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子监又称"太学"、"国学",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它创建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明代曾大规模修葺和扩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增建"辟雍",形成现在的规制。国子监占地约27000平方米,有三进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楼、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p><p class="ql-block">国子监东与孔庙相邻,构成"左庙右学"之制,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平面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集贤门——国子监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汇集了天下所有有能之士,国子监出来的人一般都是国家栋梁或者学问家,故其大门称为集贤门。</p> <p class="ql-block">井亭——进入集贤门后东西两侧各有一个井亭,建于明代。井水原为国子监师生饮用,清乾隆年间增建"辟雍"后,改为"辟雍环水"所用。现仍可为环池注水。</p> <p class="ql-block">太学门——自汉代设置太学以来,"太学"就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名称。太学门是进入国子监主要教学区的门,两侧原有明代《五朝上谕碑》、清顺治《晓示生员卧碑》等七通关于严格教育管理的石碑,现移至乾隆石经。</p> <p class="ql-block">进入太学门后右手侧的鼓亭</p> <p class="ql-block">进入太学门后左手侧的钟亭</p> <p class="ql-block">琉璃牌楼——建成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是一座专门为教育设立的牌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圜桥</span>教泽"、"学海节观"的横额均为乾隆皇帝御笔。</p> <p class="ql-block">东碑亭——此碑四面均刻文字,比较特殊。正面碑文《国学新建辟雍环水工成碑记》,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御笔所书,主要记述了辟雍建置情况和理论依据。西侧碑文为大臣董浩奉旨所书《张廷玉三老五更议》原文,东侧为乾隆皇帝御书《题张廷玉三老五更议》,碑阴为满文《三老五更说》。</p> <p class="ql-block">西碑亭——御碑正面为满文《国学新建辟雍环水工成碑记》,碑阴为汉文《三老五更说》。《三老五更说》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所著。为乾隆帝解释经文,阐发"御论"之作。立此碑文,意在倡导尊贤爱老,弘扬传统美德。</p> <p class="ql-block">东西六堂——国子监中院东西两侧的廊房,是监生上课的教室,称为“东西六堂”。 每堂11间,共计66间。</p><p class="ql-block">"东西六堂"分为东三堂、西三堂,六堂内部宽敞,外廊连接,建筑规范,整齐划一,成为国子监建筑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堂中:广业堂、崇志堂、正义堂为初级班,相当于现在的大学一年级,学期一年半。诚心堂、修道堂为中级班,二年级,学期也是一年半。率性堂为高级班,一般学期为一年,大约一共上四年。</p> <p class="ql-block">绳愆厅——训导和惩戒违规师生的行政管理机构。</p> <p class="ql-block">博士厅——博士是国子监掌管教学的官员。博士厅是负责管理教务的部门,也是博士办公的场所。历史上著名学者虞集、袁中道、孔尚任等曾在此办公。</p> <p class="ql-block">辟雍——始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次年竣工,为国子监的建筑,是专供皇帝讲学的宫殿。辟雍与环水组成一体,形如一块玉璧,是中国传统的为人处事理念在建筑形式上的体现。古代"璧"与<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辟"为通假字,也正是"辟雍"名称的切实来历。辟雍是现存唯一的古代皇家学宫。</p> <p class="ql-block">临雍讲学——辟雍大殿长、宽各17.6米,面积约310平方米。殿内下以"金砖墁地",上为金龙合玺井口式天花顶、中间无柱抹角架梁、既宽敞华贵、且结构合理。殿内正北上方横匾及两侧楹联为乾隆皇帝御书,南面和东侧匾额为道光,咸丰皇帝亲题。殿中设置的龙椅、五峰屏、御书案等皇家器具都是乾隆"临雍讲学"时所用的设施。</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辟雍落成翌年早春,乾隆就亲临辟雍,举行了盛大的"临雍讲学"典礼,听讲监生及各级官员跪满圜桥以南中院、前院和集贤门外两侧街道,仅"圜桥观听"的学生就有3088人。在丹陛前两侧设助讲案。宣帝讲学之前,先由满汉大学士讲《四书》,再由满汉祭酒讲《周易》,称之为助讲,然后才是皇帝发表御论。跪在殿外的官员及学生是通过传胪官逐级高声传诵来聆听皇帝讲学的。据说,讲学时,听课的太学学生都排到了集贤门外的国子监街上,每位听讲学的监生都特别自豪,因为,自此以后,就是“天子门生”了。</p> <p class="ql-block">辟雍内的四角设四幅画,分别是:临雍讲学、祭孔、东华门出行和西口跪迎圣驾。</p> <p class="ql-block">辟雍外的香炉</p> <p class="ql-block">辟雍环水已结冰</p> <p class="ql-block">辟雍环水内的金鱼</p> <p class="ql-block">彝伦堂前孔子行教像</p> <p class="ql-block">彝伦堂前的日晷——又称"日规<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中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该日晷建于明代。</p> <p class="ql-block">彝伦堂——元代称为崇文阁,是学校藏书的地方。明永乐年间重建,改称彝伦堂。辟雍未建之前,皇帝临雍讲学,均在此设座。门上匾额为清朝康熙皇帝御书。</p> <p class="ql-block">罗锅槐——相传辟雍竣工时,乾隆皇帝亲临视察,见此槐形似刘墉(其绰号刘罗锅),故得名"罗锅槐<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复苏槐——传说为元代国子监祭酒(校长)许衡手植。清乾隆十六年(1751),时逢乾隆母亲六十寿诞,本已枯死的古槐突发新绿,乾隆题诗赞其瑞,后称为"复苏槐<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文正本苏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范仲淹与苏州府学碑刻拓片展</b></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在苏州登天平山拜范公祠时,他写下了《范文正祠》一诗,开篇头一句便是"文正本苏人"。</p><p class="ql-block">"文正"是北宋重要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谥号,他在《岳阳楼记》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其蕴含的高尚情怀对后世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苏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自古所出的风流人物不计其数,在它璀璨的文化历程中,范仲淹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曾说:"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任苏州知府期间,他捐出了一块原本给自己的风水宝地,用以创办文庙府学。并邀请著名学者来苏州讲学。苏州文庙府学后经多次增修扩建,占地极广,其规模居东南诸学官之首,声誉卓著,影响力纵贯宋、元、明、清四朝、培育了大量人才,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p><p class="ql-block">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引进苏州碑刻博物馆"文正本苏人——范仲淹与苏州府学碑刻拓片展"展览,通过 47方碑刻拓片,以及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藏相关碑刻,给观众带来一个相似又不同于北京孔庙和国子监的苏州文庙府学,期待这些见证古代教育发展的碑刻拓片,最大程度地反映范公遗泽、苏州文庙府学以及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代表的国家教育风雨兼程的悠久历史和其中精彩有趣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宋教授乐圃朱公象(复刻)拓片</p><p class="ql-block">碑刻年代:清光绪十四年(1888)</p><p class="ql-block">碑刻现存:苏州中学碑廊</p><p class="ql-block">碑石纵 118 厘米、横74厘米。碑刻分为文字和图像两部分,上半部分为题识,下半部分为朱乐圃的半身像。题识部分由府学教授吴履刚撰写,吴国钧书丹。</p> <p class="ql-block">况钟像赞碑拓片 </p><p class="ql-block">碑刻年代:明正统七年(1442)</p><p class="ql-block">碑刻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文庙管理所)</p><p class="ql-block">碑石纵 98 厘米,横 57 厘米。碑刻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为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所作况钟赞语;中部为况钟半身像(阴刻线描);下部为吴县儒学训导陈宾的题识。</p><p class="ql-block">况钟(1388-1442),明代官员,字伯律,号龙岗,又号如愚,江西靖安人。明宣德五年(1430)出任苏州知府,他是明代一位受百姓尊敬的清官,苏州人民称他为"况青天"。况钟尤其重视教育建设,在他任上,苏州府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御制传胪日诗碑拓片</p><p class="ql-block">碑刻年代: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p><p class="ql-block">碑刻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文庙管理所)</p><p class="ql-block">碑石纵136厘米,横63厘米。该碑为纪念苏州府学生员钱棨连中三元所立。钱<span style="font-size:18px;">棨</span>(1743-1799),字湘舲,一字振威,清代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他先是夺得"解元"(乡试第一名),不久后又连续摘取了"会元"(会试第一名)和"状元"(殿试第一名)的桂冠。钱<span style="font-size:18px;">棨</span>是清朝第一位"三元",因此乾隆皇帝亲自作《御制传胪诗》以纪念此事。该碑由江苏巡抚闵鹗元书写并刻石。</p> <p class="ql-block">苏州府学之图碑(复刻)拓片</p><p class="ql-block">碑刻年代: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p><p class="ql-block">碑刻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文庙管理所)</p><p class="ql-block">碑石纵 140 厘米,横 70 厘米。碑图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府学重修工程竣工后的平面图,详细描绘了当时府学的各个区域殿堂;图左下角乃府学教授王其福所作之后记,记录了府学修建的始末及其意义。此碑是苏州文庙发展最鼎盛,占地面积最大时的平面图碑。</p> <p class="ql-block">吴郡登科题名录碑拓片</p><p class="ql-block">碑刻年代:宋</p><p class="ql-block">碑刻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文庙管理所)</p><p class="ql-block">碑石纵181厘米,横94厘米。碑文记录了北宋端拱元年(988)至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之间244位苏州籍登科进士的姓名,反映了苏州在宋代时名人辈出、文化发达的历史情况。</p> <p class="ql-block">吴郡重修大成殿记碑拓片</p><p class="ql-block">碑刻年代:宋绍兴十一年(1141)</p><p class="ql-block">碑刻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文庙管理所)</p><p class="ql-block">碑石纵185厘米,横96厘米。碑文行书,22列,列44字,共788字。该碑由翟耆年篆额,郑仲熊撰文,米友仁(米芾之子)书丹,徐宲刻石。碑文记述了苏州文庙于宋建炎四年(1130)因战乱被毁并于宋绍兴十一年(1141)在平江知府梁汝嘉主持下重建的过程。它是苏州现存最早的记载整修文庙的碑刻。</p><p class="ql-block">该碑书法别具特色,笔势刚劲有力,结构浑然天成,具有文秀洒脱的风姿,是米友仁传世书法碑刻中极其稀有的一块,可以称得上是米友仁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乡饮酒碑铭碑(复刻)拓片</p><p class="ql-block">碑刻年代: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p><p class="ql-block">碑刻现存:苏州中学碑廊</p><p class="ql-block">碑石纵175 厘米,横 91.5 厘米。此碑由王彝撰文,文徵明书丹,记述明洪武五年(1372)苏州知府魏观奉诏在府学内举行乡饮酒礼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悼陆润庠御碑拓片</p><p class="ql-block">碑刻年代:民国四年(1915)</p><p class="ql-block">碑刻现存:不存</p><p class="ql-block">碑石纵190厘米,横81.5厘米。碑刻大师周梅谷镌刻。陆润庠(1841-1915),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苏州府学走出的最后一个状元,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碑额"御碑"二字,内容是作为陆润庠学生的宣统皇帝为老师写的一篇悼词。</p> <p class="ql-block">平江府添助学田记(复刻)拓片</p><p class="ql-block">碑刻年代:宋嘉定十一年(1218)</p><p class="ql-block">碑刻现存:苏州中学碑廊</p><p class="ql-block">碑石纵 128 厘米,横 79 厘米,青石质地。此碑从内容上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添助学田的情况说明;第二部分详细记录了学田来源、位置、田亩数量、租者与田租情况、产量等内容;第三部分为军府发至府学关于学田赋税蠲免的公文。</p> <p class="ql-block">学田颂碑(复刻) 拓片</p><p class="ql-block">碑刻年代:明隆庆六年 (1572)</p><p class="ql-block">碑刻现存:苏州中学碑廊</p><p class="ql-block">碑石纵 187 厘米,横 107.5 厘米,青石质地。《学田颂》由当时苏州府儒学教授潘鏊撰写,郡人钱有威书丹。碑文记述了操院浒翁张公将吴郡所辖四百亩常年丰收的田地划作学田资助学生,潘鏊作文颂扬此举。</p> <p class="ql-block">观德碑拓片</p><p class="ql-block">碑刻年代:宋宝祐四年(1256)</p><p class="ql-block">碑刻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文庙管理所)</p><p class="ql-block">碑石纵 214 厘米,横 106 厘米。碑刻分上、下两部分,上为"观德"二字,正书大楷,为当时苏州知府赵与筹题写。下为一篇《观德亭记》,作者是王景齐, 姑苏人。"观德"是为新修后观德亭的题字。举办乡射礼,通俗意义上来说,就是通过学生参与"射"的体育活动,考察学生的德行,向学生传授仁人君子之道。</p> <p class="ql-block">思无邪公生明碑拓片</p><p class="ql-block">碑刻年代:宋淳祐元年(1241)</p><p class="ql-block">碑刻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文庙管理所)</p><p class="ql-block">碑石纵239厘米,横96厘米,右上角残缺。此碑由司马光隶书撰写。碑文"思无邪"语出《论语》,意思是所思所想没有邪念;"公生明"语出《荀子》,意思是公正使人明察。此碑立于府学,目的在于告诫学生,明确立身为官的原则。</p> <p class="ql-block">“府学”刻石(复刻)拓片</p><p class="ql-block">碑刻年代:宋淳煕三年(1176)</p><p class="ql-block">碑刻现存:苏州中学碑廊</p><p class="ql-block">碑石纵 218 厘米,横 106 厘米。该碑为立于冸宫大门的校名碑。北宋宰相陈尧佐书,字体为堆墨隶,厚重端庄。堆墨凸起于纸,碑做深刻处理,远观有字体凸起之效果。原为木匾, 因被当时文人反复拓印,导致木匾受损,后来便镌刻于石上。苏州府学与两位宰相结缘,范仲淹办学,陈尧佐题写校牌,珠联璧合,传为美谈。</p> <p class="ql-block">展馆给观众制作的精美书签(中间部分)</p> <p class="ql-block">苏州府学与北京国子监的发展,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根本所在。</p><p class="ql-block">宋景祐二年(1035),范仲淹创建苏州府学,姑苏文化自此昌明,并引领东南开世代文风。苏州在诗词歌赋、小说散文以及绘画音乐领域都有鲜明的地域标签,这一切都与千年前范仲淹开民智、推教化息息相关。</p><p class="ql-block">范仲淹深爱着故乡苏州,晚年设立范氏义庄,开义庄慈善事业之先河,践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念。</p><p class="ql-block">范仲淹称赞东汉隐士严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但这也是他一生无愧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国子监原状陈列展</b></p><p class="ql-block">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又被称为『太学』、『国学』。</p><p class="ql-block">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国子监所确立的管理制度和教学方法,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所刊刻颁发的许多儒家经典、文史书籍,起到了统一全国教材和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国子监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系统,在世界古代教育史上都占有独特的地位。</p><p class="ql-block">作为最高学府,国子监为中国各民族培养出了大批人才,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历代各级政府,保证了权力机构的文化层次和活力。国子监还广泛接纳外国留</p><p class="ql-block">学生入学,在传播中华文明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北京国子监历经元、明、清三代,是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中央大学)旧址。在这里恢复展示的内容主要是清代国子监的历史风貌,希望能为中外人士打开一扇了解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部分 国子监历史沿革</p> <p class="ql-block">一、学校的产生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二、汉武帝创建太学</p> <p class="ql-block">三、国子监的确立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四、北京国子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部分 国子监的教学管理</p><p class="ql-block">一、品级分明的国子监老师</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政府所办的学校称为『官学』。学校里的官就是师,师即是官。国子监从校长到基层老师都有官阶,品級分明,各司其职。元、明、清三代学官品級略有变化,但职责基本相同。就隶属关系而言,元代国子监归属集贤院;明代归属礼部;清代国子监虽也隶属礼部,但从雍正年起,特设『管学大臣』,直接对皇帝负责。</p> <p class="ql-block">二、国子监管辖的学校</p> <p class="ql-block">三、皇帝亲定国子监校规</p><p class="ql-block">五朝上谕碑——此碑为明代成化三年(1459年)刻立。所谓"五朝上谕",是指明洪武、宣德、正统、景泰、成化五位皇帝对国子监师生的训示。该碑首刻明太祖朱元璋对学生及管理人员的训斥,以原口语刻碑,带有浓重的方言特色,所以又称"白话圣旨碑"。</p> <p class="ql-block">四、祭酒、司业是国子监的校长和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五、国子监“四厅六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三部分 最高学府的骄子</p> <p class="ql-block">一、监生的种类和来源</p> <p class="ql-block">二、学校的教室与班级</p><p class="ql-block">国子监中院是最高学府的主要教学区。东西两侧长长的廊房是当年的教室,称作六堂,堂堂相接,是国子监学生们上课和学习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率性堂场景——率性堂是国子监的高级班,有助教和学正两位老师。学生恭敬站立在老师身侧,向老师请教问题。如果学生对老师的讲授有所质疑,为表示尊敬,学生则要跪在老师面前提出疑问。</p> <p class="ql-block">三、教学内容与课程安排</p> <p class="ql-block">四、考试与学制</p> <p class="ql-block">五、最高学府的大学生活</p> <p class="ql-block">六、监生的毕业分配</p> <p class="ql-block">七、国子监数学专科学校——算学</p> <p class="ql-block">八、带有民族色彩的八旗官学</p> <p class="ql-block">九、国子监留学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四部分 古代最高学府的衰亡</p> <p class="ql-block">琉球学馆模型——国子监后院中间为"敬一亭",西侧称为西厢,是平时司业的办公之处,但有琉球学生入监则辟为"琉球学馆",司业就与祭酒在东厢共同办公。西厢前院正房三间(带抱厦的厅堂)为上课授业的教室,两侧厢房为仆役住所和厨房等。后院正房五间是琉球学生的宿舍(生活区)。此模型是按清代"国子监全图"琉球学馆部分复制而成</p> <p class="ql-block">汉代辟雍模型——1957年曾于西安市郊发掘出汉代太学辟雍遗址,此模型根据汉代辟雍复原图制作。</p> <p class="ql-block">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在它们之中,唯有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从未中断,延续至今。中国文化得以一脉相传是与重视教育的传统密不可分的。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典范。在传承文化、培育人才、推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国子监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社会形态、主要办学目的所限,其"重品行、轻技艺"的教学模式,呆板苛刻的管理方法千百年来变化甚微,日显陈腐落后,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国子监在近代教育改革中完成了历史使命,由此也掀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p><p class="ql-block">古代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消亡(1905年)至今已逾一个世纪,但供人们追昔的遗迹尚存, 更重要的是它的基本精神乃至某些具体做法还有待于我们发掘整理并运用到今天的教育改革中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