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中之后便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工作,至今已有30多年,虽时有回来探亲,但对故乡的人和事并不十分熟悉。去年国庆假期,早晚与父亲在曾经熟悉的古村落散步,父女俩聊起亲情,也聊人生百态,聊得最多的是曾氏宗族的历史。父亲告诉我,我们这一支曾氏的开派之祖是被后世尊封为“宗圣”的曾参(shēn)曾子,乃孔子门徒七十二贤中的曾参。孔子门下有四位弟子最为著名,子路、子贡、颜回和曾参。若要追根溯源的话其实我们的老家在山东嘉祥县武城。刹那间,我感到非常讶异,也对中国人的氏族史产生一种很神奇的感觉。我们祖祖辈辈不是一直都生活在南方的广东吗?我们的老家又怎么会是千里之遥的山东呢?这不禁使我对家乡的历史源流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多次对父亲和同辈(令字辈)族人曾伟文老哥的走访和电访,才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家族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佛冈围,位于佛冈县石角镇冈田村委会,有12个自然村,村民将近四千人,村民中除了嫁入的女性外,全都是曾姓。曾氏祖先是山东齐鲁文化的客家人,从山东武城到广东佛冈有一段曲折而又漫长的迁徙过程。据族谱记载,曾参第15代孙曾据在朝为官,他对王莽毒害平帝妄自称帝的所作所为极为不满。东汉年间,53岁的他率宗族二千余人由山东乘船渡江南迁至江西吉阳落户,曾据为曾姓南迁始祖。元朝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第53代曾锡由江西迁到广东南雄珠玑巷沙水村桥头,至此曾氏后人陆续散居到广东各地,落户谋生繁衍。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第55代曾瑜一迁到广东南海九江村,第56代曾孟良由九江迁到增城,明永乐年间第57代曾理祯由增城迁居佛冈县吉河放牛洞,明正统年间佛冈围的始祖第60代缘祖和华祖兄弟俩由佛冈县石角镇石溪新开山迁居至此落户繁衍。由于上千年来的入乡随俗,后辈早已忘却了古老的客家方言,甚至忘却了“回家的路”。但千年来保留了在腊月廿三过年小夜的中原习俗。而广府原居民的年小夜是过年廿四的。</p><p class="ql-block"> 佛冈围座落于县城中心区域的么罗山旁。据老一辈口口相传,“佛冈”二字的来历和佛冈围的始祖缘祖公有莫大的渊源,坊间一直流传“先有佛冈村后有佛冈县”一说,这里还有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这座山旁有一间道场,道场建于何年不详,香火鼎盛时期僧侣有四百多人,当时是麦、沈两姓先迁到这座山脚下建村居住,那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围村。有一天缘祖公到么罗山附近的田地巡查农田生产,口渴了到道场讨水喝,闲谈间和道场的老和尚很是投缘,一来二去熟络了,老和尚跟缘祖公说这条村子的风水不错,适合我们曾姓发展,建议买下这条围村的四周的四个楼阁再逐步发展。缘祖公回去跟胞弟华祖商量后决定听从老和尚的建议,于是在明朝的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兄弟俩买下这条村的四个楼阁住下。果然承老和尚的贵言,买下楼阁后曾姓一族发展迅速,人丁越来越兴旺,而麦、沈两姓的人口逐渐凋零,后来慢慢迁走,所以现在佛冈村的村民全都是以曾姓为主。因村子离寺庙不远,佛光普照,希望村子能得到佛祖的庇佑,缘祖公本想给这条村取名为佛光村,但总觉得“光”字哪里不是很妥,便去向老和尚请教,老和尚低头略一沉吟,一抬头看到寺庙旁的么罗山,脑中突然灵光一现,冈为山之脊也,这座山冈不就是村子的靠山嘛!“冈”和“光”的本地方言同音,将村子改为“佛冈村”既有佛祖庇佑又有背倚靠山之意。老和尚跟缘祖公一说,缘祖公听了拍手连声称妙,于是老和尚给村子更名为佛冈村。村后的么罗山以前又称作网脑山,因这个道场信奉的是天竺佛教的么罗刹,后人将这座山改称为“么罗山(又作摩罗山)”。清朝嘉庆年间,取佛冈村的“佛冈”二字建立佛冈厅,且一直沿用至今。寺庙在明朝后期逐渐衰落,到父辈这一代只见到残垣断墙,七十年代寺庙被推翻用作耕地,为感恩佛祖的庇佑,村民将这片田地亲切地称作“佛爷”。当年为何老和尚叫缘祖公迁居到这里发展呢?据后来的地理先生一语道破天机:这条围村村前有河村后有靠山,典型的依山傍水,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姓氏是曾姓,和我们曾氏远古的祖先曲烈发明的一种古老的捕鱼工具——“罾(zēng)”同音(罾是用一张方型渔网,把两根长长的竹片绑成十字架,再把渔网的四个角和十字架的末端绑在一起,十字架中间系一根细长绳,绳子的另一头系在一根长竹竿上,这根长竹竿就相当于杠杆,往渔网里撒下诱饵,鱼群游过来吃饵,当鱼儿足够多时扳罾起网收鱼)。当年老和尚建议买下的这四个楼阁就如同罾网的四个角,这样就像是布下一张无形的网,这种风水布局叫做一罾(曾)打尽杂姓鱼。</p> <p class="ql-block"> 缘祖公次子松轩生有七子,其三子、四子、五子、六子皆外出徒居失联,余三个儿子承欢膝下,分别为长伙曾大庄,二伙曾中庄,七伙曾淡庄。曾淡庄乃妾氏所生,因排行第七,人称七公。七公性情温和,持家有道,虽家道殷实,但时运不济,中年丧妻,且无子女。曾氏七公造福百姓的一件事值得记述。有一天他去汤塘镇趁墟途经大庙峡,这里山高路陡狭窄难行,且是南北来往的交通要道。他想,若是能将自己的钱财物尽其用,在这里修筑一条通途造福地方百姓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啊!于是他毅然作出决定,雇人开山劈石并亲自督工。据说工程临近尾声时有一天烈日当空,酷热难耐,大家正围坐在一起吃午饭,突然从外面来了一个乞丐讨饭,只见他穿得破破烂烂,浑身肮脏,大家见状或是掩鼻呵斥或是纷纷走开。就在此时七公刚从工地回来,汗流浃背,口渴难耐,工人连忙奉上茶水,乞丐又走上前来讨茶喝,七公平易近人,觉得人来世间一趟不易,如有选择谁也不想沦落街头行乞,便挥手示意工人散开,并招呼乞丐坐下一起喝茶聊天。七公见他谈吐不俗,便坦诚相见,乞丐得知七公无后,便鼓励他续弦兴家,七公苦笑回应“陈年谷种,尚可播否?”乞丐正言道:“汝今散财为民修路,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看你气色有生育能力,谷种尚好,若有好圃就能播种长苗,如再续弦开枝,必定会儿孙满堂!”两人相谈甚欢,七公留乞丐用饭,转身盛饭之际却不见了乞丐。众人惊喜之余都说七公遇上神仙了,纷纷撺掇他遵照仙人指引续弦。不久七公娶了一位十八佳人,果然生下两子,享年九十多岁,还抱了孙子。此路的开通不但造福百姓,更方便了赴京赶考的书生学子,取名为状元路,不仅是为了讨个好彩头,更是寄寓学子们要有开山劈石攻坚克难的精神才终成坦途。路旁还建有凉亭供路人休息。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大庙峡隧道的通车,这段曾经困扰人们出行,又曾经热闹过的山路已完成使命,凉亭曾经倒塌并几乎被杂草淹没,为了延续和弘扬七公一心为民、攻坚克难的精神,如今人们又重修凉亭,让户外徒步者经过时有个休息之处,凉亭路边的岩石上有遗址石刻,路人在休息时也能了解这段暖心的历史。现今发展庞大的曾氏宗族要数七公这一房子孙最繁盛,占佛冈围人口的三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状元路遗址石刻</p> <p class="ql-block"> 长伙曾大庄房繁衍的村落是大围,二伙曾中庄房繁衍的村落是中心围,七公曾淡庄房繁衍的村落是上围,华祖公房繁衍的村落是下围。1958-1960年中国进入工农业大跃进时代,在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把这些村落划为12个生产队,大围划分为大围队、大禾塘队、民平队、余庆里队,上围划分为陂头肚队、楼仔队、仓地队、新一队,中心围划分为联一队、联二队,下围划分为联三队、松树墩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实行生产承包制,各家分田到户,由生产队改为村,现在的大围旧村就是缘祖公最初买下四个楼阁住下的旧围村,所以这边民居的建筑风格比较古老。</p> <p class="ql-block">大围村里的老民居</p> <p class="ql-block"> 西潭村旁有一座专为当地百姓祈福而建的龙母庙,相传是明朝万历年间中心围第66代“尚”字辈曾尚进出资兴建,这里流传着一个真实的故事。曾尚进考中庠生(秀才),后官至粮食转运署,在肇庆市德庆县任职期间,有一年夏天雨水特别丰沛,天气潮湿闷热,粮仓囤放的谷物由于温度过高将近变质,他急得吃不下睡不好。一天,他在工作巡视途中路经当地有名的龙母庙,见庙里香火缭绕,香客络绎不绝,当时他思绪重也没心思进去游玩,当晚却在睡梦中梦到白天经过此庙时走进去烧香,焚香跪拜祈祷中龙母告知他用竹筒的一头削尖插进装谷的麻袋透气散热便可解燃眉之急。他醒来急忙命人照办,不料果然凑效甚快,事后他到庙里还神,虔诚地许愿他日定会回乡建庙来接香火供奉。明朝天启年曾尚进在西潭村旁选址买地兴建,落成时派船去德庆龙母庙接回香火供曾姓族人和当地百姓祈福。时间来到崇祯年间,朝廷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社会匪患严重。有一次曾尚进由水路押解粮食时在德庆县遭遇强盗拦截,面临强敌他毫不畏惧,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由于敌人是一群亡命之徒,押粮的兵卒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强盗很快将这些兵卒像切西瓜一样杀倒一片,曾尚进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掉进江里,他的侍卫见状冒死反刺敌人一刀也跳进江里,一手抓着他肩头的护甲拼命向对岸游去,可当他筋疲力尽游到岸边一看,傻眼了,人呢?手里抓着的只是一副护甲。原来曾尚进穿的护甲在与敌人厮杀时绑带被刀挑断了,侍卫利用水的浮力拖着他游,慌乱中人什么时候被水流冲走了也不知道,一屁股瘫坐在地嚎啕大哭,这该怎么向他的家乡父老交待呀!这侍卫为何这么忠心呢?原来有一天曾尚进晚饭后和几个同僚散步,在街上见一身穿破烂的男子被六七个地痞流氓欺负,只见这人并不与他们计较,只是轻巧地躲过他们的拳脚闪开,这帮流氓以为他怕了,不依不饶,捡起地上的棍棒或石头对他一阵乱打,由于这人多日流浪吃不饱身子虚弱,禁不住众人的拳脚棍棒被打倒在地。曾尚进虽身穿便服,但他自带官威的气质一喝,几个流氓不敢造次,只得悻悻地走了,在这乱世枉有一身绝学无地施展可惜了,于是把他招进兵营做自己的贴身侍卫。这侍卫遇上曾尚进救了他并得到重用,可以说曾尚进是他的恩公。侍卫带着他的护甲瘸着腿负伤来到佛冈村将噩耗告知他的家人,并为未能保护好恩公向大家谢罪,佛冈围的乡亲父老只能含泪将他的衣物立一衣冠冢。侍卫因此役落下残疾,由于曾尚进无后,为感念他的忠肝义胆,族里出钱为他颐养天年,大家管他叫卫叔,卫叔去世后村民将他葬在曾尚进夫妇俩的合葬墓旁。400多年过去了,每到清明节,中心围的曾氏子孙仍到墓前祭拜这对肝胆相照的先人。</p> <p class="ql-block">旧围老门楼</p> <p class="ql-block"> 到民国时期佛冈围从原来的几户人发展到几百人,再发展到上千人,人口队伍不断壮大,村民已从旧围村向四周扩建民居,而这个时期整个中国处于无政府管理状态,时局动荡,时有盗贼打家劫舍,也有异姓之间因家族矛盾发生械斗,族人常不得安宁,既无自己的府兵守护,也无官兵相护,族人选择团结自救,于是大家商量将相连的村子筹建围墙保卫家园。以当时的条件筹建围墙是一项耗时长、耗料浩大的工程,大家一致约定谁家诞下男婴就要捐一千斤大石头。村里流传着一个搞笑的小插曲:当时村民要早出晚归下地种田,家里的农活已自顾不暇,只能抽些空闲时间去搬运建围墙的材料,一千斤大石头要靠人力到河边拉几车搬运回来,这可不是一件轻松活。1926年隔壁的求珍三公出生,村民见面便问他父亲:“庆玉哥,恭喜啊!听闻你家夫人生了,请问诞下的是公子还是千金?”三公的父亲没好气地回应:“生了一千斤大石牯哇!”族人将村子分为联星片、冈星片、和平片,用围墙将相连的村子建成三个各自独立又互为呼应的围村。围墙从1926年开始筹建,到1938年竣工,在族人的共同努力下历时12年建成,围墙主体为夯土结构,高三米多,厚9寸(约为31.5公分)。联星片是连接原旧围村的,因相连聚居的村子较多,有大围、中心围和下围,为方便大家出入耕作,因而设有三个正门门楼和三个后侧门,连接三个正门门楼的围墙依据村前河流的地形呈不规则的内向大弧形蜿蜒向东而建,有“日出东方,紫气东来,吸纳天地日月之灵气”的寓意。门楼的门楣上方左右两边各开有两个圆形的孔,在圆孔的上方画上眼线,就如同醒狮头上的一对丹凤眼,门口如同狮子张开的大嘴巴,门楼脊饰线条简洁而流畅,好似一对牛角插在狮头上的头饰,初看门楼真的似一头笑脸醒狮蹲在家门口守护着家园。门楼前的地堂用鹅卵石铺成铜钱作装饰,铜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它外圆内方的外形代表天圆地方,也代表着幸运、传承、智慧、学问,被视为财富的象征,在门楼前铺砌铜钱有“财源滚滚”的寓意。围墙上开有瞭望口和射击孔,门楼设计得朴素简洁又实用。民居基本以五邻为一直巷,民居结构是四水归堂的建筑风格,雨水和生活污水流向屋旁街巷的排水沟,每条街巷的排水沟规划有序地通向村里几口不同分布的大池塘,大池塘另有排水渠通向围村外的河流,很多人认为池塘是一个村的风水,但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具有“防火防涝”的消防功能。村内的街巷都是由拳头大小、均匀圆滑的鹅卵石铺砌。围村内整体布局规范、整齐、统一,先民融合了“防火防涝防贼”三防的设计理念,形成具有防御性建筑的围村,也形成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民俗和淳朴的家族文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大禾塘门楼</p> <p class="ql-block">下围门楼</p> <p class="ql-block"> 说到我们围村的传统民俗,不得不提我们这里的婚嫁习俗中有一个很特别的习俗:春节期间同一房的村民要请当年结婚的新媳妇到家里吃一顿年饭,目的是认认门,联络族人之间的感情。从大年初二至初四,甚至到初八,从早上八九点到下午一点,村民都在新媳妇家门口排队轮候邀约。小时候见过排队邀约的村民有十多家,大家一边等一边谈天说地,嘻嘻哈哈好不热闹。新媳妇一般由婆婆带着跟主人去认门吃饭。开年后结婚的到春节有的已诞下婴儿,婆婆抱着婴孩满脸笑容,新媳妇拿着婴孩替换的尿布、衣物等跟随着,娘仨欢天喜地一起来。我们小孩子最喜欢春节有新媳妇来吃饭了,因为家里除了热闹喜庆还可以收到她们的红包。有时一年中会有几对新人结婚,村民要邀请几家,而被邀请的人家一天要赶几场,匆匆忙忙扒几口饭下一家又来催,家家都等得肚子饿了,饭菜都凉了,而新媳妇和婆婆一天要吃这么多家,吃得少给主人的感觉得是不是饭菜不合胃口,多吃点撑得肠胃难受,大家觉得这个习俗不合时宜,从20世纪九十年代末逐渐淡化了。</p> <p class="ql-block">围村基本上以五邻为一直巷</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不久经济还相对落后,一些地方洪涝旱灾发生,也出现小部分外地人流落经过的。我们围村离县城大概两公里左右,在城里经常见到乞丐讨不到钱会黏着大人行乞,村里正在街巷、地堂玩耍的小孩初见要饭的来了,以为是城里的乞丐来行乞,大伙吓得哇哇大叫,马上一窝蜂作鸟兽散跑回家关门下锁。长辈告诉我们,真正的乞丐不会来农村行乞,他们的家乡受灾了,只是路过这里讨点吃的填填肚子,如锅里还有吃的就分一些食物给他们,谁家没个难处呢。记得在我读小学时,有一年来了一批携家带口的人流浪到我们村,他们在村里找些残垣断墙的老屋落脚,对付一两天就走了。有一天,爷爷经过邻村联三队晒谷场的粮仓,发现那里有一家陌生人住下,一打听才知道这家有家人生病走不了,男主人跟联三队的队长商量能否借个地方给他们一家暂住。那时是清明节后不久,粮仓正好闲置着,队长和村民商议后就把生产队晒谷场的粮仓腾出来给他们住下。男主人年龄和爷爷相仿,戴副眼镜像是满腹经纶的样子,爷爷经常见他一边烧火一边看书,爷爷读过几年私塾,在村里算是有文化的老人,对文化人很有亲切感,便走进去和他攀谈。原来他们来自湖南,家园被洪水冲毁被迫流落他乡,他们和亲友一路行乞,打算找个合适的地方谋生,不料他的妻子来到这里因水土不服病倒了,只得留下来暂且养好病再作打算。他们一家是祖孙三代一起逃难,虽然失去家园,万幸的是在洪灾中没有家人受伤或失去生命。一来二去爷爷和他们一家熟络了,有时会带点米油蔬菜之类接济一下他们家,他的儿子和十多岁的孙子会游泳,到河里摸到一些鱼虾也分一些给我们家。雨天爷爷不能下地干活会去他们那里聊天,有时甚至会在他们家吃顿便饭,他们很投缘,可以说是相见恨晚。两个多月后他妻子的病已养好了,而稻子熟了也快要收割,生产队要收回粮仓储放谷物,男主人把带不走的东西送给爷爷,爷爷也送了些东西给他们,我知道他们交换最多的是书籍,而且是线装的古书,他们是怎样分别的我要上学没看到,听说爷爷跟着他们走路送了他们家一程,那依依惜别的场面肯定是很感人的。</p> <p class="ql-block"> 到了21世纪的今天,围村的旧民居已不适合时代生活的需求,族人基本上已迁出围村搬迁到新规划的楼房居住。没有烟火气的房屋容易坍塌,围村靠近县城,大部分民居出租给外来工居住,用鹅卵石铺砌的街巷现已铺成平整的水泥道,平时有清洁工打扫,整个围村干净整洁,每当夜幕降临街灯璀璨,人间烟火依然热闹。这种用石灰、黄土、沙子与适量的红糖糯米浆混合搅拌倒进模板里填充石头缝隙,再用夯具舂打夯实建成的围墙,剩余部分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坚固如初,门楼依然保留下来并不时修葺翻新,因为那是一个家族的文化传承。族人已迁出了旧围村,按照习俗惯例村里的男子娶妻,迎亲队伍依然要从门楼进入到围村走一圈;女子出嫁送亲队伍依然要回到围村走一圈从门楼出去;逢年过节族人依然到门楼插香祭祀。这都代表大家不忘祖宗不忘根源。</p><p class="ql-block"> 从楼仔村的后侧门出去是一片稻田,那里有一棵奇特的松树,它七扭八曲的树干向下倾斜,离地只有一丈多高,大家称它为“九曲松”,据说这棵九曲松有上百年树龄,村民自发用砖围一圈砌成花基,成为当地的一棵风景树。缘祖和华祖兄弟俩是佛冈围曾氏的始祖,是佛冈围曾氏后人共同的祖先,离九曲松一丈之遥处建有缘祖曾公祠,祠堂建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占地面积七百多平方米,曾于1938年重修。</p> <p class="ql-block">时代在不断发展,现在祠堂周边的田野已扩展为县城地段,祠堂现位于青松西路与福田路交汇处南侧,与热闹的佛冈汽车站仅相隔50米左右,但可惜的是九曲松因虫蛀树枯没能存活下来。2012年,缘祖曾公祠被佛冈县政府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佛冈围早年成立了曾氏理事会,在理事会成员的热心牵头下于2014年重修祠堂,并聘有专人看护打理。重修后的祠堂显得庄严肃穆,白墙琉璃瓦的外观与城市建筑融为一体,其风格和色彩都不与城市发生冲突,从乡村田野跻身于繁华闹市中,祠堂见证了新中国的蓬勃发展。每到清明节,从佛冈围走出去散居各地的曾氏子孙会回来祠堂祭拜祖先,逢年过节曾氏后人也到祠堂祭祀,这也代表后人不忘祖宗不忘根源。</p> <p class="ql-block">祠堂侧门</p> <p class="ql-block"> 时光如白驹过隙,昔日围村里那些忠勇豪义,善良勤劳的故事与曾经熟悉的脸孔,依然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人世时光,一代人一代传承,中国人的家族,中国人村庄,连贯着一种我们无法切断的血脉,那一分乡愁成为年岁的追忆。</p><p class="ql-block"> 曾荣彩敬笔</p><p class="ql-block"> 于2024年1月6日完笔</p><p class="ql-block">特别鸣谢:此文资料由父亲曾炳坚和同辈(令字辈)族人曾伟文老哥热心提供。</p> <p class="ql-block">左一为作者,中间为父亲曾炳坚。右一为同辈族人曾伟文老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