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龙脉天道行~玄武盘开桃花园~新春拜望国学泰斗楼宇烈恩师~《觉者精舍》红色文化艺术典藏启动》

高乾源(华夏龙凤国学文化院

<p class="ql-block">正月初九俗称天公生,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诞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三界最高的神,他是统领三界内外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这一天的传统民俗,妇女多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正月初八,正月的第一个逢八日,又称顺星节,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这一天主要是从香蜡铺中请来的星神马儿上所列的星宿名号来了解天文了。顺星节的祭星仪式在夜里举行,有钱人家摆108盏灯花,一般人家也可摆49盏,最少是9盏,代表日、月、水、火、木、金、土,罗侯和计都这九位流年照命星宿。灯碗形似小小高脚杯,有泥质的也有铜质的,内放豆油,灯捻用“灯花纸”捻成。</p><p class="ql-block">中国民间传说农历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称为谷日节。这天天气晴朗,则祝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p><p class="ql-block">中国民间取八字的读音,将正月初八日演变成了敬八仙节。正月初八还有占谷、开业、接星、观谷食谷、养谷等习俗。</p><p class="ql-block">2024年春节放假时间:2月10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8天。即正月初八休假。</p> <p class="ql-block">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中国人民在这一天戴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女娲造人,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p><p class="ql-block">相传女娲以泥土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并构建人类社会;又替人类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两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传为主职姻缘与情爱的皋禖古神。</p><p class="ql-block">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1]。她慈祥地创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顾生灵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p> <p class="ql-block">初七人日节习俗</p><p class="ql-block">摊煎饼</p><p class="ql-block">中国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p><p class="ql-block">吃七宝羹</p><p class="ql-block">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客家人喜用鱼一起煮,取食有余之意。汕头市区的菜摊,在这一天将7件菜搭配好,论把算钱,不计斤两,人们乐意接受。农村哪一户欠一两件菜,在地里采他人一二株菜凑成七件,没人说他是贼。</p><p class="ql-block">戴人胜</p><p class="ql-block">人日节时,中国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p><p class="ql-block">赠花胜</p><p class="ql-block">是日,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p><p class="ql-block">捞鱼生</p><p class="ql-block">南方一些地区,民间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p><p class="ql-block">吃面条</p><p class="ql-block">大部分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p><p class="ql-block">送火神</p><p class="ql-block">在山东部分地区,有送火把的习俗,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不着火灾。</p> <p class="ql-block">2024.2.8(腊月二十九)华夏龙凤国学文化院院办团队到国学泰斗恩师楼宇烈荣誉院长的家中拜望,高乾源院长向楼老汇报了2023年的工作情况,大健康执行院长武林向楼老汇报了最新研发出品的中药消杀产品,得到了楼老的高度赞赏表扬,并对院办成员张晓红副院长,李莉主任,国学三代青年传承人高国晋,王祥坤,唐三淼给予了中医,国学的珍贵提点与传法。</p> <p class="ql-block">华夏龙凤国学文化院院办团队到国宝收藏研究院周力生院长的道场拜望,高乾源院长与周院长介绍了著名国艺大师刘宇一先生红色文化创作系列作品。行宫艺术馆收藏了一幅《初春》巨作版画,典藏鉴定专家武林先生向周院长介绍了藏品的制作工艺,得到了周院长的高度赞赏表扬,向国学院捐赠了一坛珍贵龙酒,并与张晓红副院长,李莉主任,国学三代青年传承人高国晋,王祥坤,唐三淼进行了有关艺术收藏的学术交流。</p> <p class="ql-block">按照国学的传统礼仪与孝道文化,过年为长辈叩头拜年是感恩的孝行。</p> <p class="ql-block">祝贺国学院三代国学传承人华铭院长在金田文化产业园正式启动《觉者精舍》能量道场。</p> <p class="ql-block">众多师长与师兄弟为《觉者精舍》送来祝福,欢迎新老朋友来道场交流。</p> <p class="ql-block">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p><p class="ql-block">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时至立春,在我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春”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成道日通常是农历腊月二十二,这一天在公历中的对应日期每年都有所不同。根据提供的信息,2023年的文殊菩萨成道日在公历中是1月13日。其他年份则需要根据农历年来确定具体的公历日期。在这一天,佛教徒通常会进行特别的宗教活动,以此纪念文殊菩萨在无垢世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成为普现如来的重要时刻。</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佛教菩萨名,也音译为“曼殊室利”(或文殊师利)。文殊和普贤是佛陀身边的左胁侍和右胁侍。文殊骑青狮,专司“智慧”;普贤骑白象,专司“理德”。两位菩萨与毗卢遮那佛同被尊称为“华严三圣”。此外,文殊师利菩萨还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佛教中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分别是文殊、观音、普贤、地藏菩萨的道场,由此可见文殊菩萨在佛教中的地位和份量。</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智慧身体,同时也以善知识的形象来启发我们的菩提心,启发我们的般若正见。这是文殊菩萨不共的地方。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路上遇到的善知识都会跟他讲:你能出来参学都是因为文殊菩萨的加持!当我们依善知识的教导,回光返照观察自心时,会发现心外一切境皆唯心所现。如果可以超越时空,超越有形,不依色声香味触法,不依眼耳鼻舌身意,而照见五蕴皆空,那我们当下就可以见到文殊菩萨。</p> <p class="ql-block">文殊为相应众生的不同因缘,还会有不同形象的“示现”,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儿文殊等。其中以顶结五髻最为常见,代表五种智慧。一般文殊菩萨右手握“智慧剑”,左手持的莲花上放置“般若经”。喻示以智慧为利刃斩断种种愚痴;而青莲花则代表纯洁无染,花上放有般若经,作为智慧与慈悲的象征。菩萨亦常乘坐狮子坐骑,表示智慧威猛无比;或以莲花为台座,代表清净无染;抑或是依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而作的,驾乘金色孔雀,比喻自在飞扬。</p> <p class="ql-block">按《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中记载,文殊菩萨是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之子。从其母亲的右胁出生,身体紫金色,刚生下来就能够说话,在佛陀座下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行饶益众生之事”。因而在佛教信仰中,文殊菩萨的地位非常尊贵,他位列诸菩萨之首,在大乘佛教中仅次于佛陀,是佛教中最伟大的菩萨之一。他是具有卓绝智慧的神灵,人们相信礼拜文殊菩萨可以被赐予知识、智慧、超强的记忆力及雄辩的才能。佛教信徒坚信膜拜他还能使自己掌握更多难懂的佛教经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