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先说拜年</p><p class="ql-block">我们老家是这样拜年的。</p><p class="ql-block">据说初一早上谁起的早,来年谁越精神,四五点钟,家里的主人打开房门在屋里点着一个炮,扔到屋子外面,这就开门炮。最隆重的环节就开始了,开始放鞭炮,大人在院子里放炮,小孩们捂着耳朵目不转睛看着鞭炮被点燃大,人站起来就跑的样子,有的小孩还要闭眼,等待着那一声声炮竹声。二踢脚放在地上,长挂鞭挂在树上,到后来有带艮的大鞭,直接放在地上,大大小小的炮种摆一地。所谓带艮就是几声小炮响后是一个声音特大的炮,听起来就很锣鼓一样,啪啪啪咚,啪咚啪啪咚……,从三十晚上吃饺子就开始放炮,一直都有放的,整夜不停,从夜里12点开始,就越来越多,早上四五点钟几乎睡不了觉,炮声此起彼伏,有时还能听见邻村的炮声,放炮的意思是要把过去一年不吉利都崩跑。然后就开始烧火煮饺子,饺子是除夕晚上包好的,饭桌子上就一个菜叫盐豆子,是黄豆,青豆和杏仁做的,吃完饺子穿上新衣服就去拜年去了,从初一开始,不管在哪里,见到人就说过年好!当然了拜年进院子第一句话也是,三奶奶过年好!进屋后长辈要给未成年的晚辈压岁钱,后来就渐渐地消失了,压岁钱就给自己亲孙子孙女了,外人也看不到了。拜年的都是先去五福内辈分最大的,年龄最大的,然后按顺序,一般大辈不去小辈家,只去平辈和长辈家。男的出去拜年,女的在家接待拜年的来宾,拜了一家后拜年队伍就多几个人,就是这家的孩子也跟着一起去别处拜年了,队伍越走越大,到最后几家几乎屋子里都坐不下了,在屋地上站着。我小时候60年代,屋子里还真要铺上一条装粮食用的口袋,平铺在柜橱面前,桌子上有春节给祖宗们的贡品,一般都是几个大碗,一碗是炸豆腐泡,上面放几根菠菜,一碗是米饭或者馒头,馒头上杜着大红灯儿,大碗后面放着一双筷子,后面是立着一个白色纸袋,纸袋上印着黑字,上面写着名字,男的都写名字,女的都写✘✘氏。这些东西要放几天,好像是放到初初三,烧掉,这叫送祖宗。拜年的人进门后,跪在口袋上,给祖宗拜年,然后转过身来给长辈拜年。有一个约定习俗,初一拜年,串门,不用带礼物,哪怕一年一次都没来过都没关系。还有就是拜年不出村。村外的亲戚年前都去过了,拜年一般到上午十点左右就结束了,家里有新结婚的媳妇的婆婆,带着新媳妇,也要到亲戚家认门,婆婆带着,进门介绍这我新儿媳妇,这是三奶奶,这是三哥(我父亲排行男的老三,我也是排行男的老三),三奶奶就要陶个喜钱,也叫见面礼,一般都是二元钱,我是平辈就不用陶钱了。一般中午吃完饭就有人招呼去谁家打牌了,老人们打牌九,年轻的打扑克,牌九是那种长条的背面黑色纸牌,可能就是现在的纸麻将吧,扑克一般都是三扣一,四扣一,或者更多,输了真给钱,一般一张牌是一角钱。点背半天也说输上几十元。记得那会工资普通工人是四五十元,刚上班才18元。初一下午或者初二,村里就有大戏看了,这就是过年的初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习俗就是三十晚上不扫地,不扫院子。全家人睡觉前,父亲最后一个进屋关门之前院子里要撒芝麻秸。听说是为了第二天早起如果有人来,能听见人踩到芝麻秸的声音,也有的说是防小偷进院子的。还有,初一早上院子里放的炮,也不扫,为的是让来拜年的</p><p class="ql-block">看看我家放了多少炮。来拜年的会说话的也说,您家没少放炮啊!算是过年立即话。</p><p class="ql-block">小时候过年孩子们盼的就是能穿新衣服,能吃上几顿肉菜,白面做的馒头,我们老家叫包子。60年代农家都是自己做鞋,衣服也都是母亲用手缝制,有条件的家庭,能找人用缝纫机做衣服。结婚嫁人才能去商店买个棉候,就是带帽子的棉上衣,条件好的再买上几件衣服。所春节快到了,母亲就要为孩子们准备春节的新鞋子或者新衣服。记得我们院子我的一个远房侄女,比我小两岁,爱美,母亲刚刚做好一只红灯芯绒的鞋子,她就偷着穿上去大街美去了,到人群里,她就特意把那只新鞋子脚申出去让人看,结果哈,有人发现了,她穿新鞋了,都挺高兴她也很美滋滋的,但是有人发现了,问你怎么穿了一只啊,问的她挺尴尬,只好说了实话,这事传出去跟多人都知道了,说着丫头爱美,疯,疯劲随她妈。现在想来就是孩子们对新鞋新衣服是多么的期盼。年前一般都要带上一些年货去亲戚家串门,姑姑,姨家,表兄妹家,还有干爹和干妈</p> <p class="ql-block">家。</p><p class="ql-block">生产队一般腊月23之前就放假了,不再去上工干农活了,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后才开工。小时后我们小孩都盼着过年,大人有的怕过年,因为过年花销大,走亲戚,串门,一般腊月20几生厂队开始开支了,就是要结算一年了的收支。先公布分值,就是十分的公分能分到多少钱,乘以家庭的总工分,折合成人民币,扣除生产队分的粮食钱,差额部分就能领到的支钱。有的家里劳力少的不够扣的,那么也得给点钱过年。待来年再平衡一下。</p><p class="ql-block">一般阴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年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扫房,换窗户纸,贴窗花,二十五丶六蒸年糕,三十贴对联。从小年开始就准备了年货了。有条件的杀猪,没有条件的赶集买猪肉,买年货都是去赶集,我们那里去河北省涞水县的大集。离我们家走大路有12华里,穿过拒马河走小路也就五六里吧。听说最远的十渡(距离我们还有30华里),也就是他们赶集要步行40多里路,早上起早四五点钟出发,晚上七八点才能到家。一般都是阴历26去赶集,集市热闹非凡,主要是吃的,用的,还有花布。买东西的都是用单轮推车,推着东西来,地上放一块厚布,物品摆在上面。这个集市叫石亭集,位置在河北省涞水县的石亭镇。方圆四五十里都来这里赶集。集市就是一条街,土路,有六七米宽,长度有一公里左右。路的两面都是摊位,比现在差距最大的就是很少有现场制作小吃的,印象中卖肉的最多,第二多就是卖炮的多。还有就是卖粉条等小干白菜的多,卖白菜的,萝卜的多,很少有新鲜蔬菜,因为那会没有大棚种植。我想去看的也是必看的就是炮市,在离集市几里地外就能听到炮市的炮声,不用问路,听着炮声你就能找到集市。每次我都是听到炮声,就不在看路,大人领着我,眼睛看着炮声传来的方向,看着那青烟缭绕的天空,时不常有亮星出现,半天才有炮声传来,当时不知为啥,后来中学以后才知道,声光传播速度不一样。越走越激动,大人都是买完大人想买的才去炮市。哭着闹着早点去炮市。好不容易到了,感觉一会就往回走了。炮市都是去中央地方放一阵子,就有一些人上前买炮,没一会旁边又响起了,又有一些人去了哪里……一大圈炮滩,有时东西两边同时放,都顾不得看那边。我去干啥,去刚刚放完炮的地方去捡亚炮。就是那种不响的炮,一般响了的炮都是炮杆四分五裂,或者是外观好,但是用手指一捏是空的。哑炮炮身硬邦邦的,有时还有炮捻子外面露着。回家后没捻的把头起包开,刚好漏出药或者炮捻子。点着了,有的能响,有的就是一溜火光。这样叫出出。我们管这叫放出出!!炮市有放炮的,二踢脚,长鞭,那会很少有放花的,地上厚厚炮皮子踩上去软软的,青烟缭绕,炮味那个呛得喘不过气来。头中午能赶到家,那会没钱在哪里吃饭,也没有饭店,就是吃点小吃,像糖官儿啊,冰糖葫芦,吃一点不饿就行了。回来还是走着,没人骑车,坐坐马车就算是很幸福的了。我条件的道远的,赶着毛驴去算是有钱的,驴身上挎这一个双马子,就是像一条口袋,两头缝起来,中间开一个口子。往驴身上一搭,口子就在驴背上,从这个口子往里装东西。没条件的都是背一个背筐。更有甚者直接把一条猪腿垫上一块布。扛回家。也是慢慢的幸福。家里主妇更是开始忙起来。蒸碗。蒸年糕,蒸包子,蒸团子(玉米面包的菜),炸丸子,炸咯吱,做排骨冻,鸡肉冻,闷带鱼,为的是从初一开始,吃饭就不用现做了,都是拿出年前做好了上锅一蒸就行了。从初一开始,一直到初五,都是吃的准备好的,不能叫剩饭,叫年饭。过年时,儿子必须带着妻儿孩子回家过年吃饺子,初二回女方娘家去看岳父岳母。初三后可以宴请请一些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表示感谢一年来的帮助和感谢之意,有请生产队长,大队书记的,我也曾经多次被请过,那是因为我给他们修理过收音机,手电,钟表那会我才20岁不到。好酒好菜吃一顿。正月初二以后,各村会有唱戏的,搭戏台的时候,孩子们就开始在台上台下嘻戏打闹,你追我跑,藏门哥(捉迷藏),戏台上的背景大幕一般都是孩子们最爱玩耍的地方。记得小时候我也玩过,有一次我站在幕后,屁股故意向后挺,这样自己就被打幕包起来,那幕后就出现了一个我的大屁股形状,有一个淘气的孩子用拳头打我。我挨了两下打,后来我想得治治这个打我的人。怎么治?我就把一个椅子搬了过去,顶住大幕,就听挡的一声,有人就喊我的妈呦!那人拳头打在了凳子上!听声音劲头可不小。大人们从戏台附近路过,都看上几眼热闹,也许在想晚上几点来看,是哪里的唱戏的。那会根本没有广告牌,今天几点哪里来的剧团,演出啥节目。弄好了大喇叭广播一下,今天北尚乐来我村唱戏,吃完饭就开演!也不说几点开始,也不说唱啥戏。天快黑的时候人们陆陆续续的来到戏台下,说着话,站在那里等着开演,这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戏台底下人多有时会拥挤,挤到你动弹不得,人挨人,最后开始晃动,一会朝东,一会朝西,晃来晃去。年轻人小伙子觉得好玩,跟着用力挤,女孩子和小孩,一挤就嚷嚷,妈呀妈呀的叫。越叫晃的越厉害,最厉害能晃出好几步远,我有时感觉好玩,把双脚抬起来,随他们晃去,我来回跟着晃。有时也不行,突然停下脚必须立马站起来,不然你会被人踩扁!当时就觉得好玩。没想过是啥原因晃。现在想起来就是起初有人穿行,给让路,人就得像旁边挤一下,被挤的那边就要反击呀。这就开始了。后来我也发现是有年轻小伙子冒坏,故意从一边发起。就是为了看热闹。那会大戏唱起来</p><p class="ql-block">村里都静悄悄的。就跟那会放日本电视剧《姿三四郎》国产电视剧《霍元甲》那会一样。家里能走动的动的都去看戏了,马路大街几乎看不见人。</p><p class="ql-block">过年还有两个习惯,一是腊月里结婚娶媳妇多,一般都选在阴历的三,六,九日子,讲究一个顺字。正月不娶不嫁。这个没听说过有啥原因。结婚为啥选在腊月,别的说法没听说过,就感觉腊月冬天天气冷,结婚办事生菜剩饭不爱坏,剩菜放在一个大缸里,啥都有。就是座桌吃剩的菜,单位一般叫折罗。大缸里的菜能吃到第二年开春。到了快吃完的时候菜都带酸味了,感觉还是挺好吃的。有时还要加点新白菜一顿,入味好吃。尤其是里面偶尔碰到一块肉,不管是蒸碗,熟肉,还是炒菜的肉,软软的,油都被白菜吸收了,甭提买好吃了。这菜在那个年代算是好菜了。还有一点就是腊月农活不忙了,大家都有空来参加婚礼,参加婚礼我们当地叫吃席座桌,后来叫出份子,也叫办事。出份子一般都是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孩子,最好这个孩子是能吃的。我在家大人一般不带我去,一是我老三,有两个哥哥。二是哥哥们大了,轮到我能吃的时候吧哥哥就替父母去了。就不带小孩去了。所以我呀前赶后错没吃过过一次席。所以印象最深的就是听说第二天大哥要去吃席,晚上躺在炕上求大哥给我带一个包子回来,就是馒头。大哥有时候能带回来一个给我吃。当时的包子,比现在的鲍鱼还珍贵。平时农家孩子是吃不上白面包子的。有钱人家办事都是纯白面的包子,有的就掺玉米面。能吃出来的。记得清楚还有一件事就是农村家的顶棚都是秫秸秆(高粱秸秆)搭成方块做龙骨。然后再贴带花纹的顶棚纸。我家条件差,大哥是生产队的指导员,有报纸。所以家里的顶棚使用软纸打底,面纸是报纸。报纸有字,晚上躺在炕上,面朝顶棚,读报纸,有时我们还玩找字游戏。一个人念一句话,另外人就找。为啥我说这个。我清晰的记得,跟大哥要带包子那天晚上,大哥让我找字,找到了,就给我带,说一个找不到,再说一个。我也知道,大哥是逗我玩,最终找到了的一个大标题字。那多好找啊!我高兴的我进入了梦乡,明天能吃到包子喽!!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