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床往事

朱美娴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房子要拆,大哥像燕子衔泥般用小车把里面的物什往村头盖的新房子里搬,这其中便有一张竹床。妹妹看到很是发了一通感慨,说现在看着这么小,小时候的夏天竟然可以两个人挤着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小时候的夏天,只要不下雨,天刚擦黑我们便急急忙忙往门口搬竹床,家里开始有三张竹床,新的还泛青色,时间越久远被汗水浸渍得越红。一张又窄又长最为轻便的竹床是爸爸小时候便有了的,颜色暗红,最为抢手,因为它容易搬动,还可以独享;另外两张大的非要两个人合伙才能搬动;不够睡的时候,还会把家里房门卸下来架在“马儿凳”上,铺上一层薄棉絮,垫上床单当床睡。妹妹小时候睡觉不安分,一个翻身翻进了门口的淌水沟,她还在沟里美美睡到天亮,跟现在有点小动静就会醒的她比起来,小时候的妹妹睡眠质量真是太好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家房子处于一个三叉路口,前门是老四哥家,后门是美贵太家,都只有两米左右的距离,一个正常发育的成人张开双手便能摸到两边墙。后门的巷子通往壁家嘴,有时候壁家嘴的人收工晚了,被竹床挡着,扛着锄头侧着身子都没办法通过。可是依然喜欢夏天的晚上在巷子里躺在竹床上乘凉,听四邻八舍聊天,也能更清晰地听见家庭条件好的邻居家里黑白电视里播放出来的声音,从《射雕英雄传》到《再向虎山行》,从《上海滩》到《西游记》,从《渴望》到《卞卡》。还有傻乎乎的湖北武穴电视台,经常有商家为了祝贺开业大吉特别点播的武侠剧,一晚上连放七八集不带广告的!我经常闭着眼睛静静捕捉声音,脑海里想象电视里砰砰啪啪打斗的情景,以至于从小学一年级有看图说话起,语文老师对我的评论就是“想象力丰富,描写形象生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睡到半夜会有露水,年龄大的人警醒,这时候会把竹床搬回家里再睡,但也有人告诉我之所以后半夜回家睡是因为有鬼。美贵太还神乎其神的说了一件事,说是有一天我跟姐姐一人一张竹床摆在后门口,中间留了空隙;半夜她起夜,看到我已经过世的爷爷光着头敞着对襟上衣坐在我脑袋那头,已经过世的二娘坐在姐姐脚下乘凉。吓得她一动不敢动,闭着眼睛装睡到天亮。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只要躺在竹床上闭上眼睛就会感觉身边坐着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睡久了,竹床中间下陷两头翘,有一张竹篾断了几处,心灵手巧的父亲拆掉坏的,补上一块光滑的木板,后来竹篾只剩下几片,大部分都是木板,这种木床板竹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忘了我有几岁,一天半夜正睡得朦朦胧胧的,邻居模墙哥家的老二站在我面前直愣愣瞪着眼睛大叫我二哥:“老二,老二!我们一起去玩要得啵?”我妈赶紧训斥:“老二!大半夜的玩什么玩?赶紧回家睡觉去!”那个老二懵懵懂懂回答了一声,回家去了。第二天我妈问她妈:“昨天半夜你家老二跑过来叫我家老二出去玩你知道不?”他妈问他,他表示根本不知道,原来是梦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其实睡在外面还有别的恐惧,壁虎会突然掉下来刚好落在竹床上,一种土话叫“土狗儿”的会飞的昆虫会咬人,据说有毒;村里放养的猪和狗也会大摇大摆从竹床的间隙悠闲自在的到处溜达,鸡虽然不凑那个热闹,可是会在最好睡的半夜惊天动地此起彼伏的打鸣,引得狗跟着狂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在想,若生活水平下降,再去过从前那样的日子,不知道还能不能适应?我想起湖南电视台的《变形计》,把城市孩子和偏远山区的孩子互换身份体验生活,城市孩子顶多算是忆苦思甜珍惜当下,农村的孩子呢?见识了大城市的种种现代化生活,回到家里会不会觉得过去习以为常的一切都成了煎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往事只能回忆,无法回到过去也许更不想真的回到过去吧?记忆中的竹床现在成为古董般的存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