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四川的泸州市有个“伞里”;伞里:顾名思义是与伞有关的里弄、巷子、胡同。泸州的伞里是全国屈指可数制作老式油纸伞、并作为“非遗”艺术品销售的一条街。其实,泸州制作油纸伞的历史,有记载的是从明代开始,至今己有四百多年了。而且,现在还有很多工匠们,还坚持在这里手工生产泸州最有名的分水油纸伞……。</p> <p class="ql-block"> 因泸州是家中“领导”的桑梓,曾经去过了若干次。泸州的朋友们从顶级醇厚的老窖到舌尖美味的白糕……,都能如数家珍给我显摆,我也早己是耳熟能详,而这个“伞里”去年才听说。可能是它紧邻泸州四大古镇之一的“尧坝”,而被“抢”了风头,“沦”为了素门凡流,所以,甚至连好多泸州人都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听说泸州的油纸伞入了“非遗”,是在去年的成都“大运会”,有位外国“老记”霍普,无心插柳帮忙打了个广告让泸州的油纸伞扬了名:他将心愿牌挂在了大运会“许愿伞”下,写了“希望成都大运会越办越精彩!”这把直径为3.5米的巨型红色龙凤许愿油纸伞,就来自泸州分水的伞里,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在网络上视频播放量超过五千万次,也成就了帅哥靓女们许愿祈福的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 伞里的确切位置是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的董允坝。在没走进董允坝的街口,远远就可看见一尊董允的雕像。世人都知蜀国宰相武候诸葛亮,但很多人不知道,董允也是“蜀汉四相”之一。有东晋时期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为证:“时蜀人以诸葛亮、蒋琬、费祎及允为四相,一号四英也”。武候祠旁边有条民俗街叫作锦里,“拜武侯、泡锦里”,曾引领成都的旅游、休闲潮流……;董允坝也有这条“非遗”街叫伞里,是巧合还是为做生意的故意,不晓得。反正锦里民俗街的繁盛,确实是与武候祠相依而红……。</p> <p class="ql-block"> 据说董老师是泸州嘉明人,与父亲在蜀中游学为生,举止才学与费祎齐名;任蜀国宰相分管负责“维稳”,莫小看他一教书匠,对上敢于正色力谏后主,匡救其过失:刘禅曾欲选美充后宫,董允直言:“老大,祸国殃民绝对不行!”小刘只有放弃。对下能当面斥责宦官黄皓胡作非为;并紧密团结在以诸葛亮为核心的班子周围。死后安葬在他的封地泸州分水岭一个坝子中央,乡亲们认他就是百姓的“保护伞”,为了纪念,就将这个坝子取名为董允坝,伞里只是董允坝的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 董允雕像身后的伞里,有一条两里多长的主街,街上处处可见以油纸伞为主题,用各类油纸伞制作的风景。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不同大小的油纸伞在天空、墙体、房檐下,组成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图案。街道两旁,运用牌坊、雕塑、橱窗和宣传栏,向你渲染泸州油纸伞悠久的历史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 还第一次见到那么多色彩缤纷的伞:有赤朱丹彤的大红龙凤伞、娴静素雅的仿古怀旧伞,精美绝伦的旅游纪念伞、丹青妙手的绘画书法伞,还有异彩纷呈的“大妈”广场舞伞……。这些伞,不仅可以当雨具,而且集装饰、礼品、纪念、收藏等功能于一体,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在这冬季冰凉空气中,伞里游人很少,更显冷清。然而,纷繁的色彩自油纸伞中五彩斑斓的幻化而出,陡然绽放出流彩的华光,中国红、海军蓝、碧叶绿;璃紫、桃粉、璨金,绚烂无比的色泽,交织成一张浓墨重彩的画卷,柔和的笔触、细腻的光影,橙色、黄色和红色唤起了人们内心的舒适感,传递出一种温暖的氛围,像一股暖流……。</p> <p class="ql-block"> 泸州油纸伞在明末清初就市场繁盛、名扬在外了。清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泸县志·卷第三》有记载:“泸制纸伞,颇为有名。城厢业此者二十余家。崇义分水岭亦多此者,而已分水岭所致最佳”……。我对油纸伞的记忆,是阴雨天外婆在幼儿园的雨巷接我放学回家,打着的就是那柄散发着浓浓桐油味的老油纸伞,也不知用了多少年,漏的地方打着䃼丁,伞骨上还绑着铁丝……。</p> <p class="ql-block"> 油纸伞的“黄金时代”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当时泸州市都有油纸伞一条街,大小作坊、工厂一百多家,从业人员上万,年产油纸伞两千万把。直至七十年代以后,随着实用方便的钢骨尼龙折叠伞的“入侵”,并逐渐占据了市场,取代了油纸伞。那时谁去了一趟香港、深圳,回来就会把尼龙折叠伞、电子表当作十分“洋盘”的礼品,馈赠挚爱亲朋。到九十年代后,市面上几乎就看不到油纸伞了。</p> <p class="ql-block"> 泸州多产油纸伞有他的道理,是与其地理气候关联。泸州地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带,老天爷喜欢四季偷偷摸摸来点雨,若不下雨,太阳也够火辣,伞就成为人们日常外出行走中最重要的伴侶之一。有风雨,它就撑开臂膀,在羽翼下为我们遮阳挡雨;天放晴,又微笑着藏起身躯默默地呆在身边,从不炫耀。</p> <p class="ql-block"> 泸州所在的蜀南,植被茂密,竹子种类众多,与拍摄《卧虎藏龙》的国家风景区长宁竹海紧邻。在海拔800米以上的深山老楠竹,韧性大、弹力强,为泸州的伞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基础。选两年以上的楠竹,并经防霉、防蛀等处理,就是做伞的最好原料。再经过匠人的刨节、刮箐、划墨、刨槽,撑开后就是圆满……。</p> <p class="ql-block"> 做伞的原材料不可惑缺的还有桐油。桐油是中国南方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天然防水剂,曾被广泛用于造船、制作木盆木桶,还可以防虫蛀。泸州也是国内桐油的主要产地,为当地油纸伞的发展提供了的保障。而泸州分水的油纸伞保留了湿糊伞技术和熟桐油配方秘籍,做的伞更加皮实耐用。</p> <p class="ql-block"> 制作工艺上,老油纸伞都秉承古法,复杂精细。一把伞从材料加工到半成品有四个环节:伞骨、伞托、手柄和木顶、伞杆,需要四十六道工序,然后是成品做工,也是四个环节:穿绞和网伞、印花和切纸、扶伞和烤伞,熬油和晃伞,四项工种五十道工序,总共九十六道工序,要使用上百种古老的传统专用工具,每道制作工序都极富有艺术性,每把伞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在伞面的装饰上,“满穿伞”采用了独特的五色丝线穿插技术,用五色丝线穿、渡两千多针。既美观又牢固。这种传统工艺制作的伞,反复撑收三万次不损坏,清水浸泡二十四小时不脱骨,伞顶五级风中行走不变形。</p> <p class="ql-block"> 分水现在还仅存一家油纸伞厂了,是中国唯一的一家最完整保<span style="font-size: 18px;">留了纯手工、熟</span>桐油、石印传统生产技艺的企业。因此,泸州的油纸伞被誉为“中国油纸伞的活化石”和“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在全国的旅游产品评比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和优秀奖。这些美誉体现了它在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独特地位和对物质文化的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 泸州分水油纸伞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远销美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示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作为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让世界了解中国,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技艺和文化历史,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是跨越时空的经典之一,也是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 虽然说泸州油纸伞经过几百年的锤炼锻造,产生了一批制伞的工匠大师。然而,传统制作技艺还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但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一些年轻工匠开始加入了这个行业,使得这项古老的技艺得以继续发展和传承。2010年至2017年,开展大小活动50余次,参与油纸伞制作技艺传习所活动人员1200余人,为油纸伞制作技艺培养学徒118人。</p> <p class="ql-block"> 为了推动民间传统工艺的传播与传承,教育部门还进行了油纸伞制作技艺进校园的活动,推广,组织、组办各学校传承教学活动。泸州分水油纸伞还被列入了全日制中学的美术教材,开创全省非遗项目入选教材的先河。该教材由教育部审定通过,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教材的第17课《泸州油纸伞》除文字外,还选用了11幅照片,详细介绍了泸州油纸伞从选料、加工到成品的整个制作过程。</p> <p class="ql-block"> 伞里还有一处油纸伞博物馆,介绍了油纸伞从开始到完成的步骤、所用的器具、历史、人文等,是如何通过手艺人的匠心、历史传承、让普通的油纸伞变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它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演变和提升。</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油纸伞,己从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变成为赏心悦目的怀旧艺术品了,它们设计伞面的曲面构图,不仅有优美的线条,而且色彩丰富,艳丽而又不刺眼,如同盛开的鲜花;光影交错的山水,又如诗如画。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生动和活力,突显灵动的艺术之美;而繁杂又精致的制作,充满了智慧,成了展现工匠手艺和精神的载体。在小小的一把伞上,尽情展现了人类的审美力和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 还有,油纸伞的寓意也很吉祥、美好:中国人讲多子多福,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油纸”与“有子”是谐音;伞骨为竹,寓意竹报平安,节节高升,伞形为圆,寓意美满、团圆,所以己成了爱好者个人的居家收藏和馈赠亲友的特色文化高档礼品了。</p> <p class="ql-block"> 油纸伞还经常被作为舞台、戏剧的道具,频频在各种表演和古装剧中出镜。 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鸟巢举行,电影巨星成龙的武术节目《墨之韵》,震撼了全场。其中表演所用的纯红色油纸伞,如烈火般炽热,代表着激情与活力,展现了中国人内心永不褪色的信念。这些红伞,就是成龙专门定制的分水油纸伞。</p> <p class="ql-block"> 四川成都出生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琼</span>瑶小姐姐,在六岁时的1945年“打抗战”,和家人告别了湖南长沙心有余悸的日子,在分水的泸南中学住了一年零三个月,后来才去了上海。时间虽然不长,但琼瑶在以后给泸州的姨妈袁彬的信中,曾深情地回忆到:“(泸州分水)泸南中学与我渊源至深,曾有我儿时的记忆,曾有我童年的欢乐……。”</p> <p class="ql-block"> 人在童年中耳闻目染的记忆,往往在成年后的潜意识中,又一点一滴地找了回来了。琼瑶剧的情节中,也多次出现油纸伞作为陪衬,这样的“安排”有没有对分水油纸伞的特殊的感情在里面,也不晓得。只看到在《还珠格格》里描绘的:大明湖畔,夏雨荷就是撑着油纸伞,走啊走,哇塞,居然缠绵了皇上……。</p> <p class="ql-block"> 许仙曾为白娘子撑起的一把油纸伞,打开了“千年等一回”的缘分。如今不是有好多“剩女”虽是有车有房,但说难觅“三观同”的伴侣吗?我建议:不妨试一试下雨的时候,在伞里悠长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缓缓地走一趟,让细密的雨滴滴答、滴答、滴落在伞面上,你只需静静地聆听小雨点的心声……。虽然皇阿玛肯定是遇不上,但会不会被当做丁香姑娘,也许就能邂逅一场油纸伞下的氤氲时光!温馨提示一下:胖大妈就别去了哈,穿上旗袍会误为移动的“缠丝免”……。</p> <p class="ql-block"> 走过伞里的老街宅邸、府第民居、客栈商铺,沿街青瓦民房错落,青石板路蜿蜒……,来到了分水阁。分水阁主体结构为褐色原木,有汉风;加青砖白缝青瓦,又有明清风,既体现了董允时的蜀汉风情,又体现了油纸伞始于明清的古风民俗背景。正好有一群“丁香”在楼宇前手舞足蹈自拍,倒还贴切应景。</p> <p class="ql-block"> 在伞里徜徉,悠然畅游,感受中国油纸伞的精工匠心,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长之旅,感受长廊楼宇的精雕细琢,感受蜀汉人文的历史气息……。你若是喜欢在没有太多滋扰与喧嚣的独处中得到安静,让心念慢慢地沉在心底,让思想浸润于汲汲的水流……。来伞里,一把把表达洋溢不同时空的油纸伞下,在轻捻之间,就能感受到董允坝这样细腻美好的慢生活。</p> <p class="ql-block"> 过去,油纸伞是人类生活中一项伟大的发明,是我们雨中的庇护所,是烈日下的遮阳篷,是风中的屏障;现在的油纸伞,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的点缀,若淅淅沥沥的细雨中,没有油纸伞的古朴,就缺乏诗一般的典雅,就象长长的老巷子里,棚架上没有爬满紫藤萝,会缺乏一种绿意荡漾的清新……。伞里,有惊艳,有渊源,有温度,有静谧。伞是生活中的小物,却装载着大世界。</p> <p class="ql-block">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