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观景悟天趣,登楼怀古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莙涵</p><p class="ql-block"> 清晨淅沥雨声中,缓睁朦胧的眼,脑中仍盘旋着昨夜未改完的作文,迷糊中忽的想到今日将登黄鹤楼,便一骨碌从床上翻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六人按照攻略先探访了辛亥革命博物馆,之后又行约一公里至蛇山山麓。拾级而上,万绿丛中,我们揭开了黄鹤楼神秘的面纱。</p><p class="ql-block"> 满目金黄,是黄鹤楼攒尖楼顶上金色的琉璃瓦,似是闪着光的,那金黄破开阴雨重重,稳稳矗立,别有一种神圣和端庄,想来这便是“天下江山第一楼”的气象。其楼层内五外九,象征九五至尊,楼外五层飞檐,饰以鹤翼,而那六十个翘角上的鸱吻更是栩栩如生,给游人点点灵动之感。一片金黄之中,是仿木的楼阁,根根棕红的粗圆柱支撑起楼阁骨架,又在灵动之中增一分沉稳。</p><p class="ql-block"> 沿楼中木阶曲折向上,无需太高,便能一览黄鹤楼四近的风光。楼旁各有两个建筑风格相似的双项凉亭,兼之典雅的长廊。最令人着迷的是,无论是入口处江南的灰瓦素墙,还是黄鹤楼的辉煌调大,皆是高低错落,穿插有致,弧度刚好的檐角与平直的屋脊掩映交错,颇有“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之态。</p><p class="ql-block"> 而当这建筑之美与自然之趣相撞,你便可见近似庑殿的侧殿在齐整的灌木丛与旁逸斜出的奇树映衬下“犹抱琵琶半遮面”,那一棵两棵老树遒劲的枝干延展着蜿蜒的纹路,从墙头或栏后曲折地向前伸展密匝匝且繁茂的细碎枝丫,争着将那四季常青的阔大叶片送至旅人的相框,此时侧殿就展露出一角被遮的残缺美,恰如其分,与黄鹤楼的对称美相呼应。我久久凝望楼下,陶醉于这美景,伴着山前悠扬飘荡的梵音钟声。</p><p class="ql-block"> 王之涣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顶之后果是另一种风光。</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长江。往日地图之上的湛蓝线条化为了此刻眼前穿城而过的蜿蜒练带,随导游向斜前望去,可见“江汉交流波渺渺”,一丝丝断断续续烟雨伴着轻雾,模糊了江汉分界,也朦胧了极远处的楼房——那是少见的碧落和窃蓝。远看,长江共青天一色,于高低楼房之间,奔腾东去,当然也少不了扑面江风。极目远眺,恰如楼上匾额“楚天极目”般,将大半个武昌尽收眼底,不可谓不畅快。</p><p class="ql-block"> 视线越过长江,领略武汉长江大桥的宏伟后,便落在了与蛇山遥遥对峙的龟山之上。龟山与其说是山,更像一片高地,隆起在汉阳之上。其上郁郁葱葱,遍布繁盛的林木,在细雨滴淋下更显生机,蓬勃得似要满而溢出,如“青翠欲滴”的升级版。</p><p class="ql-block"> 我连拍数张照片,看眼前景,又联想到古今来往黄鹤楼的迁客骚人,竟不自觉得吟出毛主席的“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不必说耳熟能详的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还有诸如“江楼扶槛迎新霁,群玉峰前练带流”等诗句。它们无不丰润着黄鹤楼的人文底蕴,寄予黄鹤楼精神内涵,也将千年前的气息带到今人身畔。</p><p class="ql-block"> 立于江风之中,琢磨现代重修的黄鹤楼能俘获人心的“法宝”,或有今日所见的风光之盛,但也必少不了“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历史底蕴。来此的旅人,谁不是奔着黄鹤楼“历史文化名楼”的名头而来?想来这便是:</p><p class="ql-block">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黄鹤楼之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高锦煊</span></p><p class="ql-block"> 旅程结束归来,我坐在酒店的窗边,思索着今日的作文该如何下笔。为了寻找灵感,我不断翻看着游览黄鹤楼时拍下的照片,不觉间思绪又回到了午后……</p><p class="ql-block"> 天空灰蒙蒙的,仿佛随时便可能落下雨滴。一行人刚从辛亥革命博物馆出来,便怀着满满的激动与向往,马不停蹄地向着蛇山之巅的黄鹤楼进发。</p><p class="ql-block"> 细雨蒙蒙,我们懒得撑伞,却也乐得在雨中漫步,享受雨丝带来的清凉。踩过路面低洼处的小水坑,沿着古朴的石阶蜿蜒而上,不多时,一池清澈的碧水映入眼帘——鹅湖。相传书法家王羲之曾在池边放过鹅,遂提笔在石头上题下“鹅”字,故得名“鹅湖”。凉风拂过,湖面微微泛起涟漪,枯黄的荷叶三三两两地散落在湖面上,湖边垂柳在冬日里也略显枯败,虽相比夏季略缺生机,却也别具一番沉静的美。</p><p class="ql-block"> 绕过鹅湖,沿着被雨水浸湿的石阶拾级而上,雄伟庄重的黄鹤楼渐渐在眼前现出了全貌。楼高五层,整座楼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楼前两只黄鹤分立于龟蛇之上。楼阁高耸入云,层层叠叠的檐口间,雕刻着神鸟、龙凤、瑞兽等吉祥图案,精致而庄重。楼檐上翘,似黄鹤展翅。楼檐下,金黄色的琉璃瓦闪烁着微弱的光,与略微朦胧的景色交相辉映。高悬的匾额上写着“楚天极目”四个苍劲的大字,为黄鹤楼更添气势。</p><p class="ql-block"> 踏入黄鹤楼第一层,只见大厅中央是由数十片瓷砖拼接成的巨大壁画。青天之上,一名仙人吹着笛,乘着仙鹤腾云而去,下方是宏伟的三层式的清代黄鹤楼,祥云缭绕,充满神奇与浪漫色彩。</p><p class="ql-block"> 正如王之涣所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上五楼,倚着栏杆,向四周眺望。</p><p class="ql-block"> 楼后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树叶的色泽虽没有春夏季时鲜艳,却也蕴藏着浓浓的生机。林间的平台上立着一顶巨钟,钟声低沉悠扬,涤荡心灵。再向远望去,便能看见矗立在林间与黄鹤楼对望的白云楼,同样是如此的古朴典雅。</p><p class="ql-block"> 绕回楼的正面。近望,是一栋栋楼房建筑,在阴暗的天空下色彩略显暗淡,显露出江城武汉的悠久岁月;远眺,只见滚滚长江向东奔流,几叶白帆浮在江面上,更衬得江宽水长。江上,武汉长江大桥横跨江面,将龟蛇二山远远连接起来。阵阵江风迎面吹来,带来缕缕冷意,带动着檐角的风铃摇晃作响……</p><p class="ql-block"> 一行人终是抵不住江风猛吹,在楼上稍作逗留,便匆匆下楼。缓缓离了黄鹤楼,方觉腿酸不已,于是打道回府。我坐在酒店的窗边,提笔记下了今日的黄鹤楼之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黄鹤古楼梦悠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子轩</p><p class="ql-block"> 天色渐暗,回到酒店,执起笔,我写下今天的印象武汉。 </p><p class="ql-block"> 丰盛的早餐过后,我们便向黄鹤楼走去,随着脚步的前行,周围的景色逐渐变得开阔。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与古老的建筑相映成趣。在这里,历史与自然和谐共存,给我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不知不觉中,黄鹤楼已经映入我的眼帘。黄鹤楼的楼身以高大巍峨的木结构为主,外观呈四方形,每一面都显得庄重而壮观。整个楼身以黄色琉璃瓦覆盖,阳光下闪耀着金碧辉煌的光芒,彰显出皇家气派,散发着古朴而典雅的气息。楼顶采用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起,犹如大鹏展翅,似是要振翅欲飞的感觉。屋脊上装饰着神兽和花卉,线条流畅,栩栩如生,令我叹为观止。黄鹤楼的四周被一片苍翠的松柏环绕,这些常青树在寒冷的冬季依然挺拔屹立,为黄鹤楼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偶尔有几声鸟鸣传来,打破了周围的宁静,仿佛是大自然为这座历史名楼奏响的赞歌。这便是冬日的黄鹤楼,庄重而肃穆,带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 </p><p class="ql-block"> 按捺不住心中的期待,我快步走近黄鹤楼。两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牌匾拨动了我的心弦。牌匾上刻有“楚天极目”和“帘卷乾坤”几个大字,笔力雄浑,气韵生动。字迹饱满圆润,每一笔都蕴含着力量,我只是凝望着两块牌匾,那一笔一划仿佛都刻在了我的心上。接着视线下移。牌匾下方,是一幅对联,上联是“江天一色无纤尘”,下联是“皎皎空中孤月轮”。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张若虚的名句,描绘了一幅江天一色、皎洁无尘的美景。这幅对联不仅与黄鹤楼的景色相得益彰,更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文艺的气息,在导游的讲解中,我也暗暗记下了这一副对联。 </p><p class="ql-block"> 提步,迈入黄鹤楼。眼前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壁画。我站在原地,目光却早已被壁画深深吸引。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仔细揣摩起眼前的这幅壁画。这幅壁画以黄色和棕色为主色调,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上边,一位仙人骑着黄鹤,吹着铁笛,俯瞰人间;下边,人们饮酒作诗,载歌载舞,场面热闹而浪漫。画面中的黄鹤姿态优美,展翅高飞,似乎在追逐着云彩。黄鹤的羽毛绘制得非常精细,每一片都清晰可见,恰如一只黄鹤在我眼前飞舞。此刻,黄鹤楼的印象在我的心中勾勒出轮廓,这是一个诗意的黄鹤楼。 </p><p class="ql-block"> 踏阶而上,我在文献中窥探历史上的黄鹤楼,据文献和壁画展示,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历经多次毁坏和重建。它如一叶小舟,跨越历史长河而来。在历史中,不断浴火重生,好像真是应了那幅壁画的名字“年华”黄鹤楼一直都在最好的年华。它仍然被人们熟知,不曾老去。 </p><p class="ql-block"> 移步,我登上诗人们口口相传的诗意之巅,在唐宋诗人的绝世诗篇中,感受黄鹤楼所蕴含的的古今才情。站在五楼的走廊上,我举目四望,整个城市的美景尽收眼底。我仿佛置身于一幅巨大的画卷之中,长江如玉带般蜿蜒曲折,静静地流淌在城市之间。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闪烁着金光,令人心旷神怡。视线向远处移动,青山如黛,水面与青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展现出“江山如此多娇”的意境。江风带着些许寒意,轻轻拂过脸颊,让人不禁想起那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脑海中,崔颢,李白,岳飞等的身影浮现,我不禁感叹:当初,多少人凭栏四顾,怀古感今,发出阵阵感叹;多少人举目远眺,心驰神往,激起阵阵豪情。这,是诗意的黄鹤楼。是一座精彩绝伦的黄鹤楼。 </p><p class="ql-block">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在历史长河中悠悠前行,在今天与我相遇,为我展示武汉的记忆。行文至此,又想到“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黄鹤楼,正如一轮孤月,照耀着诗人们的内心世界,也跨历史长河而来,照亮了我对武汉的印象。 </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见闻,描绘出印象武汉的灵魂,我在诗意的黄鹤楼乘历史之舟了解武汉的前世今生,将它们写下,描绘出我眼中的武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墨晕水染黄鹤楼</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薛炜航</p><p class="ql-block"> 清晨,在窸窸窣窣的声音中睁开双眼,柔和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亮一处地板,稍作洗漱,开始了今日的旅程。 </p><p class="ql-block"> 今日的早餐店是我挑选的,在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地方,穿梭一个破旧的小巷间,地面砖石坑坑洼洼,积蓄了少许雨水,在一个不起眼却人挤人的小店前停下,吃早饭的队伍排了老长,因为没有座位,一行人坐在后院,但这丝毫不影响吃饭的兴致,热气腾腾的热干面、脆脆的烧麦、甜甜的粥,这些都满足了我对过早的向往,一顿胡吃海喝,腹中充实。之后,六人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了解了近代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历程,受益匪浅。 </p><p class="ql-block">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蕴藏着崔颢的淡淡孤寂。“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黄鹤楼,包含着李白的依依不舍,它身上承载着古人的许多情思,但今天我才见到了黄鹤楼的真容。 </p><p class="ql-block"> 晌午,在蒙蒙细雨之下,我们一行人缓缓前行,我走在队伍前面引路,路上游客不少,都一脸轻松,提包、撑伞、携手,脸上满是轻松愉悦,在人流的簇拥下,我们一行六人踏上一处台阶,跨过一座小门,眼前的景一下子变了样。宽敞的马路被一条用青石砖铺成的小街取代,路边的房屋豁然变成了江南小镇,墙是纯白色的,因潮湿下雨,墙角微带一抹苔藓的青绿,屋顶上盖着黑色的瓦片,雨水沿着瓦年流淌下载,如断了线的珍珠,晶莹透彻。一个池塘如明珠般镶嵌在亭台楼宇间,池水碧绿,涟漪荡漾,模糊了水中的倒影,几条锦鲤静静的停滞在水地在水草中若隐若现,没有畏惧来往的游人丝毫。 </p><p class="ql-block"> 继续向前深入,黄鹤楼出现在葱绿竹叶间。它守护在此数十年,历经风雨,仍旧色彩明丽,黄顶红墙。正面的门前挂着一副“黄鹤楼”的牌匾,笔画刚劲,大气庄重。踏过门槛,昏黄的灯光下,一幅瓷砖画熠熠生辉,画中赫然是雾气缭绕的黄鹤楼前,白鹤驮着一个老道展翅高飞,大有西去成仙之意。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黄鹤楼一共五层,内部的事物都大体相同,多为记载历史名人。站在五楼,四周眺望,眼前一片开阔,长江在不远处流淌,但此处的寒风也甚是刺骨,这风似野兽,迅猛扑来,吹得我的头发不住狂舞,单薄的衣物抵不住寒气,深入骨髓的凉意在四肢上蔓延,身字忍不住颤抖,但又无济于事,只得在室内寻找寻找一个角落躲避。 </p><p class="ql-block"> 今日之行是丰富多彩的,走进破旧小巷,品尝武汉的“人间烟火”,探寻博物馆,了解中国的曲折发展史,登上黄鹤楼,领略了中国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静静期待明日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烟雨黄鹤楼</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乔思淇</p><p class="ql-block"> 一觉醒来,便踏上了去往黄鹤楼的路途。 </p><p class="ql-block"> 远望,那座雄伟的建筑,矗立在蛇山之巅,它的飞檐翘角,与周围云雾合为一体,若隐若显,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黄鹤,给人以壮美的视觉享受。站立楼下,抬头仰望,黄鹤楼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接,庄重而神秘之感不禁散发在其周围。 </p><p class="ql-block"> 移步,黄鹤楼内,仿佛是个别有洞天的世界。在一楼大厅的正面墙上,有一幅以“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只见黄鹤楼耸立,周围白云缭绕,上方一仙翁骑黄鹤横吹铁笛欲离似归,下方的众数百姓抬头膜拜,想让仙人为自己指点迷津。拾级而上,众诗人定格于墙壁之上,其中不乏豪迈大笑与烂醉如泥者,朦胧之中,我好似听到诗人们的吟诗作对。</p><p class="ql-block"> 与楼阁中的诗人们挥手道别,站在楼顶,我看到长江的浩渺:它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江面上,白帆点点,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我看到长江大桥,它如同一道彩虹,横跨在江面上,连接着两岸的繁华与宁静;我看到远处的山峦,它们若隐若现,仿佛是一首朦胧的诗篇。山上的树木,绿意盎然,仿佛是大地的翡翠。在山的怀抱里,我感到一种与世无争的平静与美好。我看到周围是一片繁华的城市景象,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现代文明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正是“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就是在这繁华之中,黄鹤楼好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土地,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p><p class="ql-block"> 聆听着檐角风铃发出的声音,站立于黄鹤楼之外,它的容颜也在此刻浮现,片片琉璃瓦闪烁着金色光芒,檐翘如飞翼般动人心魄,舒同所提的黄鹤楼高挂顶层,有气吞云雾之感。三两个大红灯笼更为这黄鹤楼增添喜庆。四周绿树成荫,芳草萋萋,如此景象不愧能让崔颢写下闻名于世的诗篇。 </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远。黄鹤楼,不仅是武汉的标志,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每一次登楼,都是对心灵的洗礼与尊重。这就是黄鹤楼,永是最美年华的黄鹤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