乌拉滑子”,是一种在鞋底绋(服)以铁条,用手持杖撑动,在冰上滑行的简易冰刀。</p><p class="ql-block">乾隆和道光年间,冰嬉运动达到顶峰,乾隆帝在《冰嬉赋序》里说冰嬉是“国俗”,其御制诗注也称“国俗常有冰嬉之典”。 乾隆帝还创立了名为“技勇冰鞋营”的滑冰特种小天团,每年的冬至到“三九”期间,太液池上就会举行冰嬉大典。清朝的《冰嬉图》中,展现出冰上运动的真实写照,皇帝要在参与“冰嬉”之前,参拜神灵,祈祷上苍,可以看出“冰嬉”已经成为当时皇族祭祀的主要手段。</p> <p class="ql-block">冰嬉运动形式主要有三种:速度滑冰、冰上技巧、冰上蹴鞠(促居)。</p><p class="ql-block">速度滑冰,在古代的时候有个专门的说法叫“抢等”。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讲:“冰上滑擦者,所著(着)之履,(吕)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名曰溜冰。”意思就是滑冰的人风驰电掣一般,以速度取胜。</p><p class="ql-block">冰上技巧的项目很多,有记载的,古代有一种项目叫“射天球”或者叫“转龙射球”,这个活动巧妙地将射箭与滑冰结合到了一起。</p><p class="ql-block">转龙射球,由八旗人选派优秀的参赛者,其服装与所属旗相同。比赛规则是参赛者入场后排成规定的队形,然后,在操场的一端设一球门,上悬一球叫天球,下悬一球叫地球,然后参赛者三人一组,一人为先导,另两人滑行紧跟,在距球门一定距离时开弓射球,射一天球,射一地球,射中者有赏。除此之外冰上技巧还有一些项目比如:冰上倒立、举重、爬杆,冰上武术、冰上杂技、冰上多人技巧等。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花样滑冰就是这些艺术形式综合体现。</p><p class="ql-block">冰上蹴鞠(促居)。冰上蹴鞠,即冰上踢球。这是参与人数最多、场面最大、竞争最激烈的项目。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冰上作蹴鞠(促居)之戏,每队数十人,各有统领,分位而立。以革为球,掷(之)于空中,俟(四)其将坠,群起而争之,以得者为胜。或此队之人将得,则彼队之人蹴(促)之令远。欢腾驰逐,以便捷勇敢为能。”也就是说比赛者分两队,每队各十人,将球抛向空中,等球快要落下时,双方队员开始争抢,抢到球的队伍则获胜;或者一队的人即将拿到球时,另一队的人则将球踢远,双方再去争抢。这项运动以后逐步演化为冰球、冰上足球等运动。</p><p class="ql-block">生活产生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冰雪文化的诗歌和绘画在清朝就见著文献。</p> <p class="ql-block">乾隆十年(1745年)腊月,乾隆皇帝在长春书屋亲撰《御制冰嬉赋》,该赋写成后,内廷诸臣各作赋一篇,最终有十三位内廷大臣自己题写的应制赋得以与乾隆御笔一起装订成册,这个册子收录在《石渠宝笈(及)续编》中的《御笔<冰嬉赋>》。</p><p class="ql-block">嘉庆皇帝也曾在太液池观看八旗健儿冰嬉表演,题有《御制观冰嬉诗》:“万顷液池玉鉴凭,八旗劲旅竟超腾。雷轰三叠齐呈技,电掣千夫各奏能。飞矢(四)射时全命中,彩球抛处又分朋。”诗中尽显“万顷液池”之上八旗劲旅冰嬉之生龙活虎的场面。</p><p class="ql-block">杨静亭在《都门杂咏》中也赞咏了以冰床为乐的场景:“十月冰床遍九城,游人曳(业)去一毛轻。风和日暖时端坐,疑在琉璃世界行。”</p><p class="ql-block">冰雪绘画的作品也相继出现,现收藏于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反映清代冰嬉的绘画作品就有多幅,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两幅,一幅是金昆、程志道、福隆安合绘的《冰嬉图》,画面主要描绘滑冰射箭比赛的场面;二幅是张为邦、姚文瀚(汉)合绘《冰嬉图》,除滑射埸面外,还有各娱乐性冰上杂技表演。这些清代画作,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丰富多彩的冰嬉盛景,也为当代冰雪运动推广和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资源。</p> <p class="ql-block">历史在发展,有些冰嬉活动被淘汰,又增加了很多新的项目。</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初还有一些冰雪体育活动项目存在,现在也越来越少了。我们东北最有代表性体育娱乐项目有以下几项:</p><p class="ql-block">一、蹬冰滑子,古代叫滑擦,也就是滑冰或跑冰的意思。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城市乡村,随处可见,孩子们用一块和脚等大的木板,顺板在中间固定两根粗铁丝,就做成了“冰滑子”。用绳子把两只冰滑子绑在双脚上,一前一后不断交替助跑 ,在冰雪上滑动。这个活动简单,工具自己做,随处都可以玩,大众性,参加的人多,尤其是小孩子玩的更盛。</p><p class="ql-block">二、抽冰猴,也叫打冰尜,用绳子绕在陀螺上,然后用力一拉,冰猴在冰面或雪地上旋转起来,接着玩者对它不停地抽打,让它在冰面或雪地上长久地转动。做冰猴,绝大部分是用木头加工的,也有自己找一个螺母,在螺母下安装一个玻璃球或者铁球,就做成了一个冰猴,抽冰猴的鞭子用布条或者麻绳做的,在冰场上,看冰猴谁转的时间长,谁就赢,两个冰猴撞在一起,谁先倒,谁输。</p><p class="ql-block">三、打滑哧溜,古代叫打滑挞(踏),也叫高坡滑雪、高台滑冰,东北人叫“打呲遛滑儿”或“打滑出溜儿”。清代有书记载:“冬月打滑挞,先汲水浇地使冰,遂成冰山,高三、四丈,莹滑无比。勇健兵士著带毛猪皮履(吕),自其巅挺立而下,以到地不仆者为胜。”这文言文说的是这个意思:冬天打滑哧溜,先往地上浇水成冰,高三、四丈,像山一样,非常光滑,打滑哧溜的人在上面挺身而下,终点,没有滑到的人为胜。</p><p class="ql-block">打滑哧溜参加人很普及,大人小孩都可以玩,惊险、刺激、兴奋。有的人把马车的旧轮胎当乘坐工具,人坐在上面,从高坡上往下滑,最简单是坐在木板上或者铁盆里往下滑,每个人摔的东倒西歪,大喊大叫,不亦乐乎,格外开心。打滑哧溜过去是群众性自发娱乐活动,无组织,无纪律,随随便便,找个上坡就可以往下滑,后来,一步步发展成为滑梯,小滑梯发展为大滑梯,并且,滑道越来越多,分为了成人滑道和儿童滑道。</p> <p class="ql-block">今年,全网最火的一个词:“我不是小孩”,贼逗乐,我看了好多遍。一个南方的25岁姑娘在“冰雪嘉年华”打滑梯,负责安全的是咱们东北的大哥,东北大哥看她长的小巧玲珑,并且穿戴都像小孩子,认为她就是小孩,不让她在成年人滑道上滑,因为成年人滑道坡度陡,速度快,危险系数较大。小女孩子没有听东北大哥的安排,声嘶力竭喊:“我不去那边,我不是小孩”,东北大哥脾气也犟,就认为她是小孩,把她从大人堆里薅出来,在儿童滑道上一脚踹下去,然后歪脖子告诉大家:“我眼睛就是尺,说你是,你就是”。这个场面当时被一位网友录到,当天晚上就发了朋友圈,没有想到迅速上了热搜,粉丝立刻猛增几十万。这个女孩也挺逗,把网名改为:“我不是小孩”,成为了小网红。</p><p class="ql-block">四、滚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晚上,大家相约到井沿儿或者河边,在冰上打滚的一项自由活动。这一古老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说的是很久以前,松花江的江神独角龙的女儿,和一位捕鱼的小伙子产生了爱情并结成夫妻,过着幸福宁静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此事被独角龙发观了,大年初一,独角龙用独角豁开江面,将龙女抓了回去,并想用瘟疫来惩罚小伙子和附近的村民。龙女知道后,托梦给她心上人,嘱咐小伙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到冰面上去打滚,左打九个滚,右打九个滚,这样就可以躲过瘟疫。小伙子听了龙女的话,在元宵节的晚上,组织全村老小都到冰面上去打滚,果真躲过灾祸。以后每年村民都怕独角龙再来报复,正月十五晚上都到冰面上去打滚,久而久之,渐渐的形成一种独特的民俗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滚冰”经过多年的演变,由原来的消灾,后来即意为“滚病”,正月十五这天在冰上打几个滚,就可以去除百病。我在农村时候也参加过滚冰,这项活动现在在呼兰有的地方还在流行,木兰县就办过滚冰节。</p> <p class="ql-block">冰雪交通文化与民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冰雪交通这方面主要表现为爬犁(雪橇)、滑雪板等雪地交通运输工具。</p><p class="ql-block">爬犁又叫雪橇,古代人们用牛、马、鹿、犬等驾驭爬犁,在冰雪上行走,有的坐人,有的运货,是生产与生活中的主要工具。。在上世纪初,爬犁在农村随处可见。</p><p class="ql-block">以前,农村都是乡间土路,下大雪后,道路被大雪覆盖,没有了“道眼”,马车根本没有路可走。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出爬犁这个运输工具,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p><p class="ql-block">爬犁,古代叫:冰床,也叫拖床。 《明宫史·金集》载:“冬至冰冻,可拉拖床,一人在前引绳,可拉二三人,行冰上如飞。”从文献可知,明代的冰床以木板制成,到了清代,制作冰床的技术又有所提高,在木板下钉上钢条,使得滑行速度大大提高,《帝京岁时纪胜》中说:“寒冬冰冻,以木作床,下镶钢条,一人在前引绳,可坐三四人,行冰如飞,名曰拖床。”</p><p class="ql-block">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爬犁基本都是木制的,宽近一米,长一米多,下边是一个长方梯子形的木框,上面也是一个长方梯子形木框,木框的四角由四个立柱把上下连接起来。下边梯子型木框的前边比上面的长,并且头稍微翘起来,如一个刀状,防止爬犁往前面翻跟头,上面的木框上垫些木板,就可以坐人或者拉运东西。</p> <p class="ql-block">爬犁是冬天的交通工具,也是一道雪地上的靓丽风景。南北屯走亲访友,新媳妇回娘家,大姑娘出门子,在爬犁上面绑上一块木板,铺上一些谷草或者茅草,放上被褥,套上马或者小毛驴,人坐在上面,皮鞭子一甩,伴随着清脆的响鞭声,口中哼着小调,爬犁就直奔村外茫茫的冰雪世界。</p><p class="ql-block">坐爬犁,有乐趣,也有惊险,有时候,下陡坡或者遇到牲口受惊吓,坐在爬犁上的人,便会惊慌失措,爬犁左右倾斜,连人带东西一起滑下爬犁,身体在光滑的冰雪路上向前滑行几米远,虽然是有惊无险,也吓出来一身冷汗。有的时候,爬犁下陡坡,爬犁滑动的速度比马跑的还快,撞马的腿是经常发生的事。</p><p class="ql-block">冬天,农民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爬犁,往碾房里倒运粮食,卖豆腐的,捡粪,前后村卖东西,接姑娘,送媳妇等都用爬犁。爬犁为寒冷的北方大地上的增添了一道风景,马蹄声声成为乡村里一曲欢乐的歌。在寒风中,爬犁溅起雪花飞舞着,马儿鼻子上挂着冰柱,打着响鼻飞奔着,雪爬犁带着人们自由的心神,带着各种快乐,带着东北人特有的豪放,欢畅,任凭爬犁在雪地上飞奔着,感受着最冷环境中最热烈的欢乐。</p><p class="ql-block">“关东人不光是那狗拉爬犁大碗酒,还要在时代的高速路上去论英雄……”这首《关东风》唱出来了关东人今天的豪迈和生活上变化。现在,爬犁已经不再是农村生产和生活的一种工具,爬犁已经成为了一种娱乐的玩具,走出了偏僻山村,走进了城市,走进了冰雪旅游天地。</p> <p class="ql-block">滑雪板最早是载人的工具,关于它的产生我在第一个章节已经讲了,这里就不赘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有八个样板戏都拍成了电影,其中《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省的海林市,这个戏里面我们见到最激动人心的场面: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的解放军战士,披着白斗蓬,脚蹬滑雪板驰聘在林海雪原中去围剿座山雕。这里有一段唱词非常好:</p><p class="ql-block">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望飞雪漫天舞,巍巍丛山披银装,好一派北国风光,山河壮丽,万千气象,怎容,虎去狼来再受创伤。党中央指引着前进方向,革命烈焰势不可当,解放军转战千里,肩负着人民的希望,要把红旗插遍祖国四方......我们在坐的有很多写诗歌的诗人不妨认真研究研究,绝对是经典。</p> <p class="ql-block">这里顺便也说一下与冰雪交通文化有关联的挂马掌。</p><p class="ql-block">冬天冰面道路特别光滑,有了交通工具,也需要动力,这个动力就是马,爬犁需要马拉才走,光滑的路面,马也没有法走,天无绝人之路,办法总比困难多,否则,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了。于是,人们发明了给马挂掌,也叫给马穿“凉鞋”。</p><p class="ql-block">挂马掌的活以前每个村子都有,在铁匠炉门口立有两根大木头桩子,木头桩子上面是一根可以转动的木头横梁。挂马掌的车老板牵来马,同铁匠炉挂马掌的师傅一起,把马推进两个木头桩子中间,然后,用两根绳子兜住马肚子,把马吊在上面的横梁上,这样,马就不能前后乱踢乱踹了,乖乖的听人的摆弄。</p><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挂马掌师傅想先给哪个蹄子挂,就用绳子把那个蹄子吊起来绑在前后某个柱子上,马的蹄掌冲上,摁在一个结实的凳上,或者由人提着。然后,用烧红的大烙铁在马掌上烙。烙糊的蹄子上,厚厚蹄甲渐渐地稍微变软,师傅用镰刀把上边烙软的蹄甲削下去,修理板板整整后,放上一个大小正合适的马蹄铁,开始把马掌钉钉进去。马铁掌分大、中、小号,上边有6到8个马掌钉眼。四个马蹄算是一副,在挂马掌时,要根据具体的马掌型确定。马蹄铁是不起防滑的作用,防滑作用的是马掌钉,马掌钉头呈扁方箭头形,下部像锥子尖,长大约5厘米,在马身体重力下,可踏破冰雪,达到防滑作用。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就是踢马掌钉。</p> <p class="ql-block">冰雪生产文化与民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捕是我国古代传统的渔业生产习俗。冬季捕鱼作业,既便于产品保存,也便于运输。每到冬季,人们采用最原始人工破冰、下网、拉大网进行冬捕,是东北最淳朴,也是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冬捕从辽金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据资料记载,冬捕活动在辽代非常盛行。《辽史》等书籍记载,自辽圣宗开始到天祚(坐)帝,每年冬季,都要携嫔妃群臣到湖泊河流进行凿冰取鱼。冬捕中,最先捕获的鱼被称为“头鱼”。捕到“头鱼”后,辽皇帝便在帐篷里和大臣们举行“头鱼宴”。</p><p class="ql-block">“头鱼宴”是一种规格很高、相当隆重的盛典,辽兴宗重熙二十三年,北宋吏部侍郎王拱辰出使辽国,兴宗在混同江边接见,并设“头鱼宴”款待。每当捕获一条大鱼,兴宗都要劝王拱辰饮酒、食鱼,并亲自为他弹琵琶助兴。</p><p class="ql-block">冬捕出网时,场面非常壮观,冰面上万鱼跳跃,极富视觉冲击力,冬捕以及“头鱼宴”由此传入民间,衍生为每年的严冬时节,达斡尔族人及生活在该区域其他部落的人们,都要进行的冰上捕鱼活动,捕鱼后男女老幼设宴饮酒欢庆,一直流传至现在。</p><p class="ql-block">最著名的冬捕的吉林省的查干湖,我省的杜蒙自治县年年都在连环湖冬捕鱼,我市的长岭湖也搞过冬捕 。</p><p class="ql-block">我青年时期在农村居住的时候,冬天经常去漂河打冰钏捞鱼。那个年代捞鱼的工具很简单,冰镩、搅箩子、铁锹、水桶等。冰镩是一个下尖上粗的锥形物,上部有柄可由双手提升,用它锋利的尖部破冰穿洞。搅箩子是拿竹劈子弯成一个弧形,在上面用鱼网套成一个网袋,类似厨房里的笊篱一样,用它来捞鱼。</p><p class="ql-block">冰镩在冰上砸一个可以伸进去搅箩子的窟窿,一个人用冰镩凿冰,另一个人用铁锹把凿出来的冰块捞出来。当凿到接近水面时,将四周的冰壁修整好,然后将冰镩掉头,大头向下,奋力砸向最后一层冰。冰面的巨大压力将水从河中鼓出来,那些因缺氧的鱼儿,立刻随着水翻滚到冰面上。它们没有扑腾多久就冻僵硬了,装进铁桶里后,仍然保持着挣扎的姿势。水中冒上的各种鱼结束后,把搅箩子继续伸进冰窟窿里面,顺时针由慢到快搅动,凭感觉有鱼就收起,每网都有惊喜出现。一个冰窟窿没有鱼了,再换个地方,再砸一个,一直到满意为止。</p> <p class="ql-block">冬闲的时候套野兔和抓野鸡,也是很有情趣活动。</p><p class="ql-block">当年,自然环境好,野兔和野鸡特别多。下大雪以后,就可以套兔子。有一句叫“狡兔三窟”,我不是这样认为,其实,兔子很傻,它习惯走一条道。套兔子就是根据兔子生活习惯来逮它。用细铁丝做一个套,套的下面坠上很重泥块,放在柳条通兔子经常走的道上,兔子脑袋钻进铁丝套了,套下面的很重的泥块,兔子拖着它走不多远,就勒断了气。一般是晚上下套,第二天早上去取,都能够套住一两个,兔子肉好吃,兔子皮可以做手套,非常暖和。</p><p class="ql-block">雪大的年头,野鸡在山上寻不到食,就飞到村子周围找食吃,年轻小伙子,见到野鸡就撵,野鸡饿的没有力气,飞不多远,顾头不顾尾头扎进雪地里,人不费力气抓住两个爪子就拽出来了。野鸡味道美,公野鸡的尾巴翎特别漂亮,插在柜台的弹瓶里,是很好的装饰品。</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的冬季,原始的生产活动还有打柴火、刨土粪,送粪等等,冬闲也成了忙碌的季节。</p> <p class="ql-block">冰雪饮食服饰文化与民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北的饮食文化也可以叫作冻食文化,是东北人们利用在冰雪自然寒条件下,为了适应生存而产生的文化。</p><p class="ql-block">据记载,宋、明、清时期均有关于“冻梨”的文章,其中有的讲“天下何处无冻梨,王公何不一念之”。此外,还形成了包冻饺子、包冻豆包的风俗。</p><p class="ql-block">“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进入腊月杀猪”、“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闹,杀完年猪包冻饺”,这童谣说的就是农村杀年猪、包冻饺子的民俗。</p><p class="ql-block">包冻饺子剁馅子是个大活、累活。特别是人口多的人家操办很大。剁馅子是由妇女来完成,妇女们嫌自己剁太累,都招呼亲戚姐妹互相帮忙剁,今天你家,过两天她家,左右邻居都习惯了,听见谁家剁馅子,保证今天或者明天晚上,这家准喊人去包冻饺子。</p><p class="ql-block">女主人剁馅子,男主人用镐头到柴火垛旁去刨冻猪肉。那阵子,冬天是天然的大冰箱。在杀完猪以后,亲戚朋友吃完猪肉散去以后,主人马上要到井沿去刨冰块,然后用爬犁拉回家,在院子里找一个比较安全靠边一点的地方,用刨来冰块把肉埋起来,浇上水,不一会的功夫,冰和肉,冰和地就冻在了一起,非常坚固,猫和狗闻到味,无论怎么扒都无济于事,馋得嗷嗷叫干眼馋。</p> <p class="ql-block">冬天天短夜长,四点多钟天黑就要点上灯。南北炕的小饭桌周围坐满了盘腿包饺子的人,地上面板上是揉面,揪剂子,擀皮的手艺人。女主人这个时候是不参加包饺子,一会儿找帘子,一会舀馅子,一会给大家上烟递水。老辈人大都抽自己卷的叶子烟,有劲,过瘾,呛得不会抽烟的女人们直咳嗽。年轻人一般都抽烟卷,那个时候烟卷的品种很少,有葡萄,迎春,握手牌的,没有过滤嘴。主人一盒烟拿出来,一圈下来撒手就没,马上满屋子烟雾撩绕。生活好一点的人家,烟的品牌也高档一些,有带锡纸的,个别特殊的人家,亲戚在城市住的,给大家抽的是过滤嘴的,好烟只是拿出来几盒,大家尝尝。谁家的烟好,能够喝上茶叶水,包完饺子后,再尝尝鲜,马上成为大家几天的议论话题,明年在包饺子的时候,听见这人家剁馅子,就会有人主动去帮忙。</p> <p class="ql-block">大家手上包饺子,嘴也不消停,闹笑话,吹牛皮,抬杠子,话题一个接一个。</p><p class="ql-block">热热闹闹,不知不觉,三星偏西了,几十斤面的饺子包完了,大家洗洗手,叼上一支烟,踏着月亮地哼着小调回家,村里响起来一片狗叫声。</p><p class="ql-block">黑龙江这几年兴起了“下雪吃大鹅”的美食。这也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直冰雪文化现象。</p><p class="ql-block">咱们今天在座的有一位官员作家叫周继业,他每年都养上千只大鹅。每年在雪后都请大家吃铁锅炖大鹅,我们有很多老少作家、诗人都去过,围着大铁锅吃大鹅,喝的满脸桃花开。不知道大家吃过后,认真思考过没有,为什么一定要下雪吃大鹅?部知道的不要紧,我给大家补上一课,今年再去吃,也许,味道会不一样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面有讲究:一是,大鹅是草食动物,吃青草的大鹅肉细嫩,紧成,口感特别好。吃粮食的肉比较松懈,而且还有点柴。下雪了,没有了青草,大鹅开始吃粮食,所吸收的营养成分和草是不一样,直接影响了肉质。二是,下雪后,天气一天天冷了,大鹅就不长肉了,即使你天天喂养多少次,也无济于事。大鹅不但不长肉,有时还日渐消瘦。三是,大鹅还有个习性,在冬天前,开始长绒毛,就是我们说的鹅绒,为的是能扛得住关东地区的大风雪,不至于冻死。头场雪之前,大鹅长满了鹅绒,到了极限,下雪后就不在长了。下雪前杀的大鹅身上的肉皮是青色的,雪后喂养的大鹅由于吃的不是青草,是麦麸子和苞米面,大鹅的外皮是黄色的,这就是头场雪前后大鹅表皮上的区别,也决定了大鹅肉质上的区别。四是,头场雪之前,大鹅每天运动量大,雪后是圈养,大鹅运动和不运动也决定了它肉质是否紧密和疏松,所以说,关东地区雪后吃大鹅是老百姓多年来延续下来的习俗。大家以后吃大鹅的时候,就知道这里面的文化了。</p> <p class="ql-block">外地人说:哈尔滨有许多怪,其中:大面包像锅盖,冰天雪地啃冰块。这第二怪啃冰块,就是吃马迭尔冰棍,不管天多冷,排多长的队,啃上马迭尔冰棍,游客心里就踏实了:来过了哈尔滨。如今,已经见怪不怪,成为一道风景线。还有那大街小巷卖冰淇淋、冻柿子、冻梨的摊床,把城市的烟火味熏染得多姿多彩。</p><p class="ql-block">早些年,人们生活都非常贫困。特别是东北地区,不产水果,加之运输条件限制,一年四季根本吃不到新鲜水果,只有到了过年时候,才能够买几斤冻梨和冻柿子,放在外面冻着,留除夕晚上全家人吃。</p><p class="ql-block">除夕晚上是除旧迎新的一天,这一天是大人小孩子盼望已久的甜蜜日子。不但能够穿新衣服,管够吃大鱼大肉,也能吃到冻梨和冻柿子。</p><p class="ql-block">这天,各家晚饭吃的时间都比较早。团圆饭吃完后,大人们开始打扑克,看纸牌,走亲戚等,孩子们提个纸糊灯笼东西两院玩耍。酒足饭饱后,开始用盆子化上冻梨和冻柿子,享受一年里少有吃水果的美味。</p><p class="ql-block">嘴急吃不了冻货,吃冻梨和冻柿子,要先进行“缓”。缓,在东北话里就是化冻的意思。把冻梨放在凉水盆里,不一会儿功夫,冻梨的周围就化出来一层薄薄的冰,里面果肉开始解了冻。</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放在凉水盆里化,不直接在热水盆中?,这是多年来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热水会使冻的东西“激动”,伤了皮肉,用冷水化保鲜,不损伤冻货的外皮和内部物质结构。</p><p class="ql-block">冻梨在冷水里渐渐地软化,由外及内,慢慢恢复了“体”温。然后,果肉开始褐里泛红。水果的气味,也随着颜色的变化而外溢。冻梨复苏后,浅浅地咬一口,嗝滋一声,一股凉甜冒了出来。马上,再咬开那带有皱褶的黑皮儿,慢慢吸一口,一股清凉清香的细流,就在喉咙里延长为一条细线,让人感觉到径直流进肠胃间,整个身心的舒坦,急切地盼望着再一口接一口吞下去,最后连皮带肉又嚼出新的舒爽。</p><p class="ql-block">吃冻柿子,半化不化的时候口感最丰富,冻柿子花软乎后,拔开一个小口,用嘴慢慢地吸,甜味马上盈满口腔,瞬间滑到嗓子眼,一股沁人心肺的汁水,那种感觉太舒服了,传说中的琼浆玉液,也不过如此。</p><p class="ql-block">吃冻梨和冻柿子是东北人的最爱,有着一种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特殊情结。品尝出来的是一种情愫,一种仪式感,一种独有特殊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冰天雪地里,人们为了保护自己,能够生存,在生活中发明了东北地区的特有的服饰文化。我们从头到脚往下说,男人戴狗皮帽子,女人扎围巾,条件好一点的人,围上围脖。身上穿的是大棉袄、二棉裤,手上戴的棉手闷子。女人大多都穿花棉袄。那么,为什么东北女人喜欢穿花棉袄,我探讨过,原因是东北的冬天颜色太单调,全是白色,女人穿花色,为自己增加一点色彩,心情好。日本鬼子管咱们的姑娘叫“花姑娘”,就是从这里来的。</p> <p class="ql-block">很久以前,我们的先人,脚上穿的一种特殊的鞋,叫:靰鞡。它是用整张牛皮,经过很多道工序制成帮和底在一起没有接缝的鞋。这种鞋的皮革厚厚的,在鞋面和鞋口处做成了一排粗大的褶,用皮条穿着,整个鞋肥肥大大的,穿在脚上像两只船,人们叫这种鞋叫靰鞡。这样的鞋封闭性好,耐磨,里面除了装脚外,还可以装很多取暖的东西。当时,农村人生活困难,根本没有钱絮靰鞡,就用一种草甸子的草絮到鞋里,即软乎,又暖和,天长日久,大家就把这种草叫靰鞡草。</p><p class="ql-block">靰鞡草絮靰鞡,需要砸,砸靰鞡草用木头槌子,天气越来越好砸。当年在农村,每天晚上都可以听见家家户户砸靰鞡草的声音。我也曾经割过靰鞡草,砸过靰鞡草,穿过靰鞡草絮的胶皮鞋。</p><p class="ql-block">在东北的民间传说中说,这靰鞡鞋还是皇帝御封的。说的是乾隆皇帝东巡来到关东地区,看见这里的老百姓脚上用一块动物皮裹着。乾隆帝便问:“这是什么?”百姓答:“鞋。”乾隆是位聪慧有学识的帝王,他说:“此鞋独到奇特,又倍受大家的喜爱,还没有名字,就叫它靰鞡鞋吧!”这靰鞡鞋就这样是皇帝给起的名。</p> <p class="ql-block">一年,乾隆皇上带着贝勒大臣和八旗兵,到宁古塔山里打猎。有一天,玩到天将傍晚,已打不少的獐狍野鹿,皇上越玩越高兴,天彻底黑了,他们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这些人只好在山神庙里住下来。半夜,皇上冻醒了,他脚上穿着一双“踏踏玛”的靴子,因为白天打猎出汗,这时,靴子已不保暖了,脚冻得像猫咬似的。为暖脚,皇上就在大殿里来回走跺脚。这个时候,他就听院里“砰!砰!”有人捶东西。</p><p class="ql-block">皇上走到院子里一看,满院子当兵的睡在靰鞡草上,一个个睡得都挺香。皇上想:“怪!我穿毡靴子还冻脚呢,这些当兵的就穿一双牛皮靰鞡,怎么不冻脚呢?”皇上走到墙角一看,有一个人正坐在地上捶靰鞡草。只见他捶完后,揉巴揉巴续进靰鞡里穿上就睡下了。</p><p class="ql-block">皇上明白了:“啊!这靰鞡草是宝贝呀!”于是在当兵的身子底下拽出两把草也捶上了,捶完絮在毡靴里,只觉着暖烘烘的。第二天天亮后,皇上问大臣:“关东几宗宝?”大臣说:“人参、貂皮、鹿茸角。”皇上说:“不对,关东三宗宝:人参、貂皮、靰鞡草。”这靰鞡草也就成为皇封的宝贝了。</p> <p class="ql-block">咱们东北有这样顺口溜,也叫四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反穿皮袄毛露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个大烟袋……”</p><p class="ql-block">其他三怪我就不讲了,我出版《东北风情》里面的111篇中这几篇。今天在座有一位诗人,人称“张鹧鸪”,他用鹧鸪天写了111首诗词。他写反穿皮袄毛露外是这样写的:“沃野休眠雪掩山,红军越岭密林穿。防风避冷羊皮袄,解饿提神兽肉餐。毛裹布,衬铺棉,驱寒护体壮心安。抗击日寇功勋建,博物珍藏警视传。”最近,在全省楹联评选中获三等奖,书法家杨增杰正在书写,一会赠送给现场老师们。</p><p class="ql-block">过去为什么人们要“反穿皮袄”?原因在这里:</p><p class="ql-block">黑龙江地区开发相对较晚,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主要从事狩猎,伐木等生产劳动。东北的冬季气候非常寒冷,哈气成霜,吐痰成钉,连不怕寒冷的狗都冻得呲牙咧嘴。为了生存,人们冬季也要到进行到深山老林里去狩猎、“倒套子”采伐木材、赶爬犁运送货物等户外生产或活动。为了抵御寒冷,人们就把兽皮披在身上御寒。</p><p class="ql-block">刚开始的时候,人们也是把皮袄的毛朝里穿,这样也比较好看。可是,由于人们整天不是钻山,就是入林,外面的皮面经常被树枝等植物刮破,日久天长,就把皮袄弄得千疮百孔,里面的兽毛没有了外面皮的依附,自然也就脱落了。于是,有心人就试着把皮袄的毛朝外穿,你还别说,这样一掉个,皮袄反而更不容易刮破,还有一项更大的作用,在干活的时候下雨或者下雪,雨雪也就顺着皮毛滴落下来,皮袄没有被淋湿,还起到了防雨雪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随着东北地区对外交流越来越广泛,有了布匹等物资,给处在深山老林的猎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变化。大家也知道把兽皮筒子缝上布面,毛朝里穿,是很好看的。然而,由于地域的特点,兽皮人们随时都可以获得,可是布匹、棉花,全靠山外的商人带进山里,而且价格比较昂贵。要这样做需要很多布,需要更多的兽皮、山珍等物品去跟山外的商人交换。人们觉得这样非常吃亏,很不划算。于是,干脆还是把皮袄毛朝外穿得了。久而久之,这个习惯也就不经意间保持了下来。我们现在穿的貂皮大衣就是反穿皮袄的现代版。如果有人说你“反穿皮袄毛朝外”,千万不要急眼啊!</p><p class="ql-block">东北的服饰还有就是狗皮帽子。狗皮帽子上一般有大帽耳和“小帽耳”。 大帽耳上有个洞,为了是扣上大帽耳的时候,可以听见声音。“小帽耳”是为了挡寒风通过这个洞灌进耳朵里,起到挡风的作用。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扎紧大帽耳,把下巴和脸蛋都护住了。如果不太冷,就把“小帽耳”撩起或者把大帽耳往上翻,或扎在头顶上。</p> <p class="ql-block">那年月,戴狗皮帽子不分男女,不分老幼,不分行当,干部,农民、学生、猎人等都戴,女人戴上狗皮帽子也透着一股英雄气概,在东北抗日联军里就有很多女战士戴着狗皮帽子,在白山黑水的山林里打击日寇。</p><p class="ql-block">我国传统的冰雪民俗文化,与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留下了各类古籍文献、文化遗迹、珍贵文物等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伴随着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的到来,以冰雪运动为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与以奥林匹克运动相互促进、互为融合,在国际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互鉴中,迸发出新的时代风采。让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大力挖掘、弘扬、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讲好黑龙江冰雪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向世界交出一份亚冬会的中国答卷。</p> <p class="ql-block">朋友们,冰雪是哈尔滨的天然资源,冰雪文化已经是哈尔滨的一张名片,冰雪也是哈尔滨邀请海内外友人最诚挚的请柬。冰雪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也让这颗天鹅项下的珍珠更加灿烂。今天,我啰啰嗦嗦讲了一个半小时冰雪民俗文化的衍生与发展,我研究的时间较短,不是研究这方面的专家,只是从作家的角度将有关资料加以整理和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体验讲给大家,如果对大家有所帮助,我是很欣慰的。</p><p class="ql-block">当我即将结束今天的演讲,哈尔滨的冰雪旅游如火如荼,做为哈尔滨人,我感到自豪与骄傲,同时,做为一名从事文学创作的业余作者,我想呼吁文友们,用我们的笔,来写冰雪,写冰的晶莹,雪的浪漫,歌颂冰雪,歌颂我们的城市,写出来更多更好的书,咏出最动人诗,绘出更美丽的画,朗诵出哈尔滨的好声音,珍藏在哈尔滨市图书馆。</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