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世界文化遗产-埃森的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弗尔克林根钢铁厂

S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里鲁尔区的无属县城市</span>埃森Essen,是杜塞尔多夫行政区的联邦州总中心之一。是德国的一座大城市,大概有59万人口。埃森还是莱茵兰风景区联盟和鲁尔区区域联盟成员。</p> <p class="ql-block">2001年埃森北部的埃森的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Zollverein Coal Mine Industrial Complex in Essen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建筑群为历史性工业纪念物,同年成立关税同盟发展责任有限公司,如关税同盟基金会与工业纪念物历史文化保存基金会等,为这个已不再运作的工业建筑群作保存与再利用。</p> <p class="ql-block">埃森是德国西部鲁尔区工业中心,19世纪初煤铁工业的建立使这个当年仅有3000人的小城发展成大工业中心。矿业同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最现代化的煤矿工业区。数十年来,埃森作为鲁尔区的心脏是欧洲最大的采矿城市。来自地下和矿井的 “黑色黄金” 促生了德国的经济奇迹,也把鲁尔区变成了欧洲大陆最肮脏的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遗产评价: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仑Nordrhein-Westfalen专区的普鲁士 “关税同盟” 工业区完整保留着历史上煤矿的基础设施,那里的一些20世纪的建筑也展示着杰出的建筑价值。工业区的景观见证了过去150年中曾经作为当地支柱工业的煤矿业的兴起与衰落。</p> <p class="ql-block">当年人们可以毫不谦虚地说埃森的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是“世界上最美的矿区”。 建筑师弗里茨·舒普 和马丁·克莱默于1927年至1932年为这里设计的别具一格的工业建筑群,使它无愧于这样的美誉。建筑师们根据对称性和几何学原理,在钢结构中大胆采用红砖外墙,构思巧妙,构图和谐,这种建筑式样时至今日仍然满足最为苛刻的审美要求。</p> <p class="ql-block">埃森作为鲁尔区的心脏,是欧洲最大的采矿城市,来自地下和矿井的 “黑色黄金”,几乎撑起了德国长达150年的发展,促生了德国的经济奇迹。1956年鲁尔工业区煤矿年产量突破了一亿五千万吨大关,达到了经济的最巅峰。</p> <p><br></p> <p class="ql-block">然而随着煤炭逐渐失去作为生产原料的优势(包括天然瓦斯、热燃油、核能等新能源日趋便宜)、欧盟过度供给、廉价供应国(包括中国、澳洲、韩国等)的竞争,煤矿危机的问题很快的变得明显,在1958年到1964年间,有53间煤矿场关门,将近3万5千个员工失去工作。在1975年之后,钢铁产业的危机也随之接踵而来。1986年埃森的最后一家矿厂关闭。告别工业时代的同时也带来了困难。埃森再也不能像五六十年代工业膨胀时期那样有吸引力了,那时,除了德国人以外,埃森还从南欧和土耳其招来了客籍工人。这个地方长期被视为当时欧洲最现代的炼焦场,每天提炼出一万顿煤。因钢铁危机与快速减少的煤矿需求,使炼焦场于1993年6月30日停运。</p> <p><br></p> <p class="ql-block">矿、工产业的衰退不但摧毁了鲁尔河地区的经济基础,也带来了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除了产业萧条所带来严重的失业及经济问题,环境及生活品质的毁坏,也在这样的情况下更为清楚的浮现-严重遭受污染的土地及河流,让这块区域的重生,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情。既有土地及厂房设备的处置费用,高到原有业主无法负荷的程度,纷纷以一块钱的象征性价格转售给政府处置。虽然如此,在这块东西约70公里,南北约13公里,总计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高达200万的人口当中,仍有大多数的人民依旧希望居住并工作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为了解决这样一个从经济、产业,跨越到社会的严重课题,1988年杜斯朵夫州市政府开始一项整顿方案—就是后来持续长达十年的国际建筑大展。整个IBA计划的共同承载主体是埃姆舍尔河地区的17个城市,里头包含七个大的主题构成整个IBA实际操作的指导架构:将整个埃姆舍尔河地区由传统的工业区地景发展成为一个连贯的生态景观大公园,改建整体埃姆舍尔河地区的卫生下水道系统,将原本作为整个工业区废水污水排放管道的埃姆舍尔河,再度恢复成为自然自然景观导向的生态河域,将莱因-赫恩运河 (过去被极度污染) 改建成为一个 “可以被生活和体验的空间”,保存工业建筑为古迹,以作为历史的见证,在 “公园中就业” 的概念下,将过去工业区土地改建为 “现代化科学园区”、“工业发展园区” 以及相关 “服务产业园区”,以新建住宅以及老住宅的更新现代化带动小范围城区更新,创造新的文化性活动,带动地方活化。</p> <p class="ql-block">从此埃森开始重新打扮自己:“埃森擦去了脸上的煤灰”,这是埃森宣传自己的一个口号。埃森煤矿倒闭后,北威州政府没有拆除占地广阔的厂房和煤矿设备,而是买下了全部的工矿设备。2001年,北威州政府的申遗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批准,埃森煤矿成为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至今保留完整的工矿,成为了鲁尔区经济转型的标志。当年的冲压车间被改造成了鲁尔区最有品味的餐厅,昔日的厂房车间也被改建成为上演流行歌舞剧的大型剧场。走进剧场大厅,仍然可以看见当年的工厂车间巨大铁铸的房梁,现代和历史的交汇让人感慨万千。矿区已经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业遗址历史中心。在这个 “鲁尔区最具吸引力的煤矿”,游客可以追寻到二三十年代重工业时期和现代艺术的发展脚步。</p> <p class="ql-block">发展旅游业为主导的服务性行业也成为鲁尔区转型的重点策略之一。本身没有太多天然旅游资源的鲁尔区别出心裁地把眼光投向了上世纪遗留下来的大批工业化物产,政府投资将当地大批工矿改造成历史文物,形成风格独特的工业化历史博物馆,以此带动旅游服务业。政府将一个建于1854年的老钢铁厂改建为一个露天博物馆,里面设计了可提供儿童开展各种活动的游戏故事,导游由原工厂志愿者担任,活化了旅游区的真实感和历史感;蒂森公司将1985年停产的一家企业改造为以煤、钢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该公园占地2.3平方公里,内容丰富多样,既有青少年活动场所,又可进行各种文艺演出活动;1998年,鲁尔区规划机构制定了一条连接全区旅游景点的区域性旅游路线,这条被称为“工业遗产之路”连接了19个工业旅游景点、6个国家级博物馆和12个典型工业城镇等,并规划了25条旅游线路,几乎覆盖整个鲁尔区。工业旅游的开发在改善区域功能和形象上发挥了独特的效应。</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高耸入云的口12号矿井Förderturm der Zeche Zollverein,也是出现在世界文化遗产软件上的照片。</p> <p>正好赶上有人在这里举行婚礼</p> <p class="ql-block">煤矿很大,可以想象当时的生产规模宏大,兴旺发达时期的景象。</p> <p><br></p> <p>德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建筑群</p> <p>沿滑梯上去可以参观煤矿博物馆,了解煤矿的历史发展。</p> <p class="ql-block">埃森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当年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的煤炭开采系统,是欧洲重工业发展的缩影。鼎盛时期曾有8000名矿工日夜在矿井和地面建筑中工作。在1986年停产前,此处的煤炭挖掘和处理已有135年的历史。如今该矿区凭借其深受包豪斯风格影响的建筑成为现代工业建筑的标志,同时也成为一个艺术和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1932年2月1日,当12号坑道新矿井坑口的转轮第一次启动时,一个大部分为自动机械的高产能工业区开始运转了。从1851年起的130多年里,工业区共产出2.4亿吨煤,在煤矿于1986年关闭前,总共有60万名雇员曾经在这里工作过。</p> <p class="ql-block">埃森煤矿焦化厂建于1957至1961年,建筑风格与12号矿井相同。它于1961年9月12日投产,满足了工业区实现满负荷生产的需要。上世纪70年代扩建后,每天304个摄氏温度达1250度的炼焦炉将10 000吨煤“烧炼”成8 600吨焦炭。在其鼎盛时期,焦化厂曾经雇佣1000名员工。</p> <p>今天这座工业纪念碑已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场所,包括工业遗产博物馆,设计博物馆,休闲场所,并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著名的双坑口框架代表着整个地区超前思维的变迁和发展。每年世界各地约150万名游客前来参观这一杰出的工业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矿业关税同盟成就了建筑与技术的专业结合,对于当时以实质机能为主的工业建筑来说,有指标性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境内;通常将鲁尔煤管区规划协会所管辖的地区,作为鲁尔区Ruhr-gebiet的地域界限,其面积459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3%。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区内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24个,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均超过50万。</p> <p>高耸的12号矿井被称为鲁尔工业区埃菲尔铁塔Eiffelturm des Ruhrgebietes。</p> <p class="ql-block">鲁尔区南部的鲁尔河与埃姆舍河之间的地区,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并且它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它位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的工业区。</p> <p>Der Doppelbock von Schacht 12</p> <p class="ql-block">德国🇩🇪的另一项<span style="font-size:18px;">工业遗产</span>是位于特里尔Trier附近的弗尔克林根钢铁厂Völklinger Hütte。图为弗尔克林根钢铁厂地图和世界文化遗产标志。</p> <p class="ql-block">1992年弗尔克林根钢铁厂Vlklingen Ironworks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遗产评价:弗尔克林根钢铁厂占地6公顷,构成了弗尔克林根市的主体部分。尽管这个工厂已经停产,但它仍然是整个西欧和北美地区现存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综合性钢铁厂遗址,向人们展示着19世纪和20世纪时期建造和装备的钢铁厂风貌。</p> <p class="ql-block">尤利乌斯·布赫于1873年建造了弗尔克林根钢铁厂,将卢森堡铁矿的原料用来炼铁,生产铁梁和铁路枕木,在这之后的100多年里一直是德国最大的冶铁工厂。弗尔克林根铁工厂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科学技术史和工业文明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提供了历史上一个大型铸铁生产厂的罕见的完整画面,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发现其它全套高炉设备可以如此完整、准确地将过去铸铁的生产过程展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弗尔克林根铁工厂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应首先归功于19世纪重工业的迅猛发展,这使得先前的小城镇一跃成为德国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而这个城镇的历史和命运也从此与工业时代休戚相关、密不可分。1986年,弗尔克林根铁工厂高炉设备全线停止运营,自此弗尔克林根人就把它当作他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一直精心地保护着这个立下汗马功劳的铁厂。</p> <p class="ql-block">弗尔克林根周围地区的工业化始于19世纪上半期许多玻璃工厂的相继建立和煤矿的开采,1860年之后,日益发达的交通网使得该地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铁路、运河等便利的交通条件直接促成了1873年弗尔克林根钢铁厂的建立。随着弗尔克林根钢铁厂的蓬勃发展,弗尔克林根地区的人们受益匪浅,手工业、制造业和贸易也因为迁移过来的工人和雇主迅速兴起。人口的增多和基础产业的变化使弗尔克林根中心地区由古老的农庄变成了交通枢纽和钢铁工业区。当然不可避免地,浓烟、粉尘和噪音是弗尔克林根人生活的一部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6年。</p> <p class="ql-block">遗产描述:弗尔克林根钢铁厂是一座超过百年历史的炼钢厂,所有生铁原料到完成的各种状态,在这里都可以完全了解。至今这座炼钢厂仍是欧洲最重要的工业文化点,而且是欧洲工业文化路线的重要停泊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