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最早出自南朝梁沈约的《宋书•陶潜传》,其中有“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但在存世的陶渊明诗文中并没有“不为五斗米折腰”一词,至于出自何处?“五斗米”又指什么?沈约没说。故历史上对“五斗米”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指盛行于东晋时期且被官方认可的“五斗米道”。二是指俸禄。人们更多地将“五斗米”解释为后者,故有李白的“若为斗米折腰去,何若杯酒半顷田。”和王安石的“顾惜五斗米,无辜自拘囚。”等诗句。但无论何种解释,沈约欲以“不为五斗米折腰”来突显陶渊明不向世俗屈服的高尚节操。自此以后,“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比喻“清正廉洁”的成语之一。</p> <p class="ql-block">图为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p> <p class="ql-block">陶渊明(约公元365-427年),字元亮,始家宜丰。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是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之鼻祖”和“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故里在宜丰,后于二十九岁时携家徙居柴桑,这是千年来被各种文献记载的现实,也是无法随意抹去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陶渊明的诗文中从不提及自己的籍里、身世以及祖父和父亲的名号。说其曾祖父是大司马陶侃,祖父是武昌太守陶茂或陶岱,父亲是安成太守陶敏或陶逸等等,似乎拥有不可小觑的家族背景,这些或许是后人在为其立传时为了某种目的才出现的内容,至今仍是一大公案。</p> <p class="ql-block">图为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p> <p class="ql-block">通过陶渊明《命子》一诗,可以确定他生于官宦世家。其中“肃矣我祖,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里。”说明他祖父为人谨慎,至少官至太守,曾给一方百姓带来了恩惠和安宁。“于皇仁考,谈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则说明他父亲性情恬淡,也曾为官,却没有官场的患得患失。从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一文又可知,其外祖父是孟嘉,也曾官至参军,后世评价颇高。儒家有“修齐治平”说,通过“格物、知至、意诚、心正”,才能达到修身的目的。在家风和家教的影响下,陶渊明自小就“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形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耿直质朴个性。他研习儒家经典,梦想“猛志逸四海,骞翻思远翥。”遂形成与世俗不同的价值观。在归隐园田期间,通过诗文创作来宣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营造出自身的精神家园。在《五柳先生传》说自己“不慕荣利”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既不贪图衣食无忧,也不耻于躬耕自资。更难能可贵的是,从诗文中可探寻到这种价值观伴随他一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p> <p class="ql-block">陶渊明也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南史•陶潜传》中有这段话:“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说的是陶渊明去彭泽任县令时,没携家同往,便请了一位劳力帮助家里料理杂务。他修书告知儿子,劳力也是人子,要善待。在《命子》一诗中说道:“尚想孔伋,庶其企而。”孔伋,字子思,是孔子的嫡孙,曾将孔子的思想学说发扬光大,陶渊明给儿子取名陶俨,字求思,希望儿子将来做个像孔伋一样的人,传承陶氏祖德。而“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则是希望儿子将来要刻苦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之人。在《与子俨等疏》一文中写道:“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告诫儿子们要和睦相处。又“虽不能尔,至心尚之。”则告诫儿子们重德修身,以圣贤为榜样。</p> <p class="ql-block">图为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p> <p class="ql-block">尽管无法确定“不为五斗米折腰”为陶渊明语,但通过与其诗文中表露出的价值观相比较,“不为五斗米折腰”无疑可视作陶渊明一生价值观的符号,因而被后世广为接纳和传颂。千百年来,人们仰慕陶渊明高风亮节的行为,衍生出陶渊明文化,至今仍有着极大的现实教育意义,影响和塑造了许多人的价值观,已然成为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p> <p class="ql-block">“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与世俗抗争。陶渊明身在动荡的东晋末年,因生活贫困,共五次出仕,先后任祭酒、幕僚、参军、县令等职。如果苦心钻营和与世沉浮的话,也不至于让自己和家人蒙受贫寒之苦。然而十数年间兜兜转转在出仕与归隐之间“缠绵人事”,因一直怀有“惧负素志”执念,乱世之下也容不下他这份执着。他在《与子俨等疏》一文中说自己“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表明不想改变自己的个性,如果继续做官,一定会成为世俗痛恨的人,到那时必招祸患。权阀桓温曾对孟嘉说:“人不可无势,我乃能驾驭卿。”让陶渊明最终体会到世俗的法则,才有“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之感叹。五十岁时作《读山海经》一诗,其中“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则说明陶渊明尽管归隐,但一直在四处寻找能安放初心之所。</p> <p class="ql-block">图为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p> <p class="ql-block">“不为五斗米折腰”并非洁志慕声。事实是,陶渊明生前并不显名,死后六十年才被沈约列入隐逸人士。平生只有几位知心友人,几乎与世隔绝,不与官府接触,而且从不认为自己是个贤人,仅是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孤独者。他曾对江州刺史檀道济说道:“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并断然拒绝檀道济劝他出仕的建议和送来的酒食。拒见江州刺史王弘时道:“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夫谬以不贤,此刘公干所以招谤君子,其罪不细也。”王弘只得以“白衣送酒”方式才能见到陶渊明。很显然陶渊明是以“洁志慕声”为耻。</p> <p class="ql-block">“不为五斗米折腰”并非常人做到。陶渊明每次辞官,生活就陷入贫困,甚至向邻居乞食和一家大小居住在船上,承受来自于生活的压力。他在《与子俨等疏》中提到自己“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莱妇”一词典出西汉刘向《列女传》,说的是楚国的老莱子隐居山野,耕于蒙山之阳,楚王想召他出来做官。他妻子说:“我听说可以赠酒肉的人,也可以随意鞭人;可以授官职的人,也可以随意杀人。今先生如果食别人的酒肉,受别人的官职,就会被别人制约。在乱世中被别人制约,能免除祸患吗?”于是老莱子随妻远逃江南去隐居。可见妻子当时对陶渊明辞官颇有怨言,因而自称“室无莱妇”。萧统的《陶渊明传》和《南史•陶潜传》中均提到“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则又可说明陶渊明做通了妻子的思想工作,使她改变原先的想法,选择与陶渊明同甘共苦。</p> <p class="ql-block">图为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p> <p class="ql-block">陶渊明也受到来自为人父的压力。他在《与子俨等疏》中说道“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孺仲”是后汉王霸的字号,其言典出《后汉书•列女传》,说的是王霸与同郡的令狐子伯是朋友。后来子伯成为楚相国,他的儿子也做了郡功曹。子伯叫他的儿子送信给王霸,一路车马服从,气派非凡。王霸的儿子正在田间耕种,听说家里来了贵客,便放下耕具回去,当见到子伯的儿子时,自卑地不敢仰视。王霸看到儿子的神态深感愧疚,等客离开后便卧榻不想起来。王霸的妻子问其原由,开始不肯告知,被责问后才说:“我不能与子伯相比,他儿子容光焕发,举止有礼,而我的儿子蓬发疏齿,不晓礼节,是我的过失呀!”妻子则说:“你少修清节,不顾荣禄,今子伯的富贵怎么能与你的高尚相比?怎么可以忘掉自己的志向,为儿女惭愧!”王霸坐起笑道:“是这样的道理!”遂与妻子隐居终生。陶渊明知道自己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像王霸一样的状况,然而他更认可王霸妻子的见解。陶渊明并非不爱惜其儿女,他在《与子俨等疏》中也说道:“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言语中表达了为人父的愧疚,无法让儿女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图为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p> <p class="ql-block">陶渊明第五次出仕时,以“不为五斗米折腰”来结束自己的求仕生涯,说明他心意已决,即便前面会遇到无法预料的困难,也在所不惜。</p><p class="ql-block">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就是淡薄,“正”就是修身,“廉”就是不索,“洁”就是自律。陶渊明五十三岁作《饮酒》:</p><p class="ql-block">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p><p class="ql-block">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p><p class="ql-block">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p><p class="ql-block">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p><p class="ql-block">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p><p class="ql-block">这首诗正体现了坚守清正廉洁的陶渊明在远离世俗纷争后的心情和陶醉于自然的乐趣。陶渊明在“不为五斗米折腰”后,以园田躬耕、以诗文明志、以饮酒遣怀,以傲菊为伴,自由地生活在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宜丰以陶渊明故里为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