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五)省立江城第一小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多年前我就想到这里看看这所有着光荣传统的学校,站立在省立江城第一小学的旧址时,时间已经是2022年10月4日的下午。在洛捷村海拔1200米的四面环山的小山包上,“省立江城第一小学”的纪念碑十分醒目。四周的山梁像围墙一般保护着这所学校,山间村民的房子掩隐在森林中,星星点点分布在学校的四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的国庆乡中心完小就沿用了这个校址,现在中心小学已经搬迁到更近公路的河边。在原校址上,几幢教学用房虽然十分破旧了,但依然可以看出当年的学校人多声气旺,墙上那句“教育改变命运”的话仍旧清晰亮丽。校园内几棵柏木树和小叶榕依然坚守着这方校址,他们像几位讲解员的样子那样耸立着,那是在向来人讲述着学校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所省立江城第一小学成立于1952年,为培养乡土人才和民族干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是早期共产党员李晓村、罗有祯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校建立之前的1922年,外国传教士为笼络人心在现在的洛捷村三家村村民小组建立教堂,举办教会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因外汇断绝无经费,学校于1938年停办。之后国民党江城县政府又在这里断断续续地举办学校,接受当地民众子女入学,并命名为惠民区第七小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史料记载说:1929年,受普洱地下党组织派遣第一个到江城开展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李晓村在县城附近开展社会调查工作。受聘为师资训练所教员的李晓村,边教书边利用节假日到三家村等地,与农民群众交朋友,向群众宣传进步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1933年初,中共党员罗有祯到江城,以教师为职业,学校为阵地,开展革命宣传活动。他向学生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还教唱反映农民痛苦生活的《暴雨》《可怜的秋香》等歌曲,启发学生认识旧社会,赠送进步书籍给青年阅读,组织进步青年到三家村一带开展活动,李晓村和罗有祯都以三家村学校为据点开展工作,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主张,号召大家起来反对封建统治、反对苛捐杂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华人民和共和国成立后,云南省人民政府为了更多更快地培养少数民族子女文化人,于1951年批拨经费在江城建立省立第一小学,1952年校址迁移到以彝族为主的洛捷乡三家村原基督教堂地址,与原教会学校合并为一个学校,即云南省立江城第一小学,不仅为江城培养了大量民族干部及民族子女,同时也是江城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地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小时后,我们离开这所学校遗址时,阳光依然,只是当年办学时师生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挑灯苦读的情景回荡在眼前,革命者走村串寨发动群众的身影不断地在脑海中闪现。致敬,中国革命的先烈们! 不忘历史,把历史当作清醒剂,让历史时刻警醒自己,当下已成共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