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过去,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灶君”。</p><p class="ql-block"> 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p><p class="ql-block">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灶坑的偏上方,在距地六尺高的墙上砸上两个木橛子,木橛子上平支一块小木板,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上供时,小木板上供一饭碗,一菜碗,立-双筷子,一个香炉,烧香时烧一柱香,不能多,这就是灶王爷担不得三柱香。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p><p class="ql-block"> 灶神是中国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是春节的序曲,所以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称为小年。民谚曰:“二十三,祭灶官。”旧俗农历腊月二十三为祭祀灶神的日子。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中国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中国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p><p class="ql-block">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祭灶的风俗最早叫“纪灶”,即纪念教人吃熟食的“先灶者”。由于火的发现,人们才由茹毛饮血开始过渡到吃熟食,喝开水。所以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对灶神的祭祀都是十分虔诚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夜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故有“二十三,祭灶官”之语,和“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的对联。从祭灶的供品看来,人们对这位会打小报告的灶神,敬畏的程度一直在降低。宋朝以来人们祭灶使用灶糖,但用意不是使灶神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而是要让灶神的齿牙被灶糖黏住,说不出话来,不能对天皇打小报告。大御路沿途民间常见的灶糖有所谓的“糖瓜”,就是麦牙糖沾芝麻做成葫芦状或瓜形。还有习俗在这一天用粘米蒸枣窝窝,让灶君吃,同样是黏住灶王的嘴,糊上灶王爷的嘴,免得上天瞎汇报,不能对天皇打小报告,述说人间的不是。</p><p class="ql-block"> 祭过灶,到年底之前,还要挑一个好日子来做大扫除,俗称“扫年”。旧式的家庭每年清扫之前,还要事先翻看黄历,挑选一个黄道吉日来进行。扫除积年的尘埃,不仅是为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对环境卫生、维护健康也有极大的益处。俗传灶神上天秦人间一年善恶后,廿五日就是玉帝下降之日。他要稽查是非,以降祸福。所以在这一天大家特别要谨言慎行。尤其要告诫小孩不得口出秽言,以免招致不祥。(文/高廷伦 整理/邹庆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