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卡拉奇回到伊斯兰堡后继续北行,去拜访巴基斯坦六大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最后的两处。这其中的一处在“塔克西拉”县,在那里已出土的众多遗址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了四个作为代表列入名录。由于这几个遗产点的名字都比较长,这里就用了玄奘当年记载中的“法王塔”一名来指代(见本图中箭头指向处)……另一处在“马尔丹”县,名字也较长,是普什图语“王者之泉”之意,玄奘当年把它译为了“圣泉寺”,是一个很中国风的意译👍,故这也沿用了这一称谓来指代(亦见本图中的箭头指向)……这张地图给出的“犍陀罗”核心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虽然只有20几万平方公里,但自从有了人类以来,这里就是许多重大文明集团的交汇之地……今天看,这里的地理环境好像不是那么柳绿花红的,但在四五千年前,整体气候偏暖,其山间谷地、尤其是犍陀罗等盆地,还真是一个水草丰美、大象都在徜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其实,无论是用当地的名字,还是用中国人习惯的叫法,都不如它在世界佛教史和美术史上的名字“犍陀罗”,来得如雷贯耳💪……犍陀罗是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时的一个古国国名,其首都就在今天的塔克西拉。这个城市在公元前六世纪时被中文记载为“呾叉始罗”(可参见下图),这是由梵文音译而来的,不太审美,如按其义“凿石之城”译为“青山城”就会好听、好记多了🤭……在近代考古挖掘中,在这里的一处古代遗址“法王塔”下,曾挖出来一个阿育王时代的银牒,上面称此地为“塔克西拉”,有说现在的这个名字,就是由此得来的……但也有研究认为,这是一个希腊语,有可能是亚历山大来的时候给起的……但亚历山大这个人,文化感比较粗糙,他看中的地方名字都被改成了“ⅩX亚历山大城”,所以即使是来自希腊语,也应该是他走了之后才出现的😜……自公元前三世纪起,在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主政时,佛教大规模进入此地……在贵霜帝国时期又产生了希腊风格的佛教造像等灿烂文化……这一地区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史,产生过很大的贡献👍……在回望这一文化发展过程时,由于有许多不同时代的文化遗产交错出现,也会有许多古代民族的活动经常提及,所以有必要把相关的脉络先简略地捋一捋……本图为进入塔克西拉后,看到的由古迹照片拼成的一个路牌(只要把这些照片中的遗址都访问到,也就能算是见识过“犍陀罗”了🤗)。</p> <p class="ql-block">本图为公元前六世纪左右时的南亚十六个古国中的主要分布图。历史上,它们也被称为“十六雄国”,图中箭头指向的“呾叉始罗城”中的“始”字处,就是今天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到了塔克希拉县的历史博物馆。先看一看地下挖出来的宝贝文物很有必要,因为古遗址的文物都早已被各个博物馆给收藏了……在博物馆门口还遇到的几位当地的大学生,和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一起参观,心情还是很愉快的😁……</p> <p class="ql-block">塔克西拉是犍陀罗佛教造像艺术的诞生地和中心地。所谓“犍陀罗”式的佛教雕塑,站在美术史的角度看,它是一种希腊式的人物造像艺术……站在佛教史的角度来看,它则是佛教(在出现了大乘佛教后)走向大众的一个开端……如果将这两个角度混起来、综合地从人类文化史的角度来看,“犍陀罗文化”是将古希腊的雕刻表现手法与东方的人文合二为一之后、形成的一种“神人合一”的文化形式,它是由表现佛教丰富内涵的立体造像(及多处的石窟)和平面绘画(如多处的壁画)等所组成的。这种人神同形的拟人化表现手法,使众多的佛教理念深入人心,极大地影响到了人类的文明进程🙏……本图为博物馆的藏品之-,最早的一座十三级浮屠(宝塔)。</p> <p class="ql-block">佛教是从犍陀罗这里于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传入中华文化圈的(彼此只流行于民间)……到了公元64年,东汉汉明帝,夜梦一匹白马驮着经书远道而来,遂派了一个主管外交的副部长蔡寻访,后从犍陀罗地区(估计也就是到了吐鲁番一带)请来了二位高僧,并建白马寺于洛阳……至于玄奘,那则是在白马寺建成的六百年之后出现的一位大师。因早期的佛经都是用佉卢文(即键陀罗语的文字)书写的,而玄奘之前的人士,不是翻译水平不高、就是译著过于集中于某一派学说,因而常常令习经者搞不清楚这些经书之间的关系、及多种说法之间的对错……故就有了西行问祖、求取“真经”的愿望🤩……玄奘当年就是直奔犍陀罗这里的佛教祖庭而来的……日后中国的民间小说《西游记》,就是以玄奘西行的历史演绎而成的,小说中的“西天”,指的也就是犍陀罗地区……只是当年玄奘来到犍陀罗时,这一地区已历尽千年战乱,不但原始典籍等多已流散,且预想中的大师高僧们也已根本没有了🤔……到是玄奘的到来,成了当地佛学界造诣最高的一位人士,因此他被挽留了下来,为当地的僧侣讲授了两年课🙏……当然,玄奘在犍陀罗期间也是尽量学习了某些已出现的“新”的佛教理论……他是后来取道拉合尔、再转入印北一带,在那里拣漏了一批老典籍、收集了一些新文本之后才打包回国的。满载而归的玄奘,在长安的大雁塔下开始了长达19年的译经工作,为佛教日后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宝贵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在博物馆中拍到的一尊实物立像,本图则是略有修复、并在世界多地博物馆中展出过的。以这尊佛陀像为图示,可以看一看犍陀罗风格佛陀像的主要特点:他身着来源于古希腊托格长袍的通肩僧袍(而其他风格的多为袒胸和露右肩)……他右手施无畏印(这倒不是特别,其他风格的也有这种手型)……其精致的面容来自西亚地区的神像或王像(其他风格的则有着明显的东亚人面容)……其波浪状长发束于头顶(专名为“肉髻”,它是表示那里长着一个有特殊智慧功能的小型大脑,而不是单纯的发型“丸子头”😇),这与后来其他风格造像的一小坨一小坨的贝壳状发型(参见下图),区别是很明显的;但只要有头发的存在,就是佛陀、而全部剃光的只是和尚类的修行僧人,关于这一点,不同时期的造像原则,也还都是一致的……他的双眉之间有“白毫”一枚,“白毫”就是普通人所说的“美人痣”,它代表的是佛陀的善良与慈悲(在之后的流传过程中,也一处特征也被保留了下来)……其脑后的园盘状背光,是源自波斯文化的一种表现手法,雕像只要有了这种背光,就说明此像不是凡人而是佛陀(这一特点,在之后的其他风格的造像中,也被保留了下来)……其脚下的莲花座表明他是未来佛(这种表现手法在之后其他时期的造像上,也大致如此)🙏……</p> <p class="ql-block">从佛教诞生到玄奘来取经,在这一段的漫长岁月里,犍陀罗这个佛教大本营的历史大致是这样的:最早的古波斯文明与古希腊文明都是欧亚大陆上的主要文明输出地,首先于公元前516年控制了南亚次大陆北部的是波斯势力(但在这些外来人中,已包含有了大量希腊裔的人士)……后来波斯被马其顿帝国征服,大批的古希腊人士,于公元前327年正式携其文化来到了这一广袤地区(之前自发而分散来此地谋生的希腊裔移民就有很多了,在亚历山大挥师杀过来的时候,很多人是欢迎也是做了内应的,不然,亚历山大也不会那么势如破竹的😎)……虽然后来古希腊本土发生了很多变故,但先期来的这些人还是在这里扎下来了,并建立了以古希腊文化为主体的一些国家(如巴克特里亚、帕提亚等)……再后来,西亚的古希腊文化圈内继续战乱不断,导致又有大量的西亚人跑到这一地区投亲靠友……这些,都促成了中西亚(包括犍陀罗地区在内)的世界历史上的第二个古希腊文化圈的出现……在这种大背景下,诞生在南亚次大陆上的原始佛教,其发展也就必然会受到古希腊文化的深刻影响,这其中最为显性的表现之一,就是源自古希腊地区的人物造型艺术的影响了……基于这种艺术手法创造出来的佛陀(菩萨)造像,出现的时间是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当时信奉原始佛教的底层民众不识字,听不明白、也记不住僧人们说的是什么……而把佛经中的一些故事、道理通过雕刻、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就能使佛教的理念在传播过程中,更接地气而易于被民众接受……同时,由于“佛”的概念是没有具体形象的,而普通民众当时又都有从信仰原始宗教留下来的习惯:叩头下跪🤭(学术上的说法应该是,信众对参悟了佛教真谛的“乔达摩·悉达多”,由衷地有着顶礼膜拜的愿望🙏)……在佛像出现前,信众一直是对着法轮、脚印、圣人座位等象征物行大礼的,而这些被尊崇的“圣物”,对人们心灵的吸引力很是有限,因此佛教本身也就有了建立偶像等的完善自家仪式感的需要……就这样,最早的佛陀像和菩萨像等,就由这些精通人体造型手艺的古希腊人创造了出来……后来经过了长期的本土化,有着东方人面貌特征的佛陀(菩萨)形象,也就来越多地出现在了佛教的形态文化中🙏……如今,有精神深化需求的人士,主要是读佛经或参与供养,而侧重于获得慰藉或仅仅是祈福的人士,则多选择拜拜菩萨(佛)烧烧香……这两大行为范式都有价值(当然了,不参与这两种行为、或者参与其他信仰体系的行为,同样也有价值)🙏……本图为博物馆中的一座浅浮雕“夜半逾城”的残部,其讲的是乔达摩·悉达多出家的故事。这位王子此一去,即告别人间“烦恼”,走向“解脱”……</p> <p class="ql-block">本图中的这件文物是一座四面有浮雕的宝塔基座。早期佛教的崇拜形式之一是佛塔崇拜,但塔上的这些貌似佛陀状的浅浮雕,由于过于简单和粗糙,所以在当时还不具有什么神圣性……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其舍利子分别存入了八座塔中,到了阿育王时期,由于信众广大,都需要有膜拜的对象,故打开了其中的七座,将佛舍利子分放到了84000座佛塔中(沒错的,是五位数😇,但这应该是个形容性的说法)……由于当时还没有诞生佛像,一个地方(寺塔)分一个舍利子,可以让信众们在烧香膜拜时,也就有了一个具体的对象……随着之后犍陀罗的佛陀造像问世,一座寺庙有没有舍利子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而有没有高大精美的佛陀造像,就成了一个寺庙的重要标志🙏……下图为展品中的一个盛放舍利子的黄金小盒子,在这里展出的舍利子容器有几十个,材质上以这个最为名贵……</p> <p class="ql-block">在展出的造像中,凡这种头上戴着包头巾式头冠的,都是菩萨的造像。这种装饰来自印度教种姓制度中的刹帝利等级……后来这也成为了中国地区菩萨形象的一种标配(只是中国佛教中的菩萨,由男性先演变成中性、然后又演变成了偏女性,面容已是越来越妩媚了🌹),手里拿着花网或者莲花的,那肯定就是观音菩萨了……这尊造像还有一个看点,就是脚上的凉鞋,这是标准的古希腊上层人士穿的一款凉鞋,在亚历山大大帝留下来的雕像中,穿的都是这种式样的凉鞋……这里要多说一句关于“菩萨”,她是佛教在犍陀罗时期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形象(也是大乘佛教出现后才有的概念)……“佛本无相”,在至高无上的佛之下,是有人形的“觉悟者”佛陀(释迦牟尼)……而在佛陀之下,则是具有“觉悟能力”的众多菩萨……这些菩萨在成为觉悟者之前,都会在人间给予信徒们以不同的指导和关怀的👏……所以,唯有菩萨真妩媚,多拜才能得“实惠”🤭……</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出土了若干原汁原味的古希腊神像雕塑,如这一尊擎天神阿特拉斯的雕像,它与希腊本土的雕塑如同出自一人之手👍……这位天神像也被认为是中国佛教中四大金刚的原型,在中国隋代以后出现的金刚力士造型中,隆起的肌肉与圆睁的双眼等,其表现手法都是源自于这一形象……</p> <p class="ql-block">展出的出土文物中,还有大量关于佛本生故事的浮雕。这种形象化、艺术化的图解,对民众接受佛教理念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这尊灰泥质的佛陀像,虽然头部残缺,但四周有着供养人的形象,这对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也提供了宝贵的根据……雕塑中右上的供养人,象是一位来自西亚的人士🤔……而右下的这一位,应该是生活在波斯高原的人士吧🧐……下图是有所修复后的一尊女供养人的头像,感觉她象是一位来自中国河西走廊的大月氏部落的女士🌹……</p> <p class="ql-block">各种原始的生产工具在此地也有不少的发现。这些发现,使塔克西拉的人类活动史,前溯到了公元前3500年左右(介绍中虽然是这么说的,但那时还属于是新石器时代后期,好象应该还没有出现这么完整的铁器吧🤔)……</p> <p class="ql-block">这些陶器说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这是倒是符合陶器产生的历史……这也表明,原始农业那时在这里已经非常成熟了,因为只有有了成熟的农业性定居生活,才有可能产生佛教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塔克西拉博物馆处在一个漂亮的大花园里,参观完文物之后,在花园里转一转或坐一坐,会是另一种享受……</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塔克西拉的博物馆,就该去拜访那几个出土过文物的遗产点了。在塔克西拉一带,已经挖掘出来的古遗址大大小小有十几处,它们分别被归纳在了四个大的遗址范围内(见下图)……就选其中最大且最有代表性的遗产点看一看吧……</p> <p class="ql-block">首先来到了中国人最感兴趣的贾乌里安寺院遗址(上图中“1”)。当年玄奘就住在这座寺庙里……</p> <p class="ql-block">这座寺院是当时世界上佛教的主要学习场所之一。现存的遗迹包括有一座主佛塔的地基、主塔周围的21座小宝塔及若干僧房等……</p> <p class="ql-block">本图是宝塔塔基上被保存得最好的的一部分,因为一直被埋在土里,所以它才沒有受到多少岁月的侵蚀🙏……</p> <p class="ql-block">由于这里不产石材,所以这里的造像基本上是用灰泥制作的……用灰泥制作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损坏后也便于修补(如下图中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这座佛学院的部分僧舍现已经被挖掘了出来,一共有28间……第一位来到这里的中国人,是东晋时(405年)的法显,他这里住过六年,但是他具体住的房子已经无法考证了(因为后来在其之上,又盖了新的寺庙)……在法显来过的250年之后,唐代的玄奘来此曾经住过的房子,现已被考证出来了(大概率应该就是一个说法,不过历史嘛,是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力的🤭)……</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间编号为“26”的僧房,说当年玄奘就是在此挂单的,而且一住就是两年……</p> <p class="ql-block">本图中地上的画圈处为当年僧床的摆放位置……能来此打个座、冥想个把时辰,应该是很多中国佛教信仰者的一个打卡追求吧😜……</p> <p class="ql-block">玄奘当年在中国,已属于是一位大知识分子了,而这里当时有学问的人已不多了,所以他还受邀出任客座讲席,在这里做了一些佛学方面的交流工作……</p> <p class="ql-block">由于他的目的是尽量地领略佛教发祥地的佛教真髓,并搜集原版佛经,所以他在这里住了两年后,就继续向那烂陀方向寻访了……他一路搜集到了一大批中国国内沒见过的孤本、善本,中国日后能成为一个佛教经典典籍的集大成之地,是与玄奘的此行分不开的……本图为玄奘的取经路线。</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当时的一间厨房……</p> <p class="ql-block">僧房之间还建有若干个佛龛,里面尚有一些文物遗迹的,现在都给锁了起来(见本图),而已经没有任何文物痕迹的则洞开着(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长长的院墙,随着山势而起伏……能够感觉出,当时这个寺庙群还是有相当规模的。</p> <p class="ql-block">这座寺庙群所在的小山,山高虽然不过海拔百十米,但作为当时的一个民众聚居区中心,既显得高大上,也很方便普通的信众前来上香(早期的寺庙没有那么神秘,多建在与居民区近的地方,这也适合寺庙自己化缘和生存。等到了追求把寺庙建在深山老林里的时候,则是社会已经发达、出现了很多有能力的供养人之后的事了)……从本图中仍可以看到,仍有不少人家居住在附近……</p> <p class="ql-block">上面地图中的遗产点“2”,就是当年被玄奘称之为“法王塔”的大宝塔了。当年这座高大的法王塔曾有着七层的石雕伞盖作为塔刹,是非常壮观的……根据残基推算,当年此塔的高度或在五十米以上,应该是排在当时佛教的最高塔(在白沙瓦的)“雀离浮图”(“轮王之塔”)之后排名佛教宝塔的第二高……后来在考古中此地还发现了佛祖的牙舍利,被巴基斯坦作为国礼送给了缅甸,这样也好,缅甸的国教是佛教,这枚佛祖舍利就成了该国的一个圣物,分别被供在了仰光的大金寺和康堤的佛牙寺,尤其是康提的那座寺,还记得入内参拜是分时段的,曾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p> <p class="ql-block">塔克西拉的另一处遗产点是一座古城市的遗址,锡尔卡普(见上面地图中的“3”)。整个遗址非常大,有大块农田穿杂其间,貌似挖掘得并不深入🤔……</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时代的一座城市遗址,严格地讲它应该是巴克特里亚王朝时期的一座城市。这个在中文典籍中被称之为“大夏”的国家,是亚历山大帝国的一个属国,是由他留下的将领在统治着,但由于古希腊人的城邦制理念严重,所以当时管那么一大块地方“大夏”国,依然用着较松散的管理方式,各地的部落基本上属于散养状态……来自中国河西走廊的大月氏部落一开始也是在里面“混”的(所以汉代的张骞通使西域,联合他们对抗匈奴时,人家在这里已经跟着古希腊人学会了吃喝玩乐,根本不想再打什么仗了😂)……</p> <p class="ql-block">发掘出来的一些建筑遗址,由于没有什么文字记载,所以也就只能大概推论一下了🤔……</p> <p class="ql-block">本图是被认定为这座城的一条主街,长度近一公里,街两旁的店铺遗迹犹在,也可以让人想象一下这座古希腊城市的昔日市容市貌……</p> <p class="ql-block">本图是一座有着古波斯风格的拜火教神庙的遗址。看得出,当时这里的宗教信仰还是比较自由而多样的……</p> <p class="ql-block">也存在有若干小型的窣堵波(宝塔)。看造型是佛教的早期塔,这也符合犍陀罗地区的佛教发展顺序……</p> <p class="ql-block">还有本图中的这些遗存,都是早期佛教的,尤其是这些浅浮雕中的门,明显是属于孔雀帝国早期的一些佛教建筑形式,在印度的一些现存佛教文物中也是能够看得到的……</p> <p class="ql-block"> 虽然地面建筑物已基本不存在了,而且地下文物也已全部被博物馆收藏了,但这座类似中国圆明园遗址的古城,仍然能给到访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走在古人曾经漫步过的街道上,看着不变的地理空间和头顶的蓝天白云……本图中是如今这里的主人之一,正在巡视着它的领地😎……</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塔克西拉再往北行,就来到了马尔丹县。巴基斯坦的六大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达赫特依巴依佛教遗址和萨尔伊赫洛古城遗址”就在这个地区。如名所示,这项世遗是由两个遗产点组成的,其中后一个遗产点被考证为是一座消失了的要塞性城市中的一座佛寺,那里曾出土的文物(本图为1911年挖掘现场的老照片)现已全部被收藏在了白沙瓦博物馆中。据说遗址上现在不但完全没有了地上物,而且地皮也已被私人拥有的住宅所占据(见卫星图)。它之所以能入选,是为了说明那些收藏在博物馆中的珍贵文物,有这么一个具体的出处,以备研究、认证时说得清……而且也由于这两处遗址,都是由著名的考古探险家斯坦因主持发掘的,有了这样的一位人物的背书,即使只是一个坐标点,也是要留名青史的👍……</p> <p class="ql-block">斯坦因经过在这一带的考古后,触动了去中国继续探查的想法,之后他数次前往中国,以实现他要做第二个马可波罗和第二个玄奘的梦想👍……本图是他到了吐鲁番后与当地人的合影(图中箭头指向的就是斯坦因)。</p> <p class="ql-block">本图也是当时在那里出土的一尊犍陀罗早期风格的佛陀造像。留着小胡子的形象,明显是受到了印度教的影响……这尊像与今天所能看到的藏传佛教大师莲花生的造像十分相象🤔……这也必然,因为距那里不远处的斯瓦特,就是莲花生的出生地及成名地……几千年描摹下来的形象,一直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可能莲花生大师,还真就是这个模样🙏……关于莲花生,就不展开说了,他被认为是原始佛教中排在释迦牟尼之后的第二位大师,也是藏传佛教的始祖🌹……</p> <p class="ql-block">要重点拜访的是前一个世遗点。那里是中国的法显、玄奘等都来过的地方,同时他们还给这个佛教建筑群起了一个很中国的名字“圣泉寺”👏……这一遗址位处通往白沙瓦的一条谷道旁的山中,辉煌时这里曾是贵霜帝国迦腻色迦王朝的王室寺庙……但如今因巴基斯坦已无世居佛教徒了,所以前来这处佛教遗迹参观访问的人很少……本图中随家人前来的一位当地小朋友,在登山的路上走得已经有点累了😁……从细节中也能看出普什图人的一些民族传统,当地的小女孩从四五岁就开始象成年人一样的化妆了(照片中这个六岁左右的小女孩,眼部和唇部都是化过妆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历史是与塔克西拉共享的……但也有两点是可以特前关注一下的。一是这里在历史上靠近贵霜帝国时最强大的迦腻色迦王朝的首都白沙瓦,因而这里的过去,与贵霜帝国的兴衰,联系更为紧密……二是上面讲过,由于这里是著名的探险家斯坦因反复发掘过的,今天的地位与现状,是受到了这位大师的重要影响的🙏……</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对贵霜帝国普遍感觉比较熟,好像有点关系,虽然这种关系要说有的话,也是要打上好几竿子😜……简单地说,汉代时中国在北方的主要对手是匈奴,而匈奴西边的大月氏人是汉朝的盟友,后来大月氏人抵挡不住匈奴人的西进,大部分就往西跑到了今天的新疆以西,而原来生活在那里的斯基泰人又打不过大月氏人,便只好往南迁徒到了犍陀罗地区……在中亚得手后的大月氏人,后来又进一步发达了,便继续往南发展,势力也延伸到了印北地区,并建了个当时还挺大的奴隶制国家(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若谈及这些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会比较繁杂(因为站在世界的角度、与站在印度的角度、或站在中国的角度,叙述是不同的😇),但如果仅把它们的关系与佛教串起来看,就相对简单一点了……(简略讲)南亚次大陆在公元前1000年之前,是处在信仰原始宗教的原始部落时代……之后到了公元前600年左右,是信奉婆罗门教的奴隶制部落时代……从公元前600年到前300年期间,这里产生了包括佛教在内的多种宗教(与古希腊的思想家辈出和中国春秋时代“百家争鸣”的出现,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里的众多部落,也整合发展成为了“十六雄国”(这是与中国的战国时代大约同时期的事)……之后是“摩揭陀”帝国统一了十六国,因立国者原来只是个负责养孔雀的奴隶,虽然有名字(旃陀罗笈多)但没有姓氏,他后来被其主人赐了个姓,“孔雀”,所以他上位后该国就被称为了“孔雀王朝”(但也有称其为“笈多王朝”的,一般人容易搞不清🤭),孔雀王朝前期提倡婆罗门教,佛教等被打压……到了王朝的后期(那时已被称为“笈多王朝”了),主政的人是阿育王,这是一位将佛教发扬光大、把佛教推向世界的人物,故在佛教史上他被尊为了“护法名王”🙏……再后来(公元前187年)有一篡位者上台,他的政权被称为“巽加王朝”,宗教政策又改成了打压佛教、提倡婆罗门教……前面说过的贵霜帝国,就是占领了巽加王朝的北部领土后而建立的😎……</p> <p class="ql-block">贵霜帝国促成了佛教的第二个高峰期的出现,尤其是当迦腻色迦当政时,他南征北战,挣了点钱,都用于盖寺建佛像了……也就是从那时起,佛教才逐渐脱离居民区,开始在深山老林里建寺庙了。但这种由皇家和有钱人供养的佛寺,自然也会有衰败的一天(如同中国的明代,有钱人都建寺,尤其是太监们,但风口一过,也就基本都荒废了)。这个寺庙群也是如此,高光时是迦腻色迦王室的专用寺,而且过去旁边还有王室的行宫……当然,由于身处深山,后来即使是衰败了,也还留下了不少的残存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与那些已基本没有地上建筑物的佛教遗址相比,这里能剩下这些,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这座“圣泉寺”也是如今巴基斯坦佛教文化遗址中保存的最好的一座🙏……因此现在的管理和保护也是很严格的,不但警卫们都持枪,而且很多地方都加装了铁门并上了锁……下图是正在为我们开门的一位管理人员,他拿着一大串钥匙陪着我们走,打开一处看一处,看完了接着又锁上……</p> <p class="ql-block">本图是一路跟随着的一位警卫人员……</p> <p class="ql-block">寺院建筑分为三个主要功能院落。由于依山势而建,所以院落之间的切割性也并不明显,倒是由于高度不同而分成了上下,之间还是比较明显的……本图中远方的正中,原有一座大佛塔,但现仅余地基了……史书记载,原来还有十尊佛像并排耸立在佛塔周边,蔚为壮观……下图为原大殿所残存的部分墙壁。</p> <p class="ql-block">几位接待人员正在介绍着空空荡荡的原大佛殿(图中的箭头指处),同行的伙伴正在遗址前拍照与指认中😁……从残余的大佛的足部(下图)大小推算,整体造像的高度应该还是很可观的……</p> <p class="ql-block">围绕着中央大佛殿的是一排排的小佛殿……</p> <p class="ql-block">在原来的佛殿中,曾立有各种造型的金身佛像……🙏</p> <p class="ql-block">在向山上的前行中,亦可感觉到当年的气势……若以今天中国的佛教圣地来假想当年的这里,那时一定是梵音迥响、圣香缭绕、一派祥瑞之景况🙏……</p> <p class="ql-block">佛寺的院墙围的范围很大,由此也可看出,当时这里的佛寺不仅地位很高,而且佛学院里各级僧人云集……(东晋)法显来这里时,此地给他的印象十分震撼;(北魏)宋云和惠生来过回去后,对这里也都是赞叹不已;至于玄奘,他来的晚,彼时此寺已经衰落了,但从他留下的浓墨重笔描述中,这里也还是有着相当地规模的……</p> <p class="ql-block">由此地再往北,在一条百十公里的卡尔帕河谷中,在佛教繁盛期时,曾有大小寺庙1500余座……这也说明。犍陀罗作为历史上的佛国中心,是当之无愧的🙏……</p> <p class="ql-block">当时很多人在此学成后云游四方(多数去了中国方向),他们都是为佛教文化早期传播做出了贡献的人士……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从事中亚考古的专家斯坦因,来到这里发掘并研究了犍陀罗文化,他得出了此地的文化流向是中国的新疆等地后,随即深入中国……他考察了南疆、穿行了罗布泊、发现了敦煌、打开了藏经洞……他在从中国拿走了众多宝贵文物的同时,也留下了众多的发现记录和研究报告,并导致了后来敦煌学、吐鲁番学等重要考古分支的诞生……还记得当年学习中亚史时,导师指定要阅读他的有关专著,由于当时书中写的那些地方都没去过,读起来还是很吃力的😰……</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寺群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很多间暝想室……</p> <p class="ql-block">这些暝想屋都是在公元六、七世纪时,佛教的密宗派系主导了这里之后的建筑物……从此寺内涵的历史演变,也能看出宗教文化上的某种风水轮流转。最早这里是由波斯拜火教兴建的一座寺(出土了刻有安息国王冈多法勒斯一世名字的铭文)……后来到了迦腻色迦时,是大乘佛教主导这一带,所有的犍陀罗风格佛教造像、包括著名的巴比扬大佛等,都是在那个时期建造的,倡导者迦腻色迦也就此成为了第二位获得佛教“护法名王”尊称的国王🙏……到了公元六世纪左右时,掺杂着大量有原始佛教和印度教元素的藏传佛教密宗,又在这里占了上风……这也不奇怪,毕竟密宗的开山鼻祖莲花生,就生活在附近……密宗嘛,是有很多修炼都需要要在密室中进行的🤭……</p> <p class="ql-block">这也就说到佛教的内分了,无论是从终极追求上看“小乘”还是“大乘”,抑或从地域上看是“南传”、“北传”还是“东传”,还是从教众的文化属性分野上来看,是“汉传”还是“藏传”等,彼此的信仰者对佛教真谛的认知也是不同的……尤其是其中的佛教密宗,就更是具有一些独特的、基于人类本能的修炼方式了🧐……</p> <p class="ql-block">所有的理论与行为,无外乎都是针对人们活着的心灵……至于通过宗教信仰能实现什么程度的自觉、自省、自悟,却只能靠自知了🤩……如在暝想室外看里面,可视部分就很少(见本图)……而在里面往外看,则有一种洞察远方的感觉(见上图)……</p> <p class="ql-block">若都是同道中人,彼此之间就有明有暗、一言难尽了(如本图)😂……或者是能闻其声,但不可见其形🤭……</p> <p class="ql-block">本图是在此从事日常维修的穆斯林民工,他们正在休息,大家挤在一起看手机……他们用辛勤的工作将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维护得非常之好,很多墙壁在修复中都用了当地历史上的“甘达拉式”的砌墙方法(下图),即完全用天然石块拼接、尽量少用或不用灰浆而建成👍……</p> <p class="ql-block">虽然此行只是访古而并不问教,但在离开圣泉寺前,心中还是不免想了当年玄奘提出过的一个问题,何为“佛法”?据说佛回答到: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但另一个问题又冒出来了,那何为“佛缘”呢?佛却说: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