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精品出国进行世界巡展,香港是其中一站,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设特展展出。展览为观众呈献52幅15世纪至20世纪初,由多位备受推崇的大师所创作的艺术巨作。这些绘画巨匠包括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戈塞特、卡</span>拉瓦乔、伦勃朗、克劳德、康<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斯特布尔</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透纳、塞尚、马奈、莫奈</span>和梵高<span style="font-size: 18px;">等一众大师的作品,</span>经典名作涵盖文艺复兴、印象派及后印象派等多个艺术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博物馆以宗教、神话、日常生活、肖像、风景及现代生活六个主题单元,向观众呈献西方艺术史的发展,<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不去遥远的欧洲,也能近距离欣赏教科书上的伟大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进入博物馆展馆,首先红衣男孩巨幅像进入眼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下文字来源于特展说明)</span></p> <p class="ql-block">托马斯 劳伦斯《红衣男孩》</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1825年</p><p class="ql-block">男孩倚坐在形似座椅的岩石上远眺,凝视海上月色,思索着大自然的奇观。劳伦斯笔下的小查理斯在夜色漫遊,若有所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托马斯 劳伦斯(1769—1830),十九世纪初英国顶尖肖像画家。</span></p> <p class="ql-block">拉斐尔《圣母子与施洗者约翰(加瓦圣母)》</p><p class="ql-block">木板油画 1510—1511年</p><p class="ql-block">圣母盘腿而坐,在她膝上的小耶稣低头看着表兄约翰。约翰一手持着十字架,象征耶稣日后的受难与复活,另一手把一枝康乃馨花递向耶稣,此花象征神圣的爱。拉斐尔在作品底稿上总有一張十分精确的几何平面图,藉以透过几何结构來呈现绝对和谐的视觉效果。画中人物形成在一个三角結构,使人物与背景完美结合,营造出一种深邃的宁靜。</p><p class="ql-block">拉斐尔 (1483—1520) 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一向被公认为十六世纪前期造诣最高的画家。直到十九世纪,拉斐尔作品中优雅和谐的风格依然主导着欧洲学院派传统。</p> <p class="ql-block">昆廷·马西斯《宝座上的圣母子和四位天使》</p><p class="ql-block">木板油画 约1506-1509年</p><p class="ql-block">两位飞旋的天使正将圣母 玛利亚加冕为「天上母后」。圣母子头上散发金光,表示其神圣﹣﹣这种表现光环的画法来自十五世纪的荷兰艺术。金色宝座的两边站着音乐天使,一弹鲁特琴、一奏竖琴,宝座椅背的设计与北欧哥德式大教堂内部相似。画面中人物大小相异,宝座和地毯业非置于中心.而是稍为偏离,营造出纷繁神秘的圣像,激发观者深刻而反复的省思。</p><p class="ql-block">马西斯 (1465—1530)十六世纪初荷兰主要画家。</p> <p class="ql-block">桑索菲莱托《祈祷的圣母》 </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1640-1650年</p><p class="ql-block">画中圣母几乎如真人大小,宛如无瑕的面容在黑不见底的背景中呈現,围绕于红、白与珍稀的群青色中。平静的圣容沐浴明光,令人感到圣母的存在。</p><p class="ql-block">桑索菲萊托 (1609—1685) 十七世纪意大利人,他的创作取法了拉斐尔和其他文艺复兴時期画家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桑德罗·波提切利《圣芝诺比乌斯的三个奇迹》</p><p class="ql-block">木板蛋彩画 约1500年</p><p class="ql-block">该画描述五世纪佛罗伦斯主教<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圣芝诺比乌斯的三个奇迹</span>。</p><p class="ql-block">波提切利(1445—1510)是十五世纪意大利最受敬仰的画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画面左方有两个青年,因殴打母亲而遭诅咒,从他們口中奇异地冒出两个小恶魔,幸而获得圣芝诺比乌斯的治疗。</p> <p class="ql-block">画面的中央,一位妇女将夭折的幼子抱在膝上,忧心惶惶; 圣芝诺比乌斯則为男孩祝祷,使他复生。</p> <p class="ql-block">画面右方的教堂坐着一个瞎子,圣芝诺比乌斯将手指置于他的双眼之上,使他复明。</p> <p class="ql-block">圭多.雷尼《抹大拉的玛利亚》</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1634-1635年</p><p class="ql-block">抹大拉的玛利亚举头望天,一双手在胸前握紧红色外袍,金发披肩。她是见证耶稣死亡和复活的追随者之一,</p><p class="ql-block">圭多.雷尼(1575-1642年)因其宗教和神话主題的作品构图优雅而号称为「神明」。 是当世最著名的意大利画家。 </p> <p class="ql-block">乔瓦尼·贝利尼《圣母子》</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含蛋彩 约1480—1490年</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具亲和力的作品。山丘上圣母玛利亚手抱婴儿耶稣,后面悬掛的绿色织品(亦称「荣誉布」)宛如宝座。前方的大理石壁架隔开了圣母子与观众的空间,壁架中央位置那张有折痕的纸片上 仔细看为画家的名字。圣母子容色温厚,带着谦逊与仁爱,玛利亚低头望着手中的石榴。传统上,石榴象征着耶稣的受难与复活。</p><p class="ql-block">乔瓦尼·贝利尼(1435-1516年)是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有极具影响力,他对自然光的捕捉富有开创性,对圣母子像的描绘温柔而优雅,因而声名显赫。</p> <p class="ql-block">安托内罗·达·梅西纳《书房中的圣哲罗姆》</p><p class="ql-block">石灰板油画 1475年</p><p class="ql-block">这幅画作中,身穿紅衣主教长袍的圣哲罗姆正在书房中阅读。天主教会沿用至今的通俗拉丁文版《圣经》 是四世纪学者兼僧侶圣哲罗姆从希腊文翻译而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安托内罗·达·梅西纳是</span>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南部最伟大的画家。</p> <p class="ql-block">皮耶罗·德尔·波萊乌洛《阿波罗与达芙妮》</p><p class="ql-block">木板油画 1470—1480年</p><p class="ql-block">故事中,太阳神阿波罗被爱神丘比特以金箭射中,因而爱上达芙妮;而达芙妮同时被淘气的丘比特用铅箭射中,令她对阿波罗产生反感。达芙妮不愿意接受阿波罗的爱意,随后化身成了一棵月桂树。</p><p class="ql-block">皮耶罗.德尔.波莱乌洛(1441—1496)</p><p class="ql-block">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写实主义画家</p> <p class="ql-block">乔瓦尼·安东尼·波塔費奥的追随者</p><p class="ql-block">《纳西瑟斯》胡桃木油画 约1500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乔瓦尼·安东尼·波塔費奥</span>(1467-1516)是达· 芬奇(1452-1519年)的著名学生</p> <p class="ql-block">尼古拉·普桑《酒神的养育》</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628年</p><p class="ql-block">画中婴儿酒神巴克斯的姨母伊诺身穿蓝衣,坐在后方。婴儿巴克斯以一银盘饮用林神萨蒂尔挤出的葡萄汁(象微酒),姨丈阿塔玛斯在身后扶着小酒神。巴克斯在艺术作品中通常被描绘为醉汉,罕有以婴儿饮酒的形象出现。一个有翼小天使牵着山羊,手指葡萄﹣﹣古代酒神节的习俗乃是以吃过葡萄的山羊來献祭。</p><p class="ql-block">普桑<span style="font-size: 18px;">(1594-1665年)法</span>国古典主义画家。</p> <p class="ql-block">彼得罗·郎吉《正在接待骑士的女子》</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1745-1755年</p><p class="ql-block"> 取材于上流社会悠闲的生活,一位衣着优雅的女士正在接待一位英俊的骑士,骑士站在椅子后方,手放在胸前;女子微微向后倾,靠向这位风度翩翩的年轻人,她举着扇子,似乎在遮掩他们之间的私人对话,引人遐想;女子背后的两个女孩低头专注于手中的刺绣,女主人这般作为,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地上的篮子里还散落着一件衣衫,那是社畜们没完成的工作,风花雪月与她无关。</p><p class="ql-block">彼得罗·郎吉(1701—1785)是十八世紀威尼斯的杰出画家,以绘制日常生活场景知名。</p> <p class="ql-block">卡拉瓦乔《被蜥蜴咬伤的男孩》</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594-1595年</p><p class="ql-block">卡拉瓦乔(1571-1610)</p><p class="ql-block">意大利画家, 早期专注于靜物画和半身人像的创作。对于整个欧洲的画坛,卡拉瓦乔及其画作都影响甚巨。</p> <p class="ql-block">这幅画中,一个少年刚被蜥蜴咬伤,且进且退,神情苦楚,蜥蜴本來藏在桌上的水果中,被拉出来后咬住少年的手指不放,本画介乎风俗画和靜物画之间,大约隐喻着短暂感官享受后出乎意料的痛苦。花朵或插在少年耳背,或插在玻璃瓶里,同样暗示稍后即逝:花瓣凋零,美亦消退。</p> <p class="ql-block">约阿希姆·布克萊尔《四元素:水》布面油画 1569年</p> <p class="ql-block">约阿希姆·布克萊尔《四元素:火》布面油画 1570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布克萊尔(</span>1535 —1575)</p><p class="ql-block">16世纪之前,绘画大部分空间是被宗教或神话场景占据,日常物品通常只作为搭配出现。</p><p class="ql-block">布克莱尔刻意颠倒了主次,把画面中心留给日常的人和物,使得主体部分的生活场景有溢出画面的架势</p><p class="ql-block">本次四元素中的火水两幅, 是北方文艺复兴板块特别有代表性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柯勒乔《维纳斯、墨丘利与丘比特(爱的教育)》</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525年</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的神话内容,是艺术创作中十分稀有的主題。一片林间空地的绿茵下,罗马神话中的巧慧之神墨丘利细心教导幼年丘比特阅读,充滿慈爱,而长着双翼的爱神维纳斯站在他们一旁,出神地凝视着观众。这构图巧妙的作品中,人物的四肢呈对角线,贯穿画面。维纳斯和墨丘利的外侧手臂线条形成一个微妙的心形,包围起整个画面的中央。</p><p class="ql-block">柯勒乔</p><p class="ql-block">活跃于1494年,卒于1534年</p><p class="ql-block">他的绘画风格兼有威尼斯画家乔尔乔内的诗意,和达·芬奇 笔下人物的复杂姿势与柔和造型。</p> <p class="ql-block">达米亚诺.马扎 《加尼米德被强掳》</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约1575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故事取自罗马神话,朱庇特神迷恋上了英俊的年轻牧羊人加尼米德,并假扮成鹰掳获他,带到众神之家奥林匹斯山,充当朱庇特的情人,又充当众神的酒政。画面中一只黑鹰翱翔在云端,爪子里抓着一个赤身裸体的少年加尼米德。男孩右脚的脚底从下方被照亮,他的围巾漂浮在鸟有力的拍打翅膀下,给人一种场景发生在高空的印象。</p><p class="ql-block">马扎是提香的弟子。此作原本是八边形的,18世纪早期被补充成了正方形。</p> <p class="ql-block">扬·斯汀《旅馆内部(碎鸡蛋)》</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665-1670年</p><p class="ql-block"> 在这幅作品的中心,他将自己描绘成一个笑乐无忌的醉汉,嬉闹地抓住客栈老板娘的裙子。地上破碎的蛋壳隐喻失贞。这位可敬的老板娘对醉汉的追求并未顺从。背景中有个小男孩背对着观众,似乎在做某些诡秘动作, 可能他是有样学样。斯汀的座右铭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意指儿 童会效仿成人的行为,他通常以此座右铭为绘画主題。</p><p class="ql-block">扬·斯汀(1626—1679)以风俗画著称。</p> <p class="ql-block">彼得·德·霍赫《庭院里的音乐会》</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1677年</p><p class="ql-block">典型的荷兰黄金时代作品,以明暗和室内外纵深构图表现新兴商人家庭的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多梅尼科·吉兰达约工作室《女孩肖像》</p><p class="ql-block">木板蛋彩画 约1490年</p><p class="ql-block">十五世纪上半叶,意大利女性肖像画大多数是侧面视角,一般只见半边脸庞。而本画中的女孩以四分之三视角面向观众。</p> <p class="ql-block">扬·戈塞特《年轻公主(丹麦桃乐丝雅?)》</p><p class="ql-block">橡木板油画 约1530-1532年</p><p class="ql-block">画中的小女孩可能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桃乐丝雅—</span>丹麦流亡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之女。</p> <p class="ql-block">她手持一个浑天仪。浑天仪上下倒置,隐喻政权顛覆;女孩右手指向外圈上赤道以北约五十六度之处,大概暗示其父失去的王国﹣﹣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正好位于北纬五十六度。</p> <p class="ql-block">提香《女子肖像》</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510–1512年</p><p class="ql-block">提香是贝利尼的学生,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他最早直接在布面上作画而不用素描起稿,充分发掘颜料在画布的表现力,被誉为“西方油画之父”。</p> <p class="ql-block">乔瓦尼·巴蒂斯塔·莫罗尼《女子肖像》</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556-1560年</p><p class="ql-block">莫罗尼是16世纪意大利北部最著名的肖像画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让-巴蒂斯塔·格勒兹《女子肖像》</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760年</p><p class="ql-block">洛可可风格的法国女性肖像画。</p> <p class="ql-block">弗朗西斯科·德·戈雅《多娜·伊莎贝尔·德·波赛尔》,</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1805年前</p><p class="ql-block">戈雅是西班牙艺术大师,画中人是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国务大臣唐·安东尼奥·德·波塞尔的妻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卫·威尔基《</span>跪在祈祷台上年轻女子》 </p><p class="ql-block">桃木板油画 1813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卫·威尔基(1785—1841)是19世纪英国著名画家。</span></p> <p class="ql-block">伦勃朗·凡·莱茵《63岁的自画像》</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1669年</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是伦勃朗去世前几个月所画的自画像,在生命最后几年,伦勃朗仍在尝试不同绘画技巧,自我精准。画中带色斑的皮肤、有疤痕的双眉和唇边的鬃鬃,都是画家叠用浓厚而密集的颜料而呈现。</p><p class="ql-block">伦勃朗(1606—1669)作为肖像画家和历史画家,他很快就备受认可。他是那个時代极富盛名的画家,最终却死于贫困。</p> <p class="ql-block">亨利·雷班《弓箭手》</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789-1790年</p><p class="ql-block">雷班是最负盛名的苏格兰画家之一,此作奠定了他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雅各布·丁托列托《文森佐·莫罗西尼肖像》</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575-1580年</p><p class="ql-block">丁托列托是提香最杰出的学生,作品色彩富丽奇幻,运动感强烈。画中人来自威尼斯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曾被教皇授予“黄金圣带骑士”头衔 ,画中右肩的绶带即象征此荣誉。</p> <p class="ql-block">迭戈·委拉斯贵兹《费尔南多总主教肖像》</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1640-1645年</p><p class="ql-block">委拉斯贵兹是西班牙黄金时代御用画家。</p> <p class="ql-block">安东尼·凡·戴克爵士《约翰·斯图亚特勋爵与其兄弟伯纳德·斯图亚特勋爵》</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638年</p> <p class="ql-block">托马斯·庚斯博罗《拉尔夫·朔姆贝格医生》</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770年</p> <p class="ql-block">庞贝奥·吉罗拉莫·巴托尼《班克斯费的约翰·斯科特肖像》</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1774年</p><p class="ql-block">巴托尼是18世纪罗马的著名肖像画家。</p> <p class="ql-block">阿尔布雷希特·阿尔特多夫《人行桥风景》</p><p class="ql-block">木板皮油画 约1518-1520年</p><p class="ql-block">德国画家阿尔特多夫是风景画最早的开拓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威廉·凡·德·维尔德《狂风中的荷兰船和其他小船》</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1658年</p><p class="ql-block">这幅海景画成与画家早年,笔底那场逼近荷兰海岸的风暴,令人振奋。种类不一的船只搖荡与汹涌海浪中,一叶渔舟顛簸在惊雷中前进。靠近观众的是一艘平底艇,艇上船员正在收帆减速。主帆顶端的旗帜上,维尔德的签名依稀可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威廉·凡·德·维尔德(</span>1633-1707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于画家描绘船只构造精准而闻名于当世,他的作品被奉为鉴别十七世纪海船的指南。晚</span>年的作品极大地影响了18世纪的英国海景画。</p> <p class="ql-block">阿尔伯特·寇普《草地上的骑士、牧民、两个男孩和七头牛》</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655-1660年</p><p class="ql-block">此风景画由于画中人物背对观众倒使观众能随其目光眺望远景。马匹、鸟群和骑者手杖形成的对角线,使远处教堂尖塔的视野线得以強化。薄暮的金光让人想起意大利南部的景色,但寇普却在画中將之表现成欧洲北部乡村的日常风景。寇普是意大利式荷兰风景的杰出演绎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梅因德尔·霍贝玛《有农舍的森林》</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665年</p><p class="ql-block">霍贝玛擅画这种有人物点缀的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萨尔瓦多·罗萨《墨丘利与不诚实的樵夫》</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663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萨尔瓦多·罗萨(</span>1615-1673)</p><p class="ql-block">是一位不拘一格的意大利画家,在十八、十九世紀之交的浪漫主义运动中被视为英雄。他的作品以风景画为主,但涉猎广泛,包括肖像、寓言和巫术场景等。</p> <p class="ql-block">题材来自《伊索寓言》,墨丘利手持金斧头浮出水面,不诚实的樵夫上前想要冒领。人物已经成了风景的点缀。</p> <p class="ql-block">克劳德-约瑟夫·韦尔内《有渔民的河流》</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1751年</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依循着几条对角线而细微沟图。画面左方乱石中伸出的细长树枝,与右方的人物构成整个场景的框架,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中心,两侧的巨大岩壁宛如舞台布景的双翼,夹着河流而蜿蜒回曲,给人一种渐渐远去的视觉效果。</p><p class="ql-block">韦尔内(1714—1789) 是18世纪后期法国最卓越的风景画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康纳莱托(<span style="font-size: 18px;">1697-1768年)</span></p><p class="ql-block">《威尼斯:城堡区圣伯多禄圣殿》布面油画 1730年</p><p class="ql-block">仪式场景是早期威尼斯风景画家的关注重心,但康纳雷佗却不同,偏爱以画 普通威尼斯人的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康纳莱托《威尼斯:卡纳雷吉欧区入口》</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734–1742年</p><p class="ql-block">康纳莱托这种威尼斯风景画非常受到欧洲“壮游”的英国人欢迎,这两件作品虽然尺幅一致,但并不是同一时期画的。</p> <p class="ql-block">威廉·透纳《海洛和利安德的离别》</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1837年前</p><p class="ql-block">透纳是英国人的骄傲。此作题材是希腊神话:海洛是阿芙罗狄特女神的女祭司,住在分隔欧洲和亚洲的海勒斯邦海峡上的一座塔里。她爱上了住在亚洲的利安德。每晚海洛都会点亮一盏灯,引导利安德游过水面来到她身边。一天晚上,灯不小心被吹灭了,利安德也因此淹死。海洛悲痛欲绝,从塔上一跃而亡。</p> <p class="ql-block">约翰·康斯特布尔《史特拉福磨坊》</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1820年</p><p class="ql-block">在英国人那里,把透纳和康斯坦布尔两个竞争对手并置已经成了惯例。</p> <p class="ql-block">克劳德《圣乌苏拉登船的海港》</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1641年</p><p class="ql-block">画的是基督教公主圣乌苏拉在11000名贞女的陪同下,从英国前往罗马进行朝圣的事迹。</p><p class="ql-block">法国画家克劳德是古典主义风景画的奠基人,他提升了风景画派在欧洲艺术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画中的乌苏拉身穿黄衣,手举带有徽章的旗帜,注视着同伴步上返航之舟。在科隆停留時,贞女们被入侵的匈人杀害,而乌苏拉因拒绝嫁给匈人領袖而殉道。</p> <p class="ql-block">克劳德·莫奈《鸢尾花》</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约1914-1917年</p><p class="ql-block">莫奈在画中大量使用了浓郁的紫、蓝、绿色,边缘处留白而明朗。</p><p class="ql-block">克劳德·莫奈(1840—1926)是法国印象派风景画家中的领军人物。1874年以來,他參加了印象派的大部分展览。</p> <p class="ql-block">爱德华·马奈《咖啡厅演奏会的一角》</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878-1880年</p><p class="ql-block">马奈的作画主张,是从现代生活中选取新颖題材,并直接临摹实景实物。咖啡厅音乐会作为大型场所,吸引社会各色人等前來社交、听歌娛乐。在创作过程中,马奈改变计划,将这幅大型画作一分为二·分头完成。本画为其右半,而左半題为《在咖啡厅内》。在作品右侧,马奈額外添加了一片画布,一來将女侍从置于构图中央,二来又在背景中增添了舞台、舞者和乐队。</p><p class="ql-block">马奈(1832-1883)</p><p class="ql-block">在印象派画家间备受推尊,却从未参与过他們的展览。他的作品主题取材自十九世纪的现代生活,不同寻常。</p> <p class="ql-block">保罗·塞尚《画室中的火炉》</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865年</p><p class="ql-block">本画成于塞尚早期,捕捉了十九世纪波希米亚艺术家在巴黎艰难谋生的情调。本画的视角有一种迷惑感,观众似是由火炉上方俯视,然而视线却尽与桌子顶部的高度相齐。画面因水平面垂直的切割而形成一个框架,框架中的花瓶、小画、调色板、花朵以及明亮的帆布画框营造出強烈的表面纹路。深色调和大面积黑色的运用,是塞尚这一時期作品的典型特征。</p><p class="ql-block">保罗·塞尚(1839-1906年)后印象派三巨匠之一,虽与印象派画家关系密切,但一直秉持着不画相同的目标。他说过他的抱负是「将印象主义变得像博物馆中的艺术品那样坚固而永恒」。对于毕加索(1881-1973年)和二十世纪艺术的发展,塞尚的作品影响重大。</p> <p class="ql-block">柯罗《倾斜的树干》</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860-1865年</p><p class="ql-block">柯罗(1796-1875)</p><p class="ql-block">柯罗的作品﹣﹣尤其是捕捉光影的方式,对十九世纪风景画(包括印象派绘画)影响巨甚。</p> <p class="ql-block">约翰·辛格·萨金特《酒杯》</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875年</p><p class="ql-block">萨金特着迷于光影的效果和流畅的笔触,不用混合颜料,喜欢直接以饱满颜料之笔在画布上作画,显示了印象派风格的影响。他巧妙地拿捏到阳光照亮沙地的细节,并在阴影中的桌布上制造强烈光斑 用以反射周围的光与色。萨金特甚至观察到光线穿过紅酒杯底座,而不是将其全然描绘在阴影中。</p> <p class="ql-block">雷诺阿《浴者》</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885-1890年</p><p class="ql-block">雷诺阿(1841-1919)</p><p class="ql-block">是印象派的一员大将。他擅长使用碎裂的笔触技法,并大胆地将纯粹的互补色组合在一处,以捕捉风景画、人物画中的光影与律动。</p> <p class="ql-block">保罗·高更《窗前果盘和啤酒杯》</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约1890年</p><p class="ql-block">高更(1848—1903)后印象派三巨匠之一,窗前果盘和啤酒杯这幅画作是对保罗·塞尚(1839-1906年)其中一幅題为《果盘静物》的静物画的致敬,故而高更将其描述为「我的摯爱,一顆超凡的珍珠」。当时,塞尚正以法国先锋艺术领军人物的形象崭露头角,而高更则力图摆脱印象派的自然氛围,並并寻求一种更严谨、更具结构的方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森特·梵高《长草地与蝴蝶》</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1890年</p><p class="ql-block">以情感和表现力來驾驭明亮色彩,滿是活力地运用浓重的颜料和强有力的笔触,都是梵高作品的主要特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浓墨重彩的笔触在不同方向上彼此叠加,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几只白蝴蝶在绿丛中飞舞,通往远方的小径给人以无限遐想。</p> <p class="ql-block">文森·梵高(1853—1890)后印象派三巨匠之一,在世时并未得到肯定,却是当今极受欢迎的后印象派画家。如今梵高虽已逝世一百三十余年,但其厚重而富生命力的用色、绚烂而富表现力的笔触,使他的作品依然闻名于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