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28日,参加福建省手机摄影协会举办的2024年迎新春年会后,我们一行8人来到了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福州著名古街三坊七巷游玩、拍摄,用手机记录了古街夜色之美和当地百姓的幸福生活、五湖四海游客的美丽倩影,现利用这些图片结合查阅的有关三坊七巷的材料,特制作成美篇与美友交流分享。</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福州市中心南后街的东西两侧。其占地40.2公顷,整体由十条东西走向的小街巷共同构成“棋盘状”街区的支脉体系,南后街西边三条称作“三坊”,东边七条称作“七巷”,是中国东南地区现存较大的古民居街区,被誉为古代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坊巷内院落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宅院外设有围墙,宅院内以多进院落沿纵深轴线布置,为中轴线对称布局,具有强烈的福州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远溯自晋朝,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此地一直是福州达官显贵、文士名流的聚居地。晚清至民国时期,此地居住着林则徐、冰心、林觉民等诸多对中国近现代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单霁翔曾说:“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p> <p class="ql-block">因战乱等多方面原因,“三坊七巷”遭受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多次开展保护修葺活动。</p> <p class="ql-block">2005年,福州市政府再一次对“三坊七巷”开展保护工作,大量古建筑和古树名木才得以保留,三坊七巷也因此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之后,景区内又陆续引进非遗技艺,开展特色民俗活动。</p> <p class="ql-block">2006年,三坊七巷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获得“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2015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p> <p class="ql-block"><b><i>建筑格局</i></b></p><p class="ql-block">福州三坊七巷基本保留着唐宋时期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三坊七巷”历史街区是由许多类似的传统居住建筑,以东西走向的“三坊”、“七巷”等巷道与南后街等南北走向的巷道,共同构成了“井字形”街区的支脉体系,每个居住建筑单元的主入口一般都在东西走向的坊巷上。</p> <p class="ql-block">南后街东侧为七巷,西侧为三坊,从北到南,“三坊”依次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依次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其中以文儒、光禄两坊和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五巷保存较为完整。</p> <p class="ql-block"><b><i>建筑特色</i></b></p><p class="ql-block">在“三坊七巷”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坊巷的最宽处约为7米,最窄处约为1.2米,巷道两侧墙体最高处约为9米,最矮处约为3米。小尺度的巷道成为街坊邻里之间的交流、沟通的场所。院落之间关系紧密,串联在一起,并且沿中轴线对称分布,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这些特征都体现了“三坊七巷”的格局源于中国传统的“里坊”制度。</p> <p class="ql-block">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土筑构件主要以粘土和碎瓷、瓦砾等为主要材料夯筑而成,顶部双坡“龙脊”盖瓦。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线形,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具有防盗、保温、隔热、隔声、防火等多重功能。墙体仅起到装饰的作用,不能用于承重,一般为两侧对称,墙头和翅角皆泥朔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p> <p class="ql-block"><b><i>宅院特色</i></b></p><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的建筑院落基本上为穿斗式木构梁架的内部结构,以多进院落沿纵深(南北或北南)轴线布置,呈中轴线对称布局。依次为入口、门头房、插屏门、前厅天井、正厅、两侧厢房,中厅天井、侧为厨房、杂屋,后厅、后天井、后廊。</p> <p class="ql-block">花厅以跨院为主,由庭院和书房组成。天井由厅、榭的敞廊围绕构成矩形空间,为宅内交通枢纽。厅堂一般呈开敞式,廊轩则采用粗大而长的优质硬木材,以减柱造的办法,使厅堂前无任何障碍,宅院内日照充足,空气流畅,排水便利,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室内的门、窗既多且大。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窗饰漏花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丰富的图案雕饰,精巧的石刻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也是随处可见。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三坊</i></b></p><p class="ql-block">衣锦坊</p><p class="ql-block">衣锦坊位于南后街西侧,居三坊中最北端,也被称为三坊中的第一坊。与黄巷相对,东西走向,东起南后街,西跨通湖路至驿前桥,全长395米,宽4至5.5米。旧时,衣锦坊名为通潮巷,宋宣和间称棣锦坊,南宋因江东提刑王益祥居此,遂改名为衣锦坊。其住宅门牌从1号到84号,坊南侧为1-73单号,北侧为2-84双号。现双号28-44部分已拆毁。坊内保留有郑家大院(水榭戏台)、欧阳氏大院和花厅、郑鹏程故居等古建筑;流苏、苏铁、广玉兰等百年树龄的珍稀树种。</p><p class="ql-block">衣锦坊西端南侧有支巷洗银营今称“梯云里”,西端南侧有一条秃头弄“柏林坊”,大部分已被拆除,仅余1号门牌。柏林坊西侧有一条弄子称“黄朱园里”。衣锦坊北侧有“雅道巷”也仅余45号住房。旧时,还有“酒库弄”“水流湾”“小水流湾”,现均已被拆毁。</p> <p class="ql-block">文儒坊</p><p class="ql-block">文儒坊位于衣锦坊之南、光禄坊之北,三坊居中,与安民巷相对。东西走向,东起南后街,西过通湖路,接金斗桥河沿,全长461米,宽4米至6.5米。文儒坊是官绅文士住居尤多的坊巷,旧时名为山阴巷,后改儒林坊。宋代因国子祭酒郑穆居此,改名文儒坊。其住宅门牌从1号到89号,坊南侧为1-89单号,北侧为2-82双号。其中双号58-82,单号71-99在通湖路西,2006年上半年被拆毁绝大部分,仅留64、68等几座。坊内保存有甘国宝故居、陈季良故居、张经故居等数十座古建筑,在坊巷东口北墙上还保留有福州古坊巷仅存的一块乡约碑。文儒坊中段北侧有闽山巷,保存完好,是明清时期福州庙会胜地,至今在巷北口仍供有“财福正神”,坊南侧的大光里集中了许多古建筑,另有“丰井营”“东林里”“打线营”等巷。</p> <p class="ql-block">光禄坊</p><p class="ql-block">光禄坊是三坊中最南的一坊。东西走向,东起吉庇路,西至环城路,南通花仓前,原坊路宽只有4至6米,民国时期拓为马路,1949年以后,逐步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坊长320米,路宽10至12米。光禄坊因坊内有“三山藏”之一的“闽山”,所以旧时名为闽山坊,北宋时改为光禄坊。光禄坊得名缘由素有二个说法,一说因金紫光禄大夫方寘居于此,皇帝赐名“光禄坊”;一说因“光禄吟台”得此名。其住宅门牌从1号到105号,坊南侧为1-105单号,坊北侧为2-100双号。光禄坊曾出现了林则徐、罗丰禄等不少历史名人,坊内不仅有古建筑和园林景观,还有福州知名的鼎日有肉松、花仓前花市等经营场所。此外,坊北还有早题巷、机房里、仓前后巷等支巷,坊南有玉山涧,坊西南有米仓前、仓角头等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七巷</i></b></p><p class="ql-block">杨桥巷</p><p class="ql-block">杨桥巷位于南后街东侧,居七巷中的最北端。东西走向,东起东街口,原来西至杨桥头南后街口,过双抛桥,可接文藻山。杨桥巷旧名右通衢,南宋称登俊坊,又作丰盈坊,因其西通杨桥,俗称“杨桥巷”,原长约310米,宽4至6米,民国16年(1927年)北伐军入闽,翌年扩建为马路,改称杨桥路,原住宅门牌已无法查考。原巷末北侧有钟山大中寺,南侧有双抛桥,古代巷内还有李延平祠。清代后期形成商业区,民国时期,杨桥路西段更成为银行区,有中国银行、福建银行、交通银行,以及多家小银行和钱庄,再加上林熊祥宅院及其“升隆”钱庄,因此杨桥路又称“财神街”。</p> <p class="ql-block">郎官巷</p><p class="ql-block">郎官巷位于杨桥巷之南,东西走向,原东起南大街(八一七北路),西至南后街,与水流湾相对。全长314米(中段偏东一折),宽2至4米。郎官巷,古称延福里,宋代改称荣亲里,后因巷内刘涛子孙皆为郎官,因此得名。20世纪末在东百集团扩建中,部分被拆建为大楼及停车场,使郎官巷缩短五分之二。原住宅门牌从1号到36号,现住宅门牌从7号到36号。巷中段原有一座孝子坊,在抗日战争初,为了实行闽江封锁,被拆毁以填江。仅余坊顶“孝子”二字嵌于坊墙间。巷内保存有二梅书屋、严复故居、天后宫等十多坐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塔巷</p><p class="ql-block">塔巷位于郎官巷之南。东西走向,东起南大街(八一七北路),西至南后街,全长295米,宽2.2米至4.5米。住宅门牌从1号到81号,巷南侧为1-81单号,巷北侧为2-32双号。塔巷旧名修文巷,北宋改为兴文巷,南宋称兴文坊,明代又改文兴坊,清五代闽国,王审知部将瑯玡安远使,在塔巷北募建育王塔,并建塔院。宋康定二年(1041年)塔院重建,巷亦改名为塔巷。明末,塔院废,20世纪50年代仅在巷口牌坊上缀以小塔,以作象征。巷内保存有王麟故居、王有龄父子旧居、吴氏宗祠等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黄巷</p><p class="ql-block">黄巷位于塔巷之南,居七巷之中。东西走向,东起南大街(八一七北路),西至南后街,与衣锦坊相对。全长306米,宽5-7米,住宅门牌从1号到77号,巷南侧为1-77单号,巷北侧为2-46双号。两晋八姓入闽时,黄氏始聚居于此,故名黄巷,在宋时又改为新美坊,明万历以后复称黄巷。巷南侧的两条弄子里,一条曾创有“镜中天照相馆”,是福州最早的照相馆之一,故名为“照相弄”;另一条,因在清代时,住有精通“喉科”的朱天章医者,故名“喉科弄”。黄巷内的古建筑特别多,除了黄楼、东园、郭家大院等建筑外,还有左宗棠的正谊书局、李馥的居业堂等旧址以及南华戏院宏文阁书纸店等遗址。</p> <p class="ql-block">安民巷</p><p class="ql-block">安民巷位于黄巷之南,宫巷之北。东西走向,东起南大街(八一七北路),西至南后街,全长317米,宽3至5米。住宅门牌从1号到64号,巷北为1-41号,巷南42-64号。相传黄巢入闽时,在巷口安民,因此得名安民巷,在北宋初改称锡类坊,宋中叶改为元台育德坊,元代又改为贞节坊,明万历年间恢复成安民巷。巷内尚存曾家宅院、程家小院、回春药局后院等十数座古建筑,巷北侧的立本弄内曾设有中共福州地委联络处。此外,还有支巷立本弄、连江弄、麒麟弄、金鸡弄。</p> <p class="ql-block">宫巷</p><p class="ql-block">宫巷位于安民巷之南,吉庇巷之北。东西走向,东起南大街(八一七北路),西至南后街,接丰井营,全长309米,宽5至8米。住宅门牌从1-41号,巷南侧为1-41单号,巷北侧为2-34双号。宫巷旧时名为仙居里,宋代改聚英坊,元代改英达坊,明成化年间,因巷内曾修建紫极宫,便有宫巷之称。宫巷是“三坊七巷”中古建筑较多且坊巷风貌保存较为完好的坊巷,尚存有刘齐衔故居、沈葆桢故居等近二十座大宅院,还有沈绍安传人“恂记”脱胎漆器店、曹素功笔墨庄等文化艺术品店号。</p> <p class="ql-block">吉庇巷</p><p class="ql-block">吉庇巷位于宫巷之南,是七巷中最南端的一巷。东西走向,东起南大街(八一七北路),西至南后街,与光禄坊相连。南临安泰河,原为唐末罗城大濠,全长300米。住宅门牌从1-100号,巷南侧为1-87单号,巷北侧为2-100双号。吉庇巷是福州城内的重要市街,店铺众多,几乎包含各种行业。旧时名为耆德魁铺坊,又称魁铺里,后称急避巷,明嘉靖间改为谐音“吉庇”,民国初扩建为马路,巷貌大变,尤其南侧,古建筑陆续被拆除。至1989年末,仅存谢家祠堂、刘氏宗祠等7座明清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古建筑</p><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中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拍摄器材:华为手机</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4年1月28日</p><p class="ql-block">拍摄作者:林英和(0596鹰)</p><p class="ql-block">文字摘自网络《百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