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泰顺县罗阳镇南院社区桥下村,是清代泰顺学者林鹗先生的迁居地。飞云江上游一条小支流察溪,从南院圳下附近发源,至桥下村形成溪流,奔涌而下,经上察溪、下察溪,过山交龙潭,汇入仙居溪。</p><p class="ql-block">桥下村名始于何时,目前没有确切文献记载。林鹗先生举家迁居此地时,正式的志书里还没有。先生父子编纂的《分疆录》中就没有桥下村的村名。但是,《分疆录》里面有这里的最清桥、咸丰桥两桥建造时间的记录。最清桥在村头,是一座小石拱桥,桥身上没有桥名文字。咸丰桥位于村尾水口,桥身上有咸丰桥三字题刻。</p><p class="ql-block">桥下村,从自然村意义上说,就是如今桥下村村委会办公楼附近往下一带为主的村子。从行政村角度说,如今它包括北坑、桥下、西洋等自然村。</p><p class="ql-block">之所以称桥下,应当就是指村子位于某座桥的下方。南院桥下村,因为地处察溪源头,此处溪水流量不大,溪床不宽,来往南院多年,我一直不知道桥下村名来自的桥它在哪。直至上月初发现《南院桥碑》,谜底才终于揭晓。</p><p class="ql-block">桥下村委会主任赖立为,不久前根据村中老人的指点,从村中一处地下挖出了一方古碑,经清洗辨认,是林用霖先生撰文并书写的桥碑。碑文记录了咸丰七年建造最清桥、咸丰桥的经过、参与人,以及刻制桥碑的动机。</p><p class="ql-block">根据碑文,最清桥始建于明代,原来是架木溪上,桥上建屋,用今天的话是一座廊桥!因为地处泰顺县城往县东南各乡村的官道上,所以屡毀屡建,历经沧桑。道光四年,林家迁居此地,以墓庐为家,发现木桥衰朽不堪,即有重修之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到三十多年以后,才了却一桩心愿。</p><p class="ql-block">建桥最大的功臣是林用霖,他负责募捐。或许正是林用霖先生以及他的父亲林鹗先生的声望所致,募捐非常成功。所以不但断桥新续,且以石料复建原桥,从此再也不用担心水阻行旅。</p><p class="ql-block">令人感动的还不是建桥本身,而是林用霖先生对建桥不居功,归功于为建桥出资的各乡善人!</p><p class="ql-block">这是南院桥碑的独特之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录:</p><p class="ql-block">南院桥碑 </p><p class="ql-block"> ——新建二桥合志</p><p class="ql-block">自古无不敝之物,能再造则敝犹不敝。然有再造而实创可卜久安长固,历千百年而不坏,旁观指而目之,以为成于人力者,固然,而不知天积其时以玉其成者甚笃。在当局初未之觉,而于事成之后历溯厥艰,始恍悟时数固不可易,则吾南院二桥之役可征也。南院荒瘠山区,以东南诸乡通衢,前朝为桥于古晏公庙右,不知废兴凡几易矣。国朝自乾隆间再建,嘉庆重修,驾木为梁,覆以厦屋,非不大壮观瞻。迨道光甲申,家君挈霖庐墓斯土,则见上漏下穿,桥势就坏。重修卜日于丙戌之冬,议既成矣,以岁歉中止。厥后时图再举,无如人事变迁,志不果就,而桥木断落,欲如前之仍旧贯益不能矣。霖每念行旅之病涉也,父志之未成也,责无可诿也,因与家五叔季迂私议改造,鉴于前艰,拟从简约,不敢更张。及倡捐之始而诸乡戚好,莫不踊跃出赀以助,竟得成数数百金,因思图成于始,何如善后于终,矧同人厚惠尤不可泯,爰召石工,相厥地利,改筑于下流两崖之间,因石磴为基,叠石为洞桥,约阔二丈六尺,高倍之,厚一丈五尺,两畔为墙以障之,改沿溪北岸为通途,达桥所,更因桥势辟鲤鱼山旧路以便行人,旧址亦筑为洞桥,阔厚如新桥,高半之,则为村人便道也。经始于丁巳二月,竣于十一月,计石工弍佰弍拾千,土木工六十千有奇,余赀为平治道徒费,董其成者五叔季迂,督工吾弟无眚也,劝捐定制则霖与焉,兹喜二桥之成,溯厥始末,以家君之志蓄之卅年而未果,而吾叔侄兄弟一旦成之,岂吾辈之能哉?盖事成有其机,而成事之机因乎时,时未至而强之,与时既至而顺之,人情之涣翕,群力之劳逸,不可同日语矣。今以荒瘠之区兴巨工,一劳永逸,更无敝坏之虞,使非诸乡之助,何以克成,其究合诸乡之助必此其时也,则岂人力所能及,乃乡之人不察,以为霖等之力,掠人之美,昧天之功,不将重霖等之过欤?故亟志之,以晓来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南院桥碑》译文</p><p class="ql-block">新建的最清桥咸丰桥两桥合记</p><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世间没有不衰坏的东西,如果能够重建就算没有衰坏了。如重建之后设想它将会长期牢固,经过千百年都不会毁坏,旁观的人对着重建之物,觉得这是因为人的力量成就此事,却不知道是上天诚厚地积累时机来促成。身处事务中的时候没有觉察到,事情完成之后,回想此事所经历的艰难,才恍然发现时机与气数的确不可更换,我们南院两座桥的建设可以验证上述之说。</p><p class="ql-block">南院是荒芜贫瘠的山区,因为位于县城通往县东南部乡村的必经之处,明朝开始在古代晏公庙的右首处造桥,建成后经历毁坏、重建,不知道多少次了。清朝乾隆年间再次重建,嘉庆年间重新修缮,在溪水上铺架木料,桥面上盖了桥屋,外观颇为宏伟壮丽。</p><p class="ql-block">到了道光甲申年(1824年),我父亲携我迁居南院墓庐,看到这座桥桥屋已漏、桥面已塌陷,桥身濒临倾毁。为此准备于丙戌年(1826年)冬天开始修缮。商议定了之后,却因为当年遇到灾荒,修缮计划暂定。此后,多次打算着手修缮,无奈人事变化,心愿一直没有实现。而桥身的木料断裂掉落,桥无法象往前一样供行旅通行了。我每每想到行人受阻于此溪水,我父亲长期以来的心愿没有完成,我觉得有责任修建此桥,不能将责任推诿给他人。因此我与我家五叔林澄清(字季迂,林鹗三叔林崶之子,岁贡生,从罗阳迁居南院西洋)私下商议重建这座桥。考虑到此前经历的困难,决定简约处理,不敢做重大变动。当我开始倡议募捐,各乡的亲戚朋友,个个踊跃捐资相助,竟然很快募集到实际到位的资金几百两。因为募捐成功,我就想与其在开始阶段考虑做成此事,还不如善始善终,彻底做好这件事,何况各位修桥补路善心人的恩惠不可以忘记。因此,聘请石匠,勘察地形,选择有利位置,将桥改建于溪水下游两座山崖之间,凭借岩石做基础,建造石拱桥,桥长二丈六尺,高五丈二尺,宽一丈五尺,桥两头砌了墙进行隔护,在溪水北岸修建道路,一直到达老桥所在处,还凭借桥的走向开拓鲤鱼山下旧路,以方便行人通行。又在老桥处新建石拱桥,长、宽与新桥一样,高度是新桥的一半,这条桥作为村里人的便道使用。</p><p class="ql-block">工程从丁巳年(1857年)二月开始,十一月竣工。计算工钱,石匠花了220千文,泥水、木匠花了60千文多一点,剩下的钱用来修整道路。总负责是我五叔林季迂,监督施工是我弟弟林无眚(林鹗为弟弟收养的儿子),募捐和规划设计是我。</p><p class="ql-block">如今,我欣喜于两座桥顺利建成,回想这次建桥全过程,觉得我父亲的心愿埋在心里三十年没有完成,而今天我叔叔和我兄弟予以完成,难道是我们有什么本事吗?我觉得事情的成功有它本身的机遇,做成一个事需要时机,时机没到勉强去做,和时机到了顺势而为,人情的合散、参与者的辛苦与否,是完全不能够同日而语的。今天,以南院这样一处荒芜贫瘠的地方,兴建这样两座石桥,一劳永逸,从此不用担心木桥衰朽造成通行不便。假使没有各乡善心人的帮助,哪能完成?正是集合了各位乡人的捐助,就是因为遇到了这样的时机,哪里是我们的力量做到的?只因本乡人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以为是我们几个人的功劳。抢夺别人的美意,贪图天老爷的功德,这不是加重我们几个人的罪过吗?所以抓紧把这事记下来,以便让后来人知晓。</p><p class="ql-block">咸丰八年戊午(1858年)二月吉日</p><p class="ql-block">村人 候补巡检 林用霖 撰文并书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