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独享的一次文化大餐

量力而行

2024年的年初,在龙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我偶遇了一次文化大餐,它是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在安徽大剧院进行的一场慰问演出。应是沾了"文化自愿者"的光,更是我们身边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厚爱,把这次享用的机会给了我。<div> 作为中国文联、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推动的"强基工程"即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的活动内容之一,这场命名为《梅绽新时代》的演出绝对是精品,是基层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更是平常百姓难以触及的。</div> <h5> 主持人:吴京安(第14届梅花奖获得者)、任良韵(安徽广播电视台主持人)。</h5> 演出以毛主席诗词《咏梅》的京腔演唱开场,以伴舞歌曲《领航》结尾,整体上为分"梅报春信"、"梅绽繁枝"、"梅发高树"三个篇章,内容以戏剧为主兼歌曲和舞蹈,其中的戏剧选段有京剧、徽剧、豫剧、越剧等,还有黄梅戏,且黄梅戏的唱段多于其他剧种。至于演员的阵容,不含主持人共十七位梅花奖获得者和多位国家一级演员出场,难怪我一入场就见是座无虚席,而后便是掌声及喝彩声阵阵,气氛非常地热烈。 <h5> 京歌《咏梅》,表演者:王艳(第25届梅花奖获得者)。</h5>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自然是属看热闹的那种,但当自己熟悉的乐曲声起时,我也会有所联想、有所感动,甚至有所振奋,有时还会情不自禁地就加入了观众拍手叫好的行列,为演员助势。这,应是艺术的驱使,或者就是艺术的魅力吧! <h5> 黄梅戏《小乔初嫁》选段,表演者:何云(第27届梅花奖获得者)。</h5> <h5> 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表演者:韩再芬(二度梅花奖获得者、中国剧协副主席)。</h5> <h5> 川剧《江姐》选段,表演者:沈铁梅(梅花大奖获得者、中国剧协副主席)。</h5> <h5> 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表演者:倪茂才(第24届梅花奖获得者)。</h5>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从小到大听了几十年,直到刚过去的一年我参加了两次登台活动,才有了切身的体会。所以,与以往不同,我对台上艺术家们表现的"功夫 "有了关注。虽然所坐的位置距舞台远了些,但那演唱和道白的抑扬顿挫、吐字归音,那举手投足的一招一式,那相互配合的节奏和呼应等等,都是能听得到、看得到、或想象得到的。真的不易,没有捷径,都是经过无数次的"练" 才能够达到的。更何况,那是"从头到脚"的练,包括一个翘指、一个眼神。为此,很多的艺术家贡献了一生。<div> 我觉得这些艺术家们除塑造了舞台形象外,也是在塑造一种精神、一种价值,且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和价值。</div> <h5> 舞蹈《幸福红》,表演者:黄豆豆(中国舞协副主席);群舞:安徽老年大学舞蹈队。</h5> <h5> 演出结束时,全体演员走上舞台向观众致礼!</h5> 伟人毛泽东曾说过句话:"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里的精神,可以从生产中来、从学习中来、从科学研究中来、从战士的训练场上直至战场上的战斗中来,也应当可以从艺术的熏陶中来。以这个概念为基点,我今天不忍独享这次文化大餐而向朋友们分享,就更有了意义。尽管我本人的艺术素养有限,但心意是真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