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年味

江渚渔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朔风下的小城年味</span></p> <p class="ql-block">  腊月廿三,北方小年。</p><p class="ql-block"> 上午十点,—20°C。雪国里的东丰县城火红的年氛早已蒸化严寒。</p><p class="ql-block"> 现代人常说,还是农村乡下的年味足。其实,这是经历后的真言。中国人骨子里是传统的,不管你多么前卫,心里总还是有一个或者多个度,而这些度里就有你自己都没细思量的设定标准,那往往就是血液里的传统。过年就要有过年的样子,不管别人争什么“非遗”,中国人过年的传统样子是世人过大节日最讲究的,是外人顾此失彼学不来的。</p><p class="ql-block"> 时兴美颜包装,在过度开拓修饰中就会视觉和心理疲惫至极,也包括一些节日的内容拓展。乡下的年味在进了腊月后就逐渐浓烈起来的,是素面朝天那种天然味道,养眼养心养胃养神经。火红的春联、火红的灯笼、火红的糖葫芦、火红的村姑……所有这些全然不是星星点点的,是成片成串的,是成天成夜的,没有刻意的雕饰,对好日子的祈祝、对家庭幸福的祝福、对国泰民安的希冀,都自然地洋溢在大人孩子的脸上。这样的祝福前瞻而现实。对春的渴望,实际上是对春夏秋冬风调雨顺的渴望,是对丰收的渴望。这样的渴望基本而真实。</p><p class="ql-block"> 冰封雪覆的大地之上,门贴火红的春联,杆挑火红的灯笼,飞扬着火红的大年气氛,更重要的是,人人千里万里奔着回家的火红心情。一切灰暗的阴郁的在过年时尽皆扫除,迎接明媚灿烂的新生活。不用说教,只有在过年的相互祝福时心中会自然暗生飞扬意气和奋斗壮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铺雪成摞的年画、露天排阵的海鲜、架床陈列的炒榛子瓜子、插在草把上的糖葫芦、“倒骑驴”车上捂着厚被的“国光”苹果、还有戴着狗皮帽子和“手闷子”用棒槌冲捣香料的“大神”……和谐天成,时尚自然。感受乡村的年氛,就是在感受原生态的朴素的生活意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