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u>2024年1月25日</u></b>。21时到达白云机场一号航站楼三楼10号门。26日零点15分起飞往迪拜。再往地拉那。23点半就开始登机,好多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阿联酋航空的航班,空姐装扮果然与众不同。飞行约一小时,送来点心充饥。正餐时,空姐会在餐单上注明中文,让我们选择。难得飞机餐有粥吃,还是虾仁粥,太开心!机上广播会有中文播音,有华人空姐为我们服务,所以基本可以无障碍出行。</p> <p class="ql-block">约飞行8小时,到达迪拜。从这里转机去地拉那。迪拜机场的免税店不大,一边是本地特产店,一边是国际品牌店。经过黑夜的旅行,看到机场的晨曦很觉振奋。上了去阿尔巴尼亚的飞机,据说这飞机同属阿联酋航空。机上是空少与空姐共同服务。机上的安全教育用卡通人物完成。见过小飞机,没见过这么小的机上卫生间。一人站都不容易转身。</p> <p class="ql-block"><b><u>当地时间26日</u></b>11点到达地拉那。一眼看到就尽显“山鹰之国”本色,抬头就是山。机场叫特蕾莎机场。没错,就是以印度那个修女命名。机场外还有一尊特蕾莎修女的塑像。机场实在太小,只有四个行李转盘。从外观看,航站大楼像我们的农贸市场。取行李时,有个团友的行李没能拿到,导游去机场遗失物品处报告,寻查之后被告知,行李可能还在迪拜。</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行程。上了大巴先驱车36公里往都拉斯。位于亚得里亚海滨的都拉斯(又称都拉基乌姆)是阿尔巴尼亚的第三大城市,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拥有阿尔巴尼亚最大的港口。因而经济比较发达,都拉斯学院是本地的一所大学。</p> <p class="ql-block">都拉斯的古罗马竞技场是巴尔干地区最大的竞技场。该竞技场于公元1世纪和2世纪之间建立于城墙内的山坡上,在其鼎盛时期可容纳15000名观众。最初为剧场,到公元四世纪被用作竞技场。公元十世纪成为拜占庭式教堂,直到今天仍然保存比较完好。现在遗迹只有一半完成遗迹发掘工作。</p> <p class="ql-block">都拉斯的威尼斯时期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回地拉那了。地拉那市是阿尔巴尼亚首都和第一大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中部克鲁亚山西侧盆地,伊塞姆河畔,东、南、北三面环山,作为阿尔巴尼亚的文化中心,这里有众多值得去停留的景点。过去阿尔巴尼亚是中国的老铁。“北京地拉那地拉那北京”,好像很近,但又很远,总觉得那是个只能听说,却到不了的地方。现在我来了!阿尔巴尼亚全国面积为2.8万平方公里,人口为285万。阿尔巴尼亚因它的经济和宗教,被称为“最不像欧洲国家的国家”。它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却是欧洲拥有奔驰车最多的国家。因为奔驰的质量比较好,在山地也能经跑。因此喜欢买二手车的本地人都买奔驰车。也有这里是奔驰的露天博物馆的说法。这里的主要宗教既不是欧洲主流的天主教,也不是东欧主流的东正教。70%的人信奉的是穆斯林。原来这里的宗教不断变化,土耳其人占领了整个巴尔干半岛时,实行征异教税,迫使这里的人改信伊斯兰教。这里咖啡厅数量达到每10万人420多个,居世界第二。斯坎德培咖啡豆是这里的主要咖啡原料。一个家庭有男性被别的家庭杀,被杀家庭要不顾一切杀对方家庭的人,杀人家庭的人也要不顾一切保护杀人的人,这就叫“卡鲁”。国家尽力改变“卡鲁”规则。导游说地拉那的高楼不多,在郊区,新开发的区域会多一些,老城给人70年代的印象。但在我眼里,老城道路不宽,建筑漂亮,商店里的布置很显华丽。阿尔巴尼亚大学是这个国家唯一的一所公立大学。</p> <p class="ql-block">民族烈士大道是地拉那的主要道路,很多政府机构都在这条路上。在最早,这条路叫斯大林大道,后来叫毛泽东大道。然后又改称现在的名称。</p> <p class="ql-block">大道两旁所见:摆在矮墙上卖的书,每本300列克(本地货币);阿尔巴尼亚的特产~堡垒,单兵作战的坚固的掩体。在60年代霍查以抵御外来入侵为由坚持修建,每个花费250美元。全国修建了75万余座;从德国弄过来的柏林墙;霍查的女儿与女婿设计的霍查纪念馆,霍查倒台,这里被用于北约总部,艺术展览等;大学生们收集了1996年内乱时的子弹壳铸成的和平钟,上面写有“我们生于内乱年代”的字样;国家美术馆草坪上大型艺术雕塑《云》以及云端中的舞者,由日本人设计。</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游览特蕾莎广场。万豪酒店,由霍查女儿女婿设计的会议宫,会议宫的对面是霍查时期的总统府,特蕾莎广场,广场右侧的阿尔巴尼亚大学理工学院,广场对面的阿尔巴尼亚大学艺术学院。</p> <p class="ql-block">接着游览斯坎德培广场。这个广场相当于中国的天安门广场。斯坎德培是阿尔巴尼亚的一个民族英雄。曾经入侵者毁坏了全国的清真寺,却不敢毁掉这座—Et'hem Bey清真寺。如今她在夕阳下静静伫立。国家历史博物馆就位于斯坎培德广场的一面,建筑上名为阿尔巴尼亚的壁画也是地拉那的名片之一!阿尔巴尼亚国家大剧院尽显大气。这些建筑都是墨索里尼时代建的。</p> <p class="ql-block">结束今天的游览。在一家西餐厅用餐,一直不喜欢西餐,但今晚的晚餐有好喝的汤,有好吃的面条。满意!我们住的酒店有台电子钢琴当摆设。也应该是难得的吧。</p> <p class="ql-block"><b><u>27日</u></b>。昨夜回到酒店,洗了澡就睡。今天4点就醒了。编辑美篇直到8点去用早餐。出发前在大厅的电钢琴上弹了几分钟。9点出发往克鲁亚参观斯坎德培博物馆。车行约40公里。</p> <p class="ql-block">沿途所见。风景这边也好;路边的水果摊;似乎在卖饮料的妇女;雄壮的山。</p> <p class="ql-block">到达目的地,下车后还要步行一段路。这段路就是一条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斯坎德培博物馆名称取自于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英雄斯坎德培。这位英雄实际名字叫斯坎德,“培”是他的职称。城堡的建筑包括从奥斯曼帝国时代保留至今的房屋。博物馆建在位于克鲁亚山区的斯坎德培城堡的遗址中。这里风景优美。看到这易守难攻的山,有点明白为什么这个国家能屹立,也明白为什么穷。由于在山上,风大,我们都穿了御寒衣物。我多带一件羽绒背心在手上,冷了能加,热了能换下羽绒服。有个小伙子只穿一件衬衣,冷得鼻子直抽。我把羽绒背心给他穿。为表感激,他一上午时不时主动为我和我的同伴拍照。我们笑称:借出一件背心,收获一批照片。</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部也精美如画。博物馆的主要内容是一些壁画,一些雕塑,一些文物。</p> <p class="ql-block">午餐就在城堡遗址内的西餐厅。这顿西餐吃的是羊排,虽说有点骚,也算好吃。有当地人来为我们表演。我们都给了一点小费给表演者。</p> <p class="ql-block">饭后继续行程85公里。往斯库台参观罗扎法古城堡。城墙城廓尚存,城堡内残垣断壁保留有王宫建筑遗迹,站在城墙上俯瞰斯库台全貌,一览无余,遥望大德林河和斯库台湖,翠绿蜿蜒。</p> <p class="ql-block">回到斯库台市区。斯库台(阿尔巴尼亚语:Shkodër),是阿尔巴尼亚第二大城市,位于阿尔巴尼亚西北部斯库台湖畔,为斯库台州和斯库台区首府。人口约7万。办理了酒店入住手续后,我们就去用晚餐。经过一条步行街,走了约200米到达餐厅。餐厅装修很用心,食物也不错,有米饭吃,有烤鱼吃,我们就很开心了。</p> <p class="ql-block"><b><u>28日</u></b>。早起餐后到酒店周围逛。清晨的步行街很安静。旁边的本地最大的清真寺在初阳下熠熠生辉。昨夜的餐厅旁边还有一座天主教堂。清真寺对面的天主教教堂钟声响起。我们进去教堂里参观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9点,往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曾经的名字是铁托格勒)去。斯库台到波德戈里察约59公里。路上要出阿尔巴尼亚关,进黑山关。我们不用下车,司机拿着我们的护照,带着各种文件去办就行。出关比较顺利,入关就耽搁了一些时间。还有关员上车来问我们是不是第一次来黑山。最后还是过关了。整个出入关过程只有我们一辆车在办理。</p><p class="ql-block"> 黑山共和国,简称为黑山,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面积1.38万平方公里,人口62.2万(2019年),东北部与塞尔维亚毗连,东南部与阿尔巴尼亚接壤,西北部与波黑及克罗地亚交界,西南部濒临亚得里亚海。只有沿海地区为狭长的平原地区,河流向两个相反方向流动,皮卡河、塔拉河和利姆河向北流;莫拉察河和泽塔河向南流。其中西北部的科托尔峡湾为欧洲位置最靠南的峡湾,该峡湾东岸有古城科托尔。波德戈里察1945年至1992年间名为铁托格勒。是事实上的首都,波德戈里察大区首府。宪法规定的首都是采蒂涅。波德戈里察在二战时被轰炸70次,毁于战火,仅存土耳其钟楼、清真寺一处和几处房屋,现重建为一座新城,基本上可称为一座游乐城,全城面积 1/7被辟为公园和游乐设施。人口约9万。我们在波德戈里察只游览千禧大桥。千禧大桥旁边是莫斯科桥。桥头有一座雕像。是一个俄罗斯歌手,演员。黑山人很喜欢这位歌手,因此俄罗斯把这座雕像送给黑山。</p> <p class="ql-block">由于我们吃午饭的地点没有停车场,而停车的地方旁边就是巴尔干半岛最大的东正教堂,因此我们顺带参观了这座教堂。教堂从下到上,所用的石块从粗糙到平滑,寓意日子越来越好。教堂还有99座钟,最大的99公斤,最小的3公斤。我们还恰巧遇到有一对新人举行订婚仪式。</p> <p class="ql-block">午饭是中餐。好开心!这家中餐馆约15平方,厨师是河北人,来了三年。</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乘车前往布德瓦。布德瓦就像一颗闪光的明珠镶嵌在亚德里亚海边,以美丽的沙滩、丰富的夜生活和独具特色的地中海式建筑而闻名于世。途中 遥望圣斯特凡岛。圣斯特凡岛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坐落在布德瓦东南约6公里、亚得里亚海旁,面积0.015平方公里,岛上人口411。这座仅足球场大小的岛屿,最早是15世纪防止土耳其人和海盗的避风港,1800年左右发展成一个小渔村。这座小巧的岛屿通过一条地峡和大陆相连,岛上遍布酒店、度假村和陶瓦屋顶的民居。是亚得里亚海的一颗最灿烂的明珠,黑山刚刚独立时缺钱就把这个岛租给新加坡人,新加坡商人修宫殿一般的修葺了4年,2011年才开始营业。打造成超五星级的宾馆,承办各种国际会议,接待外国元首达官贵人等。黑山五星级的宾馆标准间一般才200-300欧元,可是岛上的房价最少也要700欧元。总统套贵的不敢问津,不住宿海上就上不了岛,所以岛上让人感觉神秘。</p> <p class="ql-block">抵达布德瓦后,先入住布德瓦酒店。我们的房间在五楼,从阳台看出去,风光无限好!</p> <p class="ql-block">下楼走出酒店,就是布德瓦老城。布德瓦老城是被希腊人发现 ,受古罗马文明影响 由威尼斯人设计的罗马风格古城。 老城1979年地震被摧毁 ,后用原来的石头重新搭建。麦当娜和滚石乐队在这里开过演唱会。这里夜生活很丰富。是007皇家赌场取景地。这海湾小镇是黑山境内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港口停泊的游轮告诉我们这里是许多富翁居住或度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老城外面往西边走,能看到那座著名的芭蕾少女的雕像。落日下的亚得里亚海,海边的岩石……</p> <p class="ql-block">继续在老城里逛,古老的威尼斯城墙及广场,入夜之后仍辛勤劳作的男人,糖果店里琳琅满目的糖果,广场上的中国灯笼。</p> <p class="ql-block">晚饭在名为“香港饭店”的餐厅吃。他家的餐桌纸很有中国味道。晚饭有汤,面条,一份饭加炒菜加鸡胸肉加炸土豆条的食物,再加一块苹果,半根香蕉。内容是中式的,吃法是西式的,这些食物按顺序每人一份送上来,吃完一种再上第二种。</p> <p class="ql-block"><b><u>29日</u></b>。4点半就醒了。待6点半,走出酒店,希望看到日出。我们住的酒店很大气。房间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走到海边,太阳还没升起。在海滩玩了一会,天越来越亮。景色越来越清晰。原来芭蕾少女前面那个小岛叫圣尼古拉岛。</p> <p class="ql-block">又回老城逛。城中街道;圣伊万教堂;古墙;海边景色;城中小屋;威尼斯城墙及威尼斯广场。</p> <p class="ql-block">9点出发往科托尔老城。科托尔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布德瓦和科托尔两个峡湾小镇是黑山境内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驱车23公里就到达目的地。图八为古城正门,又称海之门。图一为城中武器广场。其余为城中建筑,城墙,及城墙上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从城上看出去。科托尔老城的猫特别多,很多的流浪猫四处游走。</p> <p class="ql-block">城中有个海事博物馆。博物馆的一楼可随意参观。二楼就要收费。里面居然有兵马俑的雕像和一些中国古代陶器。旁边的说明说是复制品。可为什么要复制?</p> <p class="ql-block">城内外。城中边晒太阳边做手工艺品的工艺品店老板娘;城门口长凳上的人们,长凳很高;一隅房屋;商家门前的摆设—自行车;古老的取水装置;商店橱窗里的玩偶。</p> <p class="ql-block">武器广场的钟楼建于1602年。几经重修。下面的剑形物叫耻辱柱。罪犯就在这里挂着写有名字,所犯罪行的牌子示众。著名的圣特里丰大教堂,又名科托尔大教堂,是黑山共和国仅有两座双塔教堂中的一座。教堂建于1166年,2016年完成最大规模的重修,但左边的塔顶没完工。圣尼古拉斯教堂是科托尔的主教堂,教堂始建于1166年。教堂顶部是双六角庭的结构,屋顶上的双十字也称“大主教十字”。十字架与正门上方的有所不同,是3个十字相连的造型。圣尼古拉教堂旁边是圣路加教堂,始建于1195年。科托尔经历过多次地震。在古城教堂中,圣路加教堂是唯一一座经受了历次地震而没有倒塌的。城内外处处可见教堂。</p> <p class="ql-block">午餐地点是在老城对面的半山腰上的餐厅。风景无限好。</p> <p class="ql-block">这顿饭吃得也开心。那黑乎乎的饭是墨鱼饭。太好吃了!</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往佩拉斯特小镇,车程约30分钟。佩拉斯特坐落于维里格海峡(Verige strait)对面、卡森山(Kason)山麓。这个巴洛克风格的小镇在17和18世纪达到了鼎盛时期。那个时候,佩拉斯特拥有大约100艘商船。现居住人口约200人。佩拉斯特前方有两座风景如画的小岛:圣乔治岛(St. George/Sv. Djordje,天然岛屿)以及圣母岩岛(Our Lady of the Rock/Gospa od Skrpjela,人工岛屿)。圣乔治岛又称死亡之岛,当地居民去世了,都送到岛上埋葬。圣母岩岛只有一座教堂。整个小镇依山面水,绵延数里。贯通小镇的道路就是这海边。我们边走走,边看看,边拍照。那根黄色的管子是做什么用的?是倒垃圾的。</p> <p class="ql-block"><b><u>30日</u></b>。昨夜宿赫尔采格诺维。匆匆入住,天黑了没出来逛,就在酒店吃了自助晚餐。饭后去酒店的桑拿浴室湿蒸干蒸。回来就睡觉了。今晨早餐后从酒店后门出来逛。感觉这酒店还是很不错的。就是房间小了点。这床的摆法,有创意吧?</p> <p class="ql-block">从酒店后门出来,想直接往海边走,门锁上了。工人说要装修,不能走。那就沿街往前走,这条小街很宁静,一边是海,一边是房屋。很舒适的环境。房屋放置着大堆的柴火,是这里一直还以柴火为燃料,还是为应对全欧洲的能源危机而准备?我们还想从酒店后门回去。工人大叔不让走了,让我们绕回前门回去。怕我们不认识路,还带我们走了一段。我们从前门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从赫尔采格诺维往波黑的莫斯塔尔(约154公里)。又出国了。这次出关,司机拿着我们的护照取办就行。但入波黑关,就要求我们下车带自己的护照去办理。还是只有我们一辆车办过关手续。出入关共耗时约30分钟。</p> <p class="ql-block">波黑全称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首都位于萨拉热窝,国土面积共有51129平方公里,被誉为“欧洲人的度假花园”。波黑整个地区都被迪纳拉山脉贯穿,其山脉的最高海拔为2358米,还蕴含丰富的煤矿资源。</p> <p class="ql-block">13点,来到莫斯塔尔古城。先吃饭。饭店与这次旅行的所见的饭店一样,很有情调。这次是吃穆斯林风味的牛肉卷,应该是牛肉卷,酱,蔬菜一起夹进面饼里吃。先上来一个汤,这可是真正的面条汤,汤水是方便面的调料的味道,固形物是面条。开眼界了。</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古城建在Neretva 河的深谷中,最早见诸记载是1442年。河的一边是克族人的居住区,另一边则是穆族人的居住区。莫斯塔尔老桥建于1566年,桥宽4.55米,桥长27米,将居住在河两岸的穆斯林族(波斯尼亚人)和克罗地亚族居民联系在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据说,奥斯曼苏丹修建石桥的本意是取代原来河上的一座木制吊桥,以便大军从桥上通过远征维也纳,开疆拓土,但400年来,桥上从未走过奥斯曼的军队。每到夏天,年轻的小伙子们会站在高高的老桥中央,然后纵身跳入内雷特瓦河,展示他们矫健的身姿,聚集在河岸众多的享受阳光浴的外国游客和本地人则会为年轻人的壮举赞叹、欢呼。这成了老桥的一项独特的运动项目,也是莫斯塔尔的名片和标识。然而,在1993年冲突期间,这个古城的大部分地方和由著名建筑师思南(Sinan)设计的老桥都遭到了摧毁。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国际科学委员会的努力,老桥于2004年完成重建。老桥自建成以来,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跳桥比赛。桥面距水面20米,为了满足跳水27米高的条件,比赛时搭建一个7米高的平台供跳水比赛用。桥的附近建了一个跳水台,供选手们练习用。中国有一个人参加过这里的跳水比赛。</p> <p class="ql-block">1991至1995年的波黑内战,这里是激烈的战场。至今城中仍有许多建筑留有战争的痕迹。有博物馆保留战争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漫步城中,河的两岸。</p> <p class="ql-block">感觉这里的舒适。我们最小的团友,一个广州的高中生,自称英语非常差,在这里路遇本地孩子,也很友好地聊了一会。</p> <p class="ql-block"><b><u>31日</u></b>。天气预报昨夜的温度为零下2度。果然今晨看到结冰了。我们住的酒店不大,就两层楼。但是四星级。干净,还有烧水壶,相应地也有免费的茶包,咖啡包。</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到酒店旁边走走。这里似乎是个村庄。</p> <p class="ql-block">9点出发,往萨拉热窝。经两个半小时约129公里的车程,我们来到萨拉热窝郊外的希望隧道。萨拉热窝围城战役,是现代战争史上最长的围城战役,是波斯尼亚战争的一部分。而希望隧道是这场战役中重要的生命通道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首都萨拉热窝从1992年4月5日至1996年2月29日遭到南斯拉夫人民军与塞族共和国陆军围困。希望隧道于1992年至1995年期间由波斯尼亚军队修建,以连结萨拉热窝市区和萨拉热窝机场。当时两者之间的联系已被塞族人切断,工人们用镐和铲子花了六个多月的时间挖通这条生命和希望的隧道,使得食品、军用物资和人道主义援助得以进入萨拉热窝,也成为绕过武器禁运,提供守军武器的重要方式,更有许多人通过隧道逃出萨拉热窝得以保命。纪录片里播放着战争时候的影像,我们步行穿过隧道的一段,大约25米,感受战争时代的残酷。隧道从一幢民居底下开挖。挖通后,外界的物质从这里进入萨拉热窝,人员在这里往来。隧道的墙上有参加这个工程的工人的照片。民居的墙上弹痕累累。地上红色的是萨拉热窝玫瑰。围城期间,塞族武装的迫击炮弹在萨拉热窝的大街小巷中留下了无数的弹痕。战后,萨拉热窝人民在弹坑中灌入彩色的树脂,按其形状称为萨拉热窝玫瑰,以铭记战争的苦难。</p> <p class="ql-block">这是纪录片及战时照片里的一些片段。</p> <p class="ql-block">阳光下的萨拉热窝。一片祥和,安宁。多美好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从郊外沿狙击手大道往市区走,沿途可见被战争毁坏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现在和平安宁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午饭去这家始建于1959年的餐厅吃总统套餐。美国总统克林顿曾两次光顾这家餐厅。总统套餐不在乎汤,主菜,甜点,外加一些面包。汤里有一些鱼肉,鸡肉。主食是类似广州的酿辣椒之类。这里有酿辣椒,酿洋葱,酿大白菜,那块小小黑黑的是酿芝麻叶。甜品其实是没烤干的饼干。味道不错,比我们这次旅行吃过的西餐都好吃。前面吃的西餐基本都很咸。</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在Bascarsija土耳其老城区闲逛。小街小巷组成的迷宫,非常热闹,到那些小商店里游荡一番,看看手艺人如何把普通的金属板变成闪闪发光的器皿。路面的鹅卵石被行人磨的十分光滑。打铁街琳琅满目。塞比利喷泉是萨拉热窝的标志性建筑,它建于1753年的奥斯曼帝国时期,曾毁于大火,1891年重建,主体部分为八角造型。据说,城内最多时曾拥有大大小小的喷泉300多座,主要是为了供穆斯林净身和饮水之用。现存的这座塞比利的水也不是喷泉,而是自来水了。一切浮华表面后面是萨拉热窝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巴西查尔西亚老城这条大街的两边,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一边是土耳其风情建筑,低矮迷人,商品,用具,咖啡都是土耳其式的。一边是欧洲式的高大建筑,洋洋大气,跨街的广告,商品也都是现代感十足的。</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就像在欧洲的其他地方。</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阳光下的山坡;欧洲的第一条有轨电车轨道上前行的有轨电车;建于1530年的世界第一座公厕。</p> <p class="ql-block">现在,人们可以享受平静如流水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有很多取景地在城内。这家打铁铺就是电影里打铁部分的拍摄地点。电影里的打铁父子是现在这个老板的爷爷和爸爸。开心地竖着大拇指的老板会讲与这部电影有关和售卖他的产品的中文。我们买他的货品,他就拿出手机放电影里打铁铺那段视频给我们看。那座清真寺是电影里瓦尔特逃脱德军追捕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的“国耻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与妻子索菲亚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协约国和同盟国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萨拉热窝事件后来被认为是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枪手就站在脚印的位置向大公开枪。位置对面就是拉丁桥。</p> <p class="ql-block"><b><u>2月1日</u></b>。昨夜住的酒店也有烧水壶,我们能喝上热水,因此也有茶包咖啡包。这家酒店的床特别高,1.62米高的人站着床到了大腿根,几乎要爬上床。酒店的餐厅很大。昨夜本来想去泡温泉解乏的,可是酒店不允许穿泳衣浴袍在酒店里行走。要自带毛巾拖鞋到温泉。我们不太清楚规定,没带毛巾拖鞋。到了那里又找不到温泉入口。算了,回房间洗澡吧。今晨起来到酒店外面走走。</p> <p class="ql-block">从房间阳台看出去。昨夜,今晨6点,今晨。</p> <p class="ql-block">8点半出发往贝尔格莱德。经狙击手大道。萨拉热窝被 围城时,如果有人走在这条路上,就会引来狙击手枪杀。</p> <p class="ql-block">去贝尔格莱德约279公里的里程。一天都在路上。只有吃饭,上厕所要下车休息。在出波黑关时还顺利。进塞尔维亚关时费了点时间。我们有三个团友是一家人,他们在国内的长辈摔跤进了医院。28号他们就中断旅行回国了。塞尔维亚海关看到我们人数与提供的资料对不上,就收了护照,一个一个比对。因此耽误了一点时间。</p> <p class="ql-block">到贝尔格莱德已是16点半左右了。原定的景点法蒙没法去,就直接来到被美国轰炸的中国大使馆旧址,缅怀在这次轰炸中牺牲的三名烈士。这里立有贝尔格莱德市和中国的两个纪念碑。左边的是中国,右边的是贝尔格莱德市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原大使馆的建筑已经拆除,原址建起中国文化交流中心。前面有一座孔子雕像,经过这里的这条路就叫孔子大道。</p> <p class="ql-block"><b><u>2日</u></b>。昨夜住在机场附近的一个酒店。酒店的名字比较奇怪。贝尔格莱德3200平方公里,人口约169万人。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塞尔维亚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GDP贡献是全国的30%,</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在酒店周围逛。这里应该是个住宅小区。道路上都停满小车。房子都很精致,春夏来植物茂盛时应该很悦目。</p> <p class="ql-block">8点半出发往伏伊伏丁那的首府诺维萨德。约103公里。这是塞尔维亚的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在南斯拉夫语里的意思是“新庄园”。对东方人而言,诺维萨德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在欧洲却闻名遐迩,被Lonely Planet评为2019十大最佳旅行城市。美丽的小城诺维萨德成为艺术家的天堂,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家、歌手们居住在散落于城市各处的小巷里。2000年起,每年夏天,欧洲最著名的音乐节之一“EXIT”(出口)都会如期在诺维萨德举办。</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往彼德罗瓦拉丁要塞。此堡垒建于17世纪完工于18世纪初,是奥地利为了防御奥斯曼帝国的攻击而兴建,昔日以军事防御功能为主的堡垒,如今早已化为俯瞰多瑙河和城市风情的好去处。堡垒地处高地,不仅能俯瞰多瑙河彼岸的诺维萨德市区,更能感受古老城市的历史和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多瑙河。</p> <p class="ql-block">进入诺维萨德市区。漫步自由广场。从18世纪以来一直是城里人约会和举行各项庆典的场所。广场南侧是城内最古老的街道Zmaj Jovina 街,一直延伸至主教宫,街上有很多礼品和小商品店,19世纪下半叶来自彼得罗瓦拉丁要塞的炮弹把街上三分之二的店铺炸毁,重建后白天为购物街,晚上清场后成为步行街。广场南是Modene街,也是市民和游客购物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玛丽教堂是教区教堂(地区总教堂),建于1895年,设计师Gyorgy Molnar也是广场上另一栋历史建筑市政厅的设计者。教堂前身是1742年建的圣母教堂,毁于一场大火。重建后在中欧地区教堂中,玛丽教堂的结构和装饰是保持得最好的。</p><p class="ql-block">市政厅前身为法院,19世纪末新文艺复兴样式。大厦顶部四个角的圆拱和回廊很特别,墙上16个人物雕塑出自雕塑家Julije Anika的手笔。顶部中央是圣佛罗莱恩(St. Florian)钟楼,它是以大火中保护市政厅的圣人佛罗莱恩的名字命名的。钟楼内的玛蒂尔达(Matilda)大钟是以慈善家的名字命名的。</p><p class="ql-block">主教宫以它的颜色让我尤其关注。</p><p class="ql-block">国家歌剧院于1861年在诺维萨德建立,是当地最古老的剧院,后成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为当时创造了丰富的音乐和文化环境。</p> <p class="ql-block">街景。</p> <p class="ql-block">下午,往卡尔诺夫齐小镇。小镇虽小,文化意义却极为突出。奥匈帝国第一所塞尔维亚学校于1726年在这里建立,第一部现代塞尔维亚戏剧于1733年在这里创作, 1791年3月建立了最早的塞尔维亚体育馆,1794年建立了第一个现代塞尔维亚神学院,是当时世界上第二个最古老的东正教神学院(仅次于基辅神学院),目前这个神学院依然存在。</p><p class="ql-block">我们先去一个酒庄。品味当地特色美酒,我们品了七种酒,还尝了三种蜂蜜。</p> <p class="ql-block">卡尔洛夫齐小镇又称红酒小镇。以巴洛克式建筑和葡萄酒而闻名,漫步浪漫的巴洛克小镇,细细品味多瑙河谷独特风土,体验当地人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Lady of Peace Chapel 修道院很小,并不起眼,出名的原因是1699年,在这里签订了卡尔洛夫奇条约。当时这里还不是修道院,只是一间普通的四面有门的房子,四方代表从四个门进入,在圆桌签约,表示平等。后来才建成修道院。1683年—1697年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这里又再次提醒我们和平的珍贵。</p><p class="ql-block">奥匈帝国第一所塞尔维亚学校于1726年在这里建立。现在是这里的文化交流中心。孔子学堂也设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位于小镇中心心脏位置的四狮喷泉喷泉,Fountain "Four Lions"。四狮喷泉始建于1799年,连通小镇的第一个自来水厂。意大利人朱塞佩·阿比利(Giuseppe Aprili)是喷泉的主要设计师,他以巴洛克风格设计了这座喷泉。喷泉由红色大理石制成。从建成那天起,喷泉就已经成为卡尔洛夫奇的象征。现在流传的一个传说是:喝了四狮喷泉的水,就会再来这里。</p> <p class="ql-block">小镇的圣三一教堂,圣尼古拉教堂,市政厅,东正教教主行宫。</p> <p class="ql-block">圣尼古拉教堂是东正教教堂。我们进去看了一下。以前我从未进入过东正教教堂。进入后感觉与天主教教堂真的不同。里面没有座椅,也不大。整个教堂采光不够……总之感觉就是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b><u>3日</u></b>。早餐后出去逛。</p> <p class="ql-block">10点出发。先去游览国家图书馆,圣沙华教堂。圣沙华教堂始建于1935年,于希特勒统治时期中断,共产党执政时期也未能继续建造。</p> <p class="ql-block">教堂里面富丽堂皇。我们团队可以下到底下一层参观。同样华丽无比。这应该都是用信众捐的款修建的。感叹宗教的力量,能让人们甘心为信仰付出。</p><p class="ql-block">参观教堂结束后出来,遇到很多小学和中学的学生,他们好像在举行聚会。有团友问路人,说是某年有学生在校园里被枪杀。这些学生来教堂聚会,以纪念逝者。</p> <p class="ql-block">车行在贝尔格莱德。贝尔格莱德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位于萨瓦河和多瑙河畔,东西文化交汇之处。</p> <p class="ql-block">去花房-铁托墓游览。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年5月25日生于克罗地亚库姆罗韦茨村的贫苦农民家庭,1980年5月4日铁托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逝世,享年88岁。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没有大兴土木修建陵墓,而是将其安葬在他本人生前最爱去的官邸花房中。</p> <p class="ql-block">花房旁边的展馆。室内展有他使用过的桌子、书橱、沙发等办公物品。还展示了他的元帅服、南斯拉夫各民族的服饰以及国内民众、外国政要送给他的各种礼品。那个小女孩在自行操作语音讲解。象牙雕和瓷瓶据说是中国赠送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午饭我们在萨瓦河边的“渔人码头”享用中餐,饭菜可口,风景宜人。</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往最后一个景点~泽蒙小镇。小镇的历史非常悠久,曾经是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之间的边境小镇,是奥匈帝国最后的边境。历史复杂,文化多样,</p> <p class="ql-block">加尔多什塔又称千禧塔。是为了庆祝匈牙利人在潘诺尼亚平原定居一千年而修建的,于1896年8月20日建成并正式开放,泽蒙小镇是当时奥匈帝国境内匈牙利最南端的城市,登上塔顶可以俯瞰整个泽蒙小镇和蓝色的多瑙河,如今,奥匈帝国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码头公园是泽蒙小镇观赏天鹅的地方。其实就在戈斯波德斯卡街的尽头(多瑙河的方向),这里的天鹅数量非常多。</p> <p class="ql-block">这里除了天鹅,海鸥和其他海鸟也很多。</p> <p class="ql-block">看着可爱的天鹅。我们久久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终于要结束行程了。我们回到北京花园饭店用晚餐,晚餐前应众多团友的要求,导游让司机带我们去一个大型超市买买买,只有半小时。其实超市就是买点礼物。大家抓紧时间买了需要的东西。在饭店吃饭时遇到一点意外。饭店的大厨和他当侍应的太太一起来对我们控诉老板克扣他们工钱。而老板的说法是,这对夫妇合同期没满,就想离开这里去别的国家挣大钱。因此以违约责任不发工资给他们。谁对谁错我们搞不清,我们有饭吃就行。导游担心他们要拦着我们不让走,就把他俩拉到一边耐心说服他们不要跟我们闹。结果我们正常吃饭,顺利离开。到了机场,把箱子称重,超过7公斤。必须托运。别的航空公司只看箱子的大小,这里还要不超重。据说是因为很多非洲兄弟回家时随身携带的行李都非常重,以至于有过把机上的行李仓都压得掉下来的事情。只能控制重量。</p> <p class="ql-block"><b><u>2月4日</u></b>。当地时间约在6点半,我们回到迪拜。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迪拜机场免税店的中国年气氛如此浓厚。</p> <p class="ql-block">告别迪拜机场,我们踏上回家的路。于北京时间4日晚上21点半左右。回到广州。要过年了🧨!</p> <p class="ql-block">这次旅行去了巴尔干半岛的四个国家。除了阿尔巴尼亚,其他三个国家是由原南斯拉夫解体而来。总体印象是这几个国家都历经动乱,战争给这里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因此国力一般,但景色不逊其他欧洲国家。历经分分合合,这边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很突出。出发前旅行社销售让我们换欧元。实际只有黑山能用欧元,其他三个国家都不用。在阿尔巴尼亚,几乎水都没法买,只能向司机用欧元买。在塞尔维亚想买点带回家的东西,商店就是不收欧元,只能刷信用卡,没带信用卡的人就没法买东西了。一路来每顿饭都算好吃,能吃饱,一改过去出国游不习惯饮食,总吃不饱的缺憾。参团时说四个国家都是对中国免签,因此拿上护照就来了。来了才知道,黑山不是真正的免签,这个国家只对有他们的旅行社发出的邀请函的人免签。我们在波黑时就遇到一个自由行的年轻人,他说出来玩了两个月,去了很多国家,但没去黑山,因为没有邀请函。这几个国家的人民都对我们比较友好。听说我们是中国人,他们都能用中文说:你好。也很高兴与我们交谈合影。有很多人不能讲英语,因此沟通比较难。一路看下来,感觉景点是融合了多元文化元素,而且带有时代的色彩。我们是冬天去的,因此自然景色比较萧瑟,但不影响人文景观的观赏。而这四国的景点安排基本为人文景观。我们没有去各城市中心走走,导游的解释是冬天路况不好,车开不快,因此耽搁了时间。我感觉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于冬天日短夜长,因此每天游玩时间比较短,所以没时间进城里看了。</span>尽管这样,还是觉得玩得开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