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来朝

刘传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万国为何来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万国来朝”的概念始于隋朝,盛行于唐朝,虽称“万国”,实则数量为三百多国。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三个方面:</b></p><p class="ql-block">1,中国当时的政治、文化都处于世界最顶尖的水平,值得诸国前来学习;</p><p class="ql-block">2,中国古代实行的是朝贡贸易,这种独特的外交政策对于想要在中国发展、学习的国家而言,朝贡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p><p class="ql-block">3,丝绸之路的繁荣,让当时世界已知的主流文化圈都知道了中国的富硕,对他们而言,来中国朝贡、贸易就跟我们今天到大城市买卖东西一样,商品的数量、种类、价格都更容易打动人。</p> <p class="ql-block">万国的名单见下文《隋书》所载:</p><p class="ql-block">《隋书·炀帝纪》:“十一年春正月甲午朔,大宴百僚、突厥、新罗、靺鞨、毕大辞、诃咄、传越、 乌那曷、波腊、吐火罗、俱虑建、忽论、靺鞨、诃多、沛汗、龟兹、疏勒、于阗、 安国、曹国、何国、穆国、毕、衣密、失范延、伽折、契丹等国并遣使朝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汉朝</b></p><p class="ql-block">从汉代开始,对西域的经营和对匈奴的征服,以及班超和甘英等人的冒险,使汉朝真正出现了一批九州之外的国家来朝贡,朝贡体系才在真正意义上建立起来。汉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西南的白狼国、槃木等一百多个国家前来东汉京师洛阳朝贡,史称“举种奉贡,称为臣仆”。汉和帝时期,“班超所通者五十余国,西至西海,东西四万里,皆来朝贡。”永元六年(94年),班超击破焉耆后,西域有五十多个国家都向东汉纳质内属,其中条支、安息诸国以至远在京师洛阳四万里外的海滨国家,都辗转翻译双方语言并前来朝贡。汉和帝永元九年(96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穷临西海(一说地中海,一说波斯湾)后返回,都是前世没有到达,山海经没有记述过的地方,于是更远的国家如蒙奇(马其顿)、兜勒(推罗)皆来归服东汉,遣使朝贡。史学界认为,永元十二年(100年)的“西域蒙奇、兜勒遣使内附”是欧洲与中国有史可据的首次直接交往,时人称颂“冠斯往代,奄有万国”。</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隋炀帝杨广:万国来朝紫微城</b></p> <p class="ql-block">隋朝</p><p class="ql-block">“万国来朝”这个词,首见于对隋炀帝统治时代的记述。隋炀帝即位后,急于要在短的时间内成就自己的“圣王之业”,而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盛大景象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为此,他向高丽发动进攻,以实现“四夷宾服”的霸主地位,在“形象工程”建设方面也不惜下血本。</p><p class="ql-block">《隋书·音乐志》记载大业二年(606年)突厥启民可汗染干来东京洛阳朝贺之事后继续说道:“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大业年间,通过使用“厚利”招徕,在西域的44个酋长国中,“相率而来朝者三十余国”(《隋书·西域传》)。 另外,北面的突厥、契丹,东面的日本,南面的林邑(今越南)真腊(今柬埔寨)等政权,也先后遣使来洛阳朝觐通好。一时间,东都洛阳使节纷至,胡商云集,店肆林立。隋炀帝还常于东京皇宫紫微城正殿——乾阳殿接受万国朝贺,设九宾之礼,并作有《冬至乾阳殿受朝诗》:“端拱朝万国,守文继百王。”大业六年(610年),各国来使大献方物,突厥启民可汗之下的,皆是国王亲自来朝贺。于是在天津街盛陈百戏,自海内凡有奇伎,无不荟萃于洛阳。隋炀帝还听从裴矩的建议,在洛阳盛情款待胡商,使得“蛮夷嗟叹,谓中国为神仙”。(《隋书·裴矩传》)</p><p class="ql-block">紫微城乾阳殿大业十一年(615年)春正月甲午朔,隋炀帝大宴百僚。突厥、吐谷浑、靺鞨、毕大辞、诃咄、传越、 乌那曷、波腊、吐火罗、俱虑建、忽论、诃多、沛汗、龟兹、疏勒、于阗、 安国、曹国、何国、穆国、毕、衣密、失范延、伽折、契丹等国一并遣使朝贡。”(《隋书·炀帝纪》)然而,万国来朝的奢华排场也意味着巨大的挥霍与浪费。前述大业六年(610年)“诸蕃酋长”前来洛阳时,隋炀帝盛陈百戏,所费巨万。酋长们请求入市贸易,于是炀帝又将东都的市场整饬一新,就连菜贩子都要在店铺里铺上地毯。各国客商路过酒店,都会被请入免费宴饮,还被欺骗说:“我中原大国富足,老百姓到酒店吃饭都是不要钱的。”路旁的树木也被用丝绸缠起来,有胡人看到后询问:“你们这里有人连衣服都穿不起,为什么不把这些裹在树上的丝绸拿去给他们做衣服呢?”极尽讽刺。民脂民膏的大肆挥霍,致使人民负担急剧加重,阶级矛盾很快激化。万国来朝的局面尚未完全结束,隋王朝已处于危机中了。随着中原大乱,西域“朝贡遂绝”。</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天可汗唐太宗:万国来朝(639年)大明宫</b></p> <p class="ql-block">明成祖朱棣:万国来朝</p> <p class="ql-block">乾隆:万国来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