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贫穷年代的历史印记(散文)

拿笔小心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的社会,躺在床上刷刷手机,网上五花八门的好货就很快会送到家门口,富裕的生活已经让很多人不知道上个世纪的中国,物质曾经匮乏到什么程度。当时,吃、穿、用都靠国家计划分配,实行的是“统销统购”的“票证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全部仰仗着粮票、肉票、布票、鞋票、火柴票、理发票、糖票、自行车票等票证才得以维持,离开票证,日常生活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其中粮票正是当时使用最为广泛的票证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粮票的时代背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 说起粮票的故事,对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出生的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可对50后到70后们,粮票对他们来说,却是再也熟悉不过的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粮票,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种凭票购买粮食的有价证劵,是人们日常使用最为普遍的票证之一,号称“第二钞票”!那时,国家实行“发票按人、凭票按量供应粮食”的供给政策,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吃饭温饱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建国初期国家经济薄弱,物质稀缺,粮食等各种生活日用品无法敞开大门大量供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各种商品有计划的进行着分配,商品发放实行“凭票证限量供应”政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国家实行的”购物凭票证“制度追溯起来最早是从1955年开始的,涉及范围甚广,凭票供应的商品范围诸多,最多时竟有150种之多,几乎涵盖了从化工、机械、煤炭、粮、油、布、肉、蛋、烟、酒、糖、茶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吃饭要粮票、吸烟要烟票、喝酒有酒票、买糖有糖票、买布有布票、买油有油票、买粮食有粮票、买自行车有自行车票、就连一分钱买一盒火柴,也得去用火柴票……票证作为那个年代,那个时代特有的一种有价证券,为人们有序地取得物质的使用权,发挥了应有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票证发放虽然很多,但是仍然不能涵盖所有商品,因此,在票证之外,还实行了各种购货本,如粮食本、副食本、煤炭本等等,购买工业品,还发放了工业券,到商店购买工业品,需要交一定数量的工业券,大件、贵重的商品,有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手表票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候,人们日常到商店买东西可不像现在这样方便,买什么都需要票证,当时,如果谁家家人中能在供销社、粮站等从事一份工作,那可是让村里人分外眼红羡慕得很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我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当时全国有2500多个市县,甚至还有一些镇、乡也都分别印制、发放和使用了各种当地通用的粮票,甚或还有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政府、机关等单位也在使用着各自的粮票和其他票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粮票,作为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在我国特定经济时期的一种购粮凭证,一般只是对无地可耕的城里人才分配使用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吃商品粮”。农村人因为有土地可以耕种,可以自给自足,所以很难得到城里人那种才可以自豪使用的粮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虽说农村人有土地可以耕种,但是以前土地贫瘠,化肥价格昂贵,粮食产量极低。无论是从生产大队,还是到后来的包产到户,农民所产的粮食每年都要先给国家上交公购粮后,剩下很少的部分自己才可以吃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每当粮食打下来,农民们把新粮弄净晒干,先把最好的那部分上交给国家粮站。交公购粮前,首先要进行验粮环节,由粮站的验粮员进行检验和等级评定,其中还要经过风车劲吹、大筛过滤等筛选程序。每家每户交完公购粮,所剩下的粮食几乎所剩无几,平时得省吃俭用。即使这样,由于那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人口众多(一对夫妇一般有六七个孩子之多),人口多的家庭往往到五黄六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常常断顿揭不开锅,不得不向富裕户、向亲戚邻居借粮,等自己家新粮打下来后再归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对于农村人而言,如果谁家手中有了粮票,那是非常羡慕、稀罕、珍贵得很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看戏竟然也有戏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以前,人们缺少的不仅是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而且在戏剧、电影、文化娱乐等精神食粮也甚为稀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那时,村还不叫村,叫的是大队,我们羊圈村叫的是新兴大队,全大队共有东堡、西堡、窑塬、南堡和庞庄五个村子,分成了七个生产队,东堡子是一、二队;西堡子是三、四队;窑塬是五队;南堡是六队;庞庄是七队,我家就在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 全大队有一个小学叫新兴小学,关于新兴小学,我在《懵懂无知的小学记忆》那篇文章里有简要记述。我记得学校就位于西堡子村的南边,学校东边紧邻着一个大水库,学校北是个操场。操场的东北角盖有十多间厦子房,大队部就在那里边办公,那里有代销店、民兵室,医疗站位于那排厦子房的最东头。那年头,群众看病吃药几乎是免费不用花钱的。1976年那年毛主席逝世的时候,吊唁的灵堂就设立在那里的大队办公室,供全村人轮番入场、哭泣、祭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队长刘志刚爱好文艺,当时在学校操场的西边建了一座戏楼,每年的七月十二村里过庙会时,就会唱大戏。紧挨着戏楼北,有一个供全大队人吃水的水塔,那时生活用水还无法保证把水塔里的水用水管牵引到各家各户院落,家家平日用水需用扁担水桶肩挑桶拉,把水存放到自家的水缸里以备吃用,每日的生活用水也“限时限量”供应(每日只定时供应几个小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记得水塔旁边不远处有一棵几个人抱不拢的大槐树,看上去年代久远,村里的老人也不知道这棵树是从什么时候种下的,大槐树看起来非常高大、粗壮,由于树龄久远树干中间部分都已经形成有巨大的腐烂空洞,树身有的部分仅是薄薄的表层连系维持着,岌岌可危,仿佛一场大风就可以随时把大树给刮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棵大树,它如同艰难困苦中求生的广大乡亲们一样,风吹日晒坚强不屈,它日复一日地顽强挺立生长着!夏日,树木郁郁葱葱,绿树成荫,树下乡亲们聚堆乘凉;冬日里,寒风凛冽,雪花漫天飞舞,大槐树虽然掉光了叶子依然巍巍傲视着寒风,威武不屈,岿然屹立不倒!这时候,树顶那老鸦窝越发显得醒目,枝枝丫丫呼呼作响,于瑟瑟寒风中高唱“大风”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是村里过古会的日子,过会期间,一般唱三天四晚上的秦腔大戏。那时候,周围村子很少有戏楼,那时候的农村文化活动十分贫乏,平日里几乎没有什么可娱乐的活动,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电话手机,一个月也难得看上一次露天电影。只是后来,村里来了一帮西安宝鸡的知识青年,每过一两个月,会给知青们放场电影,乡亲们也才跟着沾上了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羊圈村过会唱大戏,那会在周围十里八乡叫得响当当的,会还没到,消息提前几天就早早地通过亲戚朋友们的私下传播传遍了四面八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过会唱戏那几天,我们大队甚至比过年还要热闹:卖耍物的、卖吃货的、提亲谈对象的、调解纠纷说事的、围堆丢方下棋的、抽旱烟唠嗑闲聊的、小孩撵仗打架的、妇女拉鞋底补衣服的……什么都有,看戏看热闹的人吵吵闹闹、熙熙攘攘地把戏场的入口附近围了个水泄不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看戏可不是免费的,看戏也得有戏票。演戏前村里会提前印好戏票,戏票分红白绿三种颜色,中午、下午、晚上各一色。本村人看戏一般不用掏钱,大队会提前按照每家的人口数量按人派发给各色戏票,外村人看戏需要买票入场,戏票当时也不太昂贵,就是几分钱而已!本村人大多一般舍不得自己观看,往往会把大队分给的戏票送给邀请前来看戏的亲戚朋友们,自己再千方百计找机会翻墙或者偷溜地往戏场里边混!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一次见到粮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第一次见到粮票,那是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上的小学就在我们村,叫“新兴小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新兴小学当时主要是本村的教员,外聘的很少,只有一位老师是外地的,他叫庞谋京,家是桥东大队庞堡子的,学校当时也没有食堂,庞老师日常吃饭就成了问题,无法解决就实行派饭——由家里有念书的孩子家庭,轮流招待庞老师的吃饭问题,每名学生家里轮流一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老师在农村人眼里是非常崇高的职业,农村人对老师这种文化人都非常尊敬,轮到派饭的家庭一般都是做最好的饭菜来热情款待着庞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当学校放学后,庞老师在孩子的引导下,来到吃派饭学生的家庭。老师未来前,勤快的家长们都已经瞅着太阳起升的高低估摸着时间提前来把饭做停当(过去穷,农村人没有钟表、手表,平常一般都是按照太阳升起的高度及照射阴影来估摸揣测时间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庞老师进门后,家长立刻端来一盆热腾腾的洗脸水,递上一块自己平时舍不得拿出来用的干净毛巾,女主拿出香喷喷的咦子,赶紧让庞老师洗手、洗脸。男主人会呵呵憨笑着赶紧地给庞老师递上一支自己平时也舍不得抽的“羊群”牌香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主人看到了立刻数说:“他大,你再甭摩刺了,老师上课累了,抽啥烟啊,赶紧去给老师端饭去!“女主人数落老汉,倒不是心疼纸烟钱,而是看老师上课辛苦,怕把老师肚子给饿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听到女主人的絮叨,庞老师也不生气,和男主人对视一眼,嘿嘿一笑,并不言语,识趣地把刚点燃的香烟在鞋底子上赶紧掐灭,后把掐灭的半截香烟轻轻地斜放在饭桌的一角,待进餐后再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饭端上来了,庞老师盘腿坐在炕上的饭桌前,男主陪同,热情招呼着老师一同进餐,老师把碗端在手上,刚吃上一口,还没有来得急细咽品味,男主人赶紧问:“饭甜不甜?入味不入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甜,这一词,在这里已经失去它本来的词义,并不是指含糖量的高低,而是指饭菜是否有味,是否热乎可口的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庞老师和农村人打交道时间也长了,当然明白主人的意思,忙不迭笑吟吟地答应道:“不甜,不甜,入味——得——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吃饭过程中,主人一边吃饭,一边会打听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看自家孩子是否听老师的话……这时候,在旁边看了很久的孩子们就悄无声息地赶紧偷偷溜走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吃完了饭,庞老师打着饱嗝,用手帕抹抹嘴,微微拧转身子、轻轻地翘起屁股,随即从屁股后的裤兜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一沓东西来,从中数出二两粮票和一角钱,就算是象征性地支付给主家这顿饭的伙食费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现在看起来那一点粮票和钱感觉似乎很少,简直是微不足道,可在当时,那已经是相当值钱的东西了!家长一般不会在意那点钱和粮票是否等价交换、物有所值。自己终于能得到城里人才可以享受得到的那种粮票稀罕物,这可是一种精神上的荣誉和鼓励,心里是无限的幸福、陶醉和向往的!我眼巴巴瞧着老师放在饭桌上的那枚粮票和那角钱,谗眼欲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家长送老师出门,我会趁着家长出门送老师未回的空隙,赶紧捡起饭桌上那枚五颜六色漂亮的粮票,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着看稀罕,翻过来,倒过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家长返回后,看到我手里拿着那枚粮票,就好似蝎子蜇了一样,厉声呵斥我,并快步赶到我的面前迅速地把粮票夺过去,对我铁青着脸训斥我,然后小心翼翼地用手帕把粮票和钱包扎好,放到柜子的最底层收藏好,不放心还会用一层层洗干净的旧衣服把粮票压了个严严实实,并把柜子锁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点粮票,现在看起来微不足道,可在当时却很珍贵。农村人积少成多,以后好把粮票拿到城里也能派上用场,用这点少得可怜的粮票,过年时买上一点点白面粉待客解馋,由此足见当时粮票的稀缺和珍贵!</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票证及粮票的种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主要分为“吃、穿、用”这三大类。吃的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鸡鸭蛋票,各种糖类票,各种豆制品票及各种蔬菜票等等。穿的除了各种布票外,细分为化纤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等等。用的有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抹布票、煤油票,各种煤票、电器票、自行车票、手表票,还有临时票、机动票等,真是五花八门,票证涉及到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总之,大多数商品都是凭票供应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 粮票,从用途上看,什么样的商品就得用对应的粮票去购买,对号入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粮票这一大家族里就细分为:有直接称粮票的,还有大米票、面粉票、粗粮票、细粮票、小米票、土豆票等;从外形上看,各种粮票的尺寸是千差万别的,其形式有横式,也有竖式、齿状和正方形等。大小都不一样,有的粮票与人民币10元大小相同,而有的粮票只有1厘米大小;从计量单位上看,粮票面额大的在千斤、万斤以上,面额小的仅为一钱以下。计量单位从旧秤市制到最新的千克制,应有尽有。每一套粮票通常按年限区分,依票面单位或重量排列,从1到70余枚不等;从外观设计上看,粮票内容名称各不相同,丰富多彩。粮票的设计各不一样,有的有精美的图案,有的将风景名胜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设计在粮票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粮票,还分别印有蒙文、藏文、维吾尔文、朝鲜文等。有的粮票无图案而且纸质差,这些常体现在早期粮票上,只在纸上印上一些字。有的用铅印、油印,还有专门印粮票的厂家监制印刷,大多数粮票上面还盖有有关部门的公章,有的还印有编号等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的粮票大体主要分为全国通用和地方流通两种。只有全国通用粮票才能在中华大地都有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出差的人因为流动性强,必须持单位介绍信去粮店兑换一定数量的全国通用粮票,才可以出门在外后派上用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自主支配粮票的日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我自主支配粮票已经到了1986年,去西安上学后,那时,因为考上学,我的户口关系因而按照学籍也转移到了西安城里,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吃上了商品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西安上学期间,学校每月会给每名学生定量供应28斤粮票,学校食堂吃饭不直接收取这些粮票,需要把粮票兑换成学校专用的饭票后,才可以在学校食堂凭饭票购饭就餐。我饭量小,因而每月分配的粮票基本都使用不完,还有剩余可以自由支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于是,每逢周末,就常有小商小贩来学校学生宿舍,逐户轻轻地敲门、探头探脑地问:“哎,换东西不”?兜售着他们手里的那些小物件儿,而学生们就用手里积攒的多余粮票来兑换商贩们手里的物品,兑换的东西大概有牙膏、牙刷、洗衣粉、肥皂、毛巾、相册、笔、本子等等,有的也兜售课外书籍,学生们用多余出来的粮票以票易物,互通有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不仅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户口迁移手续办理起来还是比较麻烦的,同样由于粮食关系的束缚要想办理粮食迁移手续那也是相当麻烦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毕业上班工作后,户口也随之从西安城迁移回普集县城,落在了税务局的集体户口上,可吃饭买粮有段时间还是凭粮油本和粮票要在县城普集镇的国营粮站去凭粮本、凭粮票购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时,我为了改善一下伙食,想少吃一点被分配的标粉(黑面),多买点的让人谗顏欲滴的富强粉(白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吃到稀缺的白面粉,于是,总是千方百计托熟人批条子,好在我单位有个领导的司机王忍让师傅,他的爱人就正好是城关粮站站长,通过李站长走后门来批点条子,来买得少许富强粉,利用着周末空闲的时间,包顿饺子来改善改善伙食,让缺少油水的寡肚饥肠饱饱口福!</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粮票的历史作用和收藏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国家繁荣富强,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时,粮票已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于是1993年废除了粮票制度。粮票,作为一种购买粮食的有价证券,有“第二货币”之称,足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在我国流通使用的时间长达40年之久!在国家贫穷的时候,为解决人民群众生活的温饱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粮票“票证经济”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老百姓的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粮票虽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作为收藏爱好者,它却成为新宠,粮票经过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迭出,它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是我国那段历史时期经济状况的真实反映,具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长期为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所瞩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粮票因其特定年代下“特殊”的历史地位具有史料和文物价值,它翔实真切地记录了我国的物质高度匮乏时代的那段历史,是一种实物印记档案资料。此外,从过去人们对粮票的使用渴求,到如今的收藏,也折射出我们祖国70多年来发生的天翻复地的巨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小方寸世界,赫然历史见证”。粮票,曾作为我国的第二“货币”,历时了将近40年,它也从另一个方面真实地反映了我国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真实缩影。</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爱惜粮食 杜绝奢侈</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粮票的出现,&nbsp;“统销统购”制度的出台,在那个年代是有积极作用的。&nbsp;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粮食需求急剧扩大时期,而供给却严重不足。通过统销统购这一方式,由国家直接控制农产品资源,大大提高了国家的行动能力,并促进了新中国政权的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实行改革开放、土地政策放开放活和市场经济发展活跃,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物质资料高度充裕;机械化大田务作、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充裕,粮食产量大大地提高;加之随着城乡居民的富裕,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彻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饮食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一日三餐,副食逐渐增多,主食逐渐减少,对粮食需求量的依赖程度也大幅度降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国家的繁荣富强,粮食的高度充裕。尽管大多数农民已经不再热衷于粮食的务作耕种,大量的经济作物,经济林逐渐、逐年地在蚕食鲸吞着小麦玉米等这些原始粮食的耕种面积,人们的物质生活高度富裕,饮食结构呈现出多元化格局等原因,以前那种凭票吃饭的苦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出生于农民家庭,曾有过票证年代的一些生活经历。我生长在关中平原,农神后稷古时候在家乡武功镇教稼台教民稼穑,使中华民族从此告别了游牧生活开始了刀耕火种的农耕文明,武功因而号称“中华农都”圣地。我从小受此熏陶,对农耕文化格外敬仰,爱惜粮食不由自主,已致日常生活中养成了不爱倒剩饭剩菜的习惯,看到倒饭倒菜的行为非常疼惜。现在,人们富裕了,粮食虽不再像过去那么稀缺,不再挨饿受冻,自然也就体会不到以前的物质匮乏年代的那种辛酸和艰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春节前后,即使平时再节俭的人们,在这时候往往也会慷慨解囊,疯狂购物。走亲访友,花天酒地,海吃海喝已成为人们普遍过春节的生活常态。“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饱汉不知饿汉饥”。尽管现在人们普遍富裕了,可富裕不能忘本、富裕不忘农民,富裕不忘农村,富裕更不能不忘记初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明代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写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古人尚且有此觉悟,今人更当勉励。想想过去的苦日子,有必要倡导厉行勤俭节约的传统,把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世世代代相传下去永——不——过——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粮票的故事,虽已过去了多年,勤俭节约的家风正是国家倡导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粮票,是穷苦辛酸年代的永恒历史印记,铭记历史,我们当永怀——感——恩——之——心!</span></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丁群练,男,60后,武功镇羊圈村人,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咸阳市作协会员、武功县作协会员,武功县文艺评论学会副会长,武功书院特约撰稿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