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巫山,是中国文人地理腹心地。东经110度线的东西两侧,经济水平与人口密度形成巨大反差,因而被称为中国人文地理的东西分界线。北纬30度线,6次穿过长江,由于长江是人文地理上的南北界河,故北纬30度线被誉为中国人文地理的南北分界线。东经110度线与北纬30度线的交叉点,被看成是中国东西南北交汇的人文地理圆心点。巫山县的经度有东经110°纵贯,纬度有北纬30横穿,与东经110度线和北纬30度线的交叉点(湖北鹤峰)近在咫尺,从人文地理角度看,位于中国版图的腹心地带。</p> <p class="ql-block">巫山,是中国远古人类起源地。龙骨坡巫山人化石,距今204万年,是中国境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人类化石,也是整个欧亚大陆最早的人类化石。以巫山为中心,周边大约500公里范围内,存在一条古老的古人类遗址沉积带,呈现出地域上的集中性和时间上的连贯性,古人类活动时间之长久、活动区域之集中,中国没有第二个,全世界也没有第二个。</p> <p class="ql-block">巫山,是中国长江文明滋养地。最早发现于巫山县瞿塘峡东口的大溪文化遗址,距今约6400—5300年,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种类型,其分布东起湖南中南部,西至重庆东部,南抵湖南洞庭湖北岸,北达湖北汉水中游沿岸。大溪文化与稍早的仰韶文化存在明显交互影响,对稍晚的屈家岭文化有直接影响,对长江中游早期文明的繁衍有滋养之功。</p> <p class="ql-block">巫山,是中国史前文明孕育地。巫山,是中国巫文化的重要起源地。巫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了人类启蒙这一特殊时期的全部文化,是照亮人类从蒙昧跨入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第一座高峰,是公认的中华文明的母体文化,是中国最古老、最神奇的根柢文化。从中国历史发展的线索看,根植于长江三峡的巫文化,经过东进、北上、西渐、南移,不仅直接开启了以巴、楚、吴、越为代表的南方文明,而且直接影响了夏、商、周、秦为代表的中原文明,为中华文明的孕育形成做出了重大而特殊的历史贡献。</p> <p class="ql-block">巫山,是中国浪漫文化诞生地。以巫山神女传说故事为主题的神女文化,是巫山最具浪漫色彩的传奇文化。巫山神女是女性之美与人间情爱的化身和象征,其独具风采的美神和爱神形象,激发着历代文人墨客的奇想和灵感,成了中国历史上令人神往的文学艺术形象。如果说,罗马神话中的爱神美神维纳斯是西方女神,那么,巫山神女就是当之无愧的东方美神。</p> <p class="ql-block">巫山,是中国诗歌文化催生地。一是赞美巫山的诗作数量众多。历代描写巫山的诗歌,至少有6000首之多。二是巫文化对楚辞有孕育作用。楚辞,是中国南方诗歌的源头,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始祖。楚辞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脱胎于峡江地区的巫歌,而巫山是巫文化的中心区域,巫歌的发达使其对楚辞的直接影响成为必然。楚辞的创立者屈原,出生地秭归与巫山近在咫尺,从小受到巫风巫歌的影响乃顺理成章。楚辞的另外一位作家宋玉,代表作《高唐赋》和《神女赋》,直接取材于巫山,受巫山文化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三是对竹枝词的创作启迪。“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创作的竹枝词。唐代诗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在巫山杨柳坪受到当地竹枝词的直接启发,经过加工提炼,将竹枝词变成了一种新诗体,影响历经宋元明清,直至当代。</p><p class="ql-block">巫山的历史文化,与盐有关。大宁,宁厂。盐乱。</p> <p class="ql-block">作者:李永明,重庆人,著名文史专家,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p>