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影像2024-11】·逛李家沱(202401)

老丁

<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 李家沱位于长江边,长江在此处形成一个“S”湾,长江南部的李家沱在S湾环抱的一侧,而长江北侧的黄桷坪则位于另一个S湾环抱的一侧。</p><p class="ql-block"> 据传,清代该地区有李氏兄弟在长江边设义渡,行善事施恩百姓,天长日久,百姓便称此义渡口为李家沱,该地名由此而来并沿袭迄今。</p><p class="ql-block"> 李家沱的历史起起伏伏,经历的各种变故和机会也很多,但感觉总是不温不火似的。这里曾经是巴县和九龙坡区政治中心。巴县政府曾经历几度搬迁,民国28年,巴县政府迁到人和场(今九龙坡区华岩镇),民国30年,迁驻李家沱马王坪。解放后的1952年11月,第四区(现九龙坡区)区政府由大坪迁至原巴县政府的所在地李家沱,而这时的巴县政府则迁往南泉(两年后又迁驻鱼洞镇,1994年12月,巴县被撤消,成立巴南区,至此,建县2309年、得名1434年的巴县历史终结了)。但在上世纪末,再次调整行政区划,李家沱又回到了巴南区,不过已经失去了曾经作为县政府和区政府治所的地方和荣耀,甚至连原巴县政府、九龙坡区政府的办公地点旧址也都成为了旧楼危房而在新世纪前后被拆除,痕迹全无。据说,在重庆直辖前老一辈市民口里有“北城观音桥,南城李家沱”,充分说明了曾经的李家沱在重庆商业圈里面的地位,后因区域调整以及城市的重心有所转移而沉寂了20多年,不过今有再度复苏的迹象,现在各级政府和居民心心念念的就是“规划”中要将李家沱建设为重庆第七商圈的目标和要求,期望随后一系列新的发展与建设,可以将该地区重新纳入到山城人民的视线中。</p><p class="ql-block"> 其实,李家沱曾经还面临过一次巨大的爆发性的机会,那就是李家沱长江大桥的修筑,不过似乎李家沱地区没有能搭接上这次机会,要知道当年修造成重庆长江大桥,则极大地改变了南岸区的面貌和经济,也成就了重庆在改革开放后最早和最成功的南坪地区和商圈,而李家沱长江大桥是重庆城区第二座长江大桥,当初也是准备以重庆长江二桥来命名的。主桥于1991年开工建设,1997年竣工通车,使李家沱与九龙坡、大渡口区的衔接变得极为顺畅,也极大地拉近了与主城区的联系,但感觉没有能将出行的方便延伸至经济建设的腾飞方面。</p><p class="ql-block"> 李家沱以前曾是重庆的一处工业重镇,也是重庆工业的缩影。上世纪30年代开始,重庆的工业建设开始大踏步实施,而抗战期间这更是有大量的大型和知名企业迁建来渝,李家沱也因为旁长江水道、近渝黔公路和距离主城区距离适宜等原因在这个期间渐渐发展成为当时的工业重镇。而解放后的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李家沱作为水陆交通便捷之处、有电有水有土地,而致使了水电行业、毛纺行业、陶瓷行业、化工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占据着李家沱的经济市场,大量的重型工业厂矿云集于此,使李家沱成为了重庆南部当仁不让的中心。比较知名的企业包括毛纺织染厂、水轮机厂、六棉厂等,曾经镇上95%以上的人都是工厂职工、家属和退休人员。</p><p class="ql-block"> 老的李家沱地区主要是集中在花溪河的东部,而今的区域则完全蔓延并覆盖了整个S湾环抱的半岛区域,今融汇半岛之名似有名头盖过李家沱地名之势,而目前半岛内交通网络完善,多条轻轨纵横,多座长江大桥跨越(李家沱长江大桥、李家沱长江大桥复线、马桑溪长江大桥、白居寺长江大桥),相信其腾飞时机已然来临。</p> <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 闲逛李家沱,就想寻寻老景、旧景,虽已无多,也能找到一二。重庆水轮机厂曾是李家沱最主要的企业之一,现今废旧厂房也占据着李家沱马王坪正街旁边的最好一片区域,留待现今这块黄金地块必将成为区域中最好的地段,成为皇冠上的明珠,已成待价而沽的最最优质地产。重庆水轮机厂是专业设计、制造大型发电设备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是国内最早生产发电设备的企业之一。其前身为“恒顺机器厂”,1895年创建于湖北汉阳,抗战时期迁来重庆,解放初期先后合并“洪发利机器厂”、“协昌机器厂”、“上海机器厂”等,先为公私合营的“西南206厂”,后改国营,并更名为“重庆柴油机厂”后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领导。1957年改名为“重庆水轮机厂”,1959年划归地方管理,1998年转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今已搬迁至江津珞璜工业园区。几代水轮人不断奋斗下水轮厂突破了多个全国第一,收获了诸多盛誉,为重庆乃至中国水轮事业、工业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从生产国内第一台水力发电设备开始,已经为国内外2000余座电站提供了5000多套发电机及电动机,另外这里还生产出来中国第一条轧油联合设备、中国第一台卷扬机及抽水机、中国最高315米水头混流式机组、中国第一台1600千瓦灯泡贯流转浆式机组、中国最大单机容量及转轮直径灯泡贯流式机组。</p><p class="ql-block"> 老厂区对面,有处水轮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建的家属区,附近还有个合建村,似乎是几个大厂矿混杂的家属区,30多年前很不错的住宅,现在也多灰头土脸,在时代进步发展的浪潮中有些掉队了,而老旧小区的改造、升级、繁荣在在当今社会需要的自治、管理和一定程度的经营方面,旧模式及旧体系这个时候显露出弊端了,虽有一定的整治,但整体难以与外面的世界相比。昔日工业的辉煌难道不能在生活区有所体现吗?</p> <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 曾经的李家沱,公路接川黔干线,车渡、轮渡通九渡口及大渡口区,历为重庆南北交通要道之一,地理位置极佳。作为当时九龙坡的核心区,李家沱汇集着水轮机厂、重棉六厂、毛纺厂等一批大型国企,这些企业是当时重庆税收大户,李家沱可谓风光!而且,从水轮机厂的发展也能看出中国近代的机器工业是如何起步的,那就是“仿制”,学习、模仿和追赶先进工业、先进的机械制造工业。从光堵三十一年为常盛川制造茶砖机开始,“周恒机器厂”就开始仿制了一系列专用机器设备。但恒顺人并不满足于仿制,老板周仲宣在为顺丰榨油厂仿制100匹马力蒸汽机时,在机身上刻下这样一段话:“同胞细听,权利须争,我邦能造,不购外人。由知此意,方称国民”。在强烈的实业强国信念驱动下,我国一些早期的工矿企业才能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独立设计和制造出诸多拳头产品及创新产品,从而提升了我国工业化水平,这些精神和实践仍是当今我们的企业所应具备的。</p> <p class="ql-block">&nbsp;(4)</p><p class="ql-block"> 重庆毛纺厂也是一座老厂,最早是刘鸿生创办的上海章华毛纺厂。1939年冬,刘鸿生之子刘念智把该厂主要设备经缅甸仰光运至重庆李家沱,后全部设备拆运完成后于1942年秋在重庆李家沱建成新厂开始生产。其主要产品是粗、细毛呢,因其原料、设备、技术和管理在当时都是一流,产品质量也很高,是抗战时期大后方主要毛纺企业。解放后实行公私合营,并更名为重庆毛纺厂,而在进入到新时期后发展受阻,结局不怎么理想,现在家属区遗留下许多的问题。有篇文章,讲到在香港也曾见到有很多老房子,当地人叫做“唐楼”,虽然房屋年头较长、整体区域也缺少统一规划显得凌乱和无序,又受各种限制也没法拆迁重来,但当地政府和管理机构协调并帮助对建筑外观和区域环境进行规整,并用心进行内饰的设计和处理,也让人觉得老房子也没那么糟糕。我们也同样希望,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推倒重建,那么让老房子焕发新貌和让原住民生活幸福也一定会有办法实现的,不要一味强求只能拆旧建新才是社区改造的唯一道路。</p> <p class="ql-block">(5)</p><p class="ql-block"> 我总是希望和奢求能够从城市的光鲜里窥得一丝旧意,我觉得那一丝丝的旧意更有一种城市烟火气,我觉得那一丝丝的旧意更能触动我心中那柔弱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老街旧景未必就是我所喜欢的,只是我愿意再看她一眼,并非为了使它的不堪暴露在众人的视线中,只是觉得过去和爱人一样,总是忘不掉。我也希望我能从这里看到更多的故事,更多的过去的故事。</p>  (完)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tQRjXWtDynAsNEoO3pHrN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