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昔日的台西镇炮台旧址现在已建成了团岛山公园,并且新晋为网红打卡地,于是便决定动身前往一游。<div> 团岛山公园,位于青岛老城区的西南角,南临胶州湾隧道,北靠团岛三路,面积约5.2公顷,地处海拔24米的团岛山上。1897年初冬,清军驻青岛总兵章高元部于此处修建炮台,然而炮台尚未竣工就被德军侵占青岛而沦陷。后德军在原炮台的基础上扩建了三座碉堡,建了南北两座大型掩蔽部,配置了四门口径210毫米的克虏勃加农炮。1914年,一战爆发,日军进攻青岛,德军战败后炮台遭毁弃。随着青岛市山头公园的建设的推进,台西镇炮台旧址也华丽转向为团岛山公园。</div> 走进公园,不远处就是一个圆形大草坪,草坪通过大地艺术的手法,营造了一处自然弹性的草坪空间。成为周边居民举办音乐会、周末露营、文艺表演和聚会的好去处。 造型新颖的儿童活动场地 以枯山水为灵感,用鹅卵石铺就的旱溪花园。 海洋生物多孔虫雕塑群。多孔虫是海洋生态环境的指示标,使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在畅游玩耍的同时,领会自然的奥秘,加深对海洋保护的认知。 这是海洋生物多孔虫中的库鲁克杉斯基异形虫 中里假穹背虫 马来亚坑壁虫 布雷迪弗林特虫 松林客厅,这里的黑松林被保留下来,成为一处休闲活动场地。 多功能的秋千架 观海木屋,一个可坐、可站,可观赏胶州湾风光的小木屋。 这里藏着胶州湾的秘密,欢迎探秘。 这处由孙膑拳第七代传人张传阁于上世纪70年代末创建的“团岛武馆”习武场地被保留了下来,并增加了篮球架、健身器材和拉伸锻炼设施。当年,在此练武的人数每日曾多达百余人。孙膑拳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传统武术及搏击散打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此处称之“趣玩山谷”,是一处儿童活动中心。 台西镇炮台旧址。台西镇炮台,是清军驻青岛总兵章高元部在青岛修筑的三大炮台之一,其余两座分别是团岛炮台和衙门炮台。台西镇炮台,清时称“西岭炮台”,德军占据青岛后,经扩建后改称“小泥洼炮台”,亦称“台西镇炮台”。1914年8月,日德战争爆发,德军战败,投降前将火炮炸毁,但两座掩蔽部保存完好。日占时期,此处依然作为军事要地和通信站实施管理,但炮台未做恢复。2005年,台西镇炮台列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西镇炮台周边共修筑有3座碉堡,至今保存完好。这是位于团岛山公园西南部的碉堡,石材筑基,砖砌墙体,白色水泥砂浆饰面。。 这是团岛山三座碉堡之中的第二座。 这是第三座 台西镇炮台旧址上保留下来两处较大规模的掩蔽部,均呈南北偏西纵行排列,四周环绕着壕沟和高堤墙。这是南侧的掩蔽部,长约30米,高约4米,西向开有一大两小三个门,内部有大小8个房间,大者面积约40平方米,小者约20平方米,墙厚1.5米,重要部位厚约两米,足以抵挡大口径火炮的攻击。掩蔽部的顶部有高架观察哨位的痕迹和固定通讯天线的钢缆桩。 这是北掩蔽部的外貌,规模与南掩蔽部相近。<div> 台西镇炮台虽然经整改提升已建成公园,但作为炮台旧址的一部分,整个掩蔽部要作为景点还需要下些功夫。</div> 掩蔽部大门内景 房间内景 走廊内景 团岛山公园中的长廊。 供人们活动的人造沙滩 临海的观景台,胶州湾内的风景可尽收眼底。 仍在建设中的滨海绿道 这是位于团岛山公园入口南侧的团岛山森林驿站。其中建有如是书店、观澜天文台、云上观澜生活馆、青屋历史图片档案馆。 森林驿站的休憩阅读区 如是书店内景。书店上下两层,一面面的书架上摆放着可供少儿、成人阅读的各类书籍。书店一楼设有休息阅读区,既可读书,也可交谈讨论;二楼临窗处则设有单人阅读区,视野极佳,公园内的风景可一览无余。 书店内的旋转楼梯,呈螺旋形盘旋上升,一盏水晶灯垂吊而下。灯光渲染之下,不仅增加了空间的节奏感,优雅至极又极具冲击感。 上至如是书店楼顶,这里有着帐篷屋、露天餐桌,既可围坐小酌,闲谈聊天,也可观赏风景,若是夏天来此,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里还有一处观澜天文台,只要预约,便可利用所提供的仪器进行深空观测、行星观测、太阳观测和月面观测。这真是一处很不错的青少年天文探索的活动场所。 站在二楼平台上,望向如是书店的二楼出口,只见门玻璃上写着:观澜天文台,望向宇宙深空,探寻宇宙的终极浪漫。 走出团岛山公园,不能错过的是路旁还有一座“针路航海博物馆”,地址是团岛三路16号。这是一栋具有百年历史的青岛海岸电台历史建筑,馆藏航海文物近600件,对外展出近400件,最远可追溯到宋代,拥有古老的航海天文钟、罗盘、船灯、沉船瓷器等一批珍贵展品。 中国海岸电台,建成于1921年,日占当局原称“青岛台西镇无线电信局”,亦称“青岛海岸长波电台”,是当时最先进和规模最大的电台,其天线场区占地约290亩,通信距离可达3200公里,建筑面积1610平方米,配有1.2千瓦日制清音火花式发报机1部,德律风根发报机1部,12千瓦发电机1部,130米高铁塔3座,用于与日本本部和海上船舶电报通信,通信信号良好。<br> 1922年12月,北洋政府交通部接收团岛无线电台;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将青岛无线电台合并到青岛电报局;1938年日军第二次占领青岛,重新控制电台;1945年12月被南京国民政府收回;解放后,青岛海岸电台在港口运输、管理、航行安全以及海难救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1世纪初,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青岛海岸电台业务大幅缩减,电台无线电报、无线电话业务陆续关闭。 1947年青岛海岸电台便携式无线电报机 滚筒洗衣机 1870年波浪洗衣机 由左向右依次是船用雾钟、“曙光女神”号航海雾钟、二十世纪英国车钟。船舶车钟是驾驶台与机舱联系用车的一种最重要的手段。 舵轮,船舶驾驶室中用于控制船舵运动、改变船舶航向的手轮 。 瑞士浪琴航海天文钟 左为二战时期英国船用照明灯,右为台式磁罗盘。<div> 磁罗盘又称“磁罗经”,是一种利用地磁的磁力作用测定方向基准的仪器,用于确定航向和观测物标方位。在地磁的磁力作用下,使磁针的两端指向地磁的南北极,从而达到指向的目的。</div> 漂航信号指示灯 一战时期英国皇家海军船头灯 二战美军船用钟表 1887年爱立信有线电报机 二战时期航海六分仪。六分仪是一种光学仪器,可以测量远方两个目标之间的夹角——最常用的是测量天体与海(地)平线或天体与天体之间的夹角。测出夹角,再查得当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就能确定观测者所在的纬度。自18世纪面世以来,六分仪一直是重要的定位和导航工具。 二战美军航海经纬仪 星球仪 1980年日本救生艇电台 1912年海底通讯电缆测试仪 一战时期美国方位圏。方位圈,一种船用仪器仪表。 展出的各种船用仪器仪表 德占时期青岛船坞铭牌。青岛船坞,全称青岛船坞工艺厂,为青岛北船重工的前身。1901年建于青岛大港防波堤入海口处,即今青岛港大港五号码头;1905年,改称青岛造船厂;毁于1914年日德战争期间。<br> 1905年10月12日,青岛船坞工艺厂建成当时亚洲最大的1.6万吨浮船坞,被称为亚洲“第一坞”。 <br> 1.6万吨浮船坞及浮船坞中在修的船舶。 1914年11月初,德军战败,在撤出青岛前将1.6万吨浮船坞沉入海底,150吨起重机也随后炸毁沉海。1915年2月,日本侵占青岛当局将青岛造船厂迁至新疆路4号,原船厂场地及码头改为军用码头。1915年9月,日军将船厂的1.6万吨浮船坞打捞出水,并于1916年用“富士号”军舰劫运到日本,一直使用到1988年才停用拆解。 团岛山公园,是一个由百年炮台旧址打造的运动健身、登高观海、散步游览,并兼顾历史和科普文化教育的综合性公园。走进公园,观看的是风景,回味的是历史,陶冶的是心情。这里,既有一战时日德战争炮台旧址,也有由青岛海岸电台旧址打造的针路青岛航海博物馆,很值得去走一走,看一看! 摄影与编辑:老李lyt<br> 拍摄日期:2024年元月12日<br> 相机:佳能7D<br> 镜头:腾龙18~270mm<br> 感谢朋友们关注!欢迎转发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