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不识字,住过东藏寺”,这句话最开始我是从父亲那里听说的,而他也是从他的上辈人口里听到的。东藏寺到底在那里?为什么又和教育挂上钩了呢?这个问题在我心中缠绕了好久,现在终于有了答案。 <div>今年1月上旬,我有幸到平顺县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巡考,地点就在平顺中学,并且一住就是3天。在进出学校大门时,发现保安门房旁边,竖立着一通石碑,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br></div>这竟是一块下马碑,是一块文物,一块物证。据悉,是2005年平顺中学施工过程中发现的。石碑高2.1米、宽0.8米,右上角有一个约30厘米×20厘米的缺口。正面内容为“康熙三十年二月内奉旨文武大小官员以及兵民人等至此下马,平顺县知县杜之昌立石”。下马碑原来是竖立在文庙前的,说明此地与文庙有关。 清朝康熙年间,平顺知县林尧华曾在此地修建“天镜亭”,并作《天镜亭记》一文,其中有“距城里许,山名东藏,旧有梵宇,厥号昙香,面青羊,扶彩凤,凭玉峡,跨虹梯,殆峨乎太行之观也哉。”东藏寺因山得名,“旧有梵宇”,看来这林知县也未见到寺内的烟火,听到僧众的诵经。东藏寺确有其名,遗憾的是年代久远,无史料考证,到现在只剩下旧址和一个美丽的传说。<br>1912年,民国政府废除了科举制,逐步取缔了私塾制,学西方学东洋成立了国立学校,当地政府在东藏寺旧址创办了新式学校——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断了香火多年的东藏寺从此书声琅琅。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政府拨款在此筹建平顺中学。可以说,东藏寺与教育结缘是近代的事,一些住过东藏寺的人就作为自己骄傲的资本,别人也以住过东藏寺的人为尊。<br> <p class="ql-block">听父亲讲,上世纪二十年代,当时老家西七里隶属于平顺县管辖,我爷爷就是考取平顺第一高级小学附设师范,毕业后留在平顺县政府工作的,只可惜英年早逝,仅活了42岁。爷爷去世时,父亲不到5岁,父亲对爷爷几乎没有什么印象,爷爷的故事也是听奶奶和其他人讲的。</p><p class="ql-block">那时,大众文化程度普遍都很低,文盲半文盲多,初小毕业已经算是有文化的人了,如果能够考上高小,毕业后就算是知识分子了。爷爷从小聪明好学,写得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在当时的十里八乡也是著名人物,有文化,有俸禄,有身份,有地位,很是受人尊重,让人羡慕,小孩们走亲戚也都愿意来,为的是多挣几毛压岁钱。</p><p class="ql-block">爷爷走后,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便落在奶奶一个人头上,家境一路下滑,风光不再。因为经济拮据,父亲读完初中便回家务农,父亲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本来是有机会继续深造的。到了我们这一辈,家境仍然不好,父亲下定决心,不能让自己的悲剧在下一代身上重演,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读书,千方百计,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供我们弟兄3个上学。因为他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穷苦人家的孩子要想翻身,改变命运,只能靠读书。</p> 如今,我又来到爷爷当年曾经读书和工作过的地方,抚今追昔,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时移世易,平顺中学的前身——平顺第一高小、东藏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拔地而起,现代化的设施一应俱全,教学成果有目共睹。校门紧邻繁华大街,“平顺中学”标志耀眼醒目,因为高大,无论白天黑夜,老远就能看到。虽然没有下马碑,因为处于丁字红绿灯路口,行人车辆无意中都会在此驻足停留,伸颈仰视。 走得再远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作为平顺县的最高学府,校园内依稀留有旧时的踪迹。1952年学校成立时的旧校门复制品矗立在中心位置,供来往师生随时受教;后面成排的窑洞斋房改造成“铭心楼”,换上了新装;楼前一尊白色孔子雕像,默默地注视,静静地关注;学校门口竖立的下马石碑,向今人无声地讲述着过去发生的故事。校外盘山马路叫“状元路”,寓意深刻。为了将东藏寺悠久的历史传承下去,生生不息,后继有人,在校庆100周年时,学校专门编写了《东藏学府志》一书。<br>“八百里太行圣殿高坛传千秋正道,四百年学府滋兰树蕙成万古斯文”,愿平顺中学将东藏寺精神发扬光大,明天更美好!<br> 文字:红色记忆<div>图片:红色记忆</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