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粑

往事如烟

<p class="ql-block">  艾是好艾,嫩气、新鲜、干净、碧绿,忍不住买了好几斤。</p><p class="ql-block">​ 做艾粑,其实相当麻烦,择艾、清洗、泡米、磨粉、熬糖、揉面……前前后后要忙好几天。</p><p class="ql-block">​ 可为什么还是要买艾来自己做?市面上做好的艾粑大约不过十来元一斤,可为什么还要买艾来自己做?干活?也许是一一没事干找活干。劳动?也许是一一自己亲手劳动得来的味道不相同,别有一番滋味。传承?哇,可以说得这么高大上一一竟是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美食一一实践与研究!</p><p class="ql-block">​ 然而都是,却又都不是!</p><p class="ql-block">​ 买来的艾草得得仔仔细细地挑择干净,除去枯叶,再反复淘洗,直到水里看不见一点沙粒。光这一步就能让人腰酸背疼,花上好大半天功夫。而正是这种慢工,可以磨磨我们那耐不住的性子。像我们的长辈,长长辈那样慢下生活的节奏,成天就这样在不起眼的小事里磨那些老去的光阴。跟现代人在春日的暖阳里,坐在河边的柳荫下品一壶功夫茶差不多。这时候,忘却了工作时的忙碌,抛却了社会上的纷争,任时光静静地流淌。而此时此刻,我就坐在阳台上一一在我那极简陋的阳台上,晒着冬日的暖阳,一根一根地拣择着这些细细的可爱的草儿,任时光静静地流淌在艾草那满溢的芬芳里……</p><p class="ql-block"> 之前,几年之前,那时婆子妈还能劳作。每一年,艾粑都是她必做的小吃,于她而言,制作艾粑仿佛是一场很隆重的仪式,是年节时必备的节目。而每做艾粑,她都不忘叫上我,我不过是帮她剪剪船儿叶,负责裹一裹搓得椭圆的小粑粑。高兴时我也会搓上几个,不高兴就一个不搓。有时候我心里还觉得她老人家蛮搞笑的,让我做这些小孩子家家的事有什么用呀,我又不是个小孩子。但是不多时我们就乐了,因为清香四溢的艾粑蒸制出来了,碧绿新鲜软糯香甜。除了一个又一个地吃进肚子里,婆子妈总是让我们带走好大一包,差不多整个正月的早餐,就在那艾粑的香甜里了。</p><p class="ql-block"> 可是婆子妈爱做艾粑,自己却不怎么吃,差不多每次就尝那么一个,也就不再吃,只是笑眯眯地看我们狼吞虎咽。如今的我只能自己做艾粑了,消化力也不允许我那么一个接一个地海吃下肚子,常常眼大肚皮小,做艾粑,心里想的也是那个爱吃艾粑的人儿,回家来吃,家里做的又干净又新鲜零色素的绿色食品。</p><p class="ql-block"> 刚切好艾草,我的艾粑还没开做,却很惊喜地收到了大哥大嫂送来的一大包艾粑……</p><p class="ql-block"> 又想起了婆子妈,给我们做艾粑的点点滴滴,湿了眼眶……</p><p class="ql-block"> 艾粑爱粑,艾粑有价,爱粑无价……</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