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冬原准备去徽州旅游的,因为受媒体对东北旅游宣传热度的影响,朗朗执意要去东北看雪,只有依了他的。</p><p class="ql-block">终于等到学生放假了,却遇到旅行社趁火打劫,去东北旅游费用十天不到居然涨了一千元,为了孩子读万卷书,咬着槽牙拿出了穷人家最后的一点“余粮”交给了旅行社。</p><p class="ql-block">交了旅游费还没完,保暖帽子、保暖衣裤、保暖手套、保暖袜子、保暖靴子、暖宝宝等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买了一大堆,几乎把淘宝店多年的存货全扫光。</p><p class="ql-block">第一天飞机晚点,原定19点整到达到的飞机19:30才到长春。坐在大巴车里,不停地向外张望,可能是因为天黑的原因没有看到期待中的皑皑白雪。</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晚上将近十点钟到火车站的酒店。一下车就感觉到寒意,道路很干净,能看见的雪都清理在花坛里面了。酒</span>店的环境非常好,对面就是一个大广场,随着霓虹灯组成“长春很想你”灯光的闪烁,宾至如归的感觉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室外很冷,我们把自己裹在羽绒服里以避风寒。室内很热,进门瞬间眼镜片上就蒙上了一层白雾。虽然长春室内外温差蛮大,但还没有冷得很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从长春到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海林市双峰林场里的雪乡。车辆驶离了长春城区,沿途就看见漫山遍野的白雪,刚开始游客纷纷拿起手机向外拍摄,到后来都不以为然了。雪乡的房顶地上全都是白雪,走在路上脚下嘎吱嘎吱的响,完全没有武汉雪后道路滑溜溜的现象。房顶上一层一层像棉被铺上去厚厚的白雪,看似一样又各有特色,令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我们住在雪乡靠外的民宿里,走在路上导游跟我们说千万不到路外的雪地里面踩,要不然掉进去明年春天化雪才找得到人。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路边的雪的确很深,朗朗有点不相信偏要进去试一试,一脚踩进去雪就快到膝盖了。东北的雪跟面粉一样不能捏成团,旅行团的几个孩子想打雪仗,扔出去的雪都是散的,只能捡起像石头一样硬的冰块扔。</p><p class="ql-block">东北的冬天连手机都怕冷。导游让我们把手机背面贴一个暖宝,刚开始我还不相信,后来在雪乡拍照时,眼看手机还有70%的电,但很快就自动关机了,赶紧把暖宝宝给贴在手机后面并充电,电量很快就恢复到70%以上了。我带去的暖宝宝大部分都用在贴手机后面了。</p><p class="ql-block">在民宿里是四个人一张炕,好多年没有跟陌生人睡在一间房,别说同睡一张炕了,咳嗽都要压低嗓门,更别说放臭屁了。在炕上头朝外睡似乎是约定俗成的,朗朗偏要头朝里,只要自己睡得安逸,朝哪个方向都无所谓吧。躺下后我在床上看手机,不大一会另外两个人鼾声像比赛一样的此起彼伏,好在我的适应力很强,不久也入睡了。</p><p class="ql-block">在雪乡看了一场毫无艺术性的二人转演出,使我本就对二人转不太感兴趣的心理又增加了几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剧场里买了一根冰棍,朗朗用舌头舔了一下,舌头居然被冰棍给粘住了,不过加一点唾沫上去就脱离下来了。</p><p class="ql-block">第三天去到二浪河雪乡。先经过十里风雪画廊,然后乘坐雪地摩托上大秃顶子山,和电影里雪地摩托飞驰在茫茫雪海场景不一样的是我们的雪地摩托行驶在搓板一样的雪道上,稍不留神就可以把你甩出去。山上没什么风景,只有稀稀拉拉的几棵树,大秃顶子山可能因此而得名吧。</p><p class="ql-block">去到二浪河雪乡,这里的景色和双峰林场雪乡差不多,但是人少了许多,也安静了许多,给人一种谧静与安宁。</p><p class="ql-block">在二浪河感受了一次其他地方任何不可能有的旅游项目——冰河漂流。冰河漂流就是用挖掘机在结冰的河面里挖开一条河道,游客从上游,顺着水流方向漂流,到底有多远也没细看一看,只是想掉到水里去该怎么办?漂流前让我们在岸上坐进橡皮筏,工作人员稍一用力橡皮筏就随着光滑的冰面溜到河道里,水不可避免地溅到身上,还没有等水从衣服上流下来,衣服上的水滴就结成了冰粒。河道不深也不宽,经常被两边的冰和下面的石头把我们卡在河道中动弹不得,上游的船只不停地向我们挤压,我生怕把我们的船给顶翻了,只得拼命用木桨当撬棍来回撑才得以脱险。</p><p class="ql-block">第四天去哈尔滨,途经亚布力滑雪场和温泉镇。滑雪我不敢去,免得把骨头摔断了,还得坐着轮椅回家。给朗朗请了一个教练,具体教的怎么样我也不知道,朗朗说其实不用他教也可以。滑雪结束让我们去室外温泉泡澡,到了温泉更衣室换上游泳裤时还不觉得冷,当走出室外光着胳膊站在冰天雪地时,刺骨的冷空气让我不由得缩紧身躯往温泉池跑。泡在温泉里,手里拿着冰块,看着白茫茫的世界,感受北方冰火两重天。</p><p class="ql-block">午餐前坐了一次马爬犁,马爬犁在有意制成搓板路的雪道上行走,说是怕马蹄打滑。今年去东北旅游的人特多,拉扒犁的马都没机会休息,不停的跑着拉一趟又一趟的游客,累得有匹马在雪上摔倒了半天爬不起来。</p><p class="ql-block">本以为哈尔滨住宿酒店里暖意浓浓,没想到房间里的暖气还没咱们家暖气片热。临街的窗户居然漏风,怎么也关不严,我想这可能是酒店经理让我们南方人体验寒冬的一种办法吧。</p><p class="ql-block">第五天去了索菲亚大教堂、松花江、中央大街和终极景点——冰雪大世界。</p><p class="ql-block">也许是去过莫斯科红场,当看见索菲亚大教堂洋葱头后,勾起了我对红场圣.瓦西里大教堂的回忆。索菲亚大教堂广场四周好多人在那儿打卡留念。一个造型独特的门框,一群人在那里排队照相,可有人不顾等候人的催促,摆出不同的造型拍了十几张相,让其他的人急得团团转。谁想在这找一个空档尽情地拍照是不可能的事。</p><p class="ql-block">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挨着冰就赚冰上的钱。松花江结冰的江面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当然是要收费的。瞅了半天,想找一块空闲的冰面自由地玩耍一下也没找到。</p><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中央大街和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差不多,路两旁都是商店但几乎没人进去,倒是买红肠和小吃的门点人气较旺,我们找到百年马迭尔冰棍老店,门口人头攒动,好不容易才挤进去,花五元钱买了个原味冰棍,体验一下百年冰棍的味道。</p><p class="ql-block">四点多钟,天也快黑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冰雪大世界。冰雪大世界里面非常壮观,很多模仿国内著名景点的建筑,那么高大的建筑全是用冰制作成的,体现出哈尔滨匠人非凡的技能。据说建筑用冰块都是头一年冬天从松花江面采集后存放起来的。本想去玩一玩摩天轮和大滑梯,结果看见LED屏公告显示,每一项均要排三个小时的队才能玩得上,只能跟冰雪大世界说拜拜了。</p><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有半天自由活动的时间,打开百度地图搜索了一下,离我们不远有个叫文庙的景点,看见这个“文”字就感觉很亲切,必须得去膜拜。也许是我们太积极了,到达的时候文庙还没开门,等了约10分钟,第一个进了门。庙里有其他庙宇都有的神像、香炉、钟鼓,唯一没有的是和尚,这也许是中国唯一没有和尚的庙,只有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和保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寒地冻的原因,直到我们离开文庙,庙里不超过十位游客。园里深处孔子孤独地站在庙前广场上迎接咱们的到来,朗朗似乎有灵感且有些羞涩地跪在拜垫上对孔老师作了个揖,这也许是我们这次旅行最完美的结局。</p><p class="ql-block">终于到跟哈尔滨说拜拜的时候了,前往飞机场的路上,望着车窗外皑皑的白雪,不知道是该说再见,还是该告别。</p> <p class="ql-block">在国航飞机上</p> <p class="ql-block">飞机上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从飞机上看地面灯火辉煌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离开长春就看见皑皑白雪</p> <p class="ql-block">东北人很实在,10个人吃完中餐还剩这么多,真是浪费。</p> <p class="ql-block">双峰林场雪乡街景</p> <p class="ql-block">东北的雪跟面粉一样,可以撒成这个样子</p> <p class="ql-block">本想去坐一坐狗拉爬犁,可是没机会</p> <p class="ql-block">双峰林场雪乡</p> <p class="ql-block">和朗朗在双峰林场雪乡合影</p> <p class="ql-block">舌头被冰棍粘上了</p> <p class="ql-block">双峰林场雪乡夜景</p> <p class="ql-block">双峰林场雪乡夜景</p> <p class="ql-block">双峰林场雪乡夜景</p> <p class="ql-block">双峰林场雪乡夜景</p> <p class="ql-block">双峰林场雪乡游园车辆热热闹闹的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民宿门外就是皑皑白雪</p> <p class="ql-block">民宿门外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双峰林场雪乡</p> <p class="ql-block">昨天晚上放在车上的饮料,已经结成了冰</p> <p class="ql-block">离雪乡不远的大雪谷</p> <p class="ql-block">房顶上厚厚的白雪,就像一层一层棉被</p> <p class="ql-block">当地人养的驯鹿</p> <p class="ql-block">袅袅炊烟</p> <p class="ql-block">在十里冰雪画廊,去光头强家做客</p> <p class="ql-block">上大秃顶子山要排很长的队</p> <p class="ql-block">大秃顶子山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就是坐着这种雪地摩托上山和下山的</p> <p class="ql-block">景点的东西特贵</p> <p class="ql-block">准备漂流</p> <p class="ql-block">在冰河里漂流</p> <p class="ql-block">百看不厌的雪景</p> <p class="ql-block">看见这辆被雪掩埋的电动车,才理解雪藏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二浪河雪乡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二浪河雪乡民宿里有很多瓢虫,我们去的时候服务员正在墙上抓瓢虫</p> <p class="ql-block">滑雪靴怎么穿还不知道,需要别人帮忙</p> <p class="ql-block">准备出发去滑雪</p> <p class="ql-block">初上滑雪场</p> <p class="ql-block">马拉爬犁</p> 马爬犁后面就是白桦林 准备泡温泉 冰“火”两重天的雪地温泉 哈尔滨透风的窗户 圣 索菲亚教堂 索菲亚教堂造型优美的大门 松花江畔留影 松花江老桥与新桥同框 松花江第一桥 松花江冰面上都是冰上游乐场 东方红的拖拉机开上了中央大街 拖拉机后背景墙上人民币图案的拖拉机就是“东方红牌拖拉机” 哈尔滨中央大街留影 中央大街路旁有好多的冰雕 人来人往的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人来人往 中央大街上的百年老店马迭尔冰棍吸引了好多游客 五元一支的马迭尔冰棍 我以为只有武汉才有抗洪纪念碑,没想到哈尔滨也有 96度的白酒,你敢不敢喝? 冰雪大世界 冰雪大世界 冰雪大世界 LED显示,大滑梯排队需三小时,摩天轮排队需两小时 冰雪大世界夜景 冰雪大世界夜景 文庙院墙外断树似乎在向我们叙述着文庙的沧桑 文庙大门 文庙内灯笼下有一支鳌 孔子在院落深处迎接我们的到来 孔老师在迎接我们 文庙内的雪被工作人员清理得规规整整 <p class="ql-block">东北特有的冻梨冻柿子,买了几个尝了尝,都没吃完</p> 哈尔滨的第一辆机动消防车 哈尔滨郊区的大烟囱冒出的是废气还是热气 <p class="ql-block">让我再看你一眼,东北的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