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以脾胃为本,所当调理,小儿脾常不足,尤不可不调理也,调理之法,不专在医,唯调乳母,节饮食,慎医药,使脾胃无伤,则根本常固矣。脾喜温而恶寒,胃喜清而恶热,故用药者,偏寒则伤脾,偏热则伤胃也,制方之法,宜相济,四气俱备可也,故积温则成热,积凉则成寒,偏热偏寒,食也,食多则饱,饱伤胃,食少则饥,饥伤脾,故调脾胃,宜节饮食,适寒温也,今之调脾胃者,不知中和之道,偏之为害,喜补而恶攻,害于攻者大,害于补者岂小小哉。</p><p class="ql-block">中医认为小儿脾胃娇嫩,胃肠消化功能不全,若受冷暖刺激、饥饱失调或贪吃生冷,就会损伤脾胃,引起小儿胃口不好,饮食不下。本症中医称之为“纳呆”、“恶食”。病久不愈可转为“疳积”。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降低,甚则拒食的一种病症。</p><p class="ql-block">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体内缺锌、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正确的喂养方法及急慢性疾病的影响等,均可导致厌食的发生。临床主要症状为食欲减低,不思饮食,腹胀,面色萎黄,精神不振,便溏或大便不成形,舌淡苔黄,脉软。厌食的产生大多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正确的喂养方法有关,因此应纠正不良习惯,不能偏食、挑食,饭前禁止零食和水果,以免影响食欲。</p><p class="ql-block">孩子进食时,家长既不能无原则地迁就,也不可过分勉强,更不能因孩子不愿进食而打骂或恐吓,避免造成心理创伤而加剧厌食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