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扁春明

<p class="ql-block">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频发,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中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中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给予关注和支持,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智力发育正常、喜学爱问、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行为活泼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群、乐群、能适应集体生活,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等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p><p class="ql-block"> 1. 狭隘:即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p><p class="ql-block"> 2. 嫉妒: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p><p class="ql-block"> 3. 敏感: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p><p class="ql-block"> 4. 失落:中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 部分满足,就产生了失败感。</p><p class="ql-block"> 5. 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p><p class="ql-block"> 6. 叛逆: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大人的监护。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原因分析</p><p class="ql-block"> 1.教育高压。由父母过高的期望值而给孩子带来的焦虑感。</p><p class="ql-block"> 2.家庭不和谐。家庭环境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父母关系不和谐,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患有抑郁的可能性远大于正常和谐幸福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3.家庭暴力。攻击或暴力是一种学习得来的反应。家庭与社会是青少年获得攻击性行为模式的重要来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孩子的不良行为形成于家庭、显现于学校、危害于社会。</p><p class="ql-block"> 4.校园霸凌。在校园霸凌中,言语欺凌和身体欺凌发生的比率比其他类型更高,按照校园欺凌的方式进行分类,语言欺凌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关系、身体以及网络欺凌行为,占23.3%。</p><p class="ql-block"> 5.网络成瘾。据统计,全世界范围的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已接近10%。目前青少年是网络游戏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非理性购买游戏装备和打赏游戏主播等行为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p><p class="ql-block"> 6.缺乏沟通。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不畅,也是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成因之一。青少年了解新事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使家长的权威受到极大的挑战,阻碍了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心理沟通和情感。缺乏交流,导致青少年通过网络寻求情感支持。</p><p class="ql-block"> 7.焦虑。数据显示中小学生的焦虑来源包括:学习压力约32%,同伴关系约25%,亲子关系约18%,师生关系约10%,自我接纳约10%,其他约5%。</p><p class="ql-block"> 8.抑郁。最新数据统计,青少年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在我国17岁以下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p> <p class="ql-block">  新时代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个层面给予充分的理解、关注;需要尊重每个个体的发展差异,提供适切的资源与环境;需要构建安全和谐的人际网络,提升其社会情感能力。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我们每个人做起。</p>

青少年

心理健康

中小学生

欺凌

行为

网络

家庭

父母

社会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